论语文教学策略的树人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语论文,文教论文,效应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在全球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本主义的课程理念正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希望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追求人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学校课程所追求的目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征的课程,除了“知”这一所有课程所具有的共性外,其“情”“意”方面的个性特征尤为显著。因而,语文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其完美人格的塑造,理应承担起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责任。而这种责任的落实,如果仅仅体现在理念更新和目标制定上,是不可能真正落在实处的。只有把理念和目标融化成具体的教学策略,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才有可能收到实效。因此,制定教学策略就成了课程教学的关键要素。而我们在考虑教学策略时,是一如既往地以学科为中心来筹划还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来筹划,不仅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而且会直接导致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培育出质量不同的人。当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学策略与教育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思考不同策略思想指导下,教学策略所关注的主要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可能产生的策略效果。教学策略所研究的范畴,必然涉及到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以及“教”和“学”如何有机统一的策略。尽管教学活动都针对一定的内容来进行,但活动的主体是人,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了人——使人在活动中成长。因此,在处理教学中的一些关系时,也应立足于人,立足于有助于人的发展来设计策略。根据《义务教育九年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在思考教学策略时,必须正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策略的目标是放在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还是如何运用知识。如果是放在如何获得知识上,那么,从“教”的方面而言,无非是采用讲解、演示等呈现策略,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从“学”的方面而言,常用的也无非是复述、记忆等接受策略。然而,知道“是什么”,对一个人来说,充其量只是了解了一些事实性信息,增加了信息储备而已。这些信息如果只是库存在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会陈旧而失去价值。可见,把教学的策略目标定在如何获得知识上是不到位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人,进而为自己赢得自主发展空间。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实践便是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运用知识的策略无疑应该成为教师设计教学策略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二是,教学中是着力解决某个问题还是致力于解决某类问题。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语文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正被具有启发、探究特点的教学方法所替代。可以说,在如今的任何一堂语文课上,都能感受到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良苦用心。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师生所着力解决的,大多是就事论事的某个具体问题,其意图则在于理解课文内容。诚然,课文内容不能不理解,但仅仅是理解了课文内容,或者更进一步地把某篇课文研究透,对学生的未来而言,也只是记忆中曾经学过某篇文章而已。我们不妨做这样的假设,一个人一生中如果没有读过某一首诗(哪怕是最经典的),也许对这个人的生活质量、做人品位、人文修养、自我发展等并无大碍,但如果一个人一生中都不能读懂一首诗,那肯定是一种缺憾!如果这样的假设还算合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在教学中,摆脱就事论事、就文论文的简单做法,把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事物的内在联系,寻求解决某类问题的基本过程与方法,进而掌握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这就使得方法提升到方法论的层面。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之下去解决任何一个具体问题,则会寻求到最合适的方法,产生最佳效果。不仅如此,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对一个人的做人做事和终身发展将受益无穷。
三是,把生活引进语文学习还是把语文学习当成生活。在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上,前辈们多有论述,不乏真知灼见。在处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上,语文教育界的同仁们早已形成共识,即:要把社会生活引入语文学习;要在社会生活中应用语文。这些认识是建立在对语文及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而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语文的学习,是服务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然而,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其目的应该是服务于学习主体,作用于教学对象的成长与发展。站在这一终极目标上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必要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即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伴随着学习过程而成长的。学习,对他们而言,决不仅仅是任务,更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一种生活。尤其是语文学习,无论是学习语言规则,还是学习言语作品;无论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训练,还是开展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社会生活,少不了人生体验。因此,学习语文,更应该成为孩子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的过程本身,便是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认识人生、体验人生;学会做人的过程。所以,只提倡把生活引入语文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应明确地提出,把语文学习当作生活!从这一认识出发来研究语文教学策略问题,我们所要探讨的就决不仅仅是如何教语文和如何学语文的问题,而是要研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人文修养等一系列关于学生的做人与自我发展的策略性问题。
中国的语文教育,有过许多痛苦的经历。她从体现统治者意志的道德教育中脱胎而出,后来虽然也曾多方输血,但总难免排异反应,加之时代政治的不时左右,使她总是发育不良。进入新时期,总算迎来了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春天,也曾涌起过语文教育史上空前的教改浪潮,但最终还是被现行考试模式这块高耸的崖壁击退。甚至偏激一点地说,许多的所谓教改也还是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在转,是属“应考”的改革,并非“树人”的改革。进入21世纪,站在世界性的人才标准面前审视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不得不理性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育围绕的是“文”(文字、文章、作文等等)而非“人”,这就颠倒了本末。属人的教育就要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着人的成长来进行!所以,语文教学策略的基点也应该是为了学生的成长。
学生成长的规律是什么?
既然我们的教学策略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来制定,那么,就有必要首先来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搞清楚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学生成长中的遗传、环境与教育因素
所谓成长,是指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
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其影响有积极,也有消极。起关键作用的是个体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功能。首先,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其次,学校教育能利用“最近发展区”规律,加速个体的发展;其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将具有延时价值;另外,学校教育还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从以上影响个体成长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具有特殊功能,必须发挥特殊作用。而基础教育正处于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深远。在基础教育的各学科中,语文学科又是基础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尤为深刻。
(二)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抽象教育与形象教育所施加的不同影响
学校对学生所施加的教育,大多是直接的、抽象的、理性的。如,一般知识教育、政治理论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等。只有少数课程,如艺术类课程等有比较丰富的形象教育,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艺术审美情趣。如果说直接的、抽象的、理性的教育是给学生心灵的田地里栽上知识的、理论的幼苗,那么,间接的、形象的、感性的教育则是让学生的心田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中,让他们心田里真、善、美的种子悄悄发芽。栽进去什么样的幼苗,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长成你所希望的材料;而由孩子们自己孕育的种子,则饱含着他们各自的基因与期待,才可能长成独具个性,独派用场的奇材。当然,并不是否定抽象、理性教育的作用,而在于说明这两种教育方式所施加的影响是有区别的。还在于提出一个想法,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变直接传授为间接启示;化抽象说教为形象感受;改寻求结论为过程探索,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要深远得多。
(三)外部授予与内部需求的效应差异
教育行为本身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这是由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的。但是,从教育的最本质的属性来看,教育应该是满足个体(受教育者)需要的精神活动。当然,在漫长的教育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中,人们试图寻求到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有机统一,似乎也在理论上进行了充分的论证。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却始终未能达到真正的统一。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甚至某种意识形态的代言人,是根据当局者意图制定的培养目标的实施者。因而教育者毫无疑问地将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受教育者,而不可能很好顾及受教育者的个体需求。可以说,满足个体需求的教育,迄今仍是人们美好的向往和梦想。然而,学习心理规律一再证明:只有满足学习个体需求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外部授予的教育与内部需求的教育,其教育效应是不同的。外部授予的教育有可能是学生需要的,也有可能是学生不需要的;有可能被学生接受,也有可能被学生拒绝。而内部需求的教育,则是受学生欢迎且乐意被学生所接受的。因此,如何设法将授予变为学生的需求,就成了教育者在教育策略范畴内可以大有作为的事。教师的这一作为,不仅可以改变低效的教育,而且可以改变学生被动的人生态度和低效的成长进程。
语文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到底能做些什么?
(一)使学生能融入到同一语系的社交圈中,渐渐成为社会人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作为以学习语言为主要任务之一的语文课程,无疑承担着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工具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的使命。因而,语文教育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符号系统,而应该是如何运用这些符号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这种表情达意,不仅仅是满足自己内心宣泻的需要,而且更是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在社会交往中,语言作为一种载体,她所承载的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必然是认识社会生活的过程。反之,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加深了(尤其在社会交往中),则必然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材料。可见,仅从语文课程学习语言这一个角度就不难看出:伴随着语文的学习,学生将会渐渐融入社会群体之中,成为社会人。
(二)使学生具备随心所欲地表情达意的能力,成为心灵的主人
语文课程的再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可以说,这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语文的工具作用,固然是由语言的特性决定的,但语言作为一个共有的符号系统,是服务于人类个体的交际需要的。它的工具功能,只有在人们运用过程中,满足了人们的个体交际需要,才能得以体现。而个体交际的内容则完全是个体化的。这就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观内涵,具有人文性。由此可见,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恰恰是通过言语行为来实现的。言语能力——随心所欲地表情达意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吸收语言知识、且不断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言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生活积累、丰富人生阅历、提高人文修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塑造个人独立人格的过程。因此,语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成为心灵的主人。
(三)使学生能与古今中外的贤人雅士对话,成为人情练达的明白人
语文教育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或作品。文章(作品)是时代历史的河床;是社会生活的写真;是古今中外的万花筒;是世事人情的霓虹灯。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或是在历史的河床上拣拾闪光的贝壳;或是在生活的画册中寻找感人的瞬间;或是在世界万花筒里窥探古今中外的奇观;或是在人间霓虹灯的闪烁间领略世事人情。总之,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任何课程的学习。它既不是专为学习知识,也不是光为训练技能。它为的是丰富学生的阅历,丰满学生的情感,丰厚学生的生活,丰收学生的个性。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成为驾驭生活的能人;主宰自己的强人;深谙世事人情的明白人。
(四)使学生能欣赏并追求真、善、美,成为高雅且富有情趣的人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智慧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可爱则决不能少了情趣。情趣从何而来?它来自于丰富的内心情感;它来自于深切的人文关怀;它来自于广泛的兴趣爱好;它来自于美好的精神期待。情趣不是与生俱来,在很大程度上,它滋生于文学的土壤。只有在文学家的眼里,那花草树木才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景物,那电闪雷鸣也不只是自然现象。在文学家的笔下,天地万物都具有了人一般的灵性,而人类则更充满了永远也解读不完的奥妙。文学向人们展现了美妙而奇异的世界,我们的语文教学则向学生打开了进入这个世界的大门。在语文课本里,收录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在这些代表作里,学生可以认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可以领略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感悟时代与个性在作品中打下的深深烙印;可以将自己融人其中,在精神的园林里徜徉;还可以进行无尽的遐想,放飞自己的心情与理想。总之,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能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理的启迪。语文教育能使学生成为富有情趣的人。
成长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以其鲜明的人文性使之区别于其他课程。而所有的人文内涵则是渗透在几乎所有的语文因素之中,无论是语言的还是言语的,无不是社会生活、人类文明的载体。学生学习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通过这一载体来认识社会生活,感受人类文明,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进而利用这一载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展现独特个性,促进自我成长。
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为了达到帮助学生成长的目的,宜于采用品、评、悟、化等教学策略。
(一)品:滋味、口味、风味
一篇篇文章(作品),是作者用心血精心酿造的酒。生活是原料,思想情感是酵母。由于作家对生活有着不同的体验,加之在表现生活时加进了独特的思想情感,因而酿造出来的作品就必然是个性各异、风味迥别的。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只有细细品咂,才能尝其滋味,辨其口味,解其风味。
要让学生品出文章(作品)的味道,首先,教师要不贴任何标签,以免对学生产生心理诱导;其次,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深入到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再次,要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尝滋味到细辨口味再到解读风味的由浅入深的过程。
(二)评:评析、评判、评论
品,只是一个内化的心理过程。只有将内化的东西外现出来,才能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使学生的思维更见清晰。因此,评,是必不可少的。
在运用评的策略时,可分三个层次:
评析,是对文章(作品)这一客体作尽可能客观的解读、分析、评价,所依据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文章(作品)本身。
评判,是在对文章(作品)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从阅读主体——学生的角度,对文章(作品)作出评判。这种评判往往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即,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风格、审美情趣等带进了阅读过程,根据自己的好恶,作出主观的判断。
评论,这是阅读理解的最高层次,即,阅读主体——学生从文章(作品)的解读中跳出来,站在理性的高度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审视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能力、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观产生综合效应的过程;是学生将生活经历、人生体验融入学习活动并得以升华到新的人生境界的过程;是学生展示思维成果、见仁见智、标新立异的过程;总之,这是一个最具理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得某种新的认识、新的启迪的过程。
(三)悟:感悟、参悟、顿悟
悟,似乎很玄。作为策略,又似乎难以操作。然而,在语文学习中,又确乎不能没有“悟”!同一个词,用在不同的语境中,便有了不同的涵义,不悟,哪能领会?同一句话,出自不同人的口,便有了不同的用意,不悟,哪能明白?同样的风花雪月,不同的墨客骚人,却赋予了各异的情怀,不悟,怎解个中情致?同样的生活遭遇,不同的生命主体,却演绎出不同的人生意义,不悟,怎知其中真谛!
悟,用吾心也。悟,是用心去获得某种感受,用脑去建立某种联系,用情去寻找某种共鸣,用意去探求某种规律。悟,根据其深浅,又有感悟、参悟、顿悟之分。感悟,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初步领悟;参悟,是在探究过程中对其规律的一种认知;顿悟,是在认识发生飞跃的瞬间所产生的茅塞顿开式的通透状态,往往伴随着灵感的闪现。学习语文,就是在不断感悟、参悟、顿悟的心理历程中,学为文之道,悟做人之理;就是在“悟”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悟性。而“悟性”就是灵性,就是智慧的内核,也是创造性的基因。
(四)化:消化、意化、活化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学到的一切,要在生活中有用,就如同我们吃进去食物要成为供给生命的营养一样,必须靠消化。语文课程所学到的东西,更是无法在生活中生搬硬套的,需要将各种元素组合、融会成整体的素养,而这种素养则在一个人生活的所有细节中流露出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语文学习中帮助学生“化”的策略显得至关重要。
在学习进程中,一般要经历消化、意化、活化三个阶段。消化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对所学内容经过认真的咀嚼、品味,在自己心理需求的作用下,进行分解,留下对自己最有用的成分;意化是将所领悟到的东西,进行整合、提炼,建立起某种联系,寻找内在规律,形成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意念;活化则是将一切习来的东西变成为我所用的财富,并在运用过程中使之创造出新的价值。活化的过程是再生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