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旧寨乡中心学校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部分农村地区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走出家乡外出务工、创业。由于工作不稳定和居住、教育、照料等客观条件限制,部分外出务工家长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由于部分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极端行为,甚至遭受意外伤害与不法侵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方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发现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和非留守儿童有一定差距,他们的成长和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 留守儿童 社会经济 教育工作者
一、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化推进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健康、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一项重要且紧迫的教育任务。在这里我们便可以突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工作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教师,在今后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教师不应该只是承担教书,也更应该教书先育人。以下我们将问题分三方面进行讨论与研究。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成长困境的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习成绩、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父母对孩子的课外辅导和监督以及学习计划等很多方面都与非留守儿童有很大的区别。以个别学校个别班级为例,大部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成绩存在较大差异,且在平时表现中性格极端(极其孤僻、极其顽劣)。
2、农村留守儿童经常都是被临时监护人照顾,但是也会受到家庭情况和临时监护人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影响,有一些临时的监护人通常对于孩子的照顾都不是很到位,因此就导致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不是很好。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身旁,所以他们会严重缺乏父爱和母爱,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这个年龄所无法承受的压力,从而导致留守儿童会出现儿童犯罪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
1、相关数据了解2006~2015年10年间,关于留守儿童的舆情事件共计239起,主要包括留守儿童自杀、犯罪、非正常伤害与意外死亡等四种类型。从发生年份来看,2006~2009年,每年的留守儿童舆情事件数均为个位数,呈现出零星散发态势。2010年之后,我国社会进入留守儿童舆情事件的高发期。就四种舆情事件类型的年度趋势来看,留守儿童犯罪自2011年之后有增幅,留守儿童犯罪在舆情事件中占比22.59%,其中留守儿童杀人44起,强奸5起,盗窃4起,吸毒1起。
2、由于留守儿童和父母长期分离,导致严重缺乏父爱母爱,更加甚者是缺乏亲情关怀。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在舆情事件中占比11.72%。从自杀舆情事件来看,留守儿童的自杀并非一时冲动: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与家人缺少交流以及家庭贫困共同促使留守儿童心理逐步异样,最终促成留守儿童自杀行为的产生。
3、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在舆情事件中占比最高,其次就是意外死亡。从留守儿童舆情事件类型来看,在2006~2015年10年间239起事件中,留守儿童非正常伤害共83起,占总数的34.73%,占比最高。其中留守儿童遭受性侵害舆情事件62起,遭受他人蓄意伤害及杀戮21起。
舆情事件显示,留守儿童遭受性侵的对象多以女童为主,实施性侵的人员多为家中亲戚、附近邻里或教师,而遭受他人蓄意伤害的事件则多以校园霸凌为主。其次是留守儿童意外死亡事件,占总舆情数的30.96%。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成长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错位与缺失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监护类型主要分为四种:一是隔代监护、二是上代监护、三是单亲监护、四是自我监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这些监护类型本身就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实际上留守儿童的家庭就已经分散了,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会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出现很大的问题,无论是孩子的生活、学习还是在心理或者是安全方面都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二)经费不足是制约学校对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重要瓶颈
因为受到经费的巨大压力,很多学校都无法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落到实处,通常也只是夸夸其谈。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就算实行寄宿的制度,因为住宿条件的简陋和卫生设备的缺失,同时也得不到生活老师的指导,所以情况并不理想;此外,对于老师老说,照顾留守儿童不仅劳力又很伤神,而且都还是义务型的工作,久而久之也会降低老师对于“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热情。
(三)城乡“二元分割”是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对于我国来说,一直都是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同时我国的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也走这条路。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社会名声污名化、发展机会弱化和社会认同内卷化,决定了农民工短时间内不可能贸然采用家庭化的流动方式来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对农民工来说,短期不可能完全城市化,因此他们的子女短时间内也离不开农村。所以,如果城乡体制一直无法得到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将会在长期内一直持续下去。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成长困境的对策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坚持家庭尽责、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全民关爱、坚持标本兼治”四项基本原则,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坚持留守儿童利益优先,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将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一定要尽一切能力支持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工作中要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并且要舍得投资,坚决不能给孩子灌输负面的思想影响他们,对于父母来说,他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增强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意识和观念,认识到科学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使得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与管理理念
学校应该树立以学校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知识,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学生们的个人行为方式、心理和情感等。在学校中想要使留守儿童的生活氛围增强,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面实行寄宿制,这样一来有助于学校为学生们营造出更好的生活氛围。教师更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的成长送上一份温暖。
(三)明确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
留守儿童同时反映出了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想要将这一问题解决好,出了学校以外还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上进行引导和协调,切实的将这个问题解决好。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把那个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只有解决了财政问题才能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乡城流动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加快城市化进程要以改革城乡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为基础,其中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流动人口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乡城之间合理流动,使流动人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城迁移、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五、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家庭监护缺乏监督指导、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救助保护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建设亟待加强。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7年度)
论文作者:鞠方来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儿童论文; 农村论文; 舆情论文; 事件论文; 家庭论文; 工作论文; 学校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