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问题探讨论文_仁丽霞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问题探讨论文_仁丽霞

北京京雄消防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导致城市建筑的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内部空间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但也恰恰如此,大型建筑的火灾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更是原来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大型建筑结构复杂,人口大规模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给消防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因此为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科学合理火灾应急预案、安全疏散路径规划以及快速有序的逃生指引等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就消防安全疏散路径的设计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1高层建筑存在消防疏散问题

1.1防范措施不够完善

在建设高层建筑时就会消耗大量的建筑成本,而建筑单位就会为了眼前利益,完全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对消防安全实施施工进行偷工减料,导致未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高层建筑工程完工后都会进行消防审核,对消防器材和消防设备进行偷工减料,甚至是使用劣质材料,并获取相关经济利益。

1.2建筑内部规划不合理

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从安全性能考虑,建筑物的内部结构的规划合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设计建筑物内部结构规划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火灾以及其产生的浓烟以及最重要的疏散等问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火势以及伤亡情况降到最低。除此之外,还要多预备几套方案,从而保障在火灾发生之后,可以尽快疏散人群。

1.3消防装备数量和质量不满足需求

发生火灾了,消防队员们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火势的大小,从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但是,除此之外,影响人们生命安全的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东西——消防装备。消防装备能够在火势还比较小的时候,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不让其继续扩大。但是,如果在高层建筑物内消防装备的数量不足或者由于其质量问题导致灭火的效果不佳,这也是导致火势增大的原因之一。

1.4居民自身的疏散能力差

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都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要意识到任何事情都没有安全更重要。最近几年,因为发生火灾而致死的人数量之大。但很多都不是因为被火烧死而是由于贪恋财务或者不懂得如何在浓烟滚滚的环境下保护自己,最后导致死亡,也还有很多是因为在疏散的时候被活生生的踩死的。所以,在高层建筑消防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居民自身的疏散能力差。这时就需要提升居民的疏散能力,保护自我的意识以及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保护等。

2改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有效对策

2.1明确规定安全通道

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安全通道的设计,对疏散距离进行明确的规定。高层安全通道中合理的疏散距离可以为人群的逃生提供便利,缩短逃生时间,提供更大的生存可能。但是高层安全通道容易受到人群数量、人群逃生能力、建筑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高层建筑物存在人员较密集的特点,火灾发生时,人群因恐慌心理加剧了逃生疏散的难度,因此安全通道的设计上要尽量做到简单、直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全通道在根据建筑物各方面实际数据建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明确的规划,减少拐弯的设计,尽量保证安全通道直接、便捷与通畅,可以为逃生人群提供便利,缩短人群的反应时间。例如,安全通道的宽度设计不应小于100人/m,当小于这个数值,火灾发生时容易出现人群滞留的问题,使人群恐慌心理严重化,对疏散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实际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安全通道的整洁,不要堆放杂物,避免火灾发生时因安全通道内的障碍物对人群疏散造成不利影响。

在相关安全消防规范中已经明确的规定了不同类型高层的安全通道建设,但是仍存在一些特殊情况较难处理。例如,当高层格局为丁字型时,安全通道的实际设计要考虑到袋形部分的距离,可将该部分设计成双向疏散的结构,进行两倍距离的计算。例如,当丁字型走廊袋形部分安全通道距离为5m时,双向疏散距离应为10m,计算为双倍,即20m的距离,充足的疏散距离才能为人群逃生和消防救火提供便利。又如,大开间住户到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要尽量在30m内。当有固定隔断时,不能计算为穿过隔断的数值,应计算绕过隔断的实际数值,才能准确的设计安全通道。

2.2科学规划消防电梯

高层建筑物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章制度,对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数量、具体使用及构造设计等不同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确保消防电梯的可使用性,为消防安全提供保障。首先,消防电梯具体的设置应根据建筑物高度、面积以及其他性质来决定。通常情况下,当建筑物的高度超过32m时就必须安装消防电梯,建筑面积超过1500m2就应安装两台消防电梯,同时消防电梯必须服务于每一楼层。其次,在各个防火分区的内部都应该安装消防电梯,这样才会有助于消防人员进行快速救火。例如,消防电梯第一层可以建立在室外,保持与外界直接接触的状态,这样在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就可以直接从室外进入消防电梯,快速开展救火行动。

消防电梯还应注意电梯前室、梯井等不同位置的防火设计。在电梯前室的设计上,首先安装位置应靠近建筑物外墙,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一定的建设成本,一方面可以在火灾发生时快速的将烟气排出。其次,电梯前室的面积也应根据建筑物各方面的数据综合规划,为消防人员进行火灾营救提供足够的空间。例如,当高层的消防电梯与防烟设置共用同一个前室,且前室实际面积不足时,会对前室人员造成停顿或是交叉,影响安全疏散效率。此外,前室还应注重防烟、排烟、排水设备的安装,防烟、排烟设备可以确保火灾发生时消防电梯内不会有烟气进入,排水设备可以为消防人员使用水源救火提供便利。消防电梯中梯井、轿厢等内容的规划也同样具有科学的规定。例如,梯井的容量设计时要考虑到消防电梯内最少要可以承载8名消防员,因此必须要有较大的承载量和实际面积,其承重最少应为800kg才会有利于最短时间内进行营救。

2.3合理布置疏散楼梯,优化疏散线路

高层建筑物添加疏散楼梯,有助于火灾发生时最快速度进行人群疏散。因此疏散楼梯的合理布置成为设计者的考虑重点。疏散楼梯的设计首先要以相关规定及具体数据为基础,降低安全隐患存在的可能性。其次,疏散楼梯的数量设计要根据高层自身的特点及周围环境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添加,减少火灾发生时出现秩序混乱,阻碍逃生和营救效率的问题。同时,疏散楼梯的设计方案应注重排烟、通风、位置等细节,并根据多次论证及时修改其中的问题,优化设计方案。例如,疏散楼梯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高层的结构问题,不仅要使人群快速撤离火灾现场,还要保证撤离出危险区域,从而有效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

高层建筑物的火灾救援难度较大,因此还应注重疏散线路的优化,制定最优的逃生线路,减轻人员伤亡。疏散线路的优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各个线路之间的流畅性,以及规避凹廊前室。同时,火灾发生时,高层监控中心也要注意与各个疏散线路保持紧密的联系,便于消防人员救援。高层还应将疏散略缩图张贴在明显位置,对安全出口、安全通道等内容进行明确的标注,注重日常的宣传教育,为人群及时逃生提供助力。

3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在给人们生活方式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发生火灾事件。当下必须要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降低火灾发生机率,还需要降低消防安全事故方式概率,能够在较短时间进行人员疏散,最大化程度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并充分发挥高层建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低碳世界,2018(8):165-166.

[2]吉卫星,韩大富,吴延,胡晓斌,段康.超高层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探究[J].城市住宅,2018(02).

[3]邹小奇.浅议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3):91.

论文作者:仁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问题探讨论文_仁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