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行业,在经济建设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是对其质量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暴露的越来越明显。下面文章主要针对房屋建设中地基施工作业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意见,并为房屋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引言
当下,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对房屋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对于房屋的地基处理技术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房屋搭建的过程当中,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1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十分重要,良好的地基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透水性以及压缩性等条件。通过对地基的处理,能够改善其透水性,避免水分的过多渗入,由于浸泡而影响地基强度;还能够对地基剪切特性实现优化,工程地基抗剪的强度和地基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地基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基土层的压力,提高其抗强的性能;同时地基处理对地基压缩的性能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通过提升地基模量来降低沉降情况的发生,通过地基处理对地基膨胀性也能进行有效的消除,避免湿陷土质导致沉陷和倒塌等现象的发生;另外,地基处理能够有效的改变地基的动力特性,提升其承载力以及强度,这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2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2.1 地域性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大,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千差万别,因此不同地区的房屋地基处理技术是不同的,也非常的复杂。我国不同地区的土质类型有软土、黄土、杂填土、季节性冻土等,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发生地震、洪涝灾害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这对房屋建筑的地基土质的影响非常大。
2.2 危险性
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上的问题,地基是整个工程的根本,一旦地基施工中产生质量事故,就会对整个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即使投入再多的资金也无济于事,严重威胁着施工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3 突发性
地基在施工和处理的时候还有突发性的特点。突发性也是房屋建筑施工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当下,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工程的负责人都把经济效益看的过于重要,房屋质量不合格的现象还时常发生。
2.4 潜在性
潜在性指的是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发现的问题,就会在整个工程中留下安全隐患。在房屋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处理技术有着相互支撑和层层依托的重要特点,因此工程的监督人员一旦发现问题,就要通知相关部门马上解决,避免在后期留下安全隐患。
3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房屋建设中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房屋的质量安全,使房屋更加安全。因为中国特殊的地理因素,在不同地质进行房屋建设需要不同的地基处理技术。在进行地基处理前,先进行基地简单施工,在这里主要讨论对基土、桩体和填土层进行的一些技术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换填法
在软土地基施工作业中,若是无法对其进行很好地加固,则可以采取填换型这种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处理。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强度较好的土质对其软土进行更换,一定程度上来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但是在进行换土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则稳定性较好且抗腐蚀性较好的砂土、碎石进行填充,否则不仅仅会延误工期更不会达到较好的压实效果。选择好的材质一定程度上为了加固软土地基,另外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其抗压性,确保地基的稳定性,为房屋建筑施工此后的施工作业流程提供良好地基础。
3.2 强夯法
强夯法是地基处理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其是为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利用起吊设备,将重锤提升一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依靠强大的夯击能和冲击波作用夯实土层,使地基迅速固结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黏性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这种方法在地基处理中,一定要把握好夯实次数、夯沉量以及深度等要求,这对夯实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夯实深度进行确定中,需要根据土层实际厚度以及地基的湿陷程度为依据;对于夯实量确定来说,要按照地基结构类型的荷载大小和计划夯实深度,来确定最为合理的夯击能。对夯实次数来说,一般需要先进行2-3次夯实,强度降低后再次进行夯击,来提高地基承受力。
3.3 振冲法
地基处理技术中对振冲法的使用,一般有水冲和振动等方法,进行土体加固处理,同时其还可以分为振冲桩法以及振冲的密实法,振冲的密实法一般于砂土地基的处理中使用效果比较好,如果地基的黏粒量低于10%,则就常用此方法,其可以有效对地基液化问题进行消除,降低地基孔隙的密度,从而实现地基密实度的提升,如果其黏粒量高于30%,其土质黏粒量一般比较低,所包含水量也是很少,这种情况就常用振冲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其对粉土地基以及素填土的地基等具有不错的效果。振冲桩法填充物的使用一般为碎石,后再进行密实度高骨料的加入,从而来提升地基整体重量,并借助振动方式进行地基密实度的提升。
3.4 振实挤密处理技术的应用
振实挤密处理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软土之中含有杂填土、湿陷黄土等情况得到应用。对于该项技术,主要工作原理便是对土体的孔隙进行挤压,降低孔隙的出现几率,并将主体连接在一起,最终实现地基强度的全面提升。在整个振实挤密处理技术应用上,还可以通过砾石、灰土回填等,打造出一种复合类型的地基,实现地基荷载能力的全面提升。另外,振实挤密处理技术在实际操作上,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在软土地基中插入桩管,随后将各种填充材料加入其中,最后进行捣实处理。整体来看,在振实挤密处理技术应用到软土地基处理时,整个作用深度范围在5~20m之内,由于作用深度较大,应用范围也较广。因此,在后续岩土工程建设上,人们需要对该项技术提高重视程度。
3.5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主要是基于地基荷载的作用下,借助竖向的排水井布置,将地基土内孔隙的水慢慢进行排出,减小其孔隙比,使地基固结,提高地基强度。在排水固结法的使用中,一般有堆载和真空等预压法。堆载预压主要是将重物堆放于地基上实施预压,若堆载超过其计划的荷载,则就是超载预压,想要避免堆载对地基造成破坏,就需要进行分级的加载,于前一级的荷载对地基进行固结之后,再进行下一级的荷载施加,保证其满足设计的荷载要求,其预压的时间长短需要根据地基渗透的特性以及厚度等因素而确定,在施工中还要对地面的沉降以及土内孔隙水的压力消散进行监测,进行预压的控制;真空预压法主要是将大气压当做预压的荷载,进行地基土的抽气,于土内形成相应真空度,利用大气的压力和真空的压力差,把土中水进行抽离,实现地基土的固结和加固。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房屋建设中的地基处理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工程师需要应对不同且多变的环境,房屋建设应综合考察施工地的土壤情况、周边环境、施工情况、施工进度等才能更合理地进行房屋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合适的地基处理。现在,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处于世界上前沿水准,这与我国城市化的加快、高层建筑的增加密切相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适应我国复杂的地理环境,相信在以后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江涛.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研[J].住宅与房地产,2018(7):222.
[2]杨宏伟.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3):126-127.
论文作者:严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地基论文; 房屋论文; 技术论文; 预压论文; 荷载论文; 夯实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