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公路事业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因此人们对于公路整体的建设质量要求也日益提升。在实际的公路建设工作进行阶段,公路隧道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对公路的整体质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即对公路隧道施工坍塌预防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公路隧道坍塌的主要成因,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对应的预防对策,希望可以为公路隧道施工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坍塌预防技术;实际应用
在具体的公路隧道施工工作进行过程中,我国比较常用的方式就是钻爆法施工。在对这一方式进行应用期间,由于受炸药爆破震动的影响,其会对原有岩体内部应力平衡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如果应用的施工方法不合理,那么围岩就会出现失稳的情况,最终导致坍塌。因此,为了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提升公路隧道施工水平,在今后的建设期间,应该强化对坍塌预防技术的应用,合理制定对策。
一、公路隧道施工坍塌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实际的公路隧道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其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并且这一工程也具有较强的繁琐性,所以难免会受到不同种情况的干扰,最终使得施工出现坍塌的情况。通过对公路隧道施工坍塌情况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得知,其主要坍塌原因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地质因素。针对这一因素来说,其是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客观条件。在具体的建设期间,一方面,隧道会穿过断层,如果开展开挖工作,那么潜在的应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围岩也会出现不稳定性,最终导致隧道坍塌[1]。并且,在对破碎带进行挤压的过程中,节理密集带等碎裂结构地层中,岩块之间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挤压情况,如果开展开挖工作,那么也会导致这些岩块失去了稳定性,从而引发隧道坍塌事故。同时,在实际的建设期间,薄弱岩体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其会形成很多错动发育的地段,若开展施工工作,那么也会伴随着一定的塌方现象,进而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二,施工方法应用不合理。在公路隧道施工工作开展期间,施工方法对建设水平有着很大影响,如果施工方法选择不合理,那么后续的工作就不能够有序进行,各个工序之间的距离就会拉长,地层暴露的时间越久,那么导致围岩松动以及风化的情况就越大。并,且在对钢支撑进行采用的过程中,支撑架质量如果不能够满足相关要求,支撑与围岩不能够紧密的进行贴合,那么就会导致空隙无法填满,围岩的压力无法满足相关要求,最终引发坍塌事故[2]。
第三,隧道塌方前征兆。针对这一情况来说,主要是测量信息反映的围岩变形速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并且,喷射混凝土会产生纵横向的裂纹。同时,在实际的施工建设阶段,坑顶也会不断掉下土块等,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那么其就会导致塌方问题出现,进而影响了整体工程建设的效率。
二、公路隧道施工坍塌预防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
(一)强化对地质的调查以及超前预报
在实际的公路隧道工作进行和开展过程中,为了可以从整体的角度降低坍塌事故出现几率,应该强化地质调查以及超前预报。所谓的超前地质预报,其主要就是通过地质调查等综合手段,来有效的对隧道开挖前方地质信息以及条件等进行探测,合理的开展工作,以确保能够促进施工建设的有效开展。并且,针对超前地质预报这一工作来说,其应该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连续对地质信息进行获得并有效的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施工的水平。同时,在开展这一工作期间,地质预报应该将地质方法作为主要的依据,让短距离钻探验证与长距离物探有效的融合在一起,综合的进行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岩溶发育等地段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该有效的对隧道横断面开挖范围进行探测,了解其是否存在溶洞以及岩溶水等情况,保证可以有效的对施工突泥等灾害进行规避[3]。
(二)有效的对隧道施工量测进行规范
所谓的隧道施工量测工作,其主要就是在具体的施工阶段,有效的对隧道围岩等进行观测,科学的对围岩地质条件等进行验证,能够精准的掌握到围岩的动态变化,并合理的对支护衬砌设计进行判断的一种手段。同时,这一方法也可以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在工作进行过程中,要想保证监控量测的合理性,那么就应该做好掌子面的围岩地质记录,有效的对隧道开挖方式进行描述和分析,明确其工作状态,实时的对围岩以及支护结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此外,在监测期间,如果围岩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形情况,那么一定要加大对断面的监控,不断对监测频率进行加大,如果其工作状态出现了一定改变,那么也一定要尽可能的提升监测频率[4]。
(三)合理的进行设计和施工
在实际的公路隧道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其设计工作而言,其是施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施工整体效果的提升有很大意义。所以,在隧道设计期间,相关人员应该依照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以及隧道的施工条件等,合理的进行调整,动态化设计,保证设计的合理性,让设计能够有效的运用到后续施工中。同时,在设计期间,针对隧道的开挖方法以及施工步骤等环节,设计人员也应该综合的进行考量,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合理的对一些信息进行调整,保证能够在实现动态化施工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施工水平的提升。
(四)科学的对施工方法以及支护手段进行应用
在隧道施工阶段,良好且安全的施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隧道坍塌事故出现的几率,如果施工方法选择不合理,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实际的施工期间,一定要科学的对施工方法进行选择,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选择最佳方案,以保证能够提升施工效果。同时,在对支护手段进行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应该尽可能的选择经济且合理的施工支护手段。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支护手段主要包括超前支护混凝土衬砌以及钢支撑等。所以,在对支护手段进行应用期间,相关人员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现场情况,了解工程地质以及水文地质址现状,应用最佳的方式,保证从整体提升施工安全性[5]。
(五)强化对施工工作的管理
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与良好的组织管理有着很大联系,因此,在实际的建设期间,相关人员还应该积极的建立施工管理对策,并有效的进行落实,以保证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坍塌事故出现。同时,在思想层面,管理人员也应该加大重视,不断提升自身的坍塌防范意识,有效的进行管理。并且,在技术层面,应该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不断提升其安全意识,让其能够有效的对先进技能进行提升,树立起良好的工作素养,能够实时的对自身工作行为进行规范,以保证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体施工水平。
结束语:
在任何一项工程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安全都是施工工作的主要保障,只有确保建设施工的安全性,才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提升工程质量。因此,为了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问题出现,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在今后的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坍塌这一问题的重视,能够站在施工整体的角度分析,综合考量施工现场作业情况,有效的分析坍塌成因,并强化对坍塌预防技术的应用,有效开展工作,进而促进公路工程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辉,孙世梅,张喜明.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模糊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18,45(1):5-9.
[2]霍玉华.浅埋公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的预防与整治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15(7):84.
[3]王富国.浅埋公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的预防与整治技术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11):157-157.
[4]佚名.公路隧道施工坍塌预防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8,34(6):101-108.
[5]葛春雷.关于公路隧道施工塌方预防措施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8(11):327-327.
论文作者:毛美珍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隧道论文; 围岩论文; 公路论文; 工作论文; 这一论文; 地质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