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给水施工与维护探讨论文_莫均享

建筑消防给水施工与维护探讨论文_莫均享

身份证号码:44078219850927XXXX

摘要: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工程的数量与规模逐步扩大。同时,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消防用水的安全水平以及建筑防御火灾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从建筑消防给水设施施工出发,对维护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提升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性与稳定性,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消防;给水施工;维护

前言

建筑消防给水设施包括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是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建筑安装工程,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广度的不断增加,对消防给水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维护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消防给水系统是具有消防作用的主要的系统设施,以此,它与消防安全也就必然有重要的联系。消防给水系统的施工质量以及维护措施,与人们的生活的安全性也就息息相关。这就使得给水设施的施工及日常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但从工程的施工监督、验收和日常设施运转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使得建筑火灾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 建筑消防给水设施施工

通常来讲,消防给水系统主要涉及到给水网、消火栓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三个层面,为保证此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应从施工环节着手,具体表现在以下层面:

1.1 给水网

在进行给水网的施工中,主要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按照要求以及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质量:

(1)不同的给水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给水方式的选择在消防给水系统的施工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其用水过程的随机性以及不可控制性,因此它的实际工作情况主要是由每一个用水点总的聚集在一起说发生的随机事件。即是说,它的工作特点是独特的随机性。在布置消防给水系统的管线的时候,一般是使用的环状管网,这样可以使故障线路互换比较方便。整个的给水管网的储备度比较高。但是,为了能够保证在出现故障的时候,作备用管线的水头的损失不是太大,会造成系统平时超压。

(2)给水管网的试压工作要根据施工的方案以及规范来进行操作。给水管网的试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严密性的实验,另一部分是强度的实验。现在的很多施工单位仅仅进行严密性的实验,但是忽视了强度的实验,这样必然会有一定的隐患。所以说,在管网安装完之后,无论是严密性试验还是强度实验都要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其可以正常的运行。

(3)在室内安装的消防管网的材料应该选择钢管,管的直径要在100mm 以上,要将其与法兰或者是专用的管件连接,在钢管与法兰焊接的地方,要进行二次镀锌。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很多的单位没有进行镀锌处理,这样导致长期的使用之后,在管的接口处会生锈漏水。有的施工单位甚至偷工减料,全部使用焊接而没有镀锌。

1.2 消火栓施工

在整个消防系统中,消火栓是重要组成成分,在实施消火栓施工时,需要考虑两个层面的内容:

(1)设计消火栓时,主要是运用组合式消火栓箱,要在墙体内部开展暗装操作,甚至在部分建筑物内二次装修时就被掩盖掉,标志不明显,若不熟悉结构,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成果。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应设置较为明显的标志,旨在提醒相关人员,也可将消火栓设置在墙体外。消防水压处理上,应铺设管道泵,保证施工满足实际要求,及时考虑不良区域的水压,以求全都顾及到。

(2)科学安装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所谓的水泵接合器,其主要用途是消防给水系统故障时无法满足室内消防用水量时要求消防车要从外部实施送水,借助水泵接合器来将水资源送到室内。安装时,应严格控制好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的间距,间距参数控制在15 ~ 40.0m,保证间距参数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感温喷头与周围物体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火灾时,由于喷头与楼板间的距离太远,感温元件不能及时动作,延误喷水时间而使火灾蔓延迅速,或者喷头距周围物体太近,存在消防用水喷洒不到其保护范围的隐患。

(2)按照规范的要求,在无吊顶的场所应选择直立型喷头,有吊顶的房间应采用下垂型或吊顶型喷头。在施工过程中有的房间由于改变使用性质,增加或减少吊顶,而施工单位按照原设计安装喷头,使得使用不合理。

(3)防晃支架不安装,按照规范的要求,为防止喷水时管道沿管线方向晃动,在配水干管、配水长度超过15m 时等部位应设防晃支架,施工单位往往都是使用普通的支架或吊架。

(4)在屋顶位置安装消防水箱。火灾一旦发生,必须要及时扑救,则需要在屋顶位置上安装规定体积的消防水箱,旨在储存消防用水发生火灾时保证消防设施前 10min 用水量。

2 日常维护中的问题

(1)许多建设单位在消防竣工验收合格后,就以为万无一失了,没有建立健全和落实有效的定期检查测试和维护保养机制,对消防设备长期不进行运行、检修,致使部分元件发生松脱、老化、损坏,火灾时不能发挥作用。

(2)对于自动消防系统来说,需要有专业的维修使用人员,但很多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会正确处理运行中出现的错误,致使设备缺乏经常性的检查维护。

(3)建筑灭火器失效,配置的灭火器超过了保证期,一直未对其进行更换,导致小的火灾事故不能及时扑灭,造成重大的火灾事故。

3 维护的对策

3.1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人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建筑消防给水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培训,才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及时的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寻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

3.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搞好维护保养

一套完整的消防设施在通过检测、验收合格后,要想使其正常投入使用,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建设单位从领导到维护管理人员都要制定专职管理制度,责任到人,保证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到位。确立的维护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并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熟悉掌握系统的性能、操作方法及一般故障的处理等知识。

3.3 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

消防监督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公安消防机构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状况严格监督、科学管理。平时要开展经常性抽查,督促业主对设施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发生火灾时完整好用。在对消防设施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时,要尽可能全面,特别是单位消防员日常不敢自查的设施,更应认真检查。对没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严格落实专业检测制度,每年按期上交检测报告。对建筑消防设施有重大隐患的单位,应建立专档,跟踪督查,直到隐患整改完毕为止。

4 结束语

为全面推进建筑工程,提高消防水平,应重视消防给水设施的高效实施,制定更为精准、科学的施工计划,结合给水设施的实际属性、用途等来做好维护工作,以降低给水设施故障的发生概率,在开展消防救助时,能及时给水,从而满足消防工作对水资源的需求。必须不断总结建筑消防给水设施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切实提升自身的消防安装工程水平,提高建筑工程防火防灾的能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此外,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技术标准,维持好建筑消防给水设备正常的工作性能,以备不时之需。

参考文献:

[1]赵玉敬.关于对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思考[J].居舍,2019(13):85.

[2]宋颖亚.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5):99-100.

[3]钱沪银.消防给水设计若干问题的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77-79.

论文作者:莫均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建筑消防给水施工与维护探讨论文_莫均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