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_全昭飞

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_全昭飞

玉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近些年来国内高层建筑纷纷出现,与之相关的施工工艺与技术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优势特点明显,因而其施工工艺受到大家的青睐。本文首先探讨了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而介绍了在某高层建筑工程实例中的具体实践应用,以期为相关施工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各种建筑物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建筑行业的建设规模进一步壮大。为了合理使用建筑用地,最大化开发可用土地资源,大量高层建筑纷纷出现,成为各个城市的地标,也成为了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高层建筑的施工具有复杂性,一方面因楼层增高而安全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在施工技术工艺上要求更加严格。清水混凝土作为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的一类材料,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质量,因此其施工工艺与具体的施工应用备受人们的关注。

1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1.1原材料科学选择

清水混凝土是典型的高层建筑材料,其整体施工性能与效果显然会受到设计、施工等环节的技术工艺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所选择的原材料的影响。为了降低清水混凝土原材料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选择清水混凝土原材料时,应该加强对高层建筑具体建设需求、性能目标、施工方案、进度周期、施工环境等方面要求的重视。惯用要求包括如:清水混凝土骨料应严格控制粉尘及其他机物含量超标情况出现,持续改善清水混凝土可能遭受的黑斑等形式的外观损伤;包含引气剂、减水剂在内等化学外剂加选择时,应严格做到为实现高层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需求而实时动作。

1.2多工序测量放线

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中, 不能缺少的步骤就是测量放线。只有完成好前期的测量放线工作,才能为后期的有效施工提供最根本的保障,使得各种工序井然有序逐一启动。通常在高层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测量放线工作必然是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定向人员负责,通过以下工艺要点可有效增强混凝土施工测量放线质量:

①场区水准点设置:原则上,技术人员要确保不同施工区段的水准点达到或超过3个,要控制不同水准点之间的距离介于50至100米之间。水准点的设置要有考究,应该坚持做好竖向精度控制,必要时可在相对固定的建筑物结构上设置水准点,使得区段内的不同水准点可以有效彼此衔接,从而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②高层建筑的平面轴线投测。高层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所需涉及的工程轴线应及时予以确认,平面轴线的投测将积极结合结构内的轴线控制桩完成,保障轴线所需的距离与角度之间不出现大问题。技术层面上,要求高层建筑的不同楼层上下层实施投测的平米轴线指标应具备3mm以内的误差。③高层建筑的结构标高引测。高层建筑需要积极配合高程控制网点、水准点等坐标完成标高引测,明确基坑位置并以红“△”标记,并在图纸中标明建筑物的标高与相对标高。要得到准确数字,需要确认不同楼层中的标高基准点超过3个以上,原则上应该确保基准点位于同一水平标高上。

1.3严格规范混凝土施工工艺

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中,最需要加强注意的还是混凝土工程部分的施工,只有确保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科学合理、配合比规范达标、混凝土浇筑有序精准,才能推动整个施工工序向着最理想化状态发展,最终实现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的优异综合表现,重点在强度、美观、抗渗性、耐久性方面成绩突出。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中混凝土作业关键工艺要点包括:①产品制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清水混凝土的制备前提是已经确定好所需各类原材料,并设计好了详细的配合比与实施方案,清水混凝土的制备应该认真交付由集中地预拌混凝土供应商负责,供应商要坚持规范作业和科学经营,确保生产管理制度与质量控制措施的完整与先进,而且各类产品制备生产设备还要具备较高的性能,以使得清水混凝土的制备质量达到最高。②浇筑准备。将在集中拌料处完成清水混凝土的制备后,要及时调度相关运输完成砼品转移,施工现场的施工单位要结合施工设计图纸,统筹开展工程组织,划分施工段和责任区积极组织现浇砼品,确保浇筑砼品的结构、规模、工程量进入日常考核工作体量中。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浇筑过程应坚持开展连续性作业,要注意不影响整体结构外观,并且应加强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来及时交流信息,确保工艺效果达到最大化,同时保障现场浇筑应采用更有利的预防应急措施。③裂缝控制。高层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要准确把握不同结构处的裂缝,严格按照《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裂缝宽度不能超过0.2mm,长度不可超过50cm”的规定作业,施工单位和人员要积极思考裂缝可能成因,并主动从原材料、施工条件、环境条件、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不同方面寻求更为可行的裂缝控制方法与策略。从原材料层面看,应优化骨料级配,确保配合比得到最优值,而且整个砼品的运输过程也能够影响裂缝控制的效果。④季节性施工与养护。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一般不会出现在较寒冷地区,在冬季天后转冷的情况下,应该积极采用蓄热养护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需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小于5℃。对于混凝土已施工部位的养护工作,不应使用极易污染混凝土表面的各种材料与化学试剂,水润养护过程应避免将水直接喷淋到混凝土面。

2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实践

2.1工程实例概况

某地一处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共32层。地下基础及地下室部分混凝土采用C50/S8高强防水混凝土,地上28层及以上的楼层结构采用C35型号混凝土,从地下-2层起,将按照不同区域积极选择不同的缓凝土,如-2层~12层采用C50混凝土,13层~20层采用C45混凝土,21层~27层采用C40型号混凝土。该处高层建筑的外墙以清水混凝土进行喷筑,填充墙则选择建设加气混凝土墙体。

2.2工程具体参数的把握

施工单位在上述工程中,积极把握确定不同施工环节的的清水混凝土相关参数,确定的工程参数有:①原材料一般选择颜色性能稳定、供货合理科学的P.O42.5水泥,砂石集料选择规格为中砂(含泥量1.5%、细度模数3.0)、石子(压碎率 10%、含泥量0.4%、碎石粒径规格5-20mm)。②配合比设计。应有效结合不同的水泥、粉煤灰、沸石粉、中砂、碎石、水、外加剂等成分比例来确定了清水混凝土的具体配比。③各典型施工位置的工艺参数确定。如外墙明缝和蝉缝、螺栓孔、剪力墙大钢模板等施工位置的参数设计,应注意通过控制来优化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如一般上考虑将外墙明缝的间隔定为3m,控制螺栓水平方向的间距基本处于1.2m以内的范围。

2.3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的关键性施工

在该处高层建筑中,抗浮锚杆施工技术、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技术等都属于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中的关键性技术。前者积极实行导管浇筑的方式来实现黄泥浆护壁效果,并设置了大量的抗浮锚杆;后者则通过绑扎BDF管、钢筋结构网、模块板面、板底钢筋等部位积极重组力学整体,实现最优工程质量的目标。在具体的高层施工中,还沿用大量典型的施工技术工艺,诸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这些技术通过施工人员的准确实施与展示,能有效支撑清水混凝土的高质量施工,保障各项建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应该被积极研究和深入应用。能够较好用于高层建筑工程。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科学选择,积极开展多工序测量放线,严格规范混凝土施工工艺,都是确保清水混凝土施工达到理想效果的合理工艺。当然,随着更多工程实践的开展,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应该进一步被研究和实践验证,以促进高层建筑的高质量施工。

参考文献

[1]崔鑫,夏文杰,王龙志.工程应用中清水混凝土黑斑成因分析研究[J].施工技术,2017,46(3):72-75+84.

[2]肖向东. 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工程应用[J]. 中国厨卫, 2016(9):6-7.

[3]廖冲. 现代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 2014(13):22-23.

论文作者:全昭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_全昭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