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世界妇女大会和中国妇女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妇女论文,妇女论文,大会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5 世界妇女大会对中国妇女研究有着特殊意义:这次大会在中国召开,引起中国社会,特别是学术界和知识妇女对妇女问题的空前关注和思考;中国5千多名代表、55个非政府组织、47 个专题研讨会首次参加非政府论坛,引起参与者对妇女研究的重视;国际妇女热点问题的提出和世界妇女对东道国妇女状况的热心和兴趣,也为中国妇女研究提供了范式和动力;世妇会后,妇女研究者们从“节日的沸腾”中沉静下来,开始潜心钻研世妇会提出的新鲜口号和理念……所有这些,同中国社会变革所催生的妇女问题相呼应,形成了90年代中国妇女研究的热潮,带来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妇女问题的启蒙和妇女的新发动。
从1993年世妇会筹备至今的5年来, 中国的妇女研究出现了长足的发展和变化,据不完全统计:一,妇女研究活动空前活跃和多样,各种议题的妇女理论研讨会达百次之多,随着中国妇女研究与国际接轨,中国妇女研究的中外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增多;二,妇女研究队伍有了新的发展,仅学界(高校和社科院系统)新成立的妇女研究机构就达30余个,一大批海外学人、青年学人加盟妇女研究或性别研究队伍,呈现出妇女组织、学界、政府决策部门、社会热心人士合作,跨学科交流与促动的局面;三,妇女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出版的研究图书达150余种, 公开发表的各种研究论文200 多篇(注: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1993年1期至1998年第2期提供的论文索引统计。)……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改革决策、妇女运动、文化教育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由此带来这一时期的妇女研究具有同以往不同的特点,概述如下。
一、妇女研究视角的变化
“用妇女的眼睛看世界”,是'95 论坛最富鼓动性和影响力的口号,“将性别观点纳入发展决策的主流”,是《行动纲领》的一条主线。这些鲜明口号建立在社会性别(gender)的理论基础之上,'95 世界妇女大会把“社会性别”的研究范畴或曰社会性别理论引入我国妇女研究领域。从1993年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暑期研讨班研究者们开始接触了解这个概念,到世妇会学习用“用妇女的眼睛看世界”,到世妇会后,“什么是性别意识”的大讨论,再到1998年相当一部分学者在的研究中尝试使用这个分析方法,尽管这一概念在研究者使用中还存在千差万别,但社会性别正逐渐成为妇女研究中一个不可缺失的视角,弥补着以往妇女研究中存在的“性别盲点”。
在贯彻《北京宣言》、《行动纲领》活动中,全国妇联副主席黄启澡呼吁(96年6月):“性别观点”已在国际上流行,成为一种进步、 公正、明智的体现。要将“性别观点”向妇联干部、社会各界、特别是向各级领导介绍、宣传,让决策者理解并掌握,才能将“性别观点”纳入主流(注:引自“宣传性别观点,唤起妇女自觉”,《中国妇女报》1996年6月20日。)。在第四次全国妇女理论研讨会上(96年11月), 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新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分析妇女问题,核心是男女平等,这是妇女和社会共同争取的目标”(注:引自陈慕华:“加强妇女理论研究,推动中国妇女解放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中国妇女报》1996年12月16日。)。首次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社会性别理论的吸收借鉴态度,为我国妇女研究者,使用社会性别分析范畴创造了新的研究环境。
在学术层面上,社会性别视角的引入,促使人们反思和审视人类既有知识的欠缺和偏颇,挑战人们建构知识体系时的观念和方法,解析和批评已有文化的性别结构的失衡,力图建立平衡的、平等的、多样化的、充满活力和开放的人类知识体系。同时,社会性别视角的引入,也使妇女研究发现了过去忽视了的或不曾发现的问题,明显增强了妇女研究的分析力度、理论含量和学术质量,这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有:《中国妇女与发展——地位、健康、就业》(杜芳琴主编。1993)、《性别与中国》(李小江等主编,1994)、《中国妇女生育健康研究》(陶春芳等主编,1995)、《妇女与持续发展》(谭琳等主编,1995)、《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谭兢嫦等主编,1995)、《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云南生育健康研究会编,1995)、《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鲍小兰主编,1995)、《镜城突围》(戴锦华著,1995)、《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刘慧英著,1995)、《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陈顺馨著,1995)、《平等与发展》(李小江等主编,1997)、 《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朱楚珠等著, 1997)、《女性权力的崛起》(李银河著,1997)等。
5年来, 尽管中国的妇女研究在使用社会性别概念时还存在各种分歧, 但对“性别观点”(社会性别)这一概念的认识却取得如下共识:1、提倡性别观点的目的是主张男女平等, 缩小两性实际存在的不平等的差距;2、认识到性别视角与其它视角不同, 它是深刻观察性别关系、认识性别歧视、分析性别盲点的钥匙,为其它视角不能代替,这一理论进一步发掘出隐藏在社会文化中的导致两性不平等的构成要素,揭示了性别关系的特殊性复杂性,丰富和补充了阶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导致两性不平等的理论;3、 认识不同的社会发展政策会对男女带来不同的影响,社会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或代替妇女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自然”带来妇女的进步。因此,应将性别观念纳入各项社会发展政策的主流,探讨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4、性别分析是增加性别观念、提高性别敏感的前提, 性别分析重视比较女性相对于男性而存在的关系,这使学生们在研究妇女问题时区分了两个概念:妇女状况和妇女地位,即不但要看妇女的物质生活与过去相比是否有改进,还要看其地位上与男性的差距缩小多少,探究不同的社会发展政策对两性的不同影响。社会性别理论并非近5 年来中国妇女研究唯一的分析范畴,而只是分析范畴之一,但它的引入却给中国妇女研究带来革命性的意义。
二、妇女研究议题的拓展
首先,《行动纲领》提出的12个战略目标或关切领域,拓展了中国妇女研究的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问题的讨论,比较多地集中在妇女就业、参政、教育和婚姻家庭等问题上,用《行动纲领》提出的妇女与贫困、妇女的教育和培训、妇女与保健、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妇女与武装冲突、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权力和决议、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妇女人权、妇女与媒体、妇女与环境、女童等12个方面的带有世界妇女共性的问题(注:引自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会议的报告“附件二”《行动纲领》第10页。)审视中国,带动了中国妇女研究对这些领域的关注。比如:妇女健康,过去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医疗保健部门的事情,在非政府论坛上,不少中国参与者对外国妇女讨论如何对自己身体进行自查感到纳闷:“这样的事情,到医务所去不就行了吗?”是'95 年大会及一系列筹备活动,增强了中国妇女健康研究意识,开始讨论涉及妇女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的含义、模式及其状况,反思计划生育政策对妇女健康的双面影响,探讨完善以妇女为中心的保健政策和人口政策。又比如,妇女与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开始筹办“妇女与环境”论坛时,对环境和女性性别的关系不甚了了。筹备论坛成为大家学习用妇女的眼睛看环境的过程,后来她们成功地举办了专题研讨会,出版了《地球·女人》的论文集,不但研究女性在制定环境决策和保护环境中的特殊作用,并且探讨性别结构对环境发展的各种影响。如大众传媒过去也未受到妇女组织和研究关注,'95大会启发了人们的性别与媒体意识,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进行了“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研究”,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了“妇女传媒监测网络”,人们用新的眼光审视和分析大众传媒,发现了过去熟视无睹从未察觉的社会文化和大众传媒批量复制和一代代传递传统性别角色的问题,以及无意或习惯性地贬低或忽视妇女问题,呼吁改造媒介文化,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类似的拓展了的妇女研究领域还有妇女与人权、妇女与暴力、妇女与宗教、妇女与大众文化、妇女与艺术、妇女与少数民族、妇女与性等。
第二,国际妇运的关注重点和关注视角,促进了中国妇女研究对歧视妇女行为的本质的认识。比如:对妇女的暴力问题。1993年前,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保护妇女人身权利、禁止用暴力手段残害妇女做了明文规定,但反对对妇女的暴力问题,没有真正引起社会和妇女研究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打是疼,骂是爱”,“天上下雨地上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似乎打人是丈夫生活的权利,挨打是妻子生活的一部分;从正统观念看问题,中国的男女平等观念是深入家庭和社会的,反映对妇女的暴力问题是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给妇女运动抹黑。但从国际妇运的视角看,对妇女的暴力,恰恰是对妇女最深刻的歧视,是对妇女基本权利的粗暴践踏;对妇女的暴力不仅是基本人权问题,还是妇女健康问题,也是妇女发展问题,只有用妇女的眼睛看暴力,才能看出其违法侵权的本质。在妇女运动的促动和启发下(5 个区域性筹备会上无一不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行动纲领》12个关切领域将其列为第4),中国妇女重新认识和调查对妇女的暴力问题,'95大会期间,中国女法官协会在怀柔举办了“反对对妇女的暴力” 论坛,'95盛会后, 《中国妇女报》马上开展了“向家庭暴力宣战”的专题大讨论,中华女子学院法律系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与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制止家庭中对妇女的暴力国际研讨会”,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举办了“反对家庭中对妇女的暴力: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专家研讨会”等等,从社会文化、社会急剧变化、大众传媒、法律、家庭体制、伦理道德等方面,寻找对妇女的暴力存在机制和原因,提出各种措施和建议,防范和制止对妇女的暴力,特别是家庭暴力。
第三,对照国际妇女运动的战略目标观察中国妇女问题,引发和拓展了对老问题研究的新角度。比如,对妇女就业问题的研究。改革开放后,就业问题始终是中国妇女研究的焦点之一。以前研究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反对妇女回归家庭的问题上,一般从妇女参与经济发展是妇女解放的前提、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选择权、如何克服妇女双重角色冲突、如何提高妇女素质以适应市场竞争、如何实现多种所有制形式下女工的就业保障等方面论证和分析妇女参与经济发展问题。国际妇运观察妇女就业问题的理论和视角,开启了中国学者研究妇女就业问题的思路:如何分析和解决中国妇女高就业率下掩盖的低就业结构、女性行业兴起及下岗女工转产所形成的职业结构下沉和“职业隔离”的问题(谭深, 1993;刘伯红,1995;侯小伏,1996;蒋萍,1997等), 如何分析和解决非农转移中女性滞后和城市劳动市场性别分层、城乡分层的问题(金一虹,1993;高小贤,1994;南京第二届妇女与发展研讨会,1997),如何看待和分析市场竞争的非公平性、市场造成女性就业边缘化以及社会公正的问题(刘伯红,1994;陈方,1995;王爱丽,1995),如何分析和探讨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形成的国际资本对中国廉价劳动力、特别是女性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和寻求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问题(鲍晓兰,1993;谭深,1995;蒋永萍等,1997),如何分析农村摆脱贫困的新经济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南京第二届妇女与发展研讨会,1987),如何分析和评估非经济部门妇女劳动的实际经济贡献问题(胡苏云,1997),如何分析大众传媒对男女两性参与经济活动的影响问题(刘伯红、卜卫,1997)等等,不但使人们进一步看到经济给妇女带来的发展机会和选择,并且使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现存社会发展模式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真实处境,以帮助妇女确立可行的循秩渐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类似的研究还有,妇女教育中对教育内容的分析和改革;对妇女家庭地位和家庭作用的分析等,借鉴国际妇女的分析范畴和方法,大大开发了对已有妇女问题研究的新角度,启发人们全面认识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处境及其前景。
三、妇女研究同社会发展以及政府决策相结合
1、妇女研究同社会发展理论的结合。 妇女与发展研究既是新近国际发展研究和妇女研究出现的一个新兴学科,又是世妇会提出的鲜明主题,也是社会转型向中国妇女研究提出的重大命题,5 年来妇女发展问题研究,使中国妇女研究开始摆脱脱离社会发展背景而孤立保护妇女权益的狭隘眼界和论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和起点,提出和探讨了以下议题:
第一,关于妇女发展的内涵。鉴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基础是环境和资源,目的是提高每一代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妇女发展应定位在:以“人”为核心并为目的,以社区发展为前提,以可操作的具体政策为手段,以妇女自主参与的程度为尺度,以全面改善妇女生活为目标(李小江,1996)。从一定意义上讲,妇女对发展的参与既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妇女发展的内容又是实现妇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谭琳,1995)。
第二,关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妇女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联和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已有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妇女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一定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大多是以牺牲妇女利益、残酷掠夺廉价女劳力为代价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社会性别差异和歧视,将妇女排挤出发展之列或发展主流(仉乃华,1995;南京第二届妇女与发展研讨会,1997)。
第三,关于农村妇女发展的前提和重点。新乡会议认为农村妇女发展必须有4方面的前提:既获取的知识、获得和利用资源、 参与决策和建立网络。尽管人们对发展概念理解不同,但都强调农村妇女的发展是妇女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就是自主选择,就是争取、改变、实现(赵仕林,1995)。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农村发展中心认为,在我国农村由于就业结构性别差异的现实存在,农业已经逐步成为妇女为主导的产业,因此未来农业发展的质量,即农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妇女管理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妇女自身素质的状况,故参与农业资源分配和管理的机会,为农村妇女提供各种培训,成为农村发展中的两项重要议题。
第四,关于发展研究的态度和方法。众多研究者指出,在妇女发展研究中应确立以妇女为中心的原则,使研究不仅展现或说明某一局部的妇女问题或状况,并使研究的过程召唤妇女的自觉参与,切实推动妇女发展,促进研究者和妇女双方主体意识的成长。一些学者批评了目前农村研究中的“贵族气息”,一些人居高临下地研究农村妇女问题,关心总体的有序的发展而忽视农民妇女的利益,用自己熟悉的文化模式来否定不熟悉的文化模式。然而,代之而起的是一些女学者关心农村妇女命运和她们融为一体的平等的参与式研究。
第五,关于发展的一些概念的使用。目前国际上已使用了3 种概念,也反映出妇女发展研究的不同阶段:(1)70-80年代中期, 妇女参与发展的概念(Women in Development,WID);(2)80年代中期后,性别与发展的概念(Gender and Development,GAD);(3)90年代后,性别与持续发展的阶段(Gende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ASD)。目前,国内妇女发展研究分别使用了WID(李小云、李小江)、GAD(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性别培训小组)和GASD(谭琳)的概念, 这些概念的作用究竟有何异同,是否代表了中国妇女发展的不同主张和流派,对我国目前的妇女发展和社会发展有何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妇女研究推进决策。对妇女问题的实证研究、对策研究, 是8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研究的特点和传统。在《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框架下,针对本国本地妇女发展的具体问题,细化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成为大会后衡量各国执行联合国决议及妇女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志,此外,'95大会非政府论坛政策建议的形式、 国际妇运注重推进妇女参与决策的战略重点,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妇女研究继续影响政府决策的力度。一方面,表现在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引进一些处于学术前沿的带有国际发展潮流的基本理论,分析与妇女有关的敏感问题的政策,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1993以来举行了围绕计划生育和生育健康主题的系列研讨会,会议不但编辑了系列学术论文集,还提出了“关于性传播疾病防治对策的伦理准则”(1993)、“关于促进生育健康和保障妇女权益的伦理原则和行动建议”(1994)、“关于计划生育的伦理原则和行动建议”(1995)、“关于预防和消除家庭中对妇女暴力的共识和行动建议”(1997)等系列政策建议提案,形成了学术专家与政府决策部门合作、以理论研究支持现行政策完善的“邱仁宗现象”(注:参见本人:“众人拾柴火焰高——1995年中国妇女研究回顾”一文注释,《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第 1 期。 中国社会科院邱仁宗教授自1993年起,陆续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妇女议题的国际研讨会或专家研讨会,对全球敏感和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并将会议成果作为“政策或行动建议”提交政府有关决策部门,以推动“以妇女为中心”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这种主动探索理论前沿问题,自觉和政府决策部门合作,为政府部门接受的作法,被称为“邱仁宗现象”。)。另一方面,表现在一些大型研究课题有意识地把政策建议列入研究的目标中,例如,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95 大会后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妇女问题研究”,其包括的6个子课题, 均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特别是“社会转型期城市妇女就业动机与生育期间就业意愿调查”,主要针对有关劳动决策部门论证妇女阶段就业的动议进行的,调查报告及时而真实反映了处于生育期妇女的就业意愿,旗帜鲜明地否定了所谓“生育期妇女自愿回家”的“政策依据”,同其他的妇女声音一起,阻止了不利于妇女就业的政策的出台,使妇女研究直接为推动妇女发展的决策服务。
四、妇女研究向学科建设的发展
支持和推动国际妇女运动的理论基础是女性主义的学术发展,反对妇女研究和妇女运动的脱节也是国际妇运的追求,在这些国际动向的影响下,我国的妇女研究也自觉向妇女学学科建设方面发展的趋势。
1、妇女学科的单科独进。比较突出的单项学科发展有妇女史学、 妇女文学和女性主义哲学。以妇女史学研究为例,5 年来妇女近代史的研究有:《苦难与抗争——三十年代中叶中国经济与妇女》(罗琼,1995)、《中国近代妇女史》(马庚存,1995)、《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罗苏文,1996)、《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孙石月,1995),特殊妇女群体史有:《妓女史》(徐君、杨海,1995)、《中国娼妓——过去和现在》。(单光鼐,1995)、《小妾史》(王绍玺,1995)、《奴卑史》(褚赣生,1995)、《缠足史》(高洪兴,1995),两性关系史的研究有:《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闵家胤,1995),妇女历史人物研究有:《贺双卿集》(杜芳琴,1993),妇女思想史的研究有:《晚清文人妇女观》(夏晓虹,1995),妇女史论文集有:《发现妇女的历史——中国妇女史论文集》(杜芳琴,1996)、《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杜芳琴,1998)等,此外还有学术论文。既有从妇女的角度研究妇女的,也有从妇女的角度研究历史的,既填补了史学研究的空白,又开拓了史学研究新领域。另外,妇女史学研究中的社会性别视角的运用,既使妇女史浮出传统史学研究的地表,又分析社会性别结构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还关注了国际妇女史学界在中国妇女史研究中对“后学”(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的应用。
2、妇女学的跨学科合作。妇女研究的深入发展, 开启了妇女学科间交流、借鉴和合作的大门。第一,妇女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主流学科的研究者转向或重视妇女学科的创建或探索,接受或认同本学科中女性主义学术的发展;第二,妇女研究水平的提高,使主流学科的学者或主流学科妇女学探索者,乐于借鉴妇女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乐于分享她们的研究经验。1998年3月召开的“艺术中的女性, 女性中的艺术”研讨会,会议广泛邀请了新闻学、传播学、女性文学、舞蹈学、电影学、妇女史学的学者与会,打破了各艺术类间的隔膜以及艺术界与妇女研究界的隔膜,实现了学科间、艺术门类间的交流和促进,及学术界和妇女研究界的沟通与对话,推动女性艺术研究的发展。1998年6月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召开的“21 世纪女性研究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妇女学学科建设列入重要议题,广泛吸收各学科学者参与,也反映了妇女学与教育学结合、妇女学跨学科合作的趋势。'95 大会给中国妇女带来的财富是巨大的,影响也将是深刻长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