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经济改革形势和改革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一五论文,形势论文,时期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改革面临的形势
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主进入到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阶段。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改革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紧扣经济发展和体制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一定进展。当前,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不断探索了财税、投资、金融等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开始启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对困难群体的保障有所加强;统筹城乡发展已经起步,农村改革迈出了新步伐。
不断深化的各项改革有力地推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受认识局限性、改革不到位等的影响,以往的改革没有妥善解决统筹发展问题,没有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实现多数人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目标,在强化部门利益、单纯追求GDP政绩观等不良倾向的影响下,出现了公平和效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失衡等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政府职能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很普遍,政府管理行为不规范。国有经济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社会公用事业和垄断行业改革严重滞后。市场体系系统不均衡,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社会信用严重缺损,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依然存在,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远没有形成。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资本市场不完善,金融风险积聚,金融监管薄弱。财税体制改革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共财政体制没有确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尚未理顺,现行税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已经出台,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偏差,制约投资体制改革的体制性障碍没有彻底消除,改革进展仍很缓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分配关系尚未理顺,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社会矛盾呈现上升态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没有给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阵痛”起到“减压阀”和“稳定剂”的作用,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产生的新问题给改革提出了新任务。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日趋严重,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农村土地改革步伐缓慢,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还没有消除。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不同区域或不同行政区之间的GDP差距持续扩大,不同区域或不同行政区之间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人口分布与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分布、经济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严重不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继续加剧,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失业、贫困、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等社会问题突出。随着新一轮重化工业的加快发展,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将迅速增加,已经显现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面临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加入WTO,我国面临的国际市场风险不断增大,经济和贸易摩擦大量增加,把握国际规则的主动权,建立一套对外开放和保护国家利益的平衡机制,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共赢”的难度加大。
三是改革的深入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都是一些触及面宽、矛盾突出、敏感性强、配套性强的改革,都是前些年由于某些原因想改而未改、改了未改好或未改到位的难点领域和环节,改革真正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改革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而且涉及到上层建筑,涉及到国际经济关系,甚至涉及到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改革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风险性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乃至权利架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社会矛盾盘根错节,社会心态复杂,达成改革共识的难度很大。改革带来的部门利益和集团利益逐步固化,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的潜在危险和趋势不断增强,改革遇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普通百姓和弱势群体对改革持怀疑态度,改革动力有所减弱。在改革阻力强大、改革动力减弱、改革共识缺失的情况下,推动改革的难度很大。
艰巨的改革任务、严峻的改革形势和复杂的改革环境使“十一五”时期的改革更具关键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十一五”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效果,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通过改革解决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创造发展的新空间,增添发展的新动力。
二、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地带挺进的转折时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机遇期。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改革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改革攻坚的总体思路应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结合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以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为中心,在建立健全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社会信用体系、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配合下,围绕全面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的战略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消除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障碍,促进先进生产力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十一五”各项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这一改革思路明确了“十一五”时期的改革理念,体现了改革的阶段性特征,蕴涵着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强调政府管理体制是改革的中心,农村综合体制、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是改革的重点,建立健全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社会信用体系、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改革战略重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配套改革。
“十一五”时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强调改革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改革必须实现由GDP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强调改革必须体现广泛参与性,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立不同利益主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使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设计和评估享有参与权、讨论权乃至投票权。“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强调必须体现改革成果的共同分享性,改革必须给利益受损者以足够的补偿,必须使多数人不断分享改革的经济成果、社会成果和政治成果,最大限度实现改革成果的共同分享,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
“十一五”时期的改革呈现出两个典型的阶段性特征。一是改革由以微观体制为主进入到以宏观管理体制为主的阶段。我国前期改革的重点是打造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国有企业理应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多元化产权主体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初步形成,宏观体制改革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十一五”时期,改革需要实现由微观体制为中心向宏观管理体制为中心的重大转变。二是改革由政策推进为主进入到体制创新为主的阶段。前期的改革以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为主要任务,改革的重点在于“破旧”,“破旧”的主要手段是制定时效性、灵活性、针对性很强而稳定性、配套性、规则性较差的政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立新”,“立新”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制度统筹,面临着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和权利的调整,“立新”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具有高度稳定性、配套性、规则性、统一性的制度和体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制度安排和体制环境。
“十一五”时期的改革需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改革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大都同改革不到位有关,譬如城乡发展失调与农村经济体制、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有关;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源于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到位;金融风险积聚且不断增加是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不到位的直接结果;投资过度膨胀是投资体制、财政体制、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滞后综合作用的结果;煤电油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垄断行业改革滞后。改革可以消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增强发展的动力,拓展发展的空间。二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难以缩小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和民族问题,极易引起部分社会成员的心理失衡甚至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的难度很大。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对改革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对重要改革措施往往缺乏共识。深化改革涉及深层次的利益和权利的调整与再分配,可能引发尖锐的经济、社会、政治矛盾和冲突,处理不当势必影响改革进程,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三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过去20多年,按照“单项突进”、“重点突破”的改革思路,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但单项突进的改革方案缺乏系统性、配套性,制约了改革的整体推进,并影响改革后新体制效应的有效发挥。“十一五”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需要统筹兼顾,协调配套,实施整体推进的改革方案,又需要抓住时机重点突破,填平补齐影响改革整体推进的滞后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十一五”时期改革的中心与重点
“十一五”时期改革的中心是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为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其一,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影响整体改革进程的掣肘环节,无论是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财税金融投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启动垄断行业改革、破除生产要素价格双轨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都有赖于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其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基础。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产生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能力过剩、银行呆坏账居高不下、环境资源严重破坏等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近几年宏观调控中反映出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结构问题和运行机制问题,如投资膨胀、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都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有关。在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中,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的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很难真正转变,宏观调控也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其三,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妥善解决改革与多数人的利益问题,成为解决当前存在的许多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焦点。转变政府职能,敦促政府从促进经济增长中退出来,将主要精力转向为广大人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的突破口;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表达、对话机制,有助于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引导公民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建立和谐关系。
“十一五”时期改革的重点是填平补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薄弱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围绕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这一中心,改革重点在全面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填平补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薄弱环节。其一,全面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十一五”时期,必须全面推进县乡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农村公共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等为重点的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初步缓解“三农”问题。与此同时,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消除依附于户籍之上的各项城乡居民不平等待遇,加快城乡二元结构转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基础。其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一五”时期,着重从以下三方面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加快垄断行业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以加快产权改革和建立企业治理结构为主要内容,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改革;以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中央与地方分开为重点,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其三,完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要从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税收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完善财税体制。从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改进投资宏观调控模式、规范投资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快投资体制改革。
标签: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十一五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