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索论文_丁奎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索论文_丁奎

丁奎

中建山河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建筑行业得到进步的同时,需要以质量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避免工程项目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施工人员的整体培训也需不断加强,减少施工现场出现的人为失误。作为建筑工程中最易出现的裂缝问题,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内的技术人员已寻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本文将根据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以及具体操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

引言

后浇带施工技术已经应用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该技术本质上讲是属于一项预防裂缝的施工工艺。经验与数据表明,不同的温度引起钢筋混凝土的收缩与膨胀,这种现象导致建筑出现一些裂缝。想要解决这种问题,首先应根据建筑的不同部位进行建筑分区,再选择不同的填充物进行填充,保证建筑物结构完整,也就是需要在结合物理原理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物质量。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特点

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其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应用后浇带技术进行建筑施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建筑工程的模板消耗量降低,并且能够避免因施工周期长造成的新旧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其次,以往的建筑施工中,在结构连接施工时,大多采用普通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应用无法满足实际连接对强度的需求,而应用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连接强度,为建筑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最后,后浇带能够针对建筑结构的不同特点与要求,对填充材料进行合理、灵活的选择,因此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主要作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操作中,混凝土结构是比较常用的基本处理方式,虽然目前混凝土施工工艺越来越成熟,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些质量隐患和问题。为了更好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效果,采取后浇带施工技术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后浇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优化混凝土施工性能,促使其可以更好提升整体结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操作中,因为混凝土材料自身的质量问题以及自重,很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不均匀沉降现象,进而也就会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较为明显的裂缝问题,成为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结合这种混凝土结构不均匀沉降问题的解决和防控来看,后浇带的应用可以发挥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其可以较好规避裂缝问题出现,促使混凝土结构的承重能力得到更好提升,进而也就可以较好作用于建筑工程项目,应该在具体施工建设中予以高度重视。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将后浇带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为更好地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与建筑的质量,需要在准备工作中投入相应的时间与精力。首先是模板的预设,这一项工作是施工图设计环节中的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需要在后浇带的施工前操作完成。在应用后浇带技术之前,对建筑结构中的钢丝网、格栅灯等进行提前布置,能够充分实现网络格局的均匀性与结构的完善性,从而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提高预设模板的抗剪强度、刚度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有效防止因高低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横向跨度大而出现沉降现象。对后浇带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使钢丝网模板两侧的压力控制力度有效提高,以免压力过大或过小对质量造成影响。对于垂直方向的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对振捣的时间以及频次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降低对钢筋以及钢丝网片造成的损害,同时也能够尽可能避免混凝土中水泥浆液的流失,保证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后浇带内的钢筋及钢板网安装

在后浇带施工处理中,钢筋方面的施工处理同样也是关键要点,应该促使钢筋材料以及钢板网能够在后浇带中发挥出较强的积极作用。首先,针对钢筋材料以及钢板网应该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精确安装,保障后浇带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浇筑条件。在钢筋的固定处理上,应该切实把握好位置,避免在位置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差问题,如此才能够促使其在后续发挥应有作用,最终保障后浇带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为了更好提升钢筋以及钢板网的安装效果,合理运用小木条成为重要手段,应该促使其发挥理想的固定效果,避免出现严重偏差。

3.3浇筑混凝土的阶段

准备施工前需将设计图纸进行准确分析,将图纸中标准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图纸方案与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完全契合即可开始施工,契合程度不高则需要找出主要差距,对图纸或施工方法汇报上级同意后进行修改。由于建筑物类型和规模的不同,所以在后浇带施工时也需要采用不同的类型,进行浇筑混凝土结构。钢丝模板在进行水平后浇带施工之后,需保持水平平整度,侧压力接受范围在后浇带施工时提前预留出受力范围即可。垂直后浇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且保证钢丝预设模板不会产生任何损坏。同时,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振捣器在进行工作时,需要保证与钢丝模板之间处于合适施工范围之内,保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中的水泥浆无法流失。

3.4合理把握作业面宽度以及施工步距

对于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要充分保证施工的流畅性与完整性,特别是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一次性完成工作内容,为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局部性能提供基本的保障。为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在后浇带施工作业中对其作业宽度以及施工流水步距进行严格的把控与合理的布置。对22层以下,并埋有预应力钢筋的建筑物,需要在施工中进行大跨度后浇带施工的布置,并且保证预应力钢筋的完整性,以更好地避免建筑因应力加持而出现下垂、弯曲、折断问题。

3.5后浇带保护

①、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祛除水和杂质,无法彻底清除的也应该降低水或杂质的停留时间。②、施工过程中于在后浇带缝的两侧以及两端进行挡水砖设置,并且应在后浇带内壁上涂抹防水砂浆。通过这些方式来避免施工对钢筋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施工垃圾的产生率,降低施工环境污染。

4施工后浇带异常情况下的处理问题

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遇到中停、缓建的突发情况,这样可以暂不做加强处理;再有就是进行后浇带施工,填注低强度混凝土,待二次施工时清除原有的混凝土,重新浇筑高强度混凝土。以使建筑结构结合更加紧密和牢靠,而且表面整洁光滑。在施工的过程中,质检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做好质量检验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技术要求,使工程完美竣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为了较好规避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裂缝问题,注重引入和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成为重要手段,这也就需要重点围绕着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进行详细监管。在后浇带施工技术操作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施工材料以及具体施工过程的详细监管控制外,往往还需要把握好后浇带的设置要求,通过合理布置后浇带位置,促使其可以发挥出最强应用性能。

参考文献

[1]王付良.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2):12~13.

[2]蒋敬军.浅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城建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4(9):449+451.

[3]蔡燕飞.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后浇带施工的技术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2):341+343.

[4]李洪军.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的应用技术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4):165.

[5]苗丽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2):84-85.

论文作者:丁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索论文_丁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