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C模式的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及管理对策论文_陈达1,袁方杰2

基于EPC模式的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及管理对策论文_陈达1,袁方杰2

1.浙江天韵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2.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常态化发展,我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也在逐渐加快,这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建设工程事业的发展。而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变化,我国建设工程领域也正在向着大规模化、国际化的方向进行发展。EPC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投资风险管理方面得到有效的应用。本文就在基于EPC模式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多册。

关键词:EPC模式;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也直接增加了建筑工程在投资方面的风险。而由于建筑工程的建筑周期比较长,时间的跨度比较大,这就会形成很多的投资风险问题,这些都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要想对建筑工程的投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加大对EPC模式的应用力度,将EPC模式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对建筑工程中的投资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进而提升我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水平。

1、EPC模式风险管理

EPC模式的风险管理主要是集中对建筑工程的设计、物资采购、施工过程等进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与以往的投资风险管理方式相比较,EPC模式属于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作。EPC模式中的设计功能能够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使设计方案能够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保障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EPC模式风险管理还能够对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采购阶段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各环节之间衔接的有效性,从而能够对整体的工程进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将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风险问题的发生率将到最低。EPC模式的应用,促进了责任主体的明确划分,即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了个人,保证问题出现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根源所在。

2、EPC模式在建筑工程投资风险中应用的基本特征

2.1承包的风险比较大

EPC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也就是要将建筑工程业主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以承包的方式转移到承包商的身上,这样虽然有效的降低了业主需要承担的风险,但是对于承包商来说,如果在施工中出现了设计图纸、技术等方面的错误时,就要自身承担所有的风险和费用,这样以来,也就直接增加了承包商的风险。

2.2优化了设计的内容

EPC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让承包商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初期就参与到项目中,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对目前的施工方式进行研究和优化,进而通过有效的施工方法对施工的成本进行控制,将更多的专业性内容融入到其中,从多个方面提高工程项目的设计水平。

2.3加强了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

EPC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促进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保证其在施工阶段遇到问题后都能够有效的解决,在提高了工程项目施工效率的基础上降低建设工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3、基于EPC模式的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3.1风险识别

EPC模式下的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其所采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检查表法、敏感性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实际上在具体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在利用这些方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分析时,大多都会在分析的过程中考虑到一些主观因素,导致分析的结果与实际风险问题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这对风险识别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工作人员就要在投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以工程承包的特点为依据,结合建设工程的具体内容对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比如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风险识别时,要先对建筑工程中各个环节的风险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这其中包括建筑工程在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等各个阶段中存在的风险,然后对各个环节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包括:设计内容的变更、施工图纸与工程的实际情况不符等。而在材料的采购方面,所存在的风险问题主要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的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则主要是施工质量的问题。这些风险问题均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就要针对这些潜在的风险问题以及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提升建筑企业工程风险管理的水平。另外,在对这些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的同时,就可以有效实现对投资风险的控制,这对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风险评估

EPC模式在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所采用评估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定性评价法则是利用了层次分析的方式来对建设工程中 投资风险进行逐层的划分和分析。比如,在设计阶段,要对设计变更、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等风险进行评估,在材料采购阶段,要对材料的质量、设备等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注意要对这些风险问题给建筑工程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对各个影响结果的优先级进行排列。同时还要加强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对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评估,进而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除此以外,定性评价还能够与其他的风险评估方法一起综合起来应用,从多个方面来提高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的水平。但是其缺点是,此种评估方法不能对建筑工程投资风险进行动态管理和分析,这也对投资风险的管理水平正常发挥造成了一定的限制。而定量评估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方式则是利用了图表的方式更加直观的表现出了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投资风险问题,并且其中各类风险问题对建筑企业质量以及评估结果造成的影响情况也能够通过图表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也给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进行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捷。

3.3风险的应对和监控

建筑工程中应用EPC模式进行投资风险管理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监控,但是其中所涉及的方法也比较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有偏差分析法、审查检验法等。关于其具体的使用则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选择,偏差分析法则属于定量评估法的范围内,但是其是定量分析法中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分支,其直观的反映出了建筑工程在施工中所用的施工费用以及施工的进度。在采用定量分析法建立图表时,要以建筑工程的进度以及费用等作为基本依据,将实际进度以及与其进度进行了对比,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的明确费用的支出以及超支情况,并且还能将施工工期的提前还是延后更加真实的反映出来。在定性的评价方法中,审查检验法也是极其重要的,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科学有效地使用审查方法还能及时发现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而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投资风险的应对措施,加强对其的监控工作的实施,保障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投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4、结束语

总之,要想提高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的水平,就要从风险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行,在基于EPC模式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从总体上提高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的管理水平,进而更好的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北龙.基于EPC模式的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及管理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4(18):10+12.

[2]高利波.基于EPC模式的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及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11):225.

[3]陈强. 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38(09):297-308.

[4]刘进. EPC模式下我国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成效研究[D].华侨大学,2012,14(23):582-593.

[5]钱国均,张浩良,李玉海.EPC模式下我国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成效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5,11(22):169.

论文作者:陈达1,袁方杰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基于EPC模式的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及管理对策论文_陈达1,袁方杰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