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川医院 湖北 汉川 431600)
【摘要】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癫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患儿。观察组给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儿为14.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小儿癫痫治疗药物丙戊酸钠相比,拉莫三嗪在小儿癫痫的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药物副作用更小,其临床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拉莫三嗪;小儿癫痫;疗效;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069-01
小儿癫痫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虽然比不高,但是一旦发病就会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危害[1]。因此,临床一直致力于不断寻找治疗儿童癫痫的有效疗法。笔者应用拉莫三嗪治疗小儿癫痫,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以下就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癫痫患者100例,将患儿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患儿。观察组50患儿,男32例,女18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6.5+2.8)岁,患儿的平均病程为(16.2+7.1)个月。50例患儿中,全身发作20例,部分发作12例,其他发作18例。对照50患儿,男28例,女22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7.8+2.4)岁,患儿的平均病程为(17.2+8.6)个月。50例患儿中,全身发作21例,部分发作16例,其他发作13例。本次研究中入选的患儿能够,并且排除了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儿,排除了经CT和MRI检查颅内占位病变患儿。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与病情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可比性良好。
1.2 临床方法 观察组患儿给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拉莫三嗪起始剂量为12.5mg/d,于每晚睡前服用,治疗到第3周时,剂量加大至12.5mg/次,bid。治疗3周后根据患儿的癫痫发作情况对药量进行再次调整,每隔1—2周时间进行1次药量增加,保持药量在75—150mg之间即可。对照组患儿给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丙戊酸钠起始剂量为20mg/(kg?d),治疗5天后,如果患儿没有出现癫痫发作情况,则维持该剂量继续用药;如果患儿出现癫痫发作情况,则每隔5天,增加5—10mg/kg的药量,直到理想疗效<30mg/(kg?d)[2]。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中观察记录所搜集到的数据,均应用SPSS 17.0软件实施分析,其中以(x-±s)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所得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分组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5017(34.0)30(60.0)3(6.0)47(94.0)
3.讨论
小儿癫痫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致使患儿智力低下。拉莫三嗪是一种苯基三嗪化合物,它能够对电压依赖性钠通道进行作用,对反复放电作用具有抑制效果,同时对谷氨酸相关神经递质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因此,拉莫三嗪治疗小儿癫痫的主要机制就是,通过对神经元异常放电作用进行抑制,来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效果[3]。本次研究中,笔者对癫痫患儿应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副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小儿癫痫治疗药物丙戊酸钠相比,拉莫三嗪在小儿癫痫的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且具有更小的药物副作用,其临床安全性更高,非常适合用于小儿癫痫的治疗[4]。
【参考文献】
[1] 狄晴,晏玉奎,余年,蒋颖,胡勇,张燕芳.不同治疗时机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和预后的影响[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1(44):10-11.
[2] 方力华.左乙拉西坦与托吡酯对儿童癜痫的疗效比较叨.航空航天医药,2010,21(4):463-465.
[3] 孙兴芝.托吡酯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9):157-158.
[4] 吴秀双.拉莫三嗪治疗小儿癫痫56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0,23(2):120-121.
论文作者:向荣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0
标签:患儿论文; 癫痫论文; 小儿论文; 疗效论文; 戊酸论文; 统计学论文; 副作用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