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性信息系统的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竞争性论文,信息系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商业银行构建竞争性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困难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年均9.5%的经济增长奇迹,同时形成了快速的经济金融化趋势,金融相关比例(FIR指标)接近,这反映了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金融结构仍是政府主导型金融结构(刘维奇,2009),特别是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还面临着相当大的改革与发展方面的困难。
第一,在市场结构方面,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是一个在政府而非市场力量推动下形成的高集中度、低差别化、高进退障碍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方面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呈现出营业网点少、组织存款能力低、资金规模及金融服务品种有限且同质化等特点。
第二,在经营及创新方面,由于成本约束软化、激励机制缺乏,所以我国商业银行难以产生动力或压力去追逐垄断利润或参与市场竞争;相反,他们会利用小幅度的利率浮动权等进行非理性定价,从而造成局部过度竞争或不正当竞争现象的出现;在金融创新方面,商业银行真实的创新活动十分有限,多数是模仿西方国家现有的金融创新成果,简单引进西方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
第三,在组织机构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的是分支行制,即M型结构。这一组织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缩小控制范围,提高管理效率。从信息角度来说,银行组织结构的设置是为了实现信息在纵向和横向之间均衡配置,而M型结构则主要是为了实现信息的纵向均衡配置。这就是说,这一结构必将受到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果所分层次过多,必然使得管理工作更加复杂。特别是,这种结构随着市场规模和业务种类的扩大,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而阻碍商业银行的发展。
第四,在外部联系,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互相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入,我国虽然可以实现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分散和转移,但是这又造成国内金融机构和部门不得不直接面临形式各异的、越来越强烈的外部冲击。目前,随着对金融危机认识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将风险控制意识提到了新的高度,但是对于各种金融风险的预防和控制,特别是系统性风险、金融创新风险的预防监控仍然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方面尤为突出,这又给我国银行业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
综上,现代经济金融发展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信息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改变了现代银行业的发展方式、服务方式、管理及竞争方式。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与国外商业银行竞争中要想获得优势,就必须提高信息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并将这一信息系统与竞争型战略选择直接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商业银行更快地适应目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二)商业银行构建竞争性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第一,从整个金融发展战略角度,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其竞争性信息系统的竞争能力上。基于目前的金融发展趋势,商业银行要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必须立足于自身且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对有关金融发展趋势、金融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和战略定位的各种竞争性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为战略性决策提供依据。这里的竞争性信息,是指市场主体为实现或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所需要的一切关于市场、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信息。而对竞争性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则是通过构建竞争性信息空间系统来完成的。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来看,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领域始终处于信息劣势地位。换句话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于金融领域内的竞争性信息拥有巨大的优势,可以认为这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始终是国际金融交易风险主要承担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银行业的广泛运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以信息技术与信息处理为核心对银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这对我国目前进行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虽然信息技术革命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但是,我国的银行业信息建设体系还不能适应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中心只是前台交易数据处理中心;大多数商业银行所建立的以客户信息为中心的数据库系统还停留在只收集、不分析的阶段,因此难以与其决策系统相结合;而且这些信息系统缺乏对竞争性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决策滞后。可以设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制约我们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
第三,构建竞争性信息空间系统也是未来商业银行防范及管理风险的必然选择。这里的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在整体系统内部各个层面的风险,这也就需要风险管理体系高度信息化。从监管者角度来看,如果缺乏整个系统内部各个部门、各种业务的详细数据信息,那么要想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风险预警以及风险管理系统显然是不可能的。所谓风险识别,就是发现并衡量风险分担的机会,即了解其不确定性存在的位置(罗伯特·希勒,2003)。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就要求广泛收集与风险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其归类、整理、组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效的信息空间系统。
第四,目前的金融系统已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系统,它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性和非线性等特征。作为这个复杂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与配置方面,系统的输入口(储蓄资金)具有多渠道、多层次、多期限的特征;输出口(投资资金)也具有多目标、多层次、多通道以及具有中介机构多元化、金融服务多样性等特征。因此,在这个高度复杂的网络系统内,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收集与组织、吸收与反馈都成为十分重要的元素。可以说,现代商业银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了要更多地面向客户、更多地面向管理、更多地面向竞争性信息、更多地面向资金安全的新阶段。
(三)我国商业银行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
我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在“九五”时期,国家总计投入7000亿元推进整个金融行业的电子及信息化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均已建成了综合业务处理、资金汇兑、银行信用卡等一系列电子信息应用系统。然而,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不能为市场监测及分析、产品开发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信息系统对市场竞争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即便是商业银行已经建成的以客户信息为中心的数据库,也仍然还停留在收集和进行简单的分析阶段,这些信息系统无法实现深度客户分析、差异化服务以及为分析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再加上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缺陷,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趋同、服务同质、创新缺乏以及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等一系列问题。
第二,信息技术运用的集成化有待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形成了一个信息技术集成化潮流,即服务渠道集成化、业务处理集成化以及数据分析集成化;特别是数据分析的集成化,为西方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商业银行与专业信息技术服务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极大地提高了这一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据统计,近6成的西方商业银行的信息技术经费支付给了外部信息技术服务商(中介机构),从而使商业银行更加专注于增强自身核心业务和提升市场竞争优势。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投入还不是很合理,即硬件设备投入比例过高,软件及应用方面则投入比例偏低,在软件开发方面缺乏需求分析;而且,我国商业银行与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和各类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也还不是很深入很密切。这些都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难以真正体现集成化优势。
第三,信息技术对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影响还很有限。自上世纪西方商业银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来,信息技术与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之间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即70年代信息技术支持业务流程、80年代信息技术支持业务运作、90年代则是信息技术改造业务。这就是说,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商业银行通过不断调整或重置传统的业务流程,使其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在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组织结构仍然制约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技术效用的发挥。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过于庞大,信息在系统内部的流动特别是横向流动受到制约。在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初期,计算机的使用替代了手工操作,因此,应用信息系统也只是对手工操作流程的模拟;目前商业银行所建成的储蓄系统、会计系统、资金清算系统以及客户数据仓库等都还处于相互封闭的状态;另外,系统之间缺乏联系还体现在各个系统不同的数据收集标准以及存储格式等方面。
第四,信息技术对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及市场竞争策略选择的影响还较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赢得竞争或者获取竞争优势,就需要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要对各个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密切关注。具体来说,商业银行需要了解哪些竞争对手以及潜在的竞争者、这些竞争者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是什么以及竞争者的战略或策略的优缺点有哪些等。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有针对性的信息系统对竞争性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也表明,商业银行仅仅关注客户是不够的(当然,了解客户的需求是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首要目标),出于面向未来竞争的需要,商业银行还需要了解竞争者几乎所有的竞争性信息(这是信息系统更为重要的功能)。毕竟,金融领域未来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立体的,从市场到客户、从国内到国际、从人才到系统,可以说是全覆盖的动态竞争态式。而这种态式首先体现的就是庞大且复杂的信息处理能力,只有在先进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商业银行才能在其自身有限的资源约束下,选择一个更理性的生存发展模式和竞争策略。从这一角度上看,信息技术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及竞争策略方面的影响还十分有限,还没有发挥显著的支撑作用。
总之,商业银行竞争性信息系统的建立就是为了解决在商业银行内部及其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机制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来说意义十分深远。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构建信息系统提出了紧迫性要求。为了建立市场竞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以及抵御风险能力,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处理竞争性信息的信息系统。
二、商业银行竞争性信息空间系统的一般分析
从已有的相关文献来看,马克斯·H·布瓦索(Boisot)提出的信息空间分析框架,较为系统地解决了社会系统内部信息收集、组织和交换的问题。他将信息流动的范围分为三个空间,即交换空间、认知空间和效用空间。通过对信息结构性、共享性以及信息发送与接收双方关系的分析,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信息和知识是在组织学习过程中进入系统的,经常发生的信息流将会导致行为模式的产生,并在一定条件下结晶为组织和制度,组织结构反过来又会对信息流动产生影响。
商业银行竞争性信息空间系统,实际上就是将商业银行目前所建立的数据中心及其各个子系统以专门处理竞争性信息为中心,结合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将其所有的信息流进行重新整合或结构性重置。从商业银行内部来说,对信息的处理有两种手段,即纵向联系手段和横向联系手段。纵向联系手段主要是为了有效的控制,而横向联系手段则是为了促进合作。因此,在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情况下,构建纵横相间的竞争性信息空间系统是适应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管理效率、进而形成竞争性信息优势的客观需要。
现代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一般包括四个部分:集成客户服务系统(前台处理系统)、集成业务处理系统(后台处理系统)、重要业务及管理数据信息系统(数据仓库)和分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如果从信息流动的视角来看,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个人分析阶段,即个人从各种数据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形成个人知识);二是组织吸收阶段,即组织对个人知识进行吸收和内化,进而形成组织知识的过程。整个过程又是在三个信息空间内完成的(见图1)。
图1 信息流与三个信息空间
认知空间是个体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的思维空间;交流空间是搜集信息的活动空间;效用空间是信息发挥或产生作用的空间。它们之间的传递路径是:效用空间向交流空间传递着信息需求;交流空间向认知空间传递着客观的知识结构;认知空间向效用空间传递主观的知识结构。通过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框架与信息流框架,并结合当前经济金融发展情况,可以归纳出现代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第一,系统针对性强。目前的商业银行信息系统设计目标都是以客户为导向,这就要求现代商业银行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处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流动。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趋势不断增强,现代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也将是多层次的;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扩大,现代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也将呈现多元化趋势;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各种业务创新也必须依靠高效的信息系统的运行。
第二,高度复杂化。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面向大会计,即各种业务使用同一核心账务系统并向外延伸出各种服务平台;面向大网络,即商业银行总行及其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面向大决策,即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分析,对当前业务运行的动态监控以及一些大的决策;面向复杂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第三,信息分析能力要求高。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需要分析处理的数据及信息非常庞大;在内部,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既要提供实时交易操作,又要处理内部管理信息;在外部,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系统需要对客户需求变化、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及时反映和调整。这些都决定了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必须具有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然而,在竞争性信息处理方面,相关数据的收集是一个浩繁且零散的工作,提炼数据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都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对商业银行信息空间系统的分析及反馈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该系统功能发挥的关键性因素。
第四,系统效用具有一定的时滞。按照信息空间系统分析框架,信息空间根据主体的不同,它们的目标、手段和运行过程也是不同的。个人信息空间依靠个人学习能力对数据进行提炼分析,从而实现客观知识向主观知识的转化;组织信息空间则是以实现其特定目标为目的,通过组织的学习能力,从而完成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即组织对个人知识的吸收及内化过程。然而,信息系统效用的发挥又是在组织信息空间里完成的,即信息经过吸收之后会转化为实际的决策和行动。当这些实际行为结束之后,系统会产生两种信息反馈机制:第一种是反馈信息作为成功经验被内化到组织知识体系中;第二种是反馈信息会刺激组织对其决策进行修正,从而产生新的信息需求并重新进入交流空间开始新一轮的信息流动。在这样的机制作用下,信息虽然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但信息效用的发挥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时滞性。
在这个意义上,随着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和管理层次的增加,信息生产与传递的成本必然增加,同时也造成信息不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进而导致对市场反应迟缓等问题。这就要求在打破原有信息处理观念的基础上,突破分工界限,构建一个能够有效处理信息,特别是处理竞争性信息的生产和交换的信息空间系统(见图2)。
图2 商业银行完整信息空间系统
这个信息空间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网络资源,从与其有业务关系的客户获得第一手信息,通过在商业银行总部及分支机构设立专门的信息处理中心,统一协调和管理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经过专门的信息分析和处理,并与商业银行决策系统相结合,从而提升竞争性信息方面的市场优势,提高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同时,也能强化商业银行内部的协作及配合,在组织结构上推陈出新。因为信息空间系统的运行就是一种提升信息资源效用的过程,所以它的有效运行能够充分挖掘信息的价值。
三、商业银行竞争性信息空间系统的运行特点
信息系统(或信息机制)所要解决的就是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的问题。从现代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来看,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西方商业银行十分重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他们认为“控制资讯就是控制企业的命运,失去资讯就会失去一切”。可以说,信息机制的建立健全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构建竞争性信息空间系统必须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将其与自身市场优势与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系统功能发挥的基础是它对商业银行决策系统的支持,这就意味着,建立这一系统的目标是:对商业银行决策系统所需的各种信息进行广泛的收集、科学的分析、高效的传递和及时的反馈,从而帮助商业银行提高竞争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一,商业银行信息系统运行的起点,是从确定商业银行决策系统与该信息空间系统之间关系开始的。正确的决策是一项工作获得成功的前提,1971年默顿(morton)首次提出“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之后,这个系统的研究经历了结构化、智能化、群体决策和分布式智能决策四个发展阶段。其中,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决策环境的复杂性。一般来说,决策问题是用“结构化”来描述的,即对某一过程的环境和规律能否使用明确的语言来进行清晰准确的描述。对于管理决策来说,业务决策层是属于结构化的;战术决策层是属于半结构化的;战略决策层则是非结构化的(决策是在不完全和不确定信息情况下完成的)。这表明处于高层的战略决策者往往通过定性分析和推理来把握发展趋势和方向,一般不太注重细节性信息。从企业决策的层次来说,高层决策是下一级决策的基础,或者说下级决策者必须遵循上一级决策者的目标。因此,商业银行高层决策者首先需要回答战略决策与信息系统相关性问题,即信息部门对决策的参与程度以及商业银行对信息系统的投入程度。根据信息空间系统分析框架,这表现在信息效用空间向交流空间传递着信息需求结构和内容的过程上,这也是商业银行信息流动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息系统运行的起点。
第二,商业银行信息部门对信息的获取,是信息流动的第二个环节,即信息交流空间,表现为信息到个人知识的转化过程。由于所面临的信息环境是庞大的、复杂的和动态的,所以就要求按照信息的重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行分类。比如,商业银行进入市场阶段,需要了解的信息首先是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其次是当地潜在客户的需求及其行为特征;再次是同类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及其策略等。在确定了所需信息的收集范围之后,信息部门就需要确定收集信息的方法。这些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严格限定,一般包括整理公开资料、通过中介机构、实际调研以及运用人际网络等,其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以及可动用的渠道去收集尽可能翔实的相关信息,再经过分类机制或编码机制(编码就是指信息主体对所需信息的选择及分类,可以降低信息的复杂性),为下一步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条件。信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通过去粗存精、化繁为简,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构成了信息空间系统运行的第二步。
第三,信息人员对数据的提炼抽象,这个过程是在信息认知空间内完成的,表现为信息与知识转化的初级阶段。具体来说,信息经过编码形成数据,个体(即信息人员)需要通过其自身的学习能力来实现数据的提炼和抽象,即客观知识向主观知识的转化。信息主体在完成信息编码之后得到数据,再经过抽象机制就形成了概念。一般来说,概念就是关于对象、环境、事件及其次序、行动及其次序数据的综合。商业银行所需的数据大体上可以分为宏观类数据和专项类数据。宏观类数据主要包括宏观政策、市场环境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等,可以进一步细分为:1.商业银行外部的政策环境,如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金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规划以及对外开放和市场准入原则等;2.市场环境,主要体现在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形势、人均收入及可支配收入情况和消费模式等;3.法律环境,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金融监管机构的相关法律规定、市场竞争秩序及其信用环境等;4.人文环境,如科研教育设施及服务状况、交通能源通信发展状况以及劳动力水平等。专项类数据则是根据商业银行需求收集整理的数据,它是根据不同产品、不同竞争对手、不同领域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细分为:1.客户需求情况,如国内外同类客户所得到服务的内容及水平状况;2.竞争对手情况,包括基本情况和背景资料、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各种有关经营和财务状况数据(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表、市场占比、负债结构、资金投向、资产质量、财务效益状况、信用状况等)、社会形象(有无涉及法律诉讼、有无涉嫌金融丑闻、客户投诉情况)等;3.其他情况,包括具体的产品技术类数据、各种营销模式策略、各种资源分布使用情况等。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商业银行信息人员需要通过个人学习能力对其进行分析。这个分析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去伪存真,这就要求信息部门工作人员在可能的条件下对这些数据进行核实验证,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第二步则是研究分析,就是对各种事物及环境的有关数据进行监视、理解、关联、评价、推测、判断(杰瑞·米勒),最后形成专题分析报告,包括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报告、商业银行客户情况分析报告、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报告以及相关的专题分析报告等。有必要强调的是,在数据分析上,需要借助现代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一方面可以由商业银行的专业分析人员,通过构建模型库、数据库和方法库,并结合各种历史数据和经验数据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可以选择与各个专业机构进行合作,提高商业银行的数据处理能力。
第四,商业银行对个体知识的内化吸收,也就是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过程。这是在组织的信息认知空间内完成的,它包含两种机制,即同化机制和顺应机制,前者是指商业银行已有的组织知识对个人知识进行过滤和改造的过程;后者则是商业银行对已有的组织知识进行改造以符合信息所载知识内容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之后,个人知识会进入商业银行的信息效用空间,与商业银行决策系统相结合,这些个人知识经过吸收之后,转化为商业银行实际的决策和行动。因此,这一阶段是信息发挥效用的阶段,在这里,信息对商业银行的决策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对决策的修正提供了一个新的更有针对性的信息循环过程。在这个信息空间系统的支持下,商业银行能够对业务创新以及组织结构创新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建设问题,通过运用信息空间系统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构建竞争性信息空间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解释了该信息系统的运行过程以及其相应的各种运行机制。由此形成下面的结论与建议。
第一,从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构建竞争性信息空间的技术环境。加大信息系统对商业银行决策系统的参与程度和支持力度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采用数据集中分析、信息分散收集的模式。
第二,从信息空间系统运行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大与各类中介机构以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力度,特别是与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能够大大提高商业银行数据挖掘能力,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进而提升市场竞争优势。与这些机构的合作可以通过业务外包及联盟等方式进行,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第三,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大对竞争性信息空间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行,商业银行应从制度、技术、人才和资金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应明确信息部门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商业银行高层决策范畴,从制度上确立信息部门的权威性。
第四,从完善竞争性信息空间系统的角度,商业银行还需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和信息交流制度。将分散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等工作,提升为有组织的、系统的、科学的、制度化的过程;在信息交流方面,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完善交流制度来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标签:商业银行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银行系统论文; 业务管理论文; 市场管理论文; 银行论文; 客户分析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效用理论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内部环境论文; 个人管理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信息系统规划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决策能力论文; 客户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