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肝论治先兆流产论文_黄菊

浅析从肝论治先兆流产论文_黄菊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545000

【摘 要】先兆流产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近年因发病率日渐升高且二孩政策开放而备受关注。中医治疗先兆流产多从肾论治,少有从肝论治的辨证思想。笔者以女子以肝为先天为源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经典著作的相关论述,浅析了从肝论治先兆流产的理论基础,并阐述了从肝论治先兆流产的辩证要的点及用药特点,为中医药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从肝论治;先兆流产;胎动不安;滑胎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阴道少量流血,颜色常呈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常伴有阵发性下腹部疼痛和腰背痛[]。先兆流产在中医归属“胎动不安”“胎漏”范畴,冲任受损,胎元不固为其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溯源已久,以往医家大多主张补肾、健脾、益气安胎之法。叶天士在《临症指南医案》中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学术思想,为后人在治疗妇科疾病作为指导。另《女科精要》有云:“妊娠胎动不安者,由冲任经虚,受胎不实也……有怒气伤肝,或郁结不舒,触动血脉不安”。[]女子以冲任为本,冲任脉隶属于肝,肝为藏血之脏,司疏泄,气机条达,冲任充盈,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调和,则可正常孕育。由此可见,妊娠与肝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笔者浅析从肝论治先兆流产具有重要意义。

1.肝与胞宫的经络关系

《灵枢经?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足厥阴肝经循股绕阴部,经女子胞宫,胞宫具有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重要作用。冲任督三脉起于胞中,其中冲脉沟通十二经脉,乃血海,肝血之余流注冲脉,冲脉又取肝血以为用。任为阴脉之海,统一身阴阳,为女子妊养之本而主胞胎。任脉与肝经交会于中极、关元穴,且与肝经在毛际、少腹、咽喉、口唇、目系等处并行,两者相互联络、相互影响。故肝经协调冲任之脉气,冲任得肝之气血以濡养,阴静海满,冲任互资,胎孕有期。肝经循喉咙之后,上进入颃颡,可引瘿病,胎孕受阻。肝经与督脉交会于巅顶,又可致脑窍器质或功能病变,而致胞宫育胎不固。肝经与带脉沟通于期门穴,更加强了对奇经八脉及胞宫的联系,直接影响着胎儿的孕育。

2.肝的生理功能对胞宫的影响

2.1.肝藏血

早有《素问》述“肝藏血”。王冰注解其曰:“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脏腑,肝主血海故也。”[]可见肝主司冲脉,具有储存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妇人大全良方?产门难》云:“肝之血必旺。自然灌溉胞胎,合肾水而并协养胎力。”[]肝贮藏充足血液,血海得以充盈,肾藏精,肝肾同源,气血生化,肝调节血液下聚胞宫以养胎育胎。反之,肝经血气虚损,不足荣养其胎,则胎元自灭。《外台秘要》载:“妊娠一月,足厥阴脉养,不可针灸其经,足厥阴内属于肝,肝主筋及血。”[]肝主筋,肝之气血充盛,筋脉得其濡养,则筋健儿活动灵活,约束胞宫,使其位正,起保护胎元之职。如肝血亏虚,肝阴不足而致阳用过度,胞宫筋脉挛紧,胞宫不稳,则受胎不牢;另可致胞宫气血阻滞,加重胎元失养,终难免小产。《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认为肝“其职主藏血而摄血。”[]《读医随笔》谓:“肝藏血,非肝之体能藏血也,以其性敛故也。”[]肝主酸,酸主收敛,故有血循行于脉内、藏于肝内之功,有助于摄血。若肝藏血摄血失职,血溢妄行,则胞阻漏血,无以养胎,胎孕不成,或多陨堕。

2.2.肝主疏泄

肝为将军之官,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调畅情志,疏通气机,气机和畅,经脉和利,冲任得以通顺,气行则血行,血聚胞宫以养胎,胎元育长。然《外台秘要》曰:“女属阴,气多郁。”女子本就有多愁善感、忧伤抑郁的性格特点,情感丰富,加之随社会发展,工作压力增大,对妊娠失败的恐惧等更易导致情志易伤。《傅青主女科》亦认为妇人不孕不育与肝气郁结有着紧密关系。《景岳全书?妇人规》云:“产育由于血气,气血由于情怀,情志不畅则冲任不充,冲任不充则胎孕不受。”若孕后嗔怒忧思,肝失条达舒畅之性,疏泄失司,则肝气郁结,气血运行障碍,冲任空虚,日久阴血耗损,无以滋养胞胎;肝郁日久亦可致肾虚,乙癸同源,肾虚亦又加重肝阴血的亏虚。朱丹溪曰:“劳怒伤情,内火便动,亦能动胎。”女子孕后血聚养胎,肝气偏旺,若情志不遂,肝郁化热,火热内盛,热扰冲任,无以固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治肝以安胎

先兆流产的中医治疗可以肝为主要调治目标,兼及它脏。这与肝的生理特性和功能是有直接联系的。肝气畅达,气血津液布散有度,血宁魂安,胎自安。

3.1.养血柔肝

《女科切要》述:“胎以血为本,肝脏虚则生发之机困,如春初多冷,草木不芽可知也。治宜益肝血,胎斯固矣。”[]女子素体消瘦,面色晦暗,阴道流血量少,腰酸腹痛,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淡、苔少、脉细滑。治宜养血柔肝。方用胶艾四物汤、当归芍药散加减,养肝血滋肝阴的同时补肾精,乙癸同源,补肾水而柔肝木,为滋水涵木之法。

3.2.疏肝解郁

女子平素情绪易怒,闷闷不乐,善太息,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不畅,色暗夹血块,经前乳房胀痛等;妊娠后阴道出血色红,小腹疼痛,伴胸胁、乳房胀痛;舌红苔黄,脉弦细或弦滑。治宜疏肝解郁,兼用养血理脾之品以顾和胃健脾,为抑木扶土之法。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加减。先兆流产者常情绪波动大,喜悦、恐惧、烦躁、紧张等交错自扰,因此,药物安胎的同时,注重情志疏导,可适当加以疏肝宁心安神之品。

3.3.清肝止血

妊娠期阴道出血,色鲜红或伴小腹坠胀、疼痛,情绪易怒,心烦不安,手心热,口干咽燥,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丹溪心法》言:“胎前当清热养血”。[]主张疏肝清热,补气平肝,方用利气泄火汤、保阴煎合寿胎丸、丹栀逍遥散加减。姜云认为针对肝郁化火、脾虚湿胜的先兆流产,治可疏肝健脾,益肾安胎,利湿清热。[]

小结

先兆流产是最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因近年发病率日趋上升及二孩政策开放而备受关注。《女科折衷纂要》载∶“洁古云:治胎产之病,从厥阴经论之,是祖气生化之源也(厥阴肝木乃风化之始,故曰化之源)。”[]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曰:“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肝为阴血之体,藏血之脏,肝血下注冲任之脉,其功能的失常与先兆流产有着紧密关系,从肝论治先兆流产具有一定合理性及可行性。诚然,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笔者以为,临床中“以肝为主,兼及它脏”,辨证论治,灵活施治,方可收益良多。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

[2] 明?刘越.女科精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42

[3] 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5:83-85

[4] 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0-72

[5] 唐?王焘.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15

[6]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8

[7] 清?周学海.读医随笔[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63-66

[8] 清?吴本立.女科切要[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45-47

[9]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88

[10] 姜云,王红卫.清肝止淋汤结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 40 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7,12:025.

[11] 清?凌德.女科折衷纂要[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125-128

[12] 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7-38

论文作者:黄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浅析从肝论治先兆流产论文_黄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