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业化,优选增长点——加速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增长点论文,服务业论文,加速发展论文,对策研究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科技信息事业已创建40余年,面临着世界信息化蓬勃发展的形势,深入而冷静地总结过去,从自身出发,寻找有力的对策,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是我们应尽的历史责任。
1 产业化是加速发展信息服务业的有效途径
42年来,我国的科技信息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作出了不小的成绩。据统计,仅1988~1994年期间,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69项,给国家创造了很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且,更有长远意义的是,建立了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强大基础:10多万人的科技信息队伍;一千万份的文献;几百个大型数据库及其相应的网络;上百栋信息大楼;广泛的国内外信息交流渠道等。这一切为我国踏上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建立了基础,为发展信息产业乃至建设信息社会准备了一支生力军。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不足的一面。42年是一个不短的时间,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还是很不够的,现代化程度不够高,经济效益比较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社会地位和影响也比较低。大多数从事此行工作的科技人员感到一种压抑感,常常使足力气却看不到成果和效益,好象在对用户“隔靴搔痒”,甚至“隔墙搔痒”。和我们相关或甚至从我们分出去的行业,诸如标准化、专利、软科学、统计、咨询业等,就比科技信息发展得快,影响大,在社会上已有了应有的位置。
原因是什么呢?在学术会上大学常抱怨这是国家投入不足造成的,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在国家经济尚不发达情况下,很难大量增加投资,只能从领导层加强宏观调控,将有限的资源相对集中使用开发。造成发展缓慢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信息事业的体制和机制产生许多弊病,诸如分割封闭、重复浪费、脱离用户、人多质低、失去活力等。因此,改变目前状态的重要对策是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科技信息服务业产业化。
值得指出的是,科技信息服务业产业化,决不是简单地要求将所有情报机构企业化,自负盈亏,这是一种错误的概念,是一种误解。但这个问题很重要,弄不准确,必将阻碍信息服务业产业化的进程。应该认真探讨与实践,得出比较科学又合乎国情的结论。对于信息产业的概念,国内有许多看法,有人统计大约有10种观点。他们的代表人物是乌家培、马费成、金建、金允汶、张南保、秦麟征、林德金、叶明、王东明、吴达人等。10种观点各有不同,但是总的看来,对信息产业的定义和划分范围上矛盾并不是太突出,尤其在信息产业的重要性上比较一致。现将他们比较相近的3个观点归纳如下:
1)信息产业是一个社会经济学的大概念, 是一个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设备业、计算机软件业、信息系统集成业和信息服务业等四大类在内的企业、事业、院校、公益机构、乃至政府机关等一大批与信息相关的单位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行业群体。
2)信息产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产业, 是一个国家由工业化经济向信息化经济转变的核心内容,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3)信息服务业产业化的标志主要是两点:一是社会化、 专业化。因为它和物质产业的生产、流通、消费一样,只有社会化、专业化才能提高效率,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加大附加值。二是相当一部分信息产品应该能商品化,产生经济效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自我生存和发展,才能形成产业。
从以上3点比较统一的观点中可以推理出以下3条结论和对策:
1)我国应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它将极大地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约占GNP的一半以上。国外的专家预测,21世纪, 信息产业将成为最重要的三大产业之一(另两项是生物工程和环保工程)。
2)我国应加快信息服务业产业化的速度。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信息服务业约占GNP的4%左右,我国仅占2‰,即小20倍左右,如果按绝对值则相差几百倍,因此, 在我国现行的统计体系中还没有把信息服务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考虑。信息服务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对国民经济有直接贡献,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信息服务业的刺激作用,促进其更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又推动了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因为信息技术产品及软件产品是需要通过信息服务业来推销给用户。
3)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应从各方面来推动。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企业,面向市场,在服务方式方法上相对专业化,在经营管理上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产品及服务商品化,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信息服务事业机构,主要做到人员分流少而精,节约成本,提高效益,部分信息产品商品化。对国防工业部门还要加强军转民的工作,挖掘人力、物力、财力的潜力,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这样,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促使信息服务业整体产业化。
2 信息服务业产业化需要有新的增长点
这里所说的增长点,就是报刊上常提到的,是指重点项目、关键项目、先导项目,总之是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也好,又能带动行业发展的项目。
我国的信息服务业虽然已创建42年了,但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又脱离经济,因此效益很低。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发展产业化是比较难的。今天我们应该从效益的角度,特别是经济效益的角度冷静地、整体地审视一下各个项目,认真地、实事求是地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除上级要求必须保留的个别项目外,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一些效益好的项目,以带动整个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这几年国防科工委情报局领导国防工业各部门信息机构对产品结构作了一些调整,诸如对声像、网络、国防科技报告等项目,加强了领导,加大了投资,重视新投资的整体布局,收到了好的社会效益。但是,为了产业化,还应从军转民、人员分流,从信息产品商品化,从经济效益方面加以考虑,这样就更全面了。选出的增长点既使新投资合理,又盘活了现存的资源;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总起来看,新的增长点应符合以下3个基本条件:
1)特别符合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 国家政策环境优越的项目(军民两用型的项目更好)。
2)特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能充分体现信息产业化的特征,即能体现社会化、专业化和商业化,具有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3)特别能利用各信息机构原有的人、财、物和业务基础, 能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和潜力。
3 出版业、咨询业和网络服务业有希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根据上节所归纳的基本条件,这3 个项目非常有希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3.1 出版业
这里从情报机构产品结构调整角度谈,主要指报、刊与专题资料的出版。出版业是一个古老而现代化的项目和行业,自从我们祖先发明了纸与活字印刷术,几千年以来,出版业经久不衰。但是现在遇到了挑战,一是电子出版物对书面出版物的挑战;二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挑战。情报机构更是首当其冲,过去都以书面出版为主,而且基本不讲经济效益,许多杂志只有几百个订户。常常是一个硕大的编辑部,每年花上十多万元,仅为少数用户服务,即使讲社会效益也很难体现。因此出版报刊、专题资料常常成为情报机构的“鸡肋”项目,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然而,伴随挑战的恰恰是机遇,情报出版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关键是要适销对路,从市场、用户出发,调整我们的出版物,有的需要合并,有的需要停刊,也有的需要创刊,加上灵活的发行,有力的推销,无论是书面出版物或电子出版物均可以成为新的增长点。电子情报所的《计算机世界》已经是一个榜样,年产值达2亿;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主办的《大众软件》可谓后起之秀,才创刊第二个年头,订户已超过10万,馋得不法分子竟盗版发行,目前正在打官司;航空信息中心的《国际航空》虽是一个专业面较窄的杂志,但质量高,办刊灵活,每年广告赢利几十万美元;航天总公司二院的《军事文摘》的征订费1997年已收到150 万;还有《舰船知识》、《现代兵器》等杂志均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数家合办的《国防科技报告》,如果能正确处理好保密与交流的关系,可以预料,将来会有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其社会效益,乃至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3.2 咨询业
咨询活动在古代各国已出现,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走向成熟,咨询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一个行业。5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及现代通信手段的运用,咨询业的手段、方法、范围和规模均有了质的飞跃,进入现代发展阶段。例如美国咨询机构约有1万家, 其它发达国家也相似。笔者最近访问了“欧洲咨询公司”,地点在巴黎,仅有17名正式成员,年产值达200万美元,计划到2000年达1000万美元。 据《世界信息报》报道:“最近一段时期,许多美国咨询公司的企业战略策划业务再度兴旺,新的咨询公司和企业战略策划人才也不断涌现。”
咨询业迅速发展是有其社会原因和基础的。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分工愈来愈细,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咨询活动,自然就从依附的地位逐渐分离独立,并逐渐发展为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咨询产业如虎添翼,飞速发展。
中国的现代咨询业大约从80年代起步,发展得也很快,听说目前已发达到几万家。据统计,仅北京市1996年咨询业产值已达62亿元,其中信息咨询为22亿元,居各业咨询之首。
中国咨询业的迅猛发展,除以上所述的社会因素外,尚有其特殊原因。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一面吸引了众多的外资,它们均需要咨询中国市场及各种情况;另一面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大大小小的国内企业抛向了市场,个个需要掌握正确决策的信息,迫切需要咨询。咨询市场的存在与扩大必然刺激了咨询企业的发展,加上政府对这类第三产业的鼓励,便如雨后春笋般地钻出了地面。
情报信息机构的情报研究工作,与咨询工作是很相似的,其它如查新咨询等信息服务工作的人员,都能比较快地适应咨询工作的需要,走上社会,走向市场,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应切实把握住这一机遇。
3.3 计算机网络服务业
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国际互联网迅速扩展,才两年,中国已入网15万户,围绕互联网的服务业也随之而兴旺起来。目前国内外的网络服务大约有3种:
·上网服务。即某信息企业,向邮电部、电子部、中科网、高教网中的某网申请一个域址,租用数据通信线路,然后向用户推销上网终端,酷似批发零售。瀛海威、东方网景等公司即为此类公司,据说在北京有30家左右。目前由于刚起步,加上租线费用太高,因此利润不大,但从发展看,经济效益看好。
·增值服务。即某信息企业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数据,制定统一标准格私,汇编成数据库,上网服务,用会员制的方式提供有偿使用。如中国经济信息网即属此类。目前虽然各信息机构已建了许多库,但真正能实用,而且符幌上互联网标准格式的尚不多,因此此类信息企业尚不多,需要大力发展。近期,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组织领导建立中国资源网,预计这种增值服务信息企业必将迅速增加。
·网络集成服务。即某信息企业专门帮助用户建立局域网或内联网(Intranet),一般采用互联网的技术,为用户进行系统分析、设计、硬件配置、软件选用及设计,直至系统建立。如四创公司即为此类公司。由于用户的广泛需要和互联网的技术比之原来集中式网络技术价廉物美,因此网络集成的市场很大。据说在北京已成立了30家左右此类公司。
以上3种网络服务,对于情报信息机构来说, 实际上都多少有过实践,是有基础的,诸如电子部情报所为许多大医院设计过内联网;航天情报所为档案馆设计了档案管理系统;船总综合院为珠海三防(消防、公安、救护)设计了管理系统等。但是,大都没有专业化,商品化程度也不够,管理机制也不活,因而未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总之,信息服务业实现产业化,有利于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有利于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找准了新的增长点,可以有力地带动信息服务业整体的发展,从而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