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共同设计与互动实施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关键,它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教学方案的落实过程,而是该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的整体过程,从而是一个探究、发现、创新过程。它不仅具有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实施不同的特点,而且如同任何一种活动的展开从空间、时间和性质来说都有一定的操作模式和活动方式一样,也有自己的实施模式和活动方式。把握实施过程的特点、模式、形式及活动方式,对于中小学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意义。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的特点
(一)亲历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其实施提倡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教师应利用各种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和社会条件,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境,改变学生单一间接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拓宽学习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实践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自主性
这里的自主性包括教师教的自主性和学生学的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性特点,需求教师不仅要落实既定课程计划,还应当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目标自主选择主题内容和活动场所,自创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意识到自己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关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设计、开发、行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其享受到过程的艰辛、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劳动的充实、服务的快乐、创造的幸福,获得并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的生存体验。
(三)协同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性特点表现在目的上,就是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应当注重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表现在实施上,就是要求学校应当注意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切入点,统整学科课程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整合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原理于实践活动中,与其他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处于协调共振状态;并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各指定内容领域,整合性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整合各种教学力量,即不仅要求学校各科教师共同协作和师生的合作互动,还要求学校教师与社会各方面人员(如家长、社会有关机构人员等)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协同完成课程实施的任务。学校与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应善于协调各种机构、各方人员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发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作用。
(四)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特点,使它不仅要向学科课程开放,而且要向各种机构和人员开放。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学科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其范围不应局限于学校、教室,而应将“课堂”延伸到学校之外的家庭、社区机构、社会生活场所、科研单位等等,开放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之中,密切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教学与实践的联系,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活动范围,为学生的发展开辟无限广阔的空间;其实施人员不应局限于学校教师,而应扩展到学校之外的各种人员,使家长、社区机构有关人员协同合作,共同担负起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任务,密切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社区机构各有关人员的联系,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活动交往范围,从而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模式
一般说来,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模式是:确定主题→提前准备→拟定方案→实施活动→交流总评。
但这一模式并非固定不变。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具体为“确定主体——问题导引(主题呈示)——活动计划(特别提醒)——活动实施(真实记录)——活动总结(感受收获)——活动评议(评一评)——活动拓展(跳一跳)”等环节(如图一所示)。(注:张传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54.)
该模式的活动过程含义如下;
确定主题——与一般程序中该环节的含义大致相同。
活动导入——可以由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活动;也可由教师用充满激情和挑战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活动;还可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起学生感受和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进入实践活动环节。
活动组织——教师集中进行活动组织动员,安排布置活动的时间、范围,提供活动的相关资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制定活动计划,自主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设计活动的展开形式、安排活动的实施进程、选择活动的方式方法等。
活动展开——活动实际实施阶段,大多数活动由学生以自主实践为主独立进行,有些活动可以采取师生(或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校外指导者)合作的方式进行,但教师仅仅作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而非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活动中,只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方法、资料、工具等辅助性指导和支持。
总结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结合,重在感受与体验、展示与表达;评价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教师的评价应导向活动的拓展延伸,侧重于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实践活动水平,提倡进行鼓励、肯定、积极的发展性评价。
拓展提升——提出一些活动之后需进一步思考、探索或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拓展,提升活动的水平。
这六步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灵活安排;在实施过程中,提倡各校鼓励师生勇于实验、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活动特色;整个过程都应体现学生是课程实施主体、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程理念。这个模式的显著特点是,突出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性质,但也没有忽略教师在课程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参与与合作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才称得上“教学模式”。否则,如果是完全的学生自主活动,而教师不管不问,完全放任自流,只能称作“学习模式”,而且容易出现盲目、混乱和放任自流,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而那是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应力加避免的。
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具体形式
根据活动领域、主题、目的和方式等的不同,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会有多种具体形式。其中,师生互动合作和学生自主探究是两种主要的活动形式。
(一)互动合作式
互动合作式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师生合作互动的实施形式及其策略。双向互动、情意交流、合作参与是互动式的基本特征。它强调与倡导活动的参与者进行信息情感的双向交流传递,过程的参与、指导与互动合作可采取设问与提问方式、小组合作方式、集体讨论方式、师生合作参与实践以及其他多种方式。它要求师生双向沟通与合作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反应及大胆创造。教师在活动中是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6-137.)教师要运用一系列启发式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活动方法并参与学生的行动,以使学生与活动环境间、学生相互间以及学生与教师间的关系更主动、更协调,但其目标是要使学生体会到是自己在学习、在活动、在反思、在发展。
互动合作式中的“互动”,包含学生与课程资源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互动式综合实践活动应当是多元的,即结合不同的主题和方法协助学生获取有关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态度、价值观,并鼓励学生身体力行,通过日常生活和社会行动去实践。教师在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可扮演不同角色,以配合不同的情景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应尽量结合有关主题,安排学生以小组方式参与实践,探究问题。用斯蒂彭森(Stimpson)的话来说,“互动式的学是学生通过在现场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或所得到的间接的、第二手资料,分析和理解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获得体验”,“互动式中的教,就是对这种过程的组织和促进”。(注:互动式环境教育教学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综上所述,互动合作式的实质在于强调教学活动中各要素间的交互作用与交互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通过多元互动,获得积极体验,培养正确的态度与行为。
在互动合作式活动中,学生在明确活动主题的基础上,依据教师预先设计或师生共同讨论设计或学生自主设计的系列问题和计划方案,研究包含在各种课程资源中的信息。教师指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而采用各种手段和形式从各种渠道和环境搜集、整理、研究信息,在分析思考和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又可能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反应和主动创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教师、环境、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活动过程,可用图二表示。
在师生互动合作的活动形式中,活动方式应活泼多样。学生可观察与考查环境,实验与分析,研究图表与数据,参与社区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和学生可运用讨论、辩论、判断、游戏、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论文写作与朗读、成果展示等方法表述、交流观点与认识。方法的选取与组合既要符合课程内容(领域或主题)的要求,也要符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结构和行为方式。
互动合作式活动建立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参与、协同合作、交互影响的基础上。教师激励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活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研究者,在教学活动中起参与者、指导者的作用,并不断积累与总结经验,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体验崇高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自由、充分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活动,自行组织实施,主动思考问题,通过探究与实践,掌握学习过程与方法,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获得发展。
(二)自主探究式
自主探究式即研究性学习,它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征求意见稿).)
探究性学习要追溯到20世纪初期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倡的“问题教学法”以及20世纪后半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倡导的“结构发现法”,甚至更早。杜威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根据思维过程形态提出教学的过程步骤,强调从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的真实接触即实践(“做”)中获得经验和体验。(注: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79.)布鲁纳主张学生用“发现法”去寻找和发现学科知识结构从而改组和完善个体认知结构,主张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态度和独立发现的能力。稍后,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1961年提出了与发现法相似但更重实践更具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方法。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对“探究式学习”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从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重视探究性学习。他说:“孩子们在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对比中会发现真理,或者认识到为了发现真理必须进行新的观察,必须读书和开展实验。”(注: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59.)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脑力劳动,让学生去研究和分析那些没有明确阐述的、似乎是隐藏着的因果联系和规律性;教师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而要让学生弄清楚应该克服的困难,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通过直接观察事实和现象,认识和探索事实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比如学内燃机原理之前,可让学生拆卸和组装小型压缩式发动机,然后开动它,并考察其结构和它运转时所发生的种种过程之间的内在依从关系。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学校教学形成了传统“三中心”的历史惯性,学生、实践、社会在课程和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探究性学习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非常陌生。当前,全国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性学习应当受到广泛的重视。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师生活动轨迹及其步骤大致是: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参与。具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的模式(如图三所示)。另一种是以实践探索为主的模式(如图四所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应采用后一种方式,突出实践探究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参与体验意识、探索发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总体上说来,互动合作式与自主探究式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相沟通的,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将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四、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师生的活动方式
任何教学过程的活动方式都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授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方式表现为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教师的活动方式表现为参与合作与指导帮助。
(一)学生对主题的自主选择和对活动的主动探究
这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活动的实施及其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学生应当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能力。
第一,应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在同伴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在教师提示的范围内加以选择。
第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组织方式,主要有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结伴合作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也可通过各种方式(如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
第四,遵循“亲历实践、亲身体验、深度探究”的原则,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持续深入探究,亲身实践体验,防止浅尝辄止。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所重视的不只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更重视学生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及其方法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心境体验。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活动方式主要有参观、访问、调查、实验、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各种方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年龄、知识、能力、兴趣、个性等特点,将几种方法有机组合,灵活运用,以求实效。
(二)教师的参与合作与指导帮助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指导内容而言,教师应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指导学生确定合适的活动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从指导方式而言,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和校外指导人员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学校教师应善于协调统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性特征的内在要求。从指导力度而言,不同学段甚至是同一学段的不同年级之间,指导的力度应不同。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越大越强;年级越高,指导的力度则越小越弱,但这种指导作用自始至终都应当存在。
具体到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对学生活动过程的切实指导。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帮助小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审视小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指导;督促和激励小学生的实践与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拓宽小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指导合作方式与技术,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启发引导小学生选择适当的结果呈现方式;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评价。
2.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重视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感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使他们的天赋得以充分的施展;通过倾听、交流,融通师生之间的内心情感世界。
3.在活动展开过程中,允许小学生兴趣的转移,允许学生偏离设定的研究方向,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和发掘新的探究题材。但同时不迁就或放纵,在充分尊重他们兴趣的基础上,引领他们在主题范围内深入探究和体验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及活动。
4.鼓励和指导小学生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在作品和活动中自我地表现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独特地表达自己的方式,表达方式应当允许多样化、个性化。
5.在实践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搜集保存活动的原始材料,做好活动的真实记录,记录一定要具体、客观、真实,以便如实反映他们的活动过程,留下小学生成长发展的痕迹,便于他们进行实践反思,完善以后的行动;同时也是日后进行课程实施和学生发展评价的客观依据。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平等参与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