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未来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民族地区论文,西部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0)01—0063—09
1999年启动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的发展机遇。实际上,考虑到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因此西部大开发本质上是民族地区的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民族地区充分利用中央政府的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和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提高自生能力,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
1999年以来,民族地区国民经济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持续的时间长、稳定性好。据统计,1999年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不到8000亿元,到2009年超过340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超过11%,远高于同期全国9.86%的增长率。表1列出了各民族省区1978—2009、1978—1999和1998—2009年三个时期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可以看出除新疆外,西部大开发以来,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都大大加快。尤其是内蒙古,1999—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16.83%,且自2002年以来内蒙古连续八年增速居全国第一。图1绘出了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1978年以来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与全国的比较,明显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全国水平。表2列出了民族地区各省区1999—2009年各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图1 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与全国比较)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是持续的,而且增长的波动性不大,平稳性好。图2绘出了民族八省区和全国生产总值增长率在不同时段的变异系数,显然,1999—2009年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异系数均大大小于其他两个时期,这说明最近10年里,民族地区的增长起伏不大,增长是平稳的。
图2 不同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比较
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其结果是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先,各地区经济规模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例如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1300多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9000多亿元,2010年肯定会突破10000亿元,成为民族地区第一个经济总量破万亿元的省区;西藏从1999年的10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30多亿元,贵州省从1999年不到100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近4000亿元,其他地区经济规模增长情况如表3。
从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看,1999年为8.88%,2000年是8.77%,2001年为8.69%,之后西部大开发效果开始显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04年突破9%,2007年突破10%,2008年达到10.19%,2009年为10.18%(如图3所示)。
图3 民族八省区生产总值和及占全国GDP的比重
从人均生产总值看,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民族地区整体步入了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如表4所示,1999年内蒙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国水平,2008年则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000元。2008年与1999年相较,广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净增10000多元,贵州净增6000多元,云南净增8000多元,西藏净增9600多元,青海、宁夏和新疆净增13000多元。
二、经济结构优化迈出重要的步伐
经济发展不仅反映产出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演进。而基本的经济结构变化是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1999年以来,随着中央确定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到位,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
首先,从地区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看,1998年民族地区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为26.55∶37.99∶35.46,到2008年变化为16.02∶47.29∶36.69。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较快,第三产业相对稳定(如图4)。历史地看,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线,自那以后民族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稳定地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目前民族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近85%的生产总值。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份额看,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近10年中,民族地区的生产结构正处于一新的大规模变化时期。
图4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产值结构的变化
其次,随着生产结构的变化,现代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地位的下降,必然会导致劳动力在部门间的重新配置,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是,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逐渐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民族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是符合这一基本趋势的(图5)。1978年以前主要是向第二产业即工业部门转移,1978年后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1978年民族地区各产业劳动力份额为79.41∶11.41∶9.17,1998年为66.89∶13.26∶19.85,到2007年各产业就业份额比例为56.03∶15.18∶28.80。不过,今天民族地区大多数劳动力仍然集中于农业部门,农业劳动力占的比重仍高达50%以上,个别地区60%以上,其比重远大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沿海地区高许多。
图5 民族地区就业结构的演变
第三,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就业结构的变化,带来民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如表5所示,2008年与2000年比较,内蒙古、广西、云南、宁夏等地城市化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
三、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发展成果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反映在政府、企业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民族地区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均有了快速的增长。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各部门按要素分配,通过分析初次分配可以得到要素分配关系。所以,国民经济核算的初次分配探讨的内容包含要素分配。本节利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及《中国统计年鉴》中提供的各地区收入法生产总值构成项目数据,分析民族地区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结构。
表6显示了1993-2007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的要素收入结构。可以看出,劳动者报酬比例在下降,由1993年的55.19%下降到2007年的42.70%,固定资产折旧变化不大,大体维持14%的水平,生产税净额由1993年的10.87%增加到14.11%,营业盈余由1993年的19.06%上升到2007年的29.07%。因此,劳动收入份额自1993年以来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而资本收入份额则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
如果不考虑生产税金额,把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合并,就得到国民收入在劳动和资本间的分配关系。如图6,可以看到,2003年以后,民族地区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显著,到2007年低于50%。
图6 民族地区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收入份额的变化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社会各部门、各阶层都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但这种成果的分享是不平衡的,资本所有者、政府部门是改革发展红利的主要分享者,劳动者、城乡居民所分享的改革发展成果尽管绝对量在增加,但相对比重却在下降。
(二)地方财政收支增速快,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1998年八个民族省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0.47亿元,2008年达到2685.4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7.60%,大大快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特别是内蒙古增长最快,2008年比1998年净增加7.38倍;而且财政收入增加量一年多于一年,增长出现螺旋上升之势,其中2007年增长最快,比2006年增长了33.62%。同期民族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由1110.3亿元增加到7385.0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0.86%。各地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的增长情况如图7所示。
图7 1998—2008年民族地区财政收支增长率
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因此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1998年民族地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05%,到2008年该比重上升到8.77%(图8)。
图8 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变化
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地方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加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大了对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三)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升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步入了增长的快车道。图9绘出了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以城乡人口为权重计算的民族地区居民加权人均收入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1998—2008年与以前时期比较,民族地区各项收入指标增长明显加速。图10给出了各民族地区相关收入指标在1998—2008年间的年均名义增长率比较,基本规律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
图9 民族地区居民收入的增长
图10 1998—2008年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增长
(四)反贫困取得显著成效
民族地区是中国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据统计,新时期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广西28个,贵州50个,云南73个,青海15个,宁夏8个,新疆27个,这几个省市区合计201个,占全国的34%。另外,西藏原列有5个国定贫困县,《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结束后,国务院将西藏的74个县整体纳入扶贫计划进行区域整体扶持,不再列入国家扶贫重点县名单[1]。因此,民族地区始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2001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后,不断加大扶贫投入和工作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8年底,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770多万人。仅2008年,广西全年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3万人,贵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万人,西藏重点扶持人口又减少3.9万人。
四、重点任务与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科技教育等重点任务,通过规划指导、政策扶持、项目安排等加大了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据统计,2000—2009年,国家累计安排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120项,总投资超过2.2万亿元,其中,有96项涉及民族地区,占重点工程总数的80%。这些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对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表7列出了2000—2009年各年新开工的重点工程数、总投资及涉及民族地区的项目。
纵观这些重点工程,可以看出,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科技教育等方面,这也是这一阶段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些重点工程中,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占了很大比例,特别是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建成,极大地改变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到“十一五”末,西部民族地区的国道主干线和省际干线公路网将形成,它们与铁路、民用航空运输一道,构成西部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基础结构。水利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广西百色、四川紫坪铺、宁夏沙坡头、内蒙古尼尔基等大型水利枢纽相继建成发挥效益。除了这些重点工程外,国家还实施了油路到县、送电到乡,使得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2000年以来,国家在西部民族地区相继启动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成效明显。水土流失减少,风沙危害减轻,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得到巩固。截至2008年底,累计营造4.03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占同期全国造林总面积的52%,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退牧还草工程累计安排草原围栏建设任务5.97亿亩,其中禁牧2.87亿亩、休牧2.97亿亩,配套安排重度退化草原补播改良任务1.22亿亩。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水质保持稳定,黄河中上游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滇池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控制。重点污染源治理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积极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
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西部大开发,调整产业结构是关键。目前,这一地区已初步形成能源、有色金属等生产基地。商品粮、优质棉、糖料、烟草、名酒、瓜果、畜牧产品等产品的生产加工正在全国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此外,高新技术和旅游文化产业也已渐成规模。
基本公共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两基”攻坚计划如期完成,全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两免一补”政策率先在西部地区推行,约5000万学生受益。双语教学在新疆、西藏全面展开,少数民族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重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建设步伐加快,重点地区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迅速发展,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全面建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乡镇卫生院16440个,村卫生室近18万个。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全面推进,广播综合覆盖率达到96%,电视覆盖率达到97%,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改革有序开展。
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完善方向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
(一)发展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目前,民族地区的经济依然是发展中大国内部的欠发达经济,发展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一方面,目前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高,按世界银行的标准看,民族地区的经济依然是低收入经济。例如,2008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93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68美元),更低于沿海发达地区(5358美元)。2007年,在120个自治县中,200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于1000美元的有54个,66个自治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足1000美元。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及制度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民族地区由于税基弱,地方财政长期入不敷出,同时区内的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有限,加之资本外流,促动发展的区内资本供给不足,对外依赖程度高;从劳动力供给看,民族地区劳动力平均技能水平偏低,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民族地区内部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动力不足。因此,民族地区的内源发展动力不足,目前民族地区的发展总体上,是由外部投资驱动的发展。
(二)与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发展差距快速扩大的趋势虽有所扭转,但“扩大中的缺口”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民族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8.74%,人口占全国的14.37%,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例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虽有所提高,2008年为10.19%,但与1990年的10.27%相比,依然有所下降。又如,1981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口可支配收入平均为47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5.35%,到2008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1276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0.86%;1981年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1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8.23%,而到了2008年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458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64%。
(三)高资源消耗、外源推动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是高资源消耗、外源推动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如下特征[2]:
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而言,从产业结构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以低端初级工业特别是资源型工业为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
从需求结构看,民族地区的总需求特征为以国有经济投资需求拉动为主,目前民族地区的经济基本上属于内向型经济,经济增长主要是内需推动的,其中尤以投资和消费的推动作用最大。而从消费需求看,政府消费的作用总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2007年已经超过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从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的作用看,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小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作用。从投资看,民族地区实际上是“投资主导型的低效率经济增长”。
从要素投入与要素生产率看,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要素投入特征以自然物质资源和低成本劳动投入为主,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要素积累完成的,要素生产率低,技术进步不足。
从资源消耗看,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上还相当粗放,尤其是能耗高、水耗高。而且今后一个时期内,很大程度上仍将沿袭扩大资源投入的传统发展模式。
(四)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享和补偿问题
民族地区水、水能、矿藏资源丰富,其开发具有国家能源战略意义。开发这些资源,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而深远。这对于民族地区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在民族地区资源大规模开发过程中,对资源所在地居民利益不考虑或者考虑很少以及资源开发中对民族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民族关系紧张,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同时,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不注重环境保护,所谓的“环境影响评价”,或者是“事后的”,或者是“事中的”,即使是“事前的”,很多也只是应付性的和表面上的,结果是边开发,边破坏,甚至是未开发,先破坏。
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的各种资源,既是各族人民世代生息和维持生计的私人产品,同时由于其特殊的生态区位,所提供的生态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在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如何构建起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的补偿机制,是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
(五)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扶贫难度大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难点所在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的贫困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已由1985年的4000多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770多万人。当前,尽管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善。但由于民族地区大部分处于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依然严峻。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多、面广、程度深、返贫率高。而且,在空间分布上,少数民族人口、贫困人口和生态脆弱地区形成地域的耦合和叠加。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既是国民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又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显著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显著加快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进程,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3]。
在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健全政策扶持机制,继续保持中央财政支持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公共财政体系,同时中央政府投资将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继续坚持每年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综合效益,同时坚持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及资源节约工作,继续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沙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成果。要优先发展教育,确保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三峡库区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等区域加快发展。继续健全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机制,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完善土地管理体制,规范发展土地市场;由国家投资或需要国家批准或核准的重点产业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在西部地区。进一步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扩大西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探索边境地区开发和对外开放的新模式[4]。
民族地区各省区要进一步处理好经济追赶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禀赋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努力实现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与其他发展机会,特别强调发展机会的平等,实现和谐发展和共享型发展(Inclusive Growth)[5]。
*本文的数据和图表是作者根据《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新中国60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9)及各地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计算绘制。
标签:生产总值论文; 西部大开发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 未来展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