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孟子越

关于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孟子越

天津滨海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4

摘要: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建设在将来的一定时期内进行的综合安排。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更有利于为居民建设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本文研究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希望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应用;分析

1导言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在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对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实施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当今的文化因素,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从而提出个性化景观设计的概念。

2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必要性与应用原则

2.1必要性分析

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良好的城市环境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建设绿色城市,促进城市生态健康发展。景观设计是通过城市绿化规划策略,通过人工手段改造和改善城市自然环境,使园林和建筑成为有机整体的综合美学设计。

2.2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运用的原则

2.2.1综合原则

景观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自然环境的主要载体,是改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控制综合影响因素以满足设计要求的有效措施。

2.2.2个性化原则

由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景观设计也有很大的差异,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功能和区域的特点,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

3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对于城市景观来说,多是提供观赏或为居民日常活动服务的。因此满足居民各种日常活动要求,是各类景观构筑物最主要的功能。为了满足游人的多种活动需要,城市景观不仅需要具有单一的功能,还被希望具有多种功能,以便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如何充分认识城市景观规划建设的特征,如何增强城市规划引导和调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能力是本行业十分重要的课题。探讨我国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当代城市建设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4景观规划设计程序与步骤

首先是对建设基地资料的收集,然后是对其进行整理,确定设计的主题、构思等。对于收集的资料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基地周围与城市的关系。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市的总体发展模式。该地段的能源情况、排污、排水设施条件,周围是否有污染源等。以上内容视项目大小可选择性进行资料收集。内部因素:基地内部现状条件。了解建设方对规划项目的理解,要求的景观设计标准及投资额度。从总体角度理解项目,必须弄清建设方与规划方的关系。现场踏勘针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十分重要,设计者应熟悉基地的情况,并对设计环境周边情况进行摄影,以影像形式记录周边的建筑形式、场地内植物的形态、大小、水系的情况等,对前期所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核对和补充。同时给设计者一个对基地的感性认识,帮助其进行设计构思、布局等。资料整理,内容包括基地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编制总体设计任务书。然后确定设计的主题、构思等。设计定位即景观在城市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功能。如广场景观首先在定位上要明确是什么性质的广场,是集会广场,还是商业广场、休闲娱乐广场。明确了定位,设计师才能按照不同性质要求,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设计出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景观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理念——所谓设计理念就是设计师通过挖掘基地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提炼出的设计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方案构思和布局,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如同作文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主题思想,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景观设计中设计理念的来源常涉及功能、形式、环境、文脉等多方面因素。设计构思——抽象的设计理念的具体化,即运用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将设计理念在具体环境中表达出来,并通过制订基本的目标,以期待在设计实施后将希望达到的最佳效果表现出来,在立意、构思的基础上,不断选取、提炼题材,将前期分析提炼的文字语言用图纸语言表达出来。

5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5.1广场

城市广场的规划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所处位置,研究广场位于城市的位置及定位,如位于商贸区还是居住区,以确定广场的类型。周边环境,广场周围的建筑形态、自然风貌等都是制约城市广场特色的重要因素。时代特色,城市广场代表城市的形象,必然具有时代的烙印。现代社会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的利用,也反映出时代的文化观念和审美心理。设计师应将时代特征融入广场景观设计中。城市广场不仅限于广场本身,更重要的是以广场为标志彰显城市特点。另外广场要有一定的围合性。由于广场的产生是随着城市空间的产生而产生的,对周边的建筑等形成一个凝聚力,并要有清晰的空间界定,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反之,空间界定模糊的广场,会造成不同空间之间在使用过程中的相互干扰和影响,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更难进一步诱发市民来此举行各种活动。过大尺度的广场给人空旷、飘忽、不稳定的感觉,难以让人在此进行各种交流娱乐活动。广场的围合形式有多种,当广场处于城市空间中,且尺度不大时,周边建筑对其本身具有围合性,则不需要专门设置围合物;而当广场处于较为宽广的地块或尺度较大,周边建筑对其的围合性较低时,则需要通过设计形成一定的围合,如墙体、构筑物、花坛小品、植物、下沉式设计等。广场应有较好的可达性,广场上景物是烘托和渲染广场气氛的重要元素,起到组织、引导人流的作用,使人们可以自然顺利的进入。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尽可能创造各种适宜的环境条件,满足和促成这些活动的进行,使广场充满生机和活力。

5.2绿地

植物作为改善城市环境最方便、快捷的方式,是城市景观规划中最常用的工具。植物还能丰富建筑的轮廓线,起衬托和美化建筑的作用。城市中充斥着大量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硬质景观,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使绿色植物的软质景观与建筑的硬质景观融合在一起,使建筑景观更具魅力。绿地作为一个软质景观,其丰富的色彩和形态,通过合理的搭配形成不同的景色。春天绿树发芽,春暖花开;秋天硕果累累,秋叶五彩斑斓。如以风景游览为主的城市,则公共绿地指标定额较高。而工业型城市由于污染相对较严重,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防护绿地的指标相对较高。规模较大的城市由于人口密集、建筑密度较高、交通拥挤等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公共绿地指标应较高,为城市人口提供更多的绿地。广场规划的绿化比例随着广场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一般交通、礼仪广场硬质铺装较多,但在确保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广场的硬质铺装面积。如在铺装上栽大树,增加绿化覆盖率,或在铺装之间留出一定比例的缝隙植草来软化硬质铺装,或在广场上以摆放盆花的形式,点缀美化广场景观。而其他形式的广场则应增大软质绿化景观的比例,将人的活动与绿化环境融为一体。

6结论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建设在将来的一定时期内进行的综合安排。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更有利于为居民建设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本文研究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希望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彭佩峰.湿地景观设计在海绵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7(14):39-40.

[2]董峻岩,李克超,邢越男,谭腾龙.浅谈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6(28):95.

[3]谢立仪.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与应用[J].才智,2016(18):275.

[4]魏莉丽,申市兴.景观设计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20):199.

[5]冀鹏飞.关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2(04):151.

[6]陈波,包志毅.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3(07):44-47.

论文作者:孟子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关于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孟子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