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基础施工部分作为一个工程建设最为根本的部分,保证基础施工建设水平,对于提升上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起着重要的奠定作用。面对,基础施工系统化存在的当下,强化对当前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控制措施,以此全面提升整个建筑基础施工建设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 基础施工 质量问题 控制措施
建筑基础施工主要进行地基稳定性建设,由于基础施工在整个工程中的重要性,所以需要切实保证基础施工的稳定性、牢固性和安全性,避免后期工程主体施工建设中出现坍塌的现象,影响了工程的正常化施工建设,对工程施工质量形成不利影响。就当前而言,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存在于地基稳定性建设方面、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方面,造成问题存在的原因则是建筑工程前期基础勘测工作不到位,无法形成系统化的、操作性高的基础施工方案,施工人员专业化操作水平低下,以此全部反馈到建筑基础施工建设中,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质量控制问题,影响了建筑基础正常施工建设。
一、建筑基础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
由于基础施工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据地位的重要性,一旦基础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将会深刻影响到建筑工程其他部分的正常施工建设,影响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所以,细化建筑基础施工问题分析,在当前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如下:
1、打桩施工存在问题
建筑基础施工中,需要进行桩基建设,桩基建设最为关键环节则是打桩工作的完成。施工人员在进行打桩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无法按照工程施工规范和施工要求进行有序的施工,以此导致打桩工作中,打桩松软度无法合理控制,松软度不一致,而桩孔回填工作无法做到有效均匀,均匀度交叉,以此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建设。以上问题的出现导致桩基建设中,桩身出现断裂的现象,以此危害到整个建筑工程基础质量。
2、桩体深度计算不精确
基础施工中,为了保证桩身深度设计合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桩体深度进行具体的计算,在结合整个工程施工建设需求层面上,计算深度。但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则是深度计算中,容易遇到一些较为特殊的状况,地质稳定性差、水文影响大,导致计算结果反馈到施工方案中,设计深度和实际深度之间存在严重的误差,影响了正常施工建设工作的进行。
3、操作流程无法与文件要求达到一致
在建筑基础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的具体操作流程与工程建设文件要求无法达成一致,两者无法协调,以此导致工程监理工作人员无法按照统一化的标准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导无法全面发挥监理作用,以此导致工程建设合格率监测水平低下。
4、基础防潮施工水平低下
当前,建筑基础施工建设工作进行过程中,由于基础施工与地质、地下水相接近,且为了保证主体建设质量,需要做好基础防潮工作。工程人员需要保证整个工程防潮施工要求符合工程运行寿命、工程建设需求、工程基础建设结构需求等方面。而防潮施工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出现裂缝、抹灰均匀度无法有效控制、地下水渗漏很难控制,以此导致墙体出现漏水和发霉的现象。而部分工程团队当前无法充分认识到防潮层施工的重要性,没有进行专业的、防护性能高的防潮层的施工建设,忽略了基础施工的重点,影响了基础施工质量。
5、基础施工中,基础轴线位置无法精确固定
在当前建筑基础施工建设过程中,基础轴线位置工作人员无法确定,轴线出现变动的现象,不利于后期各方面技术的高效率操作。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则是基础轴线施工中,工作人员无法有效控制施工测量和放样工作,控制精确性较低,轴线一旦确定,无法及时做好周围固定措施,以此导致轴线经常性出现位移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基础标高存在差异
建筑基础施工中,基础标高到位对于整体提升工程基础层施工质量起着重要控制作用。在当前基础标高施工过程中,各个基础部分标高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如果调整差异,那么将会存在的问题则是基础层和基础基座阶所需要的沙土和混凝土应用数量不一致,由于两者性质不同,在应用中难免会导致标高存在差异问题。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标高差异,势必将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基础施工质量控制中。
二、建筑基础施工常见问题改进措施分析
1、重点强化基础施工质量监管体系完善,创建良好的监管制度氛围
面对当前建筑基础施工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在进行系统化管理工作中,工程管理团队尤其要强化对建筑基础施工质量监管作用的有效发挥,提升监管力度,促使基础施工过程全部纳入到整个建筑工程完善的监管体系内。 基于这一方面而言,首先,完善基础施工质量监管制度,细化相适应的监管规范和监管标准,尤其是在针对建筑基础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的审核中,需要严格按照审核程序和审核标准考察方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监管施工图纸是否与工程实际情况之间相适应。其次,对于施工方案形成中,标明可能遇到的问题,监管工程团队是否提出了相应的紧急挽救措施和方案,结合工程施工结构考察基础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然后, 强化基础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对基础建设中所应用材料的出入厂、生产日期、类型、规格标准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从基础上埋下了质量隐患。最后,针对基础施工各项监管工作的进行,最终都要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明确监测结果,为工作人员相关工作改进发挥有效的依据借鉴作用。
2、强化施工技术规范性管理
建筑基础施工中,施工技术的规范性管理,是决定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部分。技术规范性管理,一方面,做好建筑基础施工地下部分技术的规范性操作,地下水防渗漏技术、地下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到位;另一方面,基础施工地上部分技术规范性操作,桩身深度精确确定、桩身直径确定、桩身密度确定等各方面技术必须应用到位,从技术层面上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3、基础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建筑基础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进行,需要重点强化基础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基础施工过程本身作为一项动态化的施工过程,而且面对工程施工规模较大的当下,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强化质量控制点的检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基坑的大小高宽、 标记的高度 、 基础垫层的标记高度三方面的设定直接关系到质量控制,所以需要格外注重以上三个方面精确化;另一方面,工程定位、工程标记高度进行基准检测,是基础施工正常施工之前重点进行检测的工作,工程团队需要借助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对定位和标高进行确定。针对以上三个方面高度的确定,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多次的检测,然后进行前后对比分析,不断调整,保证符合实际工程施工要求。
4、基础施工竣工完成后的质量审核和补救工作到位
建筑基础施工在前期竣工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进行质量审查工作,通过特定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化的评估,考察基础质量稳定性、牢固性、安全性是否符合工程基础质量建设需求和标准。质量审核过程中,需要与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是否按照工程施工规划进行施工,做好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测量,保证质量符合实际建设需求。一旦在工程施工质量审核中,发现存在一点瑕疵,工作人员需要立即进行相应的补救工作,坚决避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管理心态,避免问题的扩大,以此提升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小结
综上所述,建筑基础施工中,工作人员针对当前基础施工中质量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监管体系完善、技术规范性管理、过程质量控制以及竣工质量审核工作等方面整体上提升基础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吉卫. 建筑工程中基础性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3).
[2] 王艳. 浅析房屋建筑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 甘肃科技, 2014, 30(2):114-115.
论文作者:童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基础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