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个体、规范化连续康复护理模式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论文_谭化芝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 研究个体、规范化连续康复护理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规范化连续康复护理,分别于病人入院时、出院时以及出院6个月末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价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试验组出院时、出院6个月末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出院6个月末C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出院6个月末CSS评分均低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规范化连续康复护理模式能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且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增强。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护理;神经功能缺损

目前,脑出血康复治疗的效果以及康复治疗对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已得到国内外医学界公认,但国内研究者多关注病人住院期间的康复护理,缺乏对病人连续康复护理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个体、规范化连续康复护理模式改善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出血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4例,终止1例,55例病人完成研究;试验组脱落3例,57例病人完成研究。纳入标准:以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为诊断标准,诊断为新发脑出血病人,同时经CT或MRI证实;从脑出血发生到正式入院,时间未超过48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生命体征较稳定;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脑梗死病人;蛛网膜下隙出血、外伤致脑出血以及脑出血需手术者;合并有心、肝、肺、肾等的严重疾病;四肢瘫痪、有精神病史以及聋哑人士。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规范化连续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内容:(1)入院后即开始行良肢位摆放。(2)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神经系统症状48h~72h不再进展后开始行早期康复训练。内容包括:穴位按摩(辨证取穴),护士指导病人主动活动健侧上下肢各关节,协助病人被动活动患侧上下肢各关节。训练时间每次30min,每日1次或2次。(3)病人病情稳定,能够耐受康复训练内容,患侧上下肢肌力达2级后开始行床上运动训练,内容包括:床头抬高坐起训练,患侧肌肉的等长、等张训练,患侧上下肢关节的自我辅助运动(如Bobarth握手,床 上翻身,桥式运动等)。训练时间每次30min,每日1次或2次。(4)住院后期和出院后的康复护理内容。病人病情稳定,能够耐受上述康复训练,内容患侧上下肢肌力达3级后开始行离床康复运动训练,内容包括:体位转换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要求下肢肌力达4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每次45min,每日1次或2次,每周训练,5d。实施步骤: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每日认真评估病人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以及患侧上下肢肌力情况,根据病人疾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内容实施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做到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并保证其安全性。训练过程中责任护士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病人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训练并通知医务人员处置。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护理主要由病人和家属承担,住院后期责任护士向病人和家属发放出院后的《康复训练手册》,内容包括康复训练内容(含操作步骤讲解并配有插图)、注意事项、训练原则、时间安排、紧急情况处置等。责任护士督促病人和家属认真学习手册内容,必要时责任护士进行示范或讲解,确保其基本掌握手册内容,为出院后的延续康复打下基础。病人出院后课题组人员定期随访,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随访1次,第2个月~第3个月2周随访1次,第3个月~第6个月每月随访1次,通过随访了解病人康复训练执行情况,解答病人疑问,并指导病人在家中正确进行康复训练,随访形式以电话和上门随访为主。

1.3观察指标 采用CSS评价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量表共包括8个维度,总分0分~45分,分值越高表示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病人临床疗效的评定常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率来判定,积分减少率的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疗效评定分级标准:基本痊愈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级~3级;进步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以内;恶化为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根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有效,无变化、恶化、死亡为无效。据文献报道,CSS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和敏感度,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均在0.911~1.000,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s系数均在0.8以上。分别于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6个月末采用CSS评价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中位数(M)和四分位间距(QR)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Nemenyi法检 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并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CSS评分比较(见表1)

2.2 两组病人出院时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3讨论

过去认为脑出血急性期病开展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应在恢复期进行。临床实际观察却发现,由于长期卧床,病人常并发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失用综合征等并问题,不仅阻碍了后续康复治疗的开展,还严重降低病人生活质量。只要脑出血后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48h~72h不再进展后。而且在不影响病人抢救的前提下,康复治疗几乎和药物治疗同步进行。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论也证实了早期康复治疗、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故本研究试验组选择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研究期间试验组未见神经系统症状加重和病情恶化的病例。

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常涉及病人意识、言语功能、上下肢肌力以及步行能力等方面。减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康复医学面临的重大课题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脑出血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自然恢复能力,故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也有一定程度改善。然而病人神经功能的改善不能仅靠药物治疗和自然恢复而获得。康复训练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代偿和功能重组的发生,越早康复训练越能调动脑组织残余细胞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研究试验组入院后即开始行良肢位摆放,通过维持良好的体位,能有效预防肢体、关节的挛缩和变形,防止肩手综合征以及患侧肢体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加重,为后续康复护理训练打下基础。试验组康复护理训练由3部分组成:住院早期的关节被动和主动运动;住院中期的床上康复运动训练;住院后期和出院后的离床康复运动训练。病人通过早期、连续、个体化、规范化的康复护理训练,不断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导冲动,可使处于休眠状态的突触活化,突触发芽、再生,促进神经系统功能重组,发挥病灶周围和对侧神经细胞的功能代偿,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此外,试验组所实施的中医康复护理——穴位按摩,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可起到激发经络之气、放松肌肉、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故试验组出院时、出院6个月末的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效果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参考文献:

[1] 王超凡,李冬华,刘洁,等.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征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2):471-473.

[2] 蒋运兰,王芳,温贤秀等.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1030-1031.

[3] 陶子荣.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信度效度及敏感度的评价[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3)83-85.

[4] 朱晓军,王彤,陈旗,等.老年脑出血患者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功能恢复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4(6)25-26.

[5] 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研究课题组.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1365例临床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6(2)175-176.

论文作者:谭化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  ;  ;  ;  ;  ;  ;  ;  

研究个体、规范化连续康复护理模式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论文_谭化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