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46004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重型颅脑外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uyry,STBI)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2015年1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42例、40例,分别开展早期康复以及常规康复,对比相关指标。结果:30日后,观察组总体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日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高于病情稳定后48h,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更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偏瘫;运动功能康复;早期康复
创伤是现代社会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急诊最常见病种之一。创伤危害较大,已成为人类死亡主要病因之一。颅脑外伤是最严重创伤类型之一,重型颅脑外伤死亡率可达30%~81%,存活患者也多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其中约40%~60%患者伴有偏瘫。康复训练是帮助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对于STBI患者可否开展早期康复训练目前尚无明确定论,本次研究试分析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STBI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STBI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②初次发病;③生命体征平稳;④坐位平衡等级≥1级;⑤认知精神尚可;⑥未合并原发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⑦知情同意,依从性良好,均有较强的康复意愿。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发病时间超12个月;③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系统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共纳入患者82例,其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38±6)岁。GCS评分3~8分、平均(5.6±1.2)分。开放性损伤71例、闭合性损伤11例。颅内血肿形成26例、脑肿胀24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44例。致伤原因:车祸伤54例、坠落/跌落21例、摔倒5例、打击伤2例。左侧偏瘫32例、右侧偏瘫50例。坐位平衡等级0-2级、患肢上肢Brunnstorm分期Ⅱ-Ⅲ级。所有患者均可单手进食与洗漱,但无法下床活动,卧床翻身困难。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1周,可进食后,开展康复护理训练,包括体位管理、肢体被动活动与主动活动、作业治疗等。每日开展1组训练,依次为坐位训练(10次)、坐位站位转换(10次)、立体平衡训练(5次),待患者具有步行能力后,进行步态训练,先进行步行分解动作训练,而后开始有扶持、无扶持训练,禁用拐杖,健侧手可进行伸展活动,结合搭积木等趣味训练,以健手压住患手,进行伸展训练。每次训练30min~60min,每周6次,开展6次休息1次。待患者基本康复后转康复科进行专业镜像训练,30min/次,3次/d。观察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48h即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先进行小关节训练,逐渐转为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配合适度的按摩,待引流管拔除后,进行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并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早晚各1次,其它训练安排与对照组同,在开展训练时嘱咐患者在进行健侧训练时,想象患侧相同动作。
1.3观察指标
30日后以FMA量表、ARAT量表、Bathel指数总体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病情稳定后48h、30日后,以生物反馈治疗仪测定桡侧伸肌表面肌电数值。
1.4统计学处理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
30日后,观察组总体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病情稳定后48h,观察组与对照组桡侧伸肌表面肌电(224.2±35.7)μVrms、(230.4±43.2)μVr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日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31.6±32.0)μVrms、(358.4±60.5)μVrms高于病情稳定后48h,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30日后总体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s)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3讨论
颅脑创伤后偏瘫发生机制与卒中相类似,患者因颅脑创伤致神经功能损伤,导致相应肢体肌张力上升、肌力减退、主动运动与控制协调能力受损,最终引起偏瘫,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合并基础疾病、营养不良,加重偏瘫。对于偏瘫而言,康复训练宜早不宜迟,主要原因为:①若合并颅内血肿形成、大动脉受损,损伤不易恢复;②长期使用健侧可能导致“习惯性废用”;③长期习惯性废置,可能导致相应控制区域内大脑皮层功能减退[2]。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在病情稳定后48h后即开始进行床上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外周血液循环,减轻外周神经损伤。早期康复训练,还有助于刺激大脑相应控制区,利用中枢神经可塑性,促受创大脑半球损失功能恢复,同时早期训练也有助于促运动记忆区形成,利于后续各项康复训练的开展。研究中,观察组30日后总体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肌电值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康复训练确实有助于运动功能恢复,改善肌力。
【参考文献】
[1]徐慧英,李爱萍.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5(26):489.
[2]王朴,郭毅,张君梅,等.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5):529-539.
论文作者:吴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颅脑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上肢论文; 高于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