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申遗”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区域非遗保护研究
李 赋
(赣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 地方高校图书馆应适应“后申遗”时代非遗保护工作重心的转变,利用自身的优势与需求,积极参与区域非遗的保护:整合与完善非遗数字化资源;搭建非遗展示平台,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开展非遗传承教育,培养非遗潜在的传承人;参与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为非遗文化再生产添智增力;区域合作,取长补短,互融共进。从而提升非遗的保护、传承水平。
关键词: “后申遗”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非遗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记忆的载体,是历史文化底蕴的沉淀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根与魂。但是,随着社会变迁与西方文化的冲击,许多非遗文化陷入了濒临消失的境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于本身就担负着保存与传递人类文化遗产职能的图书馆而言,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区域非遗保护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地方高校的办学宗旨定位于服务所属区域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因而其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也必须与其办学宗旨相适应。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区域的特色文化资源,相对于其它区域而言具有明显的垄断性与更强的竞争力,很容易被所属区域地方高校吸纳整合成办学特色,将其建设成为特色学科,从而实现许多地方高校所提出的,立足地方,建设具有区域特色高校的办学目标。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地方高校的优势学科、优秀特色科研成果大多数是与这些高校所属区域的地方文化(包括作为地方优秀文化代表的非遗文化)密切相关。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子任务求得解后需与其他处理器交换数据,但这种屡屡的数据交换可能是无用的或低效的。因此,需改进和设置固定交换周期,达到减少无用交换频率的目的。处理器通信采用主从式消息传递机制,主伺候器将汇总从伺候器在固定周期内达到的局部解,实施杂交算法来运算并反馈结果。在改进算法实施时,对求得最优解的收敛速度起关键作用的是杂交算子,杂交算子的作用在于预防局部收敛,提升求得全局最优解的概率。使用主从式通信机制时,当蚂蚁迭代次数等于所建立的固定交互周期值,主节点得到其它次节点在交互周期传递的最优解,并使用杂交算子机制来分析与处理。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直接助力高校的教学科研,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当然也包括特色学科建设)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与文献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相对于各级地方公共图书馆而言,无论是从馆藏资源数量、经费的投入、硬件设施还是专业人员队伍的构成等都具有更大的优势。而且地方高校图书馆所处的区位优势使其有能力也有条件收集、保存较多、较为完整的地方文献资料,以满足学校特色学科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加之当前高校图书馆界为迎接图书馆的转型升级,普遍重视现代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馆工作、服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在保证满足本校师生信息资源服务外,出现了资源的富余。资源的富余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了驱动力。因而,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区域非遗的保护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秸秆等生物质原料在施加一定的外部压力的作用下,由于物料间以及物料和模辊间的相互摩擦,物料达到一定温度,再加上木质素的黏结作用,使植物体变得致密均匀,当取消外部压力后,由于纤维分子之间的相互缠绕,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结构和形状,冷却以后强度增加,成为成型燃料[6]。
2 从“申遗”时代到“后申遗”时代非遗保护工作重心的转变
“‘后申遗’时代在非遗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下,非遗文化展演由博物馆展演、旅游观光展演转向了社会展演,社会展演改变了非遗文化展演的场域属性”,更有利于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校内可依托音乐、舞蹈、体育等专业学科的师生开展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等非遗项目的排练与展演以及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进校园为师生现场公开展演,让师生不出校园就可以分享并深度参与散落在各地的非遗文化盛宴。图书馆也可走出去,参与当地文化主管部门、非遗保护中心、社会团体举办的非遗展演,尤其是当地社区民众在重大节庆日自发组织的非遗展演,为展演出谋划策,提供咨询与指导服务等。通过动态展演,实现区域非遗的活态传承。
3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区域非遗保护的路径与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文化工程,其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需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推进过程中,既要调动各方保护主体的积极性,使之共同发力,形成合力,又要明确各保护主体的角色定位与职责,避免越位与错位现象的发生。具体来说,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政府的引领下,文化学者献计献策发挥主脑作用,非遗项目传承人及项目所属区域民众等民间在政府与文化学者的指导下在传承中发挥主体作用。具有文化、学术机构性质的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区域非遗保护多元化主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应结合自身优势,对自己在非遗保护中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才能有效地投身于区域非遗保护实践并发挥作用。
3.1 整合与完善非遗数字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文化部是这样定义的:“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之于民众之中,发展于民众之中,其传承也得依靠民众,离开了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剥离了维系非遗生产的文化生态空间,非遗就会变成一架无血无肉的骷髅,这样生产出来的文化绝不是非遗文化,只能算是一种伪文化。因而非遗的生产性保护重在保护,保护是前提,只有在保持非遗原真性的前提下,才能追求市场经济效益。
3.2 搭建区域非遗静态展示平台
“把非遗存入史册、束之高阁”,是保护非遗的一种方法,但单纯依靠这种方法达不到非遗保护的目标,可以采取一些更为主动的方式让非遗“走进人们的视野,贴近大众的生活”,让大众有机会了解、接触非遗。对非遗进行静态宣传展示就是其中之一让大众了解、接触非遗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可利用馆内空间、馆外公共活动场所开展区域非遗的静态宣传展示。宣传展示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对区域非遗本身的介绍。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本区域非遗的简介,纳入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的非遗项目介绍,项目传承人的有关情况,已开展的保护活动等等。另一块是本馆及学校有关科研人员、学术研究机构对本区域非遗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校与本区域非遗有关的学科、专业建设情况。展示的形式可以采取文档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以展板为展示平台,可以不定期的展示。
除了利用展板展示外,为了让受众直接、直观的感受静态非遗,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联合校内相关学院、研究机构建立了非遗实物展示馆或展览馆来展示本区域非遗的有关器具、工具等实物。实物来源于民间的捐赠、学校的收集购买等途径。非遗实物展示馆或展览馆可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讲解,定期或不定期开放。当然,建立专门的非遗实物展示馆或展览馆需要专门的场馆及实物的收集,投入比较大,但宣传展示的效果好,为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所采用,并成为一些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标杆与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10月份开始,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调研疫情时曾表示,要加速猪肉供应链由“调猪”向“调肉”转变。这也被业内解读为今后生猪流通格局和猪肉供应链将有重大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原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颁发的部门规章与意见、纲要等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作了相应的规定,这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非遗传承教育提供了法律、政策依据。并且,教育功能本身也是现代图书馆应当承担的四项社会职能(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举行的关于图馆职能的研讨会上提出了现代图书馆的四项职能即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之一,因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图书馆应承担的分内之事。地方高校图书馆除通过日常图书借阅服务,指导本校师生利用图书馆非遗文献资源对其开展非遗教育外,还可通过其它途径与方式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比如为非遗课堂教学编写教材或参与教材编写,邀请传承人承担非遗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组织或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融入了地方非遗文化元素的校园文化活动等等。通过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区域非遗的认知、认同,为区域非遗的传承培养潜在的传承人。
3.3 举办或参与举办非遗动态展演,促进非遗活态传承
学界普遍认为,自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始,至2014年7月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公布止,这一阶段称为 “申遗”时代,从2014年7月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公布起,进入“后申遗”时代。 “申遗”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重心是“抢救保护、建章立制”,这一阶段标志性的成果是建立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 2014年7月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公布之后,国家明显地放慢了非遗代表项目名录的申报步伐,“申遗热”逐渐的降温、退潮,这表明国家已经意识到了“申遗热”带来的重申报、轻保护的本末倒置的负面后果,开始对申遗工作进行理性的反思,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非遗保护方式,非遗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的阶段即“后申遗”时代。“后申遗”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重心是“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
3.4 依托课堂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非遗传承教育,培养非遗潜在的传承人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康庄大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既要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经验,同时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深化并自觉转化改革开放的经验成果,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5 参与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为非遗文化再生产添智增力
在非遗申报过程中,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以及少数条件好的公共图书馆为配合地方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与非遗保护中心的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当然也有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出于本校民俗学、民间文学、音乐学等特色学科与专业的教学科研需要将收集到的或本馆原本就收藏有的非遗文本资料或实物转化成为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数字化的多媒体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各馆自己制定的项目分类标准制作成了非遗项目专项数据库或非遗综合数据库。这些非遗的数字化资源为各级各类非遗项目的申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材料,是“申遗”时代非遗保护的重要成果。进入“后申遗”时代,数字化保护仍然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但是“申遗”时代所留下的非遗数字化资源尤其是申遗时期各图书馆单打独斗、各自为政制作出的大量的数据库由于资源分类、字段著录、检索系统等标准不统一,未能形成资源的共建共享,导致资源的重复浪费,不能适应“后申遗”时代对非遗数字化资源的需求。因此进入“后申遗”时代,必须要转变非遗数字化建设尤其是非遗数据库建设的思路,整合与完善“申遗”时代的非遗数字化资源,制定出“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非遗信息资源分类规范、元数据方案和著录标准,从而建立起与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名录保护机制相匹配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机制”。
在生产性保护方式成为非遗文化保护的主流方式之一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应乘势借机,顺势而为,主动改变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积极配合地方文化主管部门、非遗保护中心指导区域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非遗商业化或产业化运营中应坚持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原则,制止、纠正盲目开发、过度开发以及“人造非遗”等现象,并为非遗产品的设计、市场的开辟、产品商标的注册、基地的管理等提出意见与建议,引导区域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提升专业化水平,培育和提炼匠人精神,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3.6 区域合作,取长补短,互融共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复杂、开放的系统工程,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内各要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以外,还要处理好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关系,使之达到1+1﹥2的效果。
系统原理告诉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走区域合作之路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区域合作可以是区域内合作也可以是区域与区域合作。在非遗保护主体多元化的形势下,为推进非遗的整体性保护,更应强调各主体之间的通力合作。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区域非遗保护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首先要和本区域内的其它保护力量合作。通过合作,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从其他保护主体特别是可从非遗项目传承人及其项目所属区域民众中获得第一手的非遗文本文献资料与非遗实物,丰富与壮大了自己的特色馆藏,为进一步拓宽、拓深自己的特色服务,更好地服务于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可靠的保障;其它的保护力量则可依托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开展项目的论证、资源的整理及其数字化的传播展示。地方高校图书馆还可把眼界放得更宽、更远一些,走出本区域,与区域外的非遗保护力量交流合作,尤其是与其它区域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对方在区域非遗保护中的经验、好的做法与对策措施。通过区域内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孕育一方文化,传承非遗文化就是守住一方人民的精神家园。学校是传承非遗文化的一方沃土,地方高校传承区域非遗有优势也有需求,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充分的利用这一有利的条件,积极投身于区域非遗的保护实践,切实肩负起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陈淑君.论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保护中的参与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1):111-114.
[2] 何义珠,李露芳.大学图书馆服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07):18-21.
[3] 段友文,郑月.“后申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J].文化遗产,2015,(5).
[4] 王学思.开创非遗当代传承发展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综述[EB/OL].(2017-10-18) [2019-03-28].http://ex.cssn.cn/ mzx/201710/ t20171018_3671626.shtml.
[5] 赵德利.主导、主脑、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72-73.
[6] 程焕文,陈润好,肖鹏.“后申遗”时代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进展[J].图书馆论坛,2018,(12):6-7.
[7] 刘伟华,许静华.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07):27-30.
[8] 耿波.“后申遗”时代的公共性发生与文化再生产[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1):38-43.
[9] 黄宗忠.图书馆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32.
[10]翁颖萍.地方高校如何传承区域非遗[EB/OL].(2019-02-08)[2019-02-28].http://www.wenming.cn/wmzh_pd/sy/201902/t20190208_4998170.shtml.
[11]文化部.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EB/OL].(2012-02-14)[2019-03-27].https://www.mct.gov.cn/whzx/bnsj/ fwzwhycs/201202/t20120214_765156.htm.
[12]杨洪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的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2017, (9):75-79.
作者简介: 李赋(1975-),男,赣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讲师,研究方向为图书馆与非遗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1.014
标签:“后申遗”时代论文; 地方高校图书馆论文; 非遗保护论文; 赣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