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保障,切实推动其施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工程量也越发增大。在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必须紧紧抓牢施工技术,对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控制,最大限度的保障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施工
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深入,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水平也要随之增高。市政工程项目中的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特点是施工周期长,施工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施工重点和难点也较多。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施工技术满足施工标准,保证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特点
市政工程规模大,施工量大,施工环节复杂,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同样如此,除此之外,由于市政工程施工一般在城市居民区进行,因此会对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简单来说,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开工比较急,由于排水管道施工是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工程,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具备完善的施工资质和较高的施工能力,这是为了在尽量减小对居民影响的情况下,缩短施工周期,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施工,因此,施工单位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开工,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能拖延工期;第二,施工工程量大,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市区改造、城乡一体化等,都需要对道路排水管道进行重建,因此工程量较大,对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施工场地面积较小,市政工程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水平会影响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工作的影响,在施工前就要组织专业人员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在规定的施工周期内减小施工场地。
2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
首先,要认真研究设计图纸,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中的一些必要信息,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差错。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等都要对设计图纸有一定了解,共同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并做好交底工作,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掌握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做好管理和防范措施。根据设计图纸对桩号水准点进行复测,确保其满足相关要求或者标准,方便开展施工管道施工的测量工作。其次,施工前要做好施工现场勘查工作,尽量发现存在的故障并排除,在施工前还要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交通运输等条件,便于顺利开展施工工作。对于公路、铁路以及排水管道存在的纵横交错现象,施工时同样要将其考虑在内,在详细勘查施工现场后,将发现的问题罗列在施工方案内,在出现情况时做好应对措施。最后,施工的测量放线对管道施工有重要影响,即使施工周期短,工程量大,也必须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在做好施工作业面准备工作后,施工单位就要按照设计方案开始施工操作,施工前要使用计算机计算工作面不同井位的纵向和横向坐标,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心线工作,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防止塌方造成施工人员伤亡。
2.2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是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基础性工作。沟槽开挖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土质条件、土层结构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放坡时,应坚持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等原则,实现其综合效益。同时要求技术人员对沟槽基底高程进行测量。开挖施工时,需要反复测量,从而合理控制沟槽深度。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避免超挖,若出现超挖情况时,应采用粗砂、碎石料等进行夯实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若该地区泥沙较多,且基底存在大量泥沙时,应采用优质土或大粒径砂料、碎石等进行回填,提高沟槽基底的稳定性;二是,在实际开挖阶段,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情况进行调查,应保障沟槽基底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避免出现积水、泡槽等问题;三是,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支护桩,一般可采用钢板桩支护的方式,防止出现泥水渗漏等问题。四是,开挖排水管道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管道沟底存在粒径较大的石块进行清理,避免因为石块之间留有缝隙而导致管道受到不均衡的作用力从而发生坍塌。同时沟底还需要进行操平处理,对于沟底中比较松软的土质,可以通过排水法、土层替换法以及夯实法进行整平,指导土质的硬度符合标准要求之后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2.3管道安装
在对基准管进行安装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地基具有的承载能力进行验证,如果检测发现地基没有足够承载力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铺设砂层的方式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砂层材料的选取以粒径在2cm之下为最佳,然后将砂石堆叠到30cm,并利用夯实法对砂层进行夯实。并通过人工挖掘的施工方式处理管道垫层,然后向下再将管道与垫层相互接触的位置进行适当挖掘,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基准管安装保留施工基础,然后挖出的土层还可以回填至管道两侧。在选择基准管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有关规范合理挑选基准管,并根据中心高以及中心轴线的有关标准,将误差控制到30mm之内。在基准管安装过程当中,要确保安装的误差保持最小,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根基。但是由于基准管安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基准管的中线发生偏移,所以当完成基准管的安装工作之后,需要对中线进行校验,从而降低基准管中线产生的误差。完成基准管的安装之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安装,其主要包括后续的管道开挖以及通过履带式起重机将基准管插口以及管道承口进行连接。
2.4闭水实验
排水管道完成施工之后还需要通过闭水实验的方式检测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与效果。在开展闭水实验之前,作业人员需要率先检查预留孔位、管道外观质量以及管道沟槽等部位,当确认预留孔以及沟槽中不存在积水时,再对封堵板的承载性能进行检验。在试水过程当中,需要依据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进行试验,有效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当上游管道出现较大压力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分段试验的方式进行闭水实验。
2.5土方处理与回填
在进行回填施工时,应采用优质土或粗砂、碎石等进行回填,并保障夯实质量。在管底至管顶上方0.7m处,应采用人工回填方式,防止机械回填对管材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在胸腔部分,其夯实度应达到95%以上,其余部分应达到90%以上,以保障夯实效果。道路排水施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对工程质量造成了影响。在测量放线阶段,会受到地形、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测量误差,导致管线位置出现偏移。因此,应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作业,加大数据调查力度,科学分析,保障测量放线质量。在浇筑检查井时,应做好井基夯实工作,避免检查井出现沉降差异而导致形变问题。回填施工时,应避免沟槽内含有水分或其他杂物,防止沉降差异,以保障管道的稳定性,确保施工质量。
3结束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工作越来越重要,能保障城市功能的完整性,保障排水效果。因此,要求相关人员加大施工控制工作,在开展管道施工之前需要严格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并合理制定开挖技术方案,对沟底进行科学处理,然后通过后续的排水管安装、闭水试验以及土方回填与处理方式保证排水管道的质量安全,同时只有保证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最后的排水工程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周林.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与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 96-97.
[2]韩星.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J].农技服务,2017,34(11):180
[3]袁缨.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23(4):222-223.
论文作者:李兴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排水管道论文; 沟槽论文; 管道论文; 基准论文; 夯实论文; 工作论文; 测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