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梯度技术的选择与转移_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梯度技术的选择与转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梯度论文,农业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转移也更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技术的转移过程中,技术转移的梯度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在许多情况下,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引进的技术却是一种水平技术,实际上并没有提高技术水平。所以在农业技术转移中区分水平技术和梯度技术,是技术转移的关键。

一、梯度技术及其转移

梯度技术是相对水平技术而言的。在不同区域存在着技术方面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在技术、经济和适宜性等方面都存在显著性,我们称这种技术为梯度技术。由于技术方面有差异,技术在区域内就会移动,即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是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通过有偿或无偿的各种途径,在区域内流动的过程。技术的转移可分为水平技术的转移和梯度技术的转移。水平技术转移是在技术水平或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的区域间的技术流动,梯度技术转移是技术由高梯度技术地区向低梯度技术地区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转移是一种商业行为,技术的引入方希望能通过技术的转移获得高新技术,技术的出售方想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实际中,各种包装和宣传使人们难以一下认清技术转移是水平技术还是梯度技术,所以在技术转移前应对转移技术进行选择。

二、梯度技术的选择

梯度技术的选择过程是技术和经济综合因素的统一,它包括技术转移的先进性、经济性和适宜性。技术的先进性是技术转移的首要条件,技术的适宜性是技术转移最终实现的必要条件,技术的经济性是技术转移的最终目的。

1.技术转移的先进性。技术的先进性指转移的技术在同类技术中处于领先水平,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质量好、竞争力强等特点,在生产中成本低、效率高,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特点。为了确定技术转移的先进性,有必要进行技术转移论证和效益分析。技术转移论证的程序是:第一,确定目标。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趋势,目标制定要求有先进性和合理性。第二,现状分析。一是分析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指标和性能的现状,分析引进技术的先进性和技术具备的突出特点。二是收集引进技术的同类资料,并对该技术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分析其发展趋势和方向,分析引进技术后产品的竞争状况和销售市场前景。第三,列出可行性方案,比较方案的先进性、适宜性、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第四,确定最优方案。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优方案,为最后决策提供依据。

2.技术转移的经济性。对技术转移的经济性的分析主要包括市场预测、技术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估。首先是市场预测,重点是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水平。其中,市场需求量预测,可以通过统计资料,分析市场的实际销售数量及其影响销售的主要因素,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量。价格水平受产品产量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新技术的引进会提高产品的产量,相应地降低产品的价格;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产品需求的增加,又会促使产品价格的上升。两者关系的比较决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其次是引进技术及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由于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所以要特别注意产品生命周期所在的位置。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有不同的市场占有率和不同的利润水平。在产品的投放期,市场占有率低而利润率高,在产品的成熟期,市场占有率高而利润率下降。所以必须分析产品的生命周期,才能正确地认识技术所处的阶段,对引进的技术做出科学的评价。

3.技术转移的适宜性。技术转移的适宜性要求转移技术是适应当地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的新技术。适宜技术强调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引入方的相应条件。适宜技术应具备以下标准:①目标的适宜性。适宜技术是为了经济发展的特定目标服务的,技术的引进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技术的引进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进行。②产品的适宜性。引进技术生产的产品必须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产品竞争力,引进技术后,产品在质量上要有所改进,成本要有所降低,或者在某些方面具备技术引进前所没有的优点。③生产过程的适宜性。适宜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利用环境条件和当地的主要资源。

根据以上标准,当前农民迫切需要的适宜技术应该是:①高效型农业技术。农民已经从优良品种中获得较大的收益,对优良品种的需求量很大,经营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正逐步代替传统的低投入、低产出,所以农民非常注重优良品种的应用,对作物良种和畜禽良种的需求量很大,在此基础上,农民对配合饲料和科学施肥也日渐重视。②抗病型农业技术。从当前农民的生产成本分析,作物和畜禽病害是影响农民收入以及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大范围的爆发作物和畜禽病害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风险。当前农民急需的是病虫防治、杂草防治和畜禽疫病防治的技术,这些技术的需求率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技术的难度相对较大。③节约资本型农业技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相比之下,资本相对短缺,农业生产又具有较大的风险,所以农民在投资方向非常谨慎,对于资本型的技术常常难以接受。从当前我国的农村情况分析,农民对于技术的接受能力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 超过千元的技术接受的农民数量就迅速下降。④节约资源型农业技术。我国人均资源的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人均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不但总量少,而且分布不均匀。以水资源为例,我国东南地区雨水丰富,而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在不同的季节降雨量也有较大差异,同时我国在总体上也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节水农业是当务之急。

三、我国农业梯度技术分析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是否存在梯度技术,不同区域的技术水平差异如何,下面将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分析。 对技术梯度的衡量本文选用了4类指标:①反映农民综合效益的指标——人均农业总产值。②反映农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指标——农民每户购买机械设备原值。③反映农民种植技术的指标——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每公斤化肥粮食产量。④反映农民养殖技术的指标——平均每户年出售畜禽产品量。对上述4 类指标进行无纲量转化,以每个指标的最大值为1, 其它地区的数值和最大值相比得出相应的指数,5 个指标的指数相加得出一个地区的技术梯度指数。

表1 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分析

人均指单位指农业 指平均农

每公斤

指总

地区 面积 机械

户畜产化肥粮 指

产值数产量数原值 数品量 数

食产量

数数

黑龙江 0.89

0.34

4598

0.65 3146.52 1.00

180.11 0.56 24.65

0.69 3.24

内蒙古 1.01

0.39

3658

0.51 2358.08 0.75

282.72 0.88 20.12

0.56 3.10

吉林1.30

0.50

7104

1.00 1631.64 0.52

157.45 0.49 20.12

0.56 3.07

新疆1.50

0.58

5330

0.75 2885.74 0.92

134.91 0.42 10.98

0.31 2.97

辽宁1.52

0.59

5835

0.82

823.84 0.26

279.43 0.87 14.35

0.40 2.94

天津1.84

0.71

4382

0.62 1318.37 0.42

274.72 0.86 11.25

0.31 2.92

江苏1.22

0.47

6327

0.89

969.87 0.31

237.64 0.74 11.16

0.31 2.72

北京2.59

1.00

5017

0.71

899.75 0.29

132.45 0.41 10.72

0.30 2.71

山东0.89

0.34

5416

0.76 1551.15 0.49

238.22 0.74 10.95

0.30 2.65

宁夏0.51

0.20

4136

0.58 1662.58 0.53

320.12 1.00 10.36

0.29 2.60

广东1.08

0.42

6117

0.86

415.06 0.13

267.40 0.84 11.81

0.33 2.57

西藏0.53

0.20

4704

0.66 1173.10 0.3794.31 0.29 35.94

1.00 2.53

河北0.94

0.36

4096

0.58 2261.35 0.72

181.40 0.57 10.56

0.29 2.52

海南1.62

0.63

4282

0.60

712.57 0.23

232.38 0.73 11.67

0.32 2.51

青海0.41

0.16

3139

0.44 2694.62 0.86

172.74 0.54 18.02

0.50 2.50

河南0.58

0.22

4943

0.70 2267.46 0.72

167.51 0.52 11.51

0.32 2.48

上海2.29

0.88

6321

0.89

451.50 0.1480.11 0.25 10.83

0.30 2.47

湖北0.93

0.36

5689

0.80

424.34 0.13

275.67 0.86 10.66

0.30 2.45

安徽0.62

0.24

4975

0.70 1749.32 0.56

192.82 0.60 11.89

0.33 2.43

福建1.30

0.50

5009

0.71

440.94 0.14

275.65 0.86

7.79

0.22 2.42

四川0.50

0.19

5343

0.75

183.61 0.06

294.01 0.92 17.61

0.49 2.41

湖南0.57

0.22

5667

0.80

268.63 0.09

277.49 0.87 15.79

0.44 2.41

江西0.71

0.27

5202

0.73

263.30 0.08

275.42 0.86 15.66

0.44 2.39

浙江0.94

0.36

5330

0.75

965.73 0.31

141.74 0.44 15.61

0.43 2.30

广西0.53

0.20

4833

0.68

465.02 0.15

301.45 0.94 10.60

0.29 2.27

重庆0.44

0.17

4451

0.6377.61 0.02

279.82 0.87 15.99

0.44 2.14

云南0.39

0.15

3933

0.55

448.85 0.14

245.91 0.77 15.70

0.44 2.05

贵州0.29

0.11

4244

0.6090.70 0.03

225.28 0.70 17.62

0.49 1.93

甘肃0.46

0.18

2976

0.42

953.07 0.30

130.70 0.41 13.31

0.37 1.68

山西0.47

0.18

2944

0.41

804.34 0.26

115.25 0.36

9.85

0.27 1.48

陕西0.45

0.17

3026

0.43

776.07 0.25

123.87 0.39

8.44

0.23 1.4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图1 区域农业技术梯度指数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技术指数在前列的有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等省(区),位于后面的省份有云南、贵州、山西、陕西,其他的省份位于中间。从图 1可以发现,我国农业技术存在技术梯度,反映农业技术水平的区域农业技术指数出现一个梯度变化,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等省(区)的技术指数在顶端,山东、广东、河北、湖北等省处于一个平台,青海、甘肃、山西、陕西等省在低端,呈现出明显的技术梯度。不同的指标也存在技术梯度的变化。从表1 可以看到,在不同省份中,种植业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吉林为第一,为7104公斤/公顷,上海、广东、江苏以6300公斤/公顷紧随其后,青海、甘肃、山西、陕西的产量在3000公斤,公顷左右,仅相当于高产省份的一半,多数省份的单位面积产量在4500公斤/公顷左右,这说明在种植生产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梯度。在农业机械应用方面,全国的机械化水平差异很大。机械化程度高的省(区)主要是黑龙江、新疆、青海,平均每户农业机械原值在3000元左右,多数省份在1500元左右,机械化程度低的省份如四川、贵州、江西、湖南等的农户,平均每户的机械原值低于300元。机械化程度低相应地农业技术也落后。 农民的养殖技术也有较大的差异。每户年出售畜禽产品的数量在高产省(区),如宁夏、辽宁、内蒙古、四川、广西,为300公斤左右, 在低产省(区),如西藏、上海、陕西、山西,为100公斤左右,多数省份在200公斤左右。

四、我国农业梯度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

从图1和表1可以发现,我国农业技术存在着技术梯度。在市场经济中,技术和其它生产要素一样,只要存在技术方面的差异,技术就会在市场中转移,直到不同区域的技术水平达到均衡状态。而我国农业技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什么不能有效地转移?笔者认为有下列原因。

1.农业技术来源及供应有限。我国农业技术的来源主要是国家的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和基层生产单位,上述单位的科研人员是农业技术的主力军。但是,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104 万农业技术人员已有63万人脱离农业,在农业生产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大约只有15万人左右,农业技术人员的严重流失影响了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另外,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为30%~40%,而欧美国家为65%~80%,说明我国科研成果的潜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农业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紧缺,许多技术由于没有科研经费而无法研究、开发,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只有0.2%~0.25%, 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2%的标准。

2.农民对农业技术需求不旺。农民自身方面的因素影响了农业技术的加速转移,主要是:①资金问题。农民在技术的引进和吸收过程中重视购买有形的生产设备,忽视无形的技术吸收和提高,由于资金的限制,对于技术的投资不重视。②文化水平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难以掌握新技术,并且对技术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了技术的转移。③方向性问题。农民虽然有应用新技术的要求,但是由于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不了解核心技术的实际水平,盲目引进了大量的水平技术,结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影响了技术转移的积极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特产养殖热”、“苹果种植热”、“柑橘种植热”等,都是因为是技术的水平转移,产品的技术含量并没有提高,生产的大量产品没有市场,无法销售,影响了农民应用技术的热情。

3.技术转移的渠道不畅,组织管理效率低。首先是机构问题。我国技术转移的主要机构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来由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在原有体制基础上形成的推广体系便出现机构解散、人员流失的现象。近几年虽然各级政府都在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但是仍有40%的乡镇和75%的村庄没有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化的技术推广机构是农民获得技术的主要来源,所以加强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是促进技术转移的首要问题。其次是技术转移的组织问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技术的推广是政府部门的行为,各级政府花费资金、组织人员选择技术,然后在区域内推广。在经济体制改革后,如何进行有效的技术转移和适宜技术的推广,正在探索之中。再次是规模问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家庭承包制是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在小规模的生产中,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下降,农民对技术的需求热情降低。在技术的供应方面,技术转移要对应一家一户的农民,难度和工作量相当大。由于农民缺少组织,技术推广的效率也低。在技术的需求方面,由于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农户自己要引进新技术,所花费的成本太大。因此,小规模的农户经营方式不利于技术转移。

五、促进我国农业梯度技术转移的措施

1.在宏观管理方面应加强农业技术源的建设。国家应增大对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的投资,建立技术开发和转移的经费保障机制,使科研经费、科研事业费和科技成果推广费结构合理,加速技术的转移和成果的商品化;同时制定技术转移的引导政策,如《技术转让暂行规定》、《科研进步奖励条例》等,引导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转移。对于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为了消除技术研究的风险,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国家专门机构来分散技术研究的风险,这个过程称作“技术孵化”。

2.加强农业技术转移组织机构的建设。通过合适的渠道将科研机构和农户有机地联系起来,是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的主要任务。国家应改革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还应加强信息传递体系的建设,尽快形成科研信息网络,利用科技资源优势,及时掌握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3.加强基层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要利用多种方式对农民传播技术,如举办短期技术培训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多媒体电视教学,编制实用农业技术教材等,通过教育改变农民的技术观念,增加技术的需求。

4.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或示范基地。要在交通方便和信息流通的地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或示范基地,吸引农民,使新技术能迅速转移。

标签:;  ;  ;  ;  ;  ;  ;  

农业梯度技术的选择与转移_农业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