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论文_曾毓,李丹,庞倩,魏艾,周小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论文_曾毓,李丹,庞倩,魏艾,周小芳

曾 毓 李 丹 庞 倩 魏 艾 周小芳

(广东省深圳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广东 深圳 518109)

【中图分类号】R714.2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15-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状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脏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其患病率高,病程长,最终导致呼吸致残,病死率高,成为沉重的社会经济系负担。其病因不甚清楚 ,发病机制复杂,仍未完全阐明。西医治疗目标为:一,延缓病情进展;二,控制症状;三,减少并发症和急性加重;四,增加活动能力,扩大活动范围;五,解除心理情绪障碍,总之,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当于中医“肺胀”、“喘证”。在两千多年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对该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经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广阔的前景。正如西医治疗COPD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一样,中医药治疗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进行辩证分型治疗,目前普遍采用急性加重期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稳定期以中医药治疗为主。

1 急性加重期

在西医积极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及并发症处理等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以达到改善症状、增强疗效、缩短疗程、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效果。临床上常见证型有外寒内饮型、痰热郁肺型、痰浊阻肺型、阳虚水泛型、痰蒙神窍型、肺肾气虚型。现分述如下。

1.1 外寒内饮型 症状:咳喘痰稀,呈泡沫状,或伴恶寒发热、唇青紫,舌体胖大舌质淡黯苔白滑,脉浮紧。治法温肺散寒化饮,代表方小青龙汤。基本处方:麻黄9g,桂枝l2g,白芍l0g,细辛3g,干姜5g,法半夏l0g,茯苓15g,陈皮12g,桔梗12g,五味子l0g,炙甘草6g。

1.2 痰热郁肺型 症状:咳喘烦躁,痰黄黏稠,口干,或伴身热,舌红黯苔黄腻,脉滑数。治法宣肺泄热、降气平喘,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基本处方:炙麻黄l0g,生石膏30g(先煎),杏仁l0g,桑白皮15g,黄芩l0g,浙贝母l0g,法半夏10g,陈皮15g,瓜蒌仁18g,苏子15g,知母15g,炙甘草6g。

1.3 痰浊阻肺型 症状: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喉间痰鸣,舌暗苔浊腻,脉滑。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代表方苏子降气汤合二陈汤。基本处方:苏子l5,法半夏10g,陈皮12g,白术15g,茯苓15g,桔梗12g,杏仁10g,炙甘草6g,。

1.4 阳虚水泛型 症状:心悸,咯痰清稀,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尿少,形寒肢冷,口唇青紫,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或结代。治法温阳利水,活血化瘀。代表方真武汤合五苓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本处方:熟附子15g(先煎),干姜5g,肉桂5g,白术15g,茯苓皮30g,赤芍15g,白芍15g,泽泻10g,丹参15g,红花6g,甘草6g。

1.5 痰蒙神窍型 症状:意识模糊,烦躁谵语,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舌黯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或促。治法涤痰开窍醒神。代表方涤痰汤合菖蒲郁金汤。基本处方:法半夏10g,化橘红15g,胆南星10g,竹茹10g,枳实15g,菖蒲10g,郁金15g,竹沥10g,人参10g,生甘草6g,另服安宫牛黄丸1丸。若抽搐加钩藤15g,羚羊角粉0.6g冲服;皮肤黏膜出血或咯血或便血加水牛角30g,生地15g,丹皮15g。

1.6 肺肾气虚型 症状: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微,胸满短气,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难咳,形寒汗出,面色晦暗,舌淡或黯紫,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或有结代。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代表方补虚汤合参跲散。基本处方:党参30g,黄芪60g,茯苓15g,五味子15g,干姜6g,法半夏10g,陈皮12g,苏子15g,蛤蚧粉6g(冲入),丹参12,红花6,炙甘草6。

以上各型若见血瘀征象明显(如唇舌青紫)均可加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或选用丹红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便秘加用生大黄、全瓜萎;痰热型或神昏型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双黄连粉剂,出现心衰可选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者可选用参附注射液。

2 稳定期

COPD稳定期,西医的治疗目的为预防和减少急性发作,减缓或阻止其肺功能下降,改善症状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除戒烟、家庭氧疗、呼吸操等康复训练外,中医药扶正培本疗法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优势。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运用扶正培本为主的中医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稳定肺功能。中医药治疗的主要方法有:

2.1 辩证治疗 因本病稳定期多表现为肺、脾、肾三脏正气虚损,而在本虚的基础上,痰浊与瘀血交阻,是其主要的病机特点,故在本病的稳定期,应根据正虚邪实的不同表现有所侧重地选用不同治法,临床上常见有肺肾两虚型,阴虚气逆型,肺脾气虚型。现分述如下。

2.1.1 肺肾两虚型 特点为胸闷动则气喘、或面目浮肿、舌淡苔白,脉沉。治法以补肺纳肾,兼化痰瘀,代表方:人参蛤蚧散加减。基本方:人参10g(另炖服),蛤蚧一对(研粉冲服),杏仁10g,川贝10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2g,生黄芪30g,丹参15g,桃仁10g。

2.1.2 阴虚气逆型 特点为咳逆喘满,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或骨蒸盗汗,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法以补益肺肾,滋阴降火,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生脉散。基本方:熟地15g,山药30g,山萸肉18g,丹皮10g,知母15g,泽泻10g,茯苓10g,党参30g,麦冬10g,五味子10g,麻黄根15g,甘草6g.

2.1.3 肺脾气虚型 特点为咳喘乏力,消瘦纳差,腹泻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代表方:四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基本方:党参30g,生黄芪30g,茯苓15g,山药15g,白术15g,甘草6g,陈皮12g,升麻6g,柴胡6,炒麦芽15g。

2.2 冬病夏治法 冬病夏治法是传统的常用方法,本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指导,采用自拟方三伏天穴位敷贴,主要由党参、黄芪、白芥子、细辛、甘遂、半夏等组成,以上药粉末,姜汁蜂蜜调制,于夏日三伏天贴敷于大椎、肺俞、肾俞、定喘、膏育等穴,隔日一次,每伏贴三~四次,连续贴二到三年。结合内服中药自拟方益气止咳平喘汤,基本处方:桔梗15g,紫苑12g、陈皮12g、杏仁10g、川贝12g、法夏10g、麦冬15g、白芥子9g、苏子18g,党参30g、黄芪30g。二法合用,既可益气补肺,同时又健脾益肾,助阳扶正,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旺盛之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收到预防该病冬季发作的效果,其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40.

论文作者:曾毓,李丹,庞倩,魏艾,周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论文_曾毓,李丹,庞倩,魏艾,周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