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郭敏霞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郭敏霞

乐山市中市区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在临床医学中,血液净化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虽然血液净化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获得显著治疗效果,但是,若在患者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不当,很容易引发患者并发症,不利于获得良好的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更对医护人员及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了危害。血液净化中心感染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避免血液净化中心感染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就对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感染;原因;对策

在尿毒症患者、急诊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血液净化中心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血液净化中心接触病原体机会比较多,所以,血液净化中心成为了医院预防感染和控制感染十分重要的部门[1]。因此,必须要在血液净化每一个环节中融入预防感染和控制感染意识,对血液净化中心感染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止感染对策。本文就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感染原因和控制措施。

1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原因

1.1 患者自身原因

体力不佳、消瘦、贫血加重、免疫功能低、反复穿刺血管、长期留置导管口等均会增加感染机会[2]。再加上患者机体营养不良、病程长、存在原发基础疾病等均从根本上增加了发生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概率。

1.2 管理制度原因

血液净化中心没有建立健全标准工作流程以及操作流程,缺少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感染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起质量改进小组,并且对感染原因没有及时分析。此外,不能定期评估透析质量,质量监督不严格,质量改进措施不到位等均会导致血液净化中心出现感染。

1.3 建筑布局原因

医院建筑布局不合理也是导致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原因,各个功能科室交叉使用和混合使用,没有清晰划分三区域,诊疗面积不足等从根本上导致发生感染。

1.4 环境和透析原因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血液、体液、用水对透析面板产生污染,透析管路和机器没有严格消毒,缺少严格的无菌操作,锐器没有妥善放置导致人损伤进而引发感染[3]。

1.5 医源性原因

在医院日常管理和运营过程中,医务人员和医院对于感染的防范意识有待加强,不能遵循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规范,各个环节和技术缺少规范、有序的操作,没有对职业防护措施进行落实,没有掌握预防感染的措施[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防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具体对策

2.1 配置高素质护理人员

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人员必须要具有从事血液净化的资质,结合患者数量、透析布局、透析机数量进行护理人员配备。每名护理人员每班负责护理患者集中安排,并且数量少于5名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核对制度、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进行严格遵守和执行,对透析医嘱进行执行,明确血液透析机操作,明确血液透析通路护理。在透析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定期巡视,明确机器运转情况,做好患者的透析记录。

2.2 加强透析护理

对常规透析患者以及新透析患者实施感染检查,对具有传染性患者实施隔离透析,包括艾滋病患者、梅毒患者、丙肝患者、乙肝患者等。将乙肝患者集中在同一个区域实施透析,若医院没有划分区域的条件,对患者固定使用专门机器实施透析。家属和患者在进入到透析室以后统一更换鞋和衣物,避免透析室人员流动引发感染。加强护理患者的血管通路,必要时运用抗菌药物为患者实施封管护理,严格开展无菌护理,避免发生感染。同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将其保护意识提升。为合并基础病患者实施原发病治疗,注重对患者补充营养,对患者低蛋白血症和贫血进行纠正,从根本上提高患者免疫力。

2.3 健全和贯彻管理制度

为护理人员实施感染知识培训,组织医护人员开展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医护人员消毒隔离意识以及无菌操作意识,将医护人员防控水平提高。建立感染控制小组,对血液净化中心感染进行管理和监测,结合感染案例对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及时纠正错误操作,做好相关记录工作,保证具有持续性的实施整改。

2.4 合理布局

遵循感染控制和环境卫生学原则对血液净化室实施布局,做到清楚标识、明确分区、合理布局,符合洁污区域分开以及功能流程合理的要求。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进行明确的划分,患者和医务人员通过两个不同的通道进入导透析室。其中,清洁区中包括水处理间、医护人员生活区、办公室、配液室、清洁库房。在半污染区域内设置透析间、治疗室。对污物进行处理的场所和区域就是污染区。保证传染患者与其他患者分透析机和分病区实施透析。

2.5 优化透析和环境

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工作,为医护人员普及职业安全防护知识以及健康管理知识,提供防护用品。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检查,为医护人员实施免疫接种。加强管理透析配液设备和用水设备管理,严格消毒,保证透析用反渗水的质量。结合要求,全面消毒水处理系统。按照规定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放置,防止锐器刺伤医护人员,组织医护人员每年实施传染病检查。

2.6 避免医源性感染

树立起医护人员防范感染的意识,对感染管理办法进行遵循。严格灭菌、隔离和消毒,定期消毒清洗操作台、门窗、墙壁、地面、透析机。对家属探陪进行限制,严格实施无菌操作。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留置导管处置和静脉穿刺,对皮肤进行消毒以后进行无菌敷料的覆盖,及时为患者更换药物。

2.7 保证手卫生

医护人员要做好手卫生工作,在注射药物、静脉穿刺、抽血、深静脉插管、抽血、处理血标本、清晰透析机、处理伤口、处理通路部位前后,必须要洗手。强化实施六步洗手法,将速干手消毒剂放置于房间。接触患者和操作前戴好手套,并且实施手消毒和清洁,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3 讨论

综上所述,在医院日常运行过程中,血液净化中心是感染高发区,对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定期对手、用水、物体表面、空气实施消毒和监测十分重要,此外,必须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原因、建筑布局原因、制度原因、医源性原因以及环境和透析原因等,综合分析后提出防范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对策,包括加强透析护理、合理布局、执行管理制度、避免医源性感染以及优化透析和环境。

参考文献:

[1]金阳华. 血液净化中心院内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03:40-41.

[2]潘莉.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在儿童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护理[J]. 全科护理,2015,05:427-428.

论文作者:郭敏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郭敏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