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的跨文化交流_大众传媒论文

互联网上的跨文化交流_大众传媒论文

因特网上的跨文化传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特网论文,跨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传播方式带来了一场革命。因特网(Intemet),从最先为美国政府拥有的、 为冷战而发展起来的小计算机网络,已经迅速发展成了一个世界性的信息资源网络。(注:美凡勃伦:《有闲阶段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9页。 )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到1998年2月,全世界的因特网用户已达1.13亿人, (注: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7页。)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因特网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作为传播的新媒介,它使跨文化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虽然因特网给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畅通渠道和交流机会,却并不必然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比以前更有成效,传统大众传媒时代国际传播的不平衡格局在因特网上依然存在。本文旨在探讨因特网上东、西文化(主要是中、美)之间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分析中国为什么应该发展,以及应该怎样发展因特网作为跨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以利用这一媒介让世界更多地听到中国的声音。

一、因特网上跨文化传播的现状

因特网作为传媒与传统大众媒介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互联性,它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凭借计算机的互联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共享同样的信息。这样,作为人类传播的媒介,它就给不同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迅捷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当今世界的跨文化传播表现出与传统大众传媒时代不同的特点。与传统大众媒介相比,因特网使跨文化传播从概念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它为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同时共享相同的信息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因时、空间隔引起的传播障碍几乎不存在了。

在因特网成为现实之前,世界各国的人们想要了解国外的信息,几乎都只能经由本国的大众传媒。作为职业的信息传播机构,大众媒体有权决定哪些信息应予以传播,哪些信息则不予传播。大众媒介的这种“信息过滤器”的社会职能使得各国受众必须接受本国记者、编辑的观点和视角。也就是说,大众传媒的“把关人”实际上决定了本国受众应该知道什么和可以知道什么,一般公众所接受的关于国外的信息都是经过“过滤”的信息。“很显然,把关的过程对媒介选择现实中的哪部分给予报道有着重大的影响”(注:Defleur,Melvin L. and

Dennis ,Everette E.: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Boston:HoughtonMifflin Company.1991.p394.),因而有的学者说国际新闻只是部分的事实。

以中国和美国为例,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两国中都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直接接触对方的大众传媒。因而,对于绝大多数只能通过本国传媒了解世界的受众来说,对于对方的了解是非常少的,因而难免是片面的;甚至有时干脆就是根本性的误解,而这种误解却往往被当作“真实”。今天的中国人很难理解当1969年美国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时,中国的传媒竟然没有一个字的报道;同样,今天的美国人也难以相信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了十几年后,在《时代》周刊的报道中蒋介石仍然是中国的绝对领导人。(注:[美]大卫·哈伯斯姆著、尹向泽、胡燕平等译:《掌权者——美国新闻王国内幕》,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这些由传媒曾经构筑的“真实”,对于没有其他渠道了解外部信息的人来说,便成了真实。很显然,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了传媒把关人的取舍标准,而传媒所选择的报道层面则强烈地影响着普通受众对对方文化的了解。

因特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在因特网上,用户可以发现来自对方文化的声音。在这个神奇的网络世界中,用户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没有经过以特定意识形态为标准的把关人的翻译、删剪,有助于用户全面地了解对方文化的各个方面。当今世界至少已有150 多个国家联在了因特网上,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因特网创造了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通过因特网进行的跨文化传播,比经由传统大众传媒在时间上更频繁,形式上更直接,范围上更广泛。

但是,因特网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却并不必然比以前更有成效,传统大众传媒时代国际传播的不平衡格局在因特网上依然存在。主要的表现就是来自美国的声音多,而发自中国的声音少。并且,由于因特网作为跨文化传播最有效的媒介这一点没有被充分认识,中国目前没有能够充分利用因特网传递自己的声音,帮助自己获得广泛的国际社会的理解。从目前的情形看,因特网上的信息传播是非常不对称的。同国外的用户相比,中国用户的声音很小,但却可以用“无限”来形容国外的网点,等待中国用户访问。据《计算机世界》报1997年发布的统计数字,在因特网上的输入、输出信息流量中,中国仅占0.1%和0.05%, 而美国的这两项指标都达到85%以上(注:《后发先起从Internet说起》,载《计算机世界》1997年10月29日。),这个对比是很惊人的。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大的差距呢?部分是由于两国发展时间上的差距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造成的。与美国相比,中国发展因特网的历史很短暂,中国首次联入因特网是在1994年;而美国已经有了将近30年的发展,在信息资源上必然会有优势。在基础设施上,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从计算机的普及率(美国30%,中国不到1%)、 电话的普及率(美国60%,中国2%),到有线电视普及率(美国25%,中国1%)和光缆干线的分布都远远落后于美国。(注:林燕:《国际互联网:信息控制与舆论引导》,《现代传播》1998年第3期。)但是应该看到, 美国对因特网的作用非常重视,其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是很重要的原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传播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超级大国依靠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在“信息自由流通”的原则下,利用大众传媒,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而所谓的“信息自由流通”原则,又恰恰是美国针对当时英国路透社控制国际新闻的局面提出的,意在实现美国对国际新闻和信息流通的控制地位。(注: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9页。)

美国要控制国际传播的意图从来没有改变过,在因特网的发展上也是如此。美国提出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中有这样一段话:“高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促进民主的原则,限制极权主义的政权形式的蔓延;世界上的公民,通过‘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有机会获得同样的信息和同样的准则,从而使世界具有更大意义上的共同性。”(注:《后发先起从Internet说起》,载《计算机世界》1997年10月29日。)当然,这种准则和共同性是以美国为标准的,美国不仅要使自己的经济和科技在新世纪站在世界前沿,而且要利用因特网使自己的政治、文化都成为全球的标准。基于此,美国开发和利用因特网的程度一直处在世界领先的地位。例如,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在因特网上设置了自己的站点,利用因特网为教学服务,提供图书资料服务,发布校园信息,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等。有研究者指出,“对于美国的高等院校而言,在因特网上拥有自己的主页是很自然的”,“那些还没有主页的学校被认为是落后的学校”。(注:Hafner,Katie:Wiring the ivory tower,In Newsweek,New York:Newsweek,Inc.February 6.p44.)

在中国,虽然教育、科研人员是因特网的主要用户,高等院校“上网”的却还不多。到1998年8 月31 日, 从厦门大学主页可以查到的有115所,与全国1000多所高校的总数比,确实是很少。当然, 就高校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设立因特网主页的学校在不断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主页开始有了英文版。但是,很多学校虽然创建了自己的主页,内容建设却远远没有跟上,联入一些学校的网址发现没有内容,或是“正在建设中”。看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国的高校才会普遍运用因特网来为教学科研以及日常校园生活服务。

截至1998年3月1日,全美1520家日报中已经有500 多家有了网络版,占总数的1/3;而中国国内报刊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注册登记的有95家,不到总数的1/10。 (注:林燕:《国际互联网:信息控制与舆论引导》,《现代传播》1998年第3期。)

美国与中国这种量上的不平衡可以清楚地说明信息流向上的优势与劣势。在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中,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平等的交流才能促进异质文化间的沟通,促进文化共荣。因此,中国应该充分认识因特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独特功能,积极利用网络传递中国的声音。

二、中国应该发布更多的英语网络出版物

随着因特网在全国的普及,其作为跨文化传播新媒介的重要性将逐步被重视。为了利用这一世界性网络传递中国的声音,中国应该加强网络出版的力度,并且着重发展英语网络出版。

传统的大众传媒实际上都是以本国受众为对象的,因而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媒介,其传播效果必然不理想。中国的信息,即使西方受众有机会接触,汉语语言本身也会造成交流的障碍。因此应该大力发展英语网络出版物,使国外的因特网用户能够直接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不管是国内事务还是国际事务,让中国自己的声音来说明中国的观点。

只有当因特网上有了足够多的来自中国的信息,中美之间才有可能实现平等的跨文化传播。由于历史的和技术的原因,东西方之间的信息自由与平等的交流在大众传媒时代从来没有实现过。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没有向世界其他各国清楚地阐明自己国内事务的渠道。很多发展中国家虽有自己的新闻机构,但很少能把国内信息传到国外。国外得到的关于他们的消息多来自西方国家。”(注:翟树耀:《“形象宣传”是对外宣传的根本任务》,载《对外宣传参考》1998年第4期,第4页。)新华社对外部的高级记者翟树耀曾撰文指出,由于“西方国家控制着强大的国际传播网,并凭借雄厚的资本和先进技术,垄断着国际新闻发布渠道和整个世界舆论。他们一方面封锁中国的真实情况和中国的主流,另方面又随心所欲地对中国制造种种谎言,蒙蔽国际社会。由于我国在对外宣传实力上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声音能够达到的地方十分有限,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他强烈呼吁我国传播工作者要“参与国际新闻竞争,有效影响世界舆论,为打破西方对国际舆论和新闻传播的垄断、促进建立国际新闻的新秩序服务。”(注:翟树耀:《“形象宣传”是对外宣传的根本任务》,载《对外宣传参考》1998年第4期,第4页。)而因特网的出现正提供了技术上的最大可能性。

在美国的大众传媒中,中国的形象多为片面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歪曲和丑化的。有的学者指出,“美国媒体围绕中国修建了一圈无法穿透的‘石墙’,使美国公众对中国的真正发展一无所知。”(注:林燕:《国际互联网:信息控制与舆论引导》,《现代传播》1998年第3期。)不论是出于主观故意还是无意识的,美国大众传媒的“把关人”对于中国的理解总是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局限,反映到传媒的内容中,就会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差距。例如,“美国之音”经常邀请一些所谓专家在广播中谈论中国,而这些专家中有的不会讲汉语,有的只在中国生活过很短的时间。尽管他们一再标榜自己的节目是客观的、中立的,实际上,怎么能指望他们会对中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现在,“美国之音”也已经上网了,而且,任何中国用户要他们的节目文字稿,他们都会用电子邮件传送。相比之下,中国要在因特网上发布更多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因特网上中国的声音可以透过大众传媒和国家地缘的界限,对国外用户展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帮助广大国外受众了解真实的中国,特别是对有争议的问题,如“人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让国外受众直接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这将有助于打破西方传播媒体的垄断,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通过跨文化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就显得更为重要。江泽民同志曾经总结说,我国对外宣传的核心任务是“形象设计”,即通过全面地、完整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正确地展示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以达到为国内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的目的。因特网提供的跨文化传播环境,可以很好地实现这样一个对外交流的目的。

因特网为中国向世界发出声音提供了一个空间,而要发出有效果的声音,有受众调阅的网页则必须考虑到用国外受众能看懂的语言发布信息。当前英语在世界语言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是国际政治、科学、技术、航空、旅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公共语言,利用英语传递中国的声音将是最有效的。英语是因特网上最通行的语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扩大中国的影响。

发布英语网络出版物的一个好办法,是发布大众传媒的英语网络版,特别是有影响的大众传媒,会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这在美国已有成功的先例,《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波士顿邮报》等大媒体的网络版每天被访问的次数非常多。中国的一些大媒体,如《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计算机世界》、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已经纷纷上网。这不仅是发展跨文化传播的好机会,而且也是大众传媒回应因特网挑战的重要举措。例如中央电视台,不仅有了因特网主页,还在电视节目中广为发布他们各个节目的电子邮件地址,加强了与受众的沟通。遗憾的是,以英语出版的太少,没有充分实现作为大众传媒应该产生的跨文化传播效应。

对于已经上网的来自中国的信息源,应加强有效的“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帮助用户搜寻信息。 因特网上的信息量可以天文数字计,搜索引擎是引导用户寻找信息的索引,在网上浏览中非常有用。美国在这方面已走在了前面,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雅虎”(Yahoo!)、Infoseek等都是美国的,而且,“雅虎”最近又推出了中文版。

1997年,台湾的三个传播学者利用Infoseek调查了美国传播院校、传播学会的网上分布,及其所提供的网上资源,这一研究为全世界的传播学研究者提供了帮助。(注:杨合恩、李宇轩、陈圣辉:《美国大众传播学术网路资源初探》,载《传播文化》第5期,1997年7月,第1 页。)受此启发,越来越多的传播学者提出,大众传媒应该扮演信息时代指路人的角色,为用户提供信息浏览和查询的向导。可以想象,如果《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的电子版中能够提供类似的查询服务,将为扩大中国的影响起积极的作用。

虽然因特网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因特网会成为最重要的媒体。1996年美国传播学权威杂志《传播学季刊》已认定因特网为新的大众传媒,因为美国已经有6200万因特网用户,即已有占人口数30%的美国人使用因特网。(注:姜岩:《因特网用户知多少》,见1998年4月8日《厦门日报》第9版。 )而中国的网络用户增长速度更是快得惊人,1996年各家报刊最乐观的估计都还不足30万人,1997年10月就已经达到62万。因此,中国政府应该从现在开始采取步骤,逐渐把因特网发展成向国外传播中国声音的渠道,成为促进东西方人民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媒介。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中国发布更多的英语网络出版物,并且逐渐发展对应中国信息的搜索引擎,会帮助国外的因特网用户方便地查找来自中国的信息,从而增进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大力开发中文信息资源,促进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

有不少人担心,英语已经形成了计算机和网络霸权,伴随计算机长大的年轻一代会越来越多地疏远汉语,从而造成本民族文化的失落,最后出现美国梦寐以求的“全世界都以北美人的方式思维和书写”。(注:林燕:《国际互联网:信息控制与舆论引导》,《现代传播》1998年第3期。)这种担心不是杞人忧天, 因为文化的失落最先总是从语言开始的。近年来不断听到有专家呼吁重视大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却写不好汉语作文的现象。因此,要充分利用因特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媒介,中国还必须大力发展因特网在国内的普及,通过大力开发汉语信息资源,让更多的人上网。如果因特网最终能够发展成新的大众媒介,有相当多的中国用户使用它作为信息来源和传播的工具,那么因特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媒体才可以说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如果因特网始终为社会中一小部分人所运用,这不但意味着东、西方跨文化传播的不平衡,而且意味着对中国政府巨大投资的浪费。目前看起来,因特网用户发展的速度很快,但对于整个人口基数来说,还只占很小的比例。据中国因特网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1997年10月31日,中国的因特网用户为62万人,占人口总数不到0.05%。其构成分别为计算机工业15%、学生13.6%、教育13.3%、科研12.8%、工业11.1%、政府9.4%、邮政6.7%、金融与保险5%、社会服务3.3%、体育、卫生和社会福利1%、其他8.8%。(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Internet发展现状》,载《计算机世界》1997年11月10日。)显然,从这个用户构成可以看出,中国的因特网用户绝大部分是经济能力较强、学历较高又懂英语的人。

中国应该加快因特网建设步伐,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利用这一媒体。国家投资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建设和扩大国内用户的范围是同等重要的。应该大力开发与人民日常社会生活相关的汉语信息服务,吸引一切能够支付联网硬件的人上网。开发汉语信息资源,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汉语信息服务,如股市行情、商情等。厦门公共信息网开发的“新视野”、“一百在线”等站点颇受本地网民欢迎。另一方面,应该大力扩展汉语网络出版物的优势,尽快创立一些权威的网上报刊,使网络真正成为人们首先查询的权威新闻源。如果网络在有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就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这方面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例证。《联合早报》的报纸版发行量只有20 多万份, 然而其电子版的用户则达30万人,已经成为世界上读者访问量最高的单一网上中文报纸,其中有国内(中国)背景的读者占了60%以上。尤其当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召开、克林顿总统访华、印尼发生骚乱等重大新闻事件出现时,《联合早报》是这些有中国背景读者的首选站点。《联合早报》的主编认为他们的“内容第一、速度第一”的原则是成功的关键。(注:赵劲:《内容第一、速度第一》,载《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4期。 )而这个原则正是体现了因特网作为传媒优越于传统大众传媒的地方。

正如中文对国外用户是个障碍,网上充斥的英文信息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用户也是个障碍。因此,必须加强中文信息开发,促进因特网在中国的普及。可以这样说,跨文化传播是双方的,如果没有国内用户的充分参与,所谓有效地利用因特网进行跨文化传播是不可能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传递她的声音,而且更要向自己的人民传递她的声音,这是成功地进行东、西方跨文化传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四、结语

由于因特网的出现,地球真地变成了小小的村落。各民族间的合作将决定人类的未来,而国际合作的成功将取决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什么程度上能够通过跨文化传播取得共识。因特网作为新的跨文化传播媒介,给不同国家的人提供了直接接触异质文化的最大机会,这将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全面、公正的相互理解。中国一定要积极利用这一媒体,通过广泛发布英语网络出版物来扩大中国的影响,传播中国的声音;同时,也要积极发展国内的因特网信息服务,加速普及新媒介在全国的推广。可以肯定在适当管理的前提下,因特网必将把中国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让中国的声音成为21世纪世界民族之林的强音。

标签:;  ;  ;  ;  ;  ;  

互联网上的跨文化交流_大众传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