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内城市建筑密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短缺和住房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建筑项目的高度不断增加,这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条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规模比较大,涉及到比较多的施工环节,尤其是容易诱发温度裂缝,强化其浇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指的就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的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其主要适用于大型的体育馆、大型商场以及大规模建筑群,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型建筑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也正因为如此,大体积混凝土相关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其主要施工特点如下:首先,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相对较大,对于施工技术的标准要求也相对较高,如对于一些高层大体积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预设施工缝;其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还具有结构厚、钢筋密、混凝土数量较多、体积大等结构特点;最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很容易出现混凝土开裂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大体积混凝土自身体积较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出来,这样就极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较大,这样一来,就极易导致混凝土开裂现象。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属于一项关键施工环节,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整体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监理人员等需要熟练把握各项技术要点以及施工标准,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对模板质量、预埋构件位置和钢筋数量的检查,保证这些施工环节符合施工标准,之后展开浇筑施工。另外,还需要注意模板和钢筋清理,清除表面存在的油污和锈蚀,保证模板表明清洁性。认真封堵模板边缘孔洞和缝隙等,适当洒水,保持其湿度。在浇筑过程中,还需要利用排水清除等方式将地基表面的淤泥扥杂质清除干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做好浇筑高度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高度需要控制在4.0m左右,如果选择分段浇筑方式,还可以利用溜槽和串筒等使浇筑垂直度得到保证,避免浇筑完成后出现离析等现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尽量选择分层浇筑方式,保证每层浇筑厚度一致,结合振捣器设备型号和性能等因素分析考虑,实现对浇筑厚度的有效控制。泵送混凝土浇筑厚度尽量控制在60cm左右,非泵送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以内。同时还需要注意浇筑时间的控制,不管选择分层浇筑方式还是推移浇筑方式,都需要保证下一层的施工在上一次初凝前进行。
2.2浇筑后的养护施工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主要核心就在于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因为混凝土在完全凝固之前,对于温度十分敏感,当在凝固过程中遭受到高温或者低温,就会导致混凝土内外产生一定的温差,从而造成水化热、干裂等现象,因此针对混凝土的养护,需要着重保持重视。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内部水分会蒸发得过快,进而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导致其内部温度过高,此现象即为水化热现象,针对此现象的控制,应当通过测温设备实时检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一旦发现混凝土出现水化热,可以通过预埋的冷水管来实现降温,控制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的速度,而如果是外部温度过高,则可以通过在表面泼水进行降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当混凝土在低温状况下,其内部水分可能会冻结成冰,进而因为冰的影响,混凝土会在一个水分缺乏的状态下提前凝固,此类混凝土的强度极差,当其受到应力影响,则容易出现干裂,对于此现象最好的处理措施为预防措施,即通过暖棚法将混凝土作业面覆盖,再依靠供暖设备来维持棚内温度,避免混凝土水分结冰。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和技术分析
第一,精确配合比例。大体积混凝土进行调配使通常会选用骨料,在选择过程中应该注意选取岩石含量较低、清洁、膨胀系数低、配比良好的材料。其中要保证砂子的含量低于百分之三,石子的含量更低,一定要控制在百分之一以内。粉煤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代替了水泥这项材料,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材料及易于操作,这样能够加快施工技术的应用,同时也能够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量。当粉煤灰的细度与水泥颗粒的细度差不多、含硫量地下、含少量碱性,都可以将其混合在混凝土之内,但是要注重保持掺量控制在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之内。混合时使用的水要为纯净水,保证水中不含有害物质,这样在掺用其他的外加剂时,就需要遵循原本的设计方案及流程规范,这样就能够减少水泥的使用量。第二,注意混凝土的分区处理和按区、按顺序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严格遵循浇筑顺序,而且在进行振捣时振动棒要速插慢拔,才能够确保混凝土的震碎和密实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需要一次性完成,并且所有的浇筑工作都要在混凝土凝固之前进行,为了防止表面出现裂缝需要分三次进行抹压工作。如果在浇筑过程当中出现突发情况,一定要立即采取紧急预案,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第三,合理把控初始温度。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时,需要采用温度测量仪进行混凝土中心温度、表面温度以及大气温度的测量工作,如果内外温度差较大可以采用外力降低混凝土浇筑后的初始温度。例如,可以采用冷水浇灌的方法降低表面温度,加快内部热量的散发;采用砂石冷却的方法,降低混凝土的搅拌温度;采用缓慢浇筑的方法,延长初始浇筑的凝固时间,增加混凝土浇筑过程当中的散热量等。第四,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根据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值可以在混凝土内、外温差低于25度的时候,进行拆模工作。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达到了25度及其以上,例如北方寒冷的冬季就应该采用覆盖等的保温方式来降低温差了,否则会出现冻裂的问题。
4实例应用分析
某建筑地上共41层,设两层地下室,总高度约131m,建筑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总厚度为1800mm,是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对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由于水化热及收缩量相对较大,所以容易产生裂缝,尤其是在冬季进行施工时,必须做好施工控制。现围绕本工程实际情况,对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将浇筑施工顺序确定为从东向西。在浇筑时,应分层且连续进行,通过自然流淌形成一个斜坡,如图1所示。由底端的第一层开始,完成一定距离后对第二层进行浇筑,以此不断向上进行浇筑,通常将层厚控制在50cm以内,相邻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不能超过之前一层初凝时间,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需要将振捣棒插入至下层至少50mm,于接茬处进行持续振捣。对混凝土进行泵送时,不允许在相同的部位进行连续布料,需要在布料杆有效旋转半径以内进行水平旋转布料,不断向前推进,同时布料杆出口和模板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应达到50mm以上,避免向模板的内侧表面直接布料,以免混凝土产生离析等现象。
5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是新时期高层以及大规模工程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材料,其较于普通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施工效率高等优势,具有很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为了确保其浇筑施工质量,要做好混凝土配比工作,强化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更为关键的是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强化温控控制。
参考文献
[1]王晓伟,行宏,罗少强,石峰,薛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控制与分析[J].施工技术,2015,4410:20-22.
[2]华秋艳,葛志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01:66.
[3]谈新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2,19:62.
论文作者:俞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温度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化论文; 现象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