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燕燕
(浙江省富阳市妇幼保健院311400)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保守疗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介入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率率为65%)(P<005)。结论: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采用介入疗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介入疗法;出血性疾病;临床效果;价值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371-02
出血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出血性疾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更多的以保守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治疗预后较差。近年来,介入疗法在出血性疾病患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为了探讨介入疗法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80例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年龄为(21-45)岁,平均年龄为(343±
12)岁,出血量为(500-1500)ml,平均出血量为(10183±424)ml;对照组年龄为(20-39)岁,平均年龄为(367±08)岁,出血量为(550~1500)ml,平均出血量为(10323±416)ml;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疗法治疗,患者每次口服1-2粒宫血宁胶囊(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0087),每天2次,连续服用5天;每次肌肉注射5-10单位/次宫缩素(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994),每天1次,连续使用5天。
实验组采用介入疗法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抗休克、抗菌等基础治疗,根据Seldinger’s技术对患者右股进行穿刺,放入5F导管,穿刺过程中对患者使用双侧髂内动脉造影和子宫动脉造影等动态监测患者病情,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医师在透视等辅助作用下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如果患者血流速度变慢并且影像检查均正常说明治疗成功,治疗后对患者给予补液并采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1]。
13 统计学方法
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房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均数±方差)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率率为6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注:R实验组=03092,R对照组=09309,实验组置信区间在(0119,05201);对照组置信区间在(03384,09432);U=4993>U001/2,故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出血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以停经、流血量、腹痛等为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上对于出血性疾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治疗预后较差。近年来,介入疗法在出血性疾病患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3]。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率率为65%)(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相仿。介入疗法和常规方法相比优势较多,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时纠正患者出血量,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具体优势如下:(1)微创性[4]。介入疗法治疗时只需要对患者皮肤置管穿刺进行诊治即可,能够避免治疗过程中对周围其他组织的损伤。(2)疗效确切。介入疗法治疗效果有目共睹,这种方法对于出血性病变等疾病具有显著的优势;而对于晚期癌、肿瘤等患者也能够发挥其优势,治疗过程中既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又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5]。(3)痛苦小。介入疗法治疗时能够减轻患者痛苦,让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并且术中医师能够在直视下完成手术和放置何种引流管。但是,介入疗法在临床上尚不能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这种方法对设备等要求相对较高,并且患者进行介入疗法时必须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并且每一位患者情况不尽相同;同时,介入疗法和其他治疗方法相对价格相对较高,介入治疗后容易引起病理组织发生变化,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此外,临床上对于介入疗法效果不理想者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治疗,发挥不同治疗方案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采用介入疗法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婧,李俊华.介入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1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9(28):70127013.
[2] 段瑶,曾万江,牛惠惠.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18例临床分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9):915917.
[3] 聂玉敏,谭静,伍靓.妇产科急腹症45例治疗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2):1058-1059.
[4] 戴钟英.髂内动脉结扎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1):52.
[5] 翁侨,王志群.介入治疗在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4):368370.
论文作者:汤燕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5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性疾病论文; 妇产科论文; 疗效论文; 疗法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