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要点论文_刘为

简析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要点论文_刘为

刘为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省 430022

摘要:我国建筑绿色生态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起步比较晚,在建筑设计运用绿色生态建筑理论的实践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建筑设计师们要对绿色生态建筑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各地在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实现自然资源的因地制宜、绿色生态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化利用,在建筑设计中有效融入绿色生态化建筑技术,实现在建筑设计中绿色生态建筑理论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1导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建设不能仅从当代人的需求出发,建设不能透支后代人的需求所必需的资源。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观应该从城市的环境规划和整体建筑规划出发,从城市自身的自然资源、地理条件、文化背景、经济等优势出发,科学地设计建设方案,保证城市环境质量与建筑功能要求的同步发展,切实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从当前的环境实际来看,问题很多,建筑设计和理念没有长远性,造成了建材资源的大量浪费,也致使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为此,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该话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

2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和特征

绿色建筑就是将环境和建筑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负担,并控制建筑自身的能源消耗,在维护周边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建造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这就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做到节能资源、保护环境、降低污染并走可持续化道路。绿色建筑的特征包括:和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设计思路相比,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大幅度减少建筑过程和投入使用后的能源消耗,最低限度的利用资源,不污染环境。首先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环保节约,约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人为的负面影响。最后营造舒适健康的环境,做到节能与生态、功能三者的完美统一。

3我国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性问题

3.1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尽管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宣传了若干年,然而在实行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我国大多数地区仍在重复着“先污染、后治理”的套路。能源浪费、材料毒害性、华而不实的建筑装潢仍是屡见不鲜,从而导致了生活中建筑物的毒性慢慢的侵蚀着居住者的身体健康,同时能源的浪费也极大的加重了自然环境的负荷。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淡薄,仅仅停留于口头之上的可持续发展是造成中国建筑缺乏生态因素的主要原因,因而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真正的渗透于建筑者的意识之中,并通过建筑设计的方式将其落实是目前中国建筑界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2建筑物的整体性意识淡薄

建筑物虽然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但是建筑物仍有其整体性的相互联系,整体性意识可以提高建筑物对于能源以及环境的全方位评价,然而在我国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建筑之间的整体性关联。因而建筑物的孤立化,缺乏整体性意识成为其建筑设计的主要问题。单一的建筑物评价,往往会导致人与自然连接的困难性,难以建立综合的生态观念,因而建筑物的整体性是将生态策略现实化的重要方法。

3.3建筑物的实质性功能意识淡薄

形式化的建筑设计是我国建筑设计的通病,华而不实的建筑与国际上的简约风格明显的背道而驰,生态策略要求建筑设计尽可能少的影响以及改变自然环境,因而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关注其实质功能才是重要的,而我国建筑界恰恰缺乏这种意识。无论是建筑材料亦或是建筑结构,其都缺乏实质性功能的考察。这也是制约我国生态建筑实践的重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4.1坚持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物的有效使用年限内,尽可能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以有效的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安全、高效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与自然生态互利互惠的节能环保建筑。它是通过能源的有效节约和利用的途径来实现低负荷环境下节能生态住宅的建设,是全面实现人与环境和建筑三者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生态建筑模式。绿色建筑不仅有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舒适、安全的生产、生活空间,在极大程度上有效满足了人们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主要是按照零污染和资源的重复利用的原则,以极大地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它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理念,有效促进了传统建材和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改变了我国建筑结构的增长模式和房地产的产业结构。同时,绿色建筑还对居住城市的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有效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系统的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坚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积极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势在必行。

4.2坚持绿色建筑发展目标

我国将有效实现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作为战略目标,以有效推动我国建设绿色建筑的步伐,其战略的重点在于以极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来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以高端的科技创新水平来支撑绿色建筑的发展,以正常使用年限的视角来作为绿色建筑的实践。我国绿色建筑最基本的发展政策是大力推进建筑节能、积极引导绿色建筑向着科学、合理、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绿色建筑设计和发展规划,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等。

4.3坚持绿色评估标准准则

我国于2005年颁布了关于绿色住宅建设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推动和实施适宜的建筑工程技术,使建筑的资源和能源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并能有效的在适用、环境、经济、安全以及耐久等五大性能方面具体列出了详细的技术指标,这有效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真实内涵。为有效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于2006年和2007年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评估标准,奠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建立的基础。2008年我国又对首批绿色建筑设计者进行了奖励,指明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4.4坚持建筑节能环保原则

绿色建筑理念重点主要体现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以及环境友好等几个方面。其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能源问题。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资源的消耗量也非常大、利用率较低、浪费也十分严重。如何有效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的降低能源的消耗,合理协调能源的结构和开发利用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都是今后我们在进行绿色建筑生态住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我国的土地资源严重匮乏,节约土地已成为当前我国高度贯彻的政策,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并有效地改变居住环境和模式,就需要人们从人均生态足迹以及土地生态价位等几个角度来进行考虑,有效的评价一个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所产生的影响,就要看其对土地的生态总价位的影响,政府要积极鼓励利用荒地、劣地来进行项目建设,从而有效的提高建设项目的生态价值。在进行项目建设时,要尽可能的选择绿色建材,它对构建绿色节能和环保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择节能环保和经济性能较合适的建筑材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就地取材,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会释放有害气体的建筑材料,并尽可能的选择可再度利用的建材,例如:钢结构高层建筑和一体化钢结构住宅等。

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形势来看,生态建筑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要求在具体的工程建筑中应该做到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将生态因素充分考虑到建筑工程之中。只有这样,设计师的设计作品才能更优秀,建筑设计才能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曾捷.绿色建筑的设计策划[J].建筑科学,2013,22(5A):7-11.

[2]柏媛.简析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J].经营管理者.2009(10).

[3]詹凯.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05).

论文作者:刘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简析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要点论文_刘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