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共生关系的逻辑结构与定量评价研究_共生关系论文

民族共生关系逻辑结构及量化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逻辑论文,民族论文,评价论文,结构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9]4-0069-06

共生(Symbiosis)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涉及众多生物学分支学科,由德国微生物学家Anton de Bary1879年首次提出。①生物共生研究发展到今天,不仅成为一种视野独特、逻辑严谨的描述生物物种之间关系的方法论,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得到广泛借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共生理论已被注入了超出生物学领域的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共生现象得到哲学抽象与升华。如生态伦理、环境哲学对人与自然共生的探讨②,城市设计思想对人与社会共生的探索③,传统哲学对共生的兼容和拓展等等,都无不揭示共生哲学在现代社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毋庸置疑,共生哲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时代诉求的必然性,它是时空坐标中人类理性的选择。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它使我们审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视野和认识。④

一、民族共生关系的内涵

“民族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哲学视野中的民族关系,具体体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平等、互惠合作、成果共享及共同优化,核心是“共存”和“双赢”。“民族共生关系”这一概念包含的民族平等、互惠合作、成果共享及共同优化的四个基本理念在不同层面揭示了民族共生关系的本质特征。

(一)民族平等。共生哲学的共同理念强调共生系统中“共同价值”的同时,又积极承认各单元在共生系统中的能量释放和匹配都处于“自我”地位;均衡理念指出,对称性互惠共生作为一种理想的共生模式,具有平等、均衡的分配系数。⑤倡导民族平等范式,就是既要强调中华民族或中华文化这一最高层次的认同,又要承认民族共生系统中不同文化集团的平等生存和平等发展的权利,倡导以共同的物质或能量的生产和交换为基础,实现共生民族之间对称性的物质或能量分配,最终促进民族共生系统的优化。

(二)互惠合作。民族平等是民族共生的前提和基础,而民族之间的互惠合作则是民族共生的主要途径,是共生系统优化的根本方式和法则,也是民族共生关系的本质特征之一。倡导民族互惠合作就是要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民族之间对称性互惠合作的关系,实现“双赢”和“共存”。互惠合作理念要求我们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民族间的差距问题,要加强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的“共生力”,加强对民族贫困地区实现倾斜扶持政策,为实现民族共生系统的优化创造平等的前提条件。

(三)成果共享。成果共享是民族共生单元在系统中获取能量的保证,是实现民族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实现民族共生关系的稳定发展,共生单元之间的分配必须具备均衡条件,具有相同的分配系数。成果共享本质上是对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平等拥有权的要求,是对特权与私人独占的一种否定,是一种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爱、共享美好生活的情怀。⑥

(四)共同优化。共生哲学的本质是一种进化论。关于“内共生是进化创新的重要来源”⑦的论点与证据对我们重新认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突变论和重新审视物种起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民族共生过程是共生民族的共同优化的过程,也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必然优化过程。民族共生为共生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优化路径。这种优化路径不同于单个民族独自的发展过程,而是在各民族之间相互激励中合作发展。民族共同优化过程不仅可能产生新的共生形态,而且可能形成新的物质结构,为进化提供物质条件。

二、民族共生关系的逻辑结构

共生视野的民族共生关系的内涵,本质是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内涵的一种解读和延伸,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是一种理想的民族关系模式。“民族平等”、“互惠合作”、“成果共享”和“共生优化”四者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构建了一个结构严谨的民族共生优化的联结体:民族平等是民族共生的前提和基础,互惠合作是实现理想共生模式的根本方式方法,成果共享则是共生民族的现状诉求以及共生系统持续的动力源泉,而共生优化是民族共生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对“美美与共”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种展望和追求。根据四者的逻辑关系以及民族关系的社会属性,建立物理模型如下:

图1民族共生关系系统模型是反映民族关系稳定性、关联度以及发展趋势的物理模型,它以“民族平等”模块为中轴,以“互惠合作”模块为纽带,以“成功共享”模块为节点,以共生单元和共生系统的“共同优化”为目标范式,其理想的动态趋势是各大模块的无限、有序扩大。根据该模型的物理属性以及民族共生关系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大模块在民族共生关系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一)民族平等模块在民族共生关系模型中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民族平等是建立有效、联动的共生界面和互惠合作、成果共享的共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在系统中具有共生动力机制的决定功能、共生序的形成准则功能以及系统协调功能。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民族显然会游离于系统边缘,无法有效地从该系统中摄取和释放能量,具有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其严重后果不是脱离该系统就是被动消失。若整个共生系统失去平等的准则,该系统则是无序的,系统能量和共生民族的关系无法有效凝聚一起,整体协调、自行趋优等自组织功能不能有效发挥,而且该系统在反向环境的作用下也容易变形,进而导致共生民族的分散状态甚至系统的崩溃。

(二)互惠合作模块在标准模型中起着连接共生能量和共生民族的中介作用,是共生能量在共生民族之间均衡分配的必经途径,具有优化共生界面、扩大民族共生度、加强民族共生效应等功能。互惠合作的多边交流机制极大地提高共生能量而降低共生成本,是具有最快最有效增长的共生行为模式,它以共生界面的正常作用和共生体系的稳定和发展为前提。相反,非互惠合作的民族关系存在能量(成果)分配不均衡性及共生界面不可通约性,系统整体协调作用和共生效果受到明显限制。随后而来的肯定是民族之间平等地位以及共生关系的消失。

(三)成果共享模块作为连接互惠合作模块的模块,具有内生性,是由共生单元的性质决定的。它在互惠合作的条件下起着加强共生民族之间的共生关系、激励共生民族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功能和作用,是民族共生关系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很明显,没有成果共享模块的民族关系模型虽然保持着较强的凝聚关系,但是该系统的民族共生关系仅仅停留在相互交往关系的形而上的层面,没有内在机制产生。没有成果共享模块的民族共生模型具有明显的紧密联系的假象。

(四)共同优化在该模型中的表现是一种抽象状态,体现在具体形态上是各大模块的无限扩大。共同优化的发展趋势受各大模块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决定,依托由共生界面而形成的共生单元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数量积累和结构优化。其相反状态是共生单元的同步萎缩或相对萎缩,其特征是大量的系统熵⑧的存在是获得大量负熵的单元的有限扩大和其他单元的无限萎缩,主要原因是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界面联合作用的结果,共生环境也会起影响作用。

三、民族共生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

民族共生关系物理模型是我们对实际民族关系问题进行科学抽象化处理,突出民族共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淡化次要因素,形成一种能反映民族关系本质特性的理想化的简化模型。它具有形象、生动、深刻反映事物本质和主流这一重要属性,但是又因为过于抽象、简单,所以必须通过具体实践的检验。为了使该本次研究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我们依据民族共生关系的基本内涵对民族共生关系的物理模型设置了具体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设置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前,我们有必要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总结。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最早所见是1992年谭明华在《民族研究》第5期发表的《试论民族的发展及其度量》一文,该文把民族关系纳入民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因指标覆盖面不广且数据采集不易而不具有可操作性,故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共鸣。2007年《贵州民族研究》第5期卢守亭《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一文从民族平等度、民族团结度、民族互助合作度、民族和谐度、民族发展度五方面建立指标体系来监测城市化过程中民族关系的发展进程,2007年《贵州民族研究》第8期吴敏钦《构建新型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之初探》一文,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四个方面建立指标评价体系。与前者比较而言,后两者指标覆盖面比较广,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但设计得太繁琐,而且后者的指标权重是依据个人的理解设置的,其科学性值得怀疑。随后,阎耀军2008年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6期发表《民族关系和谐的逻辑结构和系统分析——兼及测度民族关系和谐状况的指标体系设置》一文,该文综合评价方法比较成熟,但是设置的10个二级指标不在同一层面,其逻辑结构是不科学的,三级指标也存在相互包容现象。

综上所述,前期研究成果各有得失,虽然其合理性和实用价值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实现了民族关系研究从传统的、经验式的、定性的探讨转换到逻辑的、量化分析的尝试。本文研究力求克服前人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坚持科学性原则、系统化原则以及适用性原则,采用比较合理的德尔菲法⑨和层次分析法⑩,依据“民族平等”、“互惠合作”、“成果共享”和“共生优化”的逻辑关系建立了四个准则层,然后聘请了10位熟悉此方面情况的有关专家,根据专家意见设置了16个主题层和40个指标层。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逐层对各个要素两两之间采用1-9标度法,通过专家定性的经验判断分析,确定因素间相对重要性的比值,建立比较判断矩阵,并通过矩阵运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出的各个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其对应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在计算出各指标的单排序权值后,按照层次结构自上而下逐层与所对应的上层因素权值进行加权,计算出各要素相对于各个模块的权值,最后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1.“民族平等”评价体系。民族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基石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原则,是实现民族“共存”、“共赢”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平等内容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生活等方面。“民族平等”评价体系在整个共生系统的权重为0.27(总值为1),包括政治权益平等、经济权益平等、文化地位平等以及社会机会平等四个主题层,下设13个指标层。(见表1)

(1)政治权益平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体现着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各民族人大代表代表本民族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中依法履行管理国家事务、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和对“一府两院”实行监督的重要职责,因此,人大代表的结构特征是反映民族政治权益是否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数;又由于“人民当家做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当今少数民族散杂居化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中,无论是在民族乡及民族自治地区,还是在散杂居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结构也是反映民族政治权益是否平等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2)经济权益平等。民族平等其实是一种利益博弈,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各民族在各层面的帕累托均衡状态,经济权益平等尤显为重要。经济权益平等首先表现在本民族最低经济基础线下的人口比,这是一个民族生存状况的有效信号。其次,由于经济权益平等不等同于经济权益平均,因此,人均收入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数,必须要与人均经济贡献(人均GDP)结合考虑。

(3)文化地位平等。每个民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集团,其文化地位平等与否是该民族在民族共生系统中是否处于平等地位的最有力的表现,也是本民族是否处于同化境地的晴雨表。文化地位平等指数评价应包括如下内容;双语教学在适龄人群的比例、民族文字书籍在同年度出版书籍量比、人均记载民族传统文化书籍在同年度同类出版书籍的量比、民族语文软件的开发普及率以及民族语文媒介普及率等。

(4)社会机会平等。社会机会平等是指在社会共生系统各个层面中民族个体成员自由流动的平等权利,这与民族共生力即人均受教育水平和人均经济水平(GDP+政府补偿调节的人均水平)紧密关联。同时需要考虑的是,民族共生系统中是否存在阻碍民族个体成员自由流动的共生界面。由于我国在法律上规定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共生界面的阻尼系数在理论0,因此,我们只能从由于民族偏见而造成阻碍个体自由流动的人次数得到相关数据,并与全国的平均数据相比而得出推断性的指数。

2.“互惠合作”评价体系。“互惠合作”评价体系在整个共生系统的权重为0.24,包括社会贡献、发展支援和流动人口管理三个主题层,下设10个具体指标层(见表2)。生物界理想的互惠合作关系是一体化的对称性互惠合作关系,其能量分配具有均衡的系数。然而,由于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极其不平衡,各民族在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力差异很大,共生能量的分配极不平衡,因此民族互惠合作的评价指标既要反映出民族共生关系的现状,又要体现出我国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倾斜扶持政策,体现出对加强少数民族共生力的相关措施。

(1)社会贡献。社会贡献指一个民族在共生系统中释放的有效能量,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容。物质层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一经济指标上;精神层面的贡献主要是指对中华民族最高层次的认同度。前者决定了共生的行为模式,后者决定了共生的组织模式。后者既可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相关数据,也可以采用法律上已经定性的民族分裂行为的波及面获得相关数据。

(2)发展援助。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通过援助来增强少数民族在共生系统的共生力,是民族共生共赢、互惠合作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发展援助应包括经济援助和智力援助。据相关学者研究,经济援助指数有:财政转移支付指数、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指数及对口支援指数。智力援助指数包括:从事民族发展事业的人才(大学以上学历)指数以及少数民族人才培训指数。

(3)流动人口管理。之所以把流动人口管理作为互惠合作指数的一个独立指标,是因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影响日益加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也关系到少数民族在互惠合作的民族关系中的受益情况。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问题主要体现在:流动人口的就业率、人均收入水平、子女上学率以及所接受的培训、政策优惠情况。因教育资源共享指标与下述指标重复,暂不列入。

3.“成果共享”评价体系。“成果共享”评价体系在整个共生系统的权重为0.26,是指各民族共同享有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包括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生存空间以及物质财富等方面。依据选择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原则,过滤可能重复的指标,成果共享主要通过科技共享、信息共享以及社会财富共享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下设10个具体指标层。(见表3)

(1)科技共享指数包括科技人才和科技应用两个方面。科技人才指数主要通过大学以上学历在本民族人口中的比例以及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在全国的比例表现出来;科技应用指数主要通过引进和推广同类科技产品在全国的比例表现出来;

(2)信息共享指数在当今信息社会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以当今信息工具为标准,下设指标有:电视、广播覆盖率;互联网拥有率(以万人为单位);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拥有率(以万人为单位)。

(3)社会财富共享指数主要体现在收入、消费以及生活保障等方面,具体指标有:人均收入、储蓄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恩格尔系数;养老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以及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比例。

4.“共同优化”评价体系。“共同优化”评价体系是对整个共生系统的把握,是对可能产生新物质结构的检测,权重为0.23,包括共生度、经济共生力以及人口质量三个主题层,下设8个指标层。

(1)民族共生和谐度作为民族关系走向的表象,可以用正指标和负指标来测评。正指标包括共生民族在平等条件下互惠合作、共存发展、共生繁荣等方面的指数。过滤与上述重复的指标,本文采用了民族通婚率和民族纠纷处理满意度这两个指标。负指标包括万人发生民族纠纷数和民族纠纷波及人数和地区指数。

(2)民族经济共生力作为一个民族在系统中生存发展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物质生产能力和人口素质两个方面。物质生产能力可以通过GDP增长率和全民劳动生产率表现,人口素质指标可以通过平均健康指数和教育基尼系数表现。

(图2:物理模型与评价体系相连示意图)

综上所述,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民族共生关系物理模型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反映与被反映、形象化和被形象化的关系。两者的有效结合体现了民族共生范式的前瞻性和微观调控性(图2):1.民族关系指标的微妙变化都会在模型中得到体现。如,某一地区的少数民族恩格尔系数的恶化,会直接造成成果共享模块的振动,反映出民族共生关系的不连续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一定程度反映出民族系统的内共生能力以及发展趋势;若民族文化地位不平等,模型会处于摇摆状态,甚至发生共振,导致系统的崩溃,等等。2.模型的变形都可以寻根溯源,找到变形的症结所在。如,共生单元的萎缩肯定是“民族平等”、“互惠合作”、“成果共享”三大模块其中一个或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变化肯定来源于“互惠合作”相应具体指标的变化;等等。如此类推,我们不仅能够找出民族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具体因素,而且也可以定期收集、分析相关数据用来预测民族关系的发展走向,为分析、调控民族关系提供具体、科学的决策。必须指出,本文所给出的方法不可能成为解决此问题的固定模式,而只能作为一种新的范式提供一种新的理解、分析问题的思路和基本方法,而且其合理性和实用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四、余论

共生哲学视野中的民族关系范式,是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内涵的一种解读和延伸,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本文通过探讨民族共生关系的基本内涵,建立了民族共生关系的逻辑分析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把民族平等、成果共享、互惠合作、共同优化的理念诉求落实到现实层面,为分析、评价、调控民族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范式支持,同时也使我们从共生系统的视角对民族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民族共生的逻辑关系在演变的过程中,共同优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是其深刻本质的反映。民族共生的过程是各个民族的共同优化过程,也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必然优化过程。民族共生关系的逻辑演变为每个民族提供了理想的优化路径。这种优化路径不同于单个民族独自的发展过程,而是在各民族之间相互激励中合作发展。共同优化的过程不是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吸引和合作;不是自身状态和性质的丧失,而是继承与保留;不是一种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过程中的自行趋优。优化过程不仅可能产生新的共生形态,而且可能形成新的物质结构。作为一种自组织现象,民族共生过程同时也是各个民族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它具有自组织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单元自律、微观决策、并行操作、整体协调、自行趋优等特征。在现实层面,民族共生关系反映了共生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其产生与发展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作用的直接结果。一旦这种关系消退或丧失,共生关系就消退或丧失;一旦这种关系增强或加深,共生关系就增强或加深。这种共生关系的存在,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形成一种共生能量,这种能量是共生关系增加的净能量,来源于民族共生体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有效生产、交换与相关权益、利益的配置,是共生民族、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认识到了民族共生关系的本质,有助于我们为完善具体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提供理论指导。为促进民族共生体有效发挥系统功能,保障各个民族及民族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应该建立或进一步完善以下机制:一是激励机制。主要是发挥共生界面对共生民族行为方向的主导作用,增强各个民族在推进民族共生中的积极性以及与相互之间的关联度,吸引每个共生民族的能量、信息和物质在系统中的全部投入,减少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传输损失或失真,避免共生关系失效,增强系统的凝聚力以及同步优化能力。二是内生优化机制。主要是增强单个民族的族内共生能力增长和族内共生系统的优化,加强共生民族在整个民族共生系统中的能量的摄取和释放的能力。而各个民族要根据自组织过程规律和本民族特点,通过多层面、多渠道的合作交流,发挥、利用系统共生效应,加强单元自律、微观处理和自我完善,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增强民族共生力,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维。三是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民族共生是建立在民族合作基础上,核心是利益的分配问题,即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前提下,规范各方之间的能量摄取和释放,以实现系统能量的有效获取以及在各个共生民族间的均衡分配,进一步推进激励机制和内生优化机制的有效实施。四是协调及应急机制。主要是发挥共生界面对共生民族行为方向的支配作用和系统协调功能,科学地处理引起共生失效的突发事件,预防外部反向环境的介质主导其发展方向,建立覆盖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以及共生环境在内的预警、分析、调控体系。

注释:

①A.E.Douglas,Symbiotic Interaction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1-11.

②[日]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卞崇道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66.

③[日]黑川记章.现代交流与共生、共同.青木书店,1995,汉语译本,共生的理念,1996.

④袁年兴,许宪隆.民族共生理论:散杂居民族关系及目标范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9,(1).

⑤袁年兴.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湖北社会科学,2009,(2).

⑥许宪隆,沈再新.共生互补:构建散杂居地区和谐社会的实践理念.中国民族报,2008,(8).

⑦L.Margulis &R.Festered,Symbiosis as a source of Evolutionary Innovation,MA:MIT Press 1991.26-39.

⑧“熵”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的一个反映自发过程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参量。这里指共生系统的无序度量度。

⑨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⑩层次分析法(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标签:;  ;  ;  ;  ;  ;  ;  ;  ;  

民族共生关系的逻辑结构与定量评价研究_共生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