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用电量不断增加,配电网建设越来越多。并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现阶段,人们在电力系统中主要分析和研究的对象就是智能配电网自动化。而配电自动化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力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智能配电网的水平。本篇文章中,作者结合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现阶段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进行了分析,希望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应用实践;方案配置;运维管理
引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我国各行业领域的用电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将电气设备的优化作为目标,促使设备向着先进化方向发展。而在此过程中,一旦出现细节上的失误,就很有可能造成电网运行失效。通过智能电网的构建,不仅能够简化电网运行及操作程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为了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解决我国当前配电网系统存在的相关问题,加强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智能配电网自动化概述
智能配电网的自动化指的是,立足于现阶段各类技术,实现监控与集成的自动化,顺利完成电网数据调度工程等,并且,通过共享数据,提升电网实践运行的稳定性。智能电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线监测。在高速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智能电网可以以最短的时间,从设备实践运行中获取状态类数据信息,并对产生故障的具体部位进行确认,达到提高维修效率的目的。第二,自愈特点。即智能电网的免疫系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当系统某些元件出现问题,会自动将问题元件隔离开来,在不影响电力供应的条件下,尽快恢复系统原本的运行状态,可缩短检修时间、降低损失。
2关于馈线自动化模式的方案配置探讨
馈线自动化技术在处理故障时主要依靠着两种手段,集中故障处理方式和分布故障处理方式。但在实际操作当中,集中馈线自动化模式和地型馈线自动化模式就成为了大部分地区都会选用的一种配电自动化方式,然而这两种配电自动化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当然,配电自动化建设在选择馈线自动模式时需要按照不同地区电线路的特点、不同区域特点去采取更适宜的馈线自动化模式,也可以把两种模式进行结合使用。如果从地形的整体结构去看,我们也可以采用横向分区方式及纵向分层方式。这两种方式可以恢复供电速度,也能实现全局优化,能对分层区域中的馈线自动化方案进行一个合理的配置。从自动化的实施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把不同馈线的自动化方案进行分布优化。如果是纵向,就可以把FA分为三个层次:系统层、馈线岛层以及馈线层这三个层次。如果是横向就可以把 FA 作为中馈线,并根据层次之间的物理关系把 FA 细分为多个子模块,其目的为了保障在横向上每个单元模块都是在同一个区域当中。简单来讲,馈线自动化配置方案主要是针对同一个层次,但不是在同一个单元中根据单元特点所选择的 FA技术。除此之外,在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配电网故障地区的定位以及隔离除了可以采用馈线自动化模式以外也可以通过思量配电网多级继电保护机制来完成故障的处理。
3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功能
3.1遥信辨识与简单状态估计
遥信辨识与简单状态估计过程,首先要进行关联性的综合分析,具体包括 PMS 数据、公专变数据、终端采集数据、拓扑连接关系等,根据结合可知,配电自动化可以实现简单状态估计与遥新辨别,其应用功能具体包括:综合评估、量测采集分析、网损分析、合环运行分析、母线越线分析、重载情况分析、可疑辨识、刀闸遥信准确辨识、区域不平衡统计分析等。
3.2配电网智能操作票
将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应用在配电网智能操作票中,也就是将配电网的智能操作票与一些相关数据有效地融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的综合系统,实现了智能电网开票等多项功能。比如说,调度员可以对处在同步状态下的模拟环境和实时环境中需要模拟的状态进行开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模板上的手动开票,进一步实现了操作票的状态以及实时状态下安全防误的校核功能。
3.3大面积停电下提供辅助决策
采用配电自动化的运行方式,可以在大面积停电的情况下,将供电快速恢复,降低停电损失。基于主站系统分析能力,对设备的动作数、负荷数、频率等进行综合考虑,在转供策略的批量动作次序与操作票两者实现一体化协调流转的前提下,要将停电发生操作的效率适当提高。与此同时,生成策略应将各种影响情况考虑在内,并根据需要对多种策略进行选择,通过自动分解生成动作序列。
3.4提高主站系统的实用性
在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当中,要尽早实现配电设备在管理信息大区的应用功能。尤其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在构建电网模型时一般都会采用 GIS 和 PMS 等系统去建立,但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保障数据源头的单独性,这样才能保证模型的统一性。但尽管做到了这一点,也会存在系统模型建立不准确的情况,或者图形与实际的电气拓扑连接不上。为此,我们可以根据模型的自动生图的变化情况去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如果配电网异动比较频繁,影响到了正常自动分析的图形,那么就可以让调度运行人员通过图形更新、通过标注图形变动的差异点去对自动生成的图形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以后即可发布图模的数据。这样一来不仅能减少主站系统模型的错误,也能增强主站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3.5配电网动态感知及预警
配电网的预警功能可以根据近期对运行数据的分析得到未来一段时间里配电网的运营状况来实现,施行定点评估;根据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及预测数据对告警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关键源,分析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和报警系统的不足和障碍。
3.6配电网智能操作票
此系统是一体化综合系统的一种,涵盖了现场防误、PMS 等数据,可以实现现场防误校验、申请单智能开票,红黑图在线异动开票等功能。在红黑图开票基础上,通过模版手动开票,实现实时状态下,操作票态功能与安全防误校核功能,其具体包括:合环与潮流校验、五防校验等。
3.7提高运维管理水平
配电自动化终端存在数据庞大且数据分布零散的特点,这样就很难对设备进行很好的维护。所以,我们采用IEC61850 自化系统标准就能做好对终端系统的维护,也能让电网公司在设备运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最终提高配电自动化发展水平。
结语
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电网运行质量,本文将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对智能配电网自动化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提高自动化覆盖率、利用好主站实用性、加强系统运维管理、将无线公网进行加密等应用要点方面做出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配电自动化在应用实践中的功能有很多,具体包括遥信辨识与简单状态估计、大面积停电下提供辅助决策、配电网动态感知与预警、配电网智能操作票等。在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研究,以大幅度提高供电质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电能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晓沾,贾鹏,常宏,等.智能配电网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03(12):184-185.
[2]汪建涛.刍议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5(06):00068.
[3]文艳,宋宗勋,王蒙.基于集中型与分布型结合方式下的智能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研究与应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06(22):124-126.
[4]王兴念,李宏伟,施振华,等.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配电网运行监控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电工技术,2017,05(02):09-12.
论文作者:刘旸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配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网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馈线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