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论文_张小小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论文_张小小

张小小 浙江省平阳县水头镇鹤溪小学 325400

摘要:体育是一门注重实践,有着自己独特魅力的学科,虽然与其他课程一样有着固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但是因广泛的教学空间以及特立独行的教育方式,成为了独树一帜的教学话题。创新教育有助于培养民族创造能力,其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力。传统体育教育缺少现实性、整体性特征,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活力,同时也违背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常表现出与学生生活相背离的关系。为了处理这一问题,教师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开放式体育教育,注重体育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体育教育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090-01

前言: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永恒话题,为实现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小学体育教育同样要围绕素质教育开展,只有契合了这一主题,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展开体育教育,才能够达成素质教育的目的。目前来看,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都存在教学方式保守、单一的问题。这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有必要结合教与玩的关系,这对提高小学体育教育效率有很大的意义。

一、传统小学体育教育问题

(一)内容单一、模式固定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为固定教学时间场地。40分钟的时间内教师需要完成准备工作、演示环节、检察环节、点名环节[1]。固定的教学套路,以及单一四班的教学模式。以体操教学为例,教师一般会在课堂中先要求学生一同铺设防摔垫,然后再教师的带领下一同学习体操动作。在完成一段体操教学以后,要求学生自行表演,由教师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课程即将结束前点名,并安排体育委员组织同学回到班级。这种形式化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体育意识的萌芽和课堂效率的保障。

(二)没有重视学生心理与生理问题

一些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并没有去关注与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能力问题,而是严格按照教学标准上的推荐教学形式展开体育教学。事实上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都有差异,如果教师忽视这项差异,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出现问题。举例来说,400米跑赛中,一部分学生可以轻松完成,一部分学生勉强可以完成,一部分学生吃力完成。如果教师不加以控制,要求所有学生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跑赛,那么吃力学生就会对体育练习渐渐产生抵触情绪。

(三)教学效果不显著

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需求、情感、兴趣与爱好,教学目的仅仅是强化学生身体素质,那么学生的体育学习只能是被动式的学习。无法形成终身锻炼意识,限制体育教学成绩[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体育创新教育方法

(一)创设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指的是教育的场地、器械,软环境则指的是学习的氛围。教师必须要将安全第一、健康第一作为小学体育开展原则[3]。因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很容易在锻炼中出现问题,甚至引发受伤情况。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教师就必须提前做好场地准备与检查工作,将安全隐患彻底消除。此外班主任还要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会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体育学习中得到启发,形成创造性的能力。

(二)优化教学手段

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同时教学手段也是为教学注入活力、注入生机的重要方法。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创新与改革教学形式,结合学生需求以及教学需求选择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导作用,转变教师课堂定位与角色。在以教师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同时,还要以朋友的身份带领学生一同学习。教师应当懂得赏识教育,利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进而有意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创新体育教育的作用。

(三)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最终的目的是在体育教育工作中使学生形成坚强的身体、坚毅的心态与素质、不畏艰险困难的品质。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为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明确教学目的,在合理系统化的活动中引领学生学习。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包括田径、体操等项目,这些项目既单调又无趣,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该问题是学生无法从心理层面、生理层面接受体育学习的根本原因。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为小学体育注入活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与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善用其他体育活动,如增加学生喜欢且身体条件允许的跳绳、羽毛球等活动,利用这些具有竞技性、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增强体育素质能力的同时,掌握一门真正的体育技术。

结语

小学体育素质教育必须要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守则,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实际,根据学生的成长问题设计体育课题。重视学生求知欲、积极性激发,实现师生主导作用与学习动机形成共鸣,在达成教学目的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德育、体育、智育的一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岩.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8(15):151-152.

[2]王成林.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运动,2017(21):115-116.

[3]闫更帅.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1):126+128.

论文作者:张小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论文_张小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