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信息时代对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直接影响
1.对阅读的影响
信息的激增以及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使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须。比起以往的社会,人们将更频繁地进行阅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阅读发生了变化,读什么,怎么读,读多少都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概括来讲,信息技术革命使阅读发生了这几方面的变化:
一是数量的变化。信息的激增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阅读量的大幅度增加。以前我们阅读的主要来源是书籍和各种类型的报纸杂志。现在网络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阅读材料的来源,获取信息的便捷使阅读变得更加方便。对个人而言,他的阅读量也会成倍增长。
二是阅读对象的变化。过去阅读只局限于对文本的阅读,其载体只是纸张,现在阅读材料的载体中电脑成为主要的部分,阅读的对象也发展成超文本(Hypertext)、图像、声音、图形等。在这个时代,人们将更加适应荧屏阅读、电子阅读。虽然说以前主要的阅读理论对电子阅读依然适用,但阅读对象的改变必然导致阅读策略、方式、技巧等一系列的变化。作为学校教育之一的语文教学,就应有责任使学生迅速地适应新的变化。
三是阅读目的的变化。阅读的目的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以前语文课中的阅读主要是精读,是以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为主,主要是用来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正确的阅读思维、阅读方式,但始终缺乏大量的阅读训练。日常生活中的阅读多是以学习、消闲、获取信息为主。而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下,阅读的目的变得更加多元化,其最主要的目的应当是迅速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解决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1)写作内容的变化。
信息时代中的作文教学,将更倾向于“应用文”和“研究文”的写作指导。这里的“应用文”应包括除“文学文”以外的、有较强的目的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之中的文体。如书信、通知、合同、广告词、诉状、论文等等。信息时代网上交流的快捷与便利使得我们又回到了大众写作时代,写作不再只是一种特指的行为,为特定领域中的人专用。由于绝大多数信息是以文字为载体的,所以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有效得体的写作将是未来公民的必备素质。网络已经把地球上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电脑上写作将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会用E-mail同亲朋好友联络,会通过电脑向上司汇报工作,会通过电脑撰写专题论文、会议记录、公文函件,也会通过电脑投诉、征友、购物等等。再如现在网络上提供的各种形式的BBS,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写作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各种各样的论坛,你的意见必须通过适当的写作来传达。因此,纯应用性的写作将是我们的日常需要。可见,在现代信息社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愿望和要求,将会是写作的主要目的。
在信息时代,比起实用文体,纯文学的地位将会进一步下降,但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更加通俗化(不同于通俗文学)的文学将会兴起。尤其是我国的网民基本上以青少年为主,他们是网络文学的最积极参与者,因此,我们的课堂写作教学也应对这种文学形式充分了解,并加以积极地引导、利用,为教学服务。
(2)写作方式的变化。
以往对于中学生来说,写作主要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按照一定的题目要求,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各种经验,利用纸和笔完成整篇文章的写作。有些老师也尝试让学生利用一定的资料进行像大学生、研究生一样的研究性写作,但由于各种条件所限,难以普及。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写作从纯粹的笔与纸的方式移到了电脑上。电脑作为一个先进的工具,使写作更加方便。比如我们在电脑上做读书摘要只要利用复制和粘贴的功能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电脑连接着一个丰富的信息世界,它可以帮写作者迅速地找到素材,获得丰富的信息。写作的方式必然受之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前面提到的研究性写作,技术的支持就可以使这一写作方式在中学生的写作中得以充分运用。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规定的题目或任务,学生通过网络找到所需的信息,经过自己的加工,综述成文。
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加强阅读与写作教学
1.阅读教学
(1)强化速读训练。
中国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呼吁:“在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如果再不把快读和略读放入到中小学阅读计划中来,那就太滞后了,显然于21世纪的要求极不相称。”(转引自姜广平《新世纪语文教学视角前瞻》)他还从未来教育的角度,分别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一个学生如果要在21世纪有所作为的话,就必须掌握好阅读的技巧,并且要更侧重于快读与略读。
我们的语文教育除了制定专门的训练教材,将速读训练课程化,拿出专门的时间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外,还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强化阅读训练。与传统的教育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和灵敏性,如在速读训练中常见的舒尔特表训练。我们一贯的训练方式是老师利用小黑板或者给定学生时间,完全靠学生的自觉性来完成,这样由于过程难以控制,效果就很难保证。如果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面对屏幕进行训练,教师便可利用事先作好的课件控制学习进程。另外,教师还可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运用淡入法、闪示法等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如用闪示法在学生的电脑屏幕上闪过一些词语或短句,按要求让学生做出回忆或复述。这样的训练逐渐过渡到给出一段篇幅适中的文章,教师设定合适的时间让文章一段段地淡入,迫使学生速读。
(2)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网上阅读能力。
阅读中信息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网上。所以我们应该利用网络所提供的丰富资源,训练学生网上阅读的能力。网上的阅读是一种超文本阅读。简单地说,超文本阅读的对象是由一个个结点连接起来的信息集合。每个结点是一个浓缩的信息,也就是文章的关键词。这样的结点可以通过其他的相关连接,将与某个阅读主题有关的信息都联起来。阅读理论告诉我们,当我们对所读的材料比较熟悉,也就是我们对材料的背景知识比较了解的时候,我们就容易读懂并进一步深化对材料的理解。
网上阅读具有交互性、自主性、图文并茂等特点,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进行网上阅读时,教师应始终作为学生的协助者,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指导,而不能越俎代庖。
2.作文教学
(1)利用资源,丰富生活内容。
学生写不出文章的原因之一就是无话可说,无情可表。这一方面归咎于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有心的观察和记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生活圈越来越小。很多学生整日总在家庭、学校之间穿梭,单凭个人的生活经验常使他们难以下笔。而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给人提供了另一个虚拟的世界,在其中漫游,你可以“神游万仞,心骛八极”,利用各种信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把别人的生活经验转化成自己的间接经验。笔者曾读到一篇文章,文中的美国老师给他的小学生布置作文题目,介绍各自的国家,学生饶有兴趣地查阅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会再一次仔细地遴选自己需要的信息,最后将其综述成文。在文中,教师的初衷只是让学生藉此读书,可结果每个学生都拿出了像样的文章。这样的作文训练,可以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利用信息资源,激发真情实感。
有丰富的生活内容,不一定能写出得体的文章。当前学生作文的一大诟病就是文中充斥着虚请假意,矫情、做作的文章太多。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是有感而发,才能顺畅、得体,引人共鸣。缺乏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周围发生的事缺乏敏感度,难以深入思考,生活中许多的闪光点就会轻易地溜走。激发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是解决学生作文问题等的有效途径之一。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我们便可将各种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生活场景真实、生动、及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作一些合适的引导,让学生有目的地再次观察;或者教师也可只是一个旁观者,让学生自己融入所观看的内容之中,从而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声像资料预先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制成课件。比如教师可按自己的需要安排好合理的顺序(如观察顺序),逐渐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有序的观察。再如教师可以将某些重要的部分用适当的方法突出,从而引导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
(3)利用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写作。
综合性写作是指利用信息资源,带有明确任务和目的性的写作方式,它包含了综合的语文能力。学生在确定了一个主题或具体任务后,就开始利用网络制定策略,查找信息,评价与辨别信息,然后再将信息综合,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表达的时候学生也要不断地反馈调整或与别人交流合作来完成任务。这种综合写作训练既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又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这样的写作更能适应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的要求,使写作教学更贴近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