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德育实践特征及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建设论文,学校德育论文,特征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56年~1966年,史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中国积极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重要时期。作为社会发展重要指标的学校德育,也在当时经济建设形势和政治风云影响下,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时期的特点。考察这一时期学校德育的发展,从中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为新时期学校德育改革提供借鉴,是有意义的。
一、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德育的基本发展
这时期学校德育的发展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政治生活的左右下艰难曲折地进行着。当时全国范围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阶级矛盾已经退居于次要地位。1956年9 月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当前不能满足这一需要的矛盾,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尔后,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令。但这一号召随着1957年全党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开展而偃旗息鼓。1958年5月,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修正国内主要矛盾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强调“阶级斗争还没结束……”。同时全会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及“争取7年赶上英国,15 年赶上美国”的发展目标,并决定发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随之而来的中苏论战以及三年自然灾害,致使中央对这一时期的政策进行调整,但左的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纠正。1962年党内再次进行整风,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于是左的倾向愈来愈严重,到了文革则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当时的学校德育深受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的重大影响,一方面,学校德育不断受到重视,德育的重要性日益被强调;另一方面,德育的政治性更加突出,德育强化为进行阶级斗争的主渠道和政治斗争的重要形式。
1957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通知,把加强学校德育,作为新时期的任务。同年3 月的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上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1957年2月,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所阐述的教育方针,强调了要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该文还提出了“红与专”的问题,明确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1 〕这些指示都强调了德育的重要地位。至于1957年的整风和反右运动,1958年的教育革命,“拔白旗插红旗”运动,更是强化政治是德育的灵魂和主要内容。
1958年9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正式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诚然,这个教育方针在文字表述上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成为强化教育上阶级斗争的依据,可以说,建国后自此开始形成以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德育。德育就是政治教育,德育就是阶级斗争教育。一切都必须用政治用阶级斗争来衡量,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对学术批判问题,对个人生活方式问题等等,都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到了1962年,阶级斗争成为学校的一门主课后,德育的政治化倾向更加严重。批判母爱教育,学习雷锋等活动,一方面激发了广大学生的政治热情,但阶级意识过度现象中潜伏着许多狂热过激的观点。
这一时期中国学校德育的另一发展是德育目标的提出和德育内容及课程教材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1963年中共中央在颁布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较明确地规定了中小学的德育目的,并重新制定《中小学生守则(草案)》。1957年8月17日, 教育部颁布《在中学和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经过两年的试验后,于1959年7 月16日,颁发《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规范政治课教学,并筹划成立中等学校政治课教材研究会。1963年5月,教育部组织领导小组, 负责编写中学6个年级的政治课教材,同年7月颁布的新的教学计划中对政治课教学作了明确的规定。1965年1月, 中央编制委员会颁布中等学校专职政治课教师的配量规定。小学及大学的德育教材问题也被列入工作范围。
这一时期,学校德育的理论建设有一定的开展,例如对苏联德育理论的借鉴和批判,高校对红与专问题的大辩论,对教育方针的学习讨论以及对“母爱教育”的讨论和批判,对政治与德育等问题也展开过许多讨论。60年代初各省的教育学会也很注意研究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特点、规律等问题。
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参与了广泛的社会活动。如自1956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和总路线运动。据保守统计,至1965年,全国395 所高校的二十二万师生参加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60年代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先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等各条战线英雄的活动。社会教育是这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本时期学校德育的实践特征
1.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为德育的中心任务,强调政治教育。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此德育工作中突出以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把政治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一方面这是当时国际反帝反修的政治形势的需要,是党对国内主要矛盾估计为敌我斗争在德育上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建国以来学校德育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德育坚持突出政治。其特征是,一是把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强化学生的阶级斗争意识。具体措施是利用四史(村史、社史、厂史、家史)进行教育,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矿山等地,开展四史调查;请“三老”(老贫农、老工人、老红军)作忆苦思甜报告;利用宣传、演讲、文艺表演、观看电影、参观阶级压迫的实地等形式进行教育,使学生懂得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激发其阶级感情,坚定其阶级立场、提高其政治觉悟。二是用政治统帅德育一切工作,无论是团队活动、课外活动、生产劳动或政治课教学,无不强调突出政治,政治和实践需要决定德育工作内容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当时教科书体现了较多的政治内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都重视联系当前的政治形势,现实生活的阶级斗争事例、祖国生产建设的成就进行忠诚于党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三是经常组织师生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政治运动。
政治教育是德育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的某个特定时期适当强调其重要作用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当时党在错误估计形势的情况下,以临战状态来突出政治,把它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就造成很大的偏差,使教育工作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2.组织学生参加经常性的生产劳动,促进其思想革命化。在本时期,生产劳动在学校比任何时候都更受重视。由于当时在学生中存在着轻视体力劳动,特别是轻视农业生产劳动,中小学毕业后不能升学也不愿务农的倾向,于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被提出来,并作为教育方针加以强调。本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但当时在我国却成为革命与否,突出政治与否的外在“试金石”。青年一代愿不愿意、能不能够作劳动者,是有没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最重要的标志,也是检验社会主义学校教育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志。有个别领导就指出:“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必须由党来领导,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教育既然脱离生产劳动,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政治和忽视党的领导。这样,教育就脱离我国的实际,势必发生右倾的教条主义的错误。”〔2 〕这种理解的偏差,导致了当时的学校把开展生产劳动也当作政治任务来抓,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劳动,以为参加的劳动越多,而且参加的体力劳动越笨重,思想就越革命,这叫做“茧在手上,红到心里”。如在1958年春,我国广大中学广泛地开展参加生产劳动的活动,不久就掀起了规模宏大的下乡下厂运动,中等以上学校的师生,分批到工厂、矿山、农村以及建筑工地,与工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小学的师生也广泛地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1958年暑假前夕,在党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号召下,各级学校又掀起大办工厂、农场的热潮和投入全民性的炼钢炼铁的运动。据1958年9月20个省市的统计,有2.11 万所各级各类学校共建小炼铁炉、烘钢炉8.6万座。大跃进期间, 大中小学校频繁地进行生产劳动使教学秩序受到冲击,教育质量大受影响, 受到普遍的批评和指责。 1962年实行调整方针虽然纠正劳动过多的现象,但劳动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仍然不变,后来除了设置劳动课,每年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上山下乡接受锻炼。
这时期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有三种形式:(1)在学校设立的工厂、 农场中进行劳动,这便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到工厂、 农场、人民公社参加劳动。(3)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
不可否认,这时期加强劳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学习劳动技术获得实际的生产知识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受到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把单纯的参加体力劳动视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似乎参加劳动越多结合得越紧密,学生的思想觉悟也越高,结果使教育质量大受影响。
3.广泛开展榜样教育,以英雄精神激励青少年一代。在社会主义建设10年中,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中国人民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投入到建设中,创造了许多的奇迹,涌现出千千万万个英雄。这时期,学校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一系列的典型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大致可分三种类型:一是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如为祖国创业而吃大苦耐大劳的“大庆人”和“北大荒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王杰、欧阳海式的战士;“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式的共产党员;“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董加耕、刑燕子、侯隽等知识青年。二是青少年的楷模,如刘文学、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三是电影、戏剧、文学作品中的革命者,如卓娅和苏拉、牛虻、保尔·柯察金、江姐、许云峰等,他们的理想人格都深深地影响着50、60年代的青少年。应该指出的是,在那一时期众多的榜样教育中,学习雷锋的活动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产生的影响最深。“像雷锋那样生活和战斗”,成为当时广大青年少年的普遍愿望和执着的追求。雷锋精神深入人心。
这时期学校广泛持久地坚持榜样教育,对青少年一代形成良好的品德产生很大的影响,认真学习、忘我劳动、助人为乐在校园里蔚然成风;追求理想、重义轻利、注重人格和精神的自我完善更被视为高贵的品格而倍受崇尚,当时的榜样教育收到好的效果,一方面得益于社会良好的大气候,党风正,民风纯,另一方面所提供的榜样具有可信度高、示范性强、感染力大的特点,能强烈地触动学生的思想感情,并且能满足青少年迫切希望改变祖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心理需要,所以榜样的价值观能得到青少年学生的认可,并化为自觉的革命实践。
4.注重运用社会教育的形式。这时期的学校德育虽然注意相应的理论学习,但更强调“社会即教员”,要求师生走出课堂,到工厂、农村、街道等参加各种活动,充分运用调查、参观、访问、参加生产劳动等方法去接触社会实际,从中受教育。所谓“讲课不如作报告,报告不如辩论,辩论不如参观访问”,便是强调社会教育以及感性知识的重要。至于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更认为具有教育价值,所以1957年的反右运动,1958年的大炼钢铁,1959年的反右倾、拔白旗,1962年后的大抓阶级斗争,大中小学校都无不参与,师生人人齐上阵,个个口诛笔伐。
本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紧密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重视这种形式,一方面因其是老区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不过过分强调以社会为课堂、德育变成只是参观、开会,整天围着运动转,自身的工作秩序受到很大干扰,这是不足取的。
三、本时期学校德育的成效及历史局限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当时强调教育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结合、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向工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党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的忠诚,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艰苦朴素的作风、团结互助的品德、自我牺牲的精神等,这些都具有历史的积极意义。这时期的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又红又专的人才,其中不少人成为社会的精英,他们身上所表现的集体主义思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以振兴民族和国家为目标的自我奉献精神,感人至深,这些人才为推动当时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为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作出不少的贡献。
但由于当时的学校德育受到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影响,使其发展带有明显的历史的局限性。首先当时的学校德育主要强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而把政治仅理解为“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这样就带来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突出政治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德育与政治教育成了同义语,只突出德育的政治功能,而德育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个性发展功能则被忽视。这种狭隘的偏见大大限制了人们教育的视野,也限制了德育作用的发挥。第二个问题是造成学校德育工作和社会政治运动混为一体,德育围着政治转,跟形势转,来什么运动就搞什么教育。这样,造成用政治斗争规律来代替德育的规律,德育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德育的目标“高大空”,德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稳定性,德育的方法手段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大搞“一刀切”、“一窝蜂”、“三化”(一般化、成人化和简单化)。另外,突出政治使教育过程容易出现用社会需要代替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使道德内化大受影响,从而使学生的道德自主性的发展受到限制。第三个问题是德育中的政治泛化混淆了人的道德问题、心理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线,一切都用政治原则来看待和处理,动辄上纲上线,结果造成教育工作的失误,给青少年身心发展带来某方面的伤害。
其次,这一时期的德育过分强调集体主义教育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回顾这10年的教育,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个体的一切都被溶化于集体中,在学校里,很少讲或者不能讲一切与“个人”有关的东西,如个人的需要、个人的自由发展、个人的性格、个人的权益、个人的自主意识,尤其是个人的感情和欲望更被视为卑污的和可耻的。学校的所有活动都被纳入集体行动中,即使是对待学习这类事情,在学习要求和进度上也强求一律,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结果影响了优秀生的创造性的学习,也助长了后进生的依赖心理。在道德教育上,更是提倡做革命的“驯服工具”,“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我们的学校就是依据“个人的发展、个人利益的满足,其根据只能从社会、从集体中去找”这样的理论去教育学生,故那个年代的青少年习惯于遵从要求个人盲目服从集体的律令,形成了不善思考、习惯服从、缺乏道德主体意识的特点。
第三,在教育方式上,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解决思想问题。这本是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仍然一成不变地加以运用,而且不分年龄、不看对象。大跃进期间这种作法尤其突出,有些地方对有错误的儿童也采用鸣放、辩论、出大字报专栏的方法,实质上形成批判、斗争。有的学校在解决儿童品质、纪律问题也采用思想动员、互相揭发、重点辩论、鉴定过关的办法。这些“急风暴雨式”的做法,在后来的文革中更被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革命斗争”手段对青少年的思想感情产生很大的伤害,我们应从中吸取这一教训。
通过对这一时期学校德育的历史回顾总结,有几点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日学校德育的借鉴:
1.德育工作有它自身的规律,不能用社会意志、政府意志、长官意志来代替德育的规律。
2.学校德育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教育要从天上回到地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等落后的情况下,企图通过思想革命来促进社会发展,过度地提高德育的要求,这种思想和做法是不足取的。
3.学校德育要促进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因为完善的德育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应具有满足社会要求和个体自身发展需要这种价值主体双重性的特点。把两者对立起来,强调国家至上或个人本位,都会造成德育工作的失误。
4.学校德育要把灌输规范和启发思考结合起来,也就是,把讲解规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紧密结合。
5.学校德育不能搞群众运动,不能搞“一窝蜂”、“齐步走”,不能要求“立竿见影”,一切简单化的做法都是德育工作的禁忌。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86页。
〔2〕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红旗》, 195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