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四川 绵阳 621100)
【摘要】目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I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本院13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12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的hs-CRP与HbAIC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结论:hs-CRP与HbAIC联合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为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055-02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Effects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Detection on Diabetic Complica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value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IC) detection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 Method 130 cases o patients with diabetic complications in our hospital were st as research group, while 125 cases of normal people were set as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for hs-CRP and HbAIC indexes in serum. Results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ealthy group (P<0.05). Conclusion Hs-CRP and HbAIC combined dete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n clinic. It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doctors on clinic, which is therefore worthy of widely expanded.
【Key words】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Glycosylated hemoglobin;Diabetic complications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临床上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及死亡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增加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担[1]。糖尿病是指由各种病因导致的代谢紊乱性病症。当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较差时,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例如: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等。按照本次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处于炎症反应阶段时,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将作为判断炎症因子重要指标,而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却作为判断患者血糖控制好与不好的重要指标,其中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并发症的病情发展有直接关系。为此,避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病情发生恶化,对13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检测,并与本院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对两种联合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仔细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13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来本院健康体检者125例为对照组,并发症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3例,最低年龄44岁,最高年龄71岁,平均年龄(68.21±2.10)岁,病程在1.2年~10年,平均时间(7.31±2.30)年;对照组中男性63例,女性62例,最低年龄41岁,最高年龄70岁,平均年龄(65.36±3.28)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分组对比。
1.2 纳入标准
(1)130例患者符合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诊断标准;
(2)患者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大于7.1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大于11.0mmol/L以上;
(3)本次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研究组与对照组自愿参加此次研究,两组研究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
(2)伴有精神或神经异常者;
(3)患者资料不完整或不配合治疗。
1.3 方法
两组在检查前一天晚上开始禁食8小时,于次日清晨抽取两管静脉血,其中糖化血红蛋白为2ml抗凝血标本,超敏C反应蛋白为2ml非抗凝血标本,待血清分离后(除糖化血红蛋白标本外),在两小时内完成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检测均采用贝克曼库尔特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型号:DXC-800,其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选试剂选用莱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选用美康生物工公司生产,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本次检测结果由检验科专人负责完成,确保真实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5统计学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记(P<0.05)在统计学中差异明显,记P>0.05在统计学中无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hs-CRP、HbAIC检测结果对比
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12.35±2.44)、糖化血红蛋白(9.86±1.68),;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3.41±0.88、糖化血红蛋白4.81±1.03,研究组的各项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常见并发症有心脑血管性疾病,而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糖尿病属于一种炎症过程,通常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超敏C反应蛋白是急性发作时期反应蛋白的指标,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项和代谢类疾病有关的炎性因子。钟淑萍[3]等人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可拮抗肝脏急性时期蛋白合成,在胰岛素抵抗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能抑制肝脏合成蛋白。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或者胰岛素分泌不够为主要特点,表现形式为慢性血糖不断升高的代谢疾病,随着人们生活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若糖尿病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的状态,并且与各种机制作用结合下,引起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血管或神经病变),例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等合并症,严重危及糖尿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两种联合检测,不仅可以为糖尿病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还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血清中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作为判断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好坏的关键指标。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与血糖浓度、血糖与血红蛋白进行正常接触时间、红细胞生存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鉴于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血糖浓度波动幅度较大,临床上每次血糖检测只作为当天的参考依据,而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生存时间很稳定,可以判断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近2个月以内血糖近况,而且与血糖短期波动没有直接关系,经过单纯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就可以判断糖尿病患者近期内血糖控制状况,如果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超过正常值,会降低红细胞对氧的耐受力,进而糖尿病患者的机体组织与全身细胞出现缺氧现象,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
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将作为判断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的急性炎症因子关键指标,而超敏C反应蛋白主要由五个相同的非共价键联合的亚基组成的非糖基化聚合蛋白物质,当糖尿病患者在受到炎症、感染、肿瘤以及组织损伤时,超敏C反应蛋白由肝细胞形成,主要由白介素(IL-1)、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炎症因子控制。超敏C反应蛋白生物特征是能识别与激活其他其他影响炎症与防御机制等一种物质,特别是对细菌与真菌的识别与结合,具有激活补体系统作用,进而释放炎性物质,并促进细胞间的黏附与吞噬反应,还能快速溶解靶细胞,从而引起糖尿病患者发生炎性反应。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初始环节为血管内膜受损,据研究显示,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不断增高能引起患者血管内膜不同程度的受损,使患者出现动脉作样硬化,还增进糖化与终末产物作用于血管壁蛋白,使糖尿病患者血管壁增厚及弹性减弱,最终引起血管并发症。根据文章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2.35±2.44)、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86±1.68);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3.41±0.88)、糖化血红蛋白水平(4.81±1.03),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与樊华[4]等人研究报道结果相符。由此可见,炎症因子在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据研究发现,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呈正比,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越高表示糖尿病患者病情越严重,若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越低表示糖尿病患者病情较轻。由此可见,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既能反应患者实际病情,还能让临床医生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同时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及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按照上述情况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为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对于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来说两种联合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实用性价值高,值得临床工作者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唐振媚,林芳,黄群英,等.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4):487-488.
[2]黄显丰.超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6):1753-1754.
[3]钟淑萍,王兴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7):122-125.
[4]樊华.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实用老年医学,2013(12):1012-1014.
论文作者:吴明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血红蛋白论文; 蛋白论文; 并发症论文; 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血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