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手法配合护理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_陈 敏 李明波 陈晓英

陈 敏 李明波 陈晓英(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644000)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配合护理及康复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牵引及药物输液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针刀及手法治疗配合护理及康复锻炼方法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腰腿痛VAS视觉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VAS视觉疼痛评分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运用针刀治疗配合护理及康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针刀;护理;康复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21-02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笔者医院骨伤科住院腰椎间突出症患者60人,将6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7-66岁,病程最短的3天,最长的23年,采用普通牵引及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35-71岁,病程最短的7天,最长的21年,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刀及手法治疗,配合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治疗。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常规疗法包括普通牵引治疗和药物治疗。

普通牵引治疗:患者平卧于牵引床上,给予普通骨盆牵引,根据患者体重及体质情况,牵引重量为16-20kg,每日牵引40-60分钟。药物治疗:采用七叶皂苷钠10mg,加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滴注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刀、手法治疗配合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

具体方法:1.2.1 针刀治疗,体位[1]1.2.2 手法治疗针刀治疗后,可立即做连续提腿复位手法,使其复位。方法:病人俯卧治疗台床上,第一助手将患者膝关节屈90°,使小腿与大腿垂直,该助手站在治疗床上,靠近患者膝关节,弯腰握住患者双踝关节上缘;术者和第二助手站在治疗床两侧,用双手拇指指腹压于患椎旁压疼点上,二人各压住自己的一边。第一助手将双小腿垂直提起,使患者髂前上棘离开床面为止。在第一助手提起双小腿的同时,术者和第二助手双手拇指一齐下压椎旁痛点,用力的方向与脊柱矢状面呈45°角。当第一助手放下小腿,患者膝部着床时,术者和第二助手也同时松开。第一助手见患者膝部已着床面,术者和第二助手已经松开,再提起患者的小腿,高度如前。术者和第二助手在第一助手提起小腿的同时,再一次用双手拇指按压患椎两侧的压痛点。如此连续提压15-20次。将小腿放下、伸直,检查患者椎体两旁的压疼点;无放射痛或放射痛明显减弱,即可停止整复,如放射痛无改变,可再做1遍;但是不能超过3遍。

1.2.3 护理措施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及有无放射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疾病相关知识;术前和推拿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术后、推拿后即用腰部固定腰部,平卧硬板床;观察腰腿疼痛情况。卧床休息是很重要的治疗手段。嘱病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姿势,避免脊柱长时间固定动作。饮食宜营养丰富,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思想疏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翻身时必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出院时评价实施效果,记录偏差,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和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

1.2.4 腰背肌肉功能锻炼方法(1)、站立式锻炼:①穿负跟鞋:或站立的时候,双脚前脚掌踩一本厚书,让脚跟低于脚掌。

②旋转摆腰:站立位,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沿腰部中轴左右摆动旋转,幅度由小到大,顺逆交替多次。

③交叉扭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侧,一手举过头,如果左手在上,先向右侧后方摆动,然后交换做同上动作。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做多次。

④捶腰:站立式,两脚稍分开,左右手半握拳,轮流朝后捶击腰椎间盘突出之处。做50次,力度以能忍耐为宜。

(2)、床上锻炼①仰卧位拱桥式腰背肌肉锻炼:仰卧屈膝,以头部,双肘及双足为支重点,弓形撑起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至患者认为最高度后维持几分钟放下,再撑起。反复数次,以舒适为度。

②抱膝触胸:仰卧,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要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③侧卧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用力将其朝上抬高,屏住一会儿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④飞燕点水式背伸肌锻炼:患者俯卧位,利用腹部作为支点,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高,两臂后伸,整个身体呈反弓状。屏住几秒钟的时间再缓缓放下。

⑤中腰段牵引:胸部朝向地面,尽可能的前伸上体。

⑥卧位关节后伸:保持膝关节紧锁,同时使下肢离开床面8~10厘米。

1.3 诊断标准[2]① 腿痛重于腰痛,腿痛呈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② 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麻木;③ 直腿抬高试验较正常减少50%,兼或有抬高试验阳性,胭窝区域指压胫神经引起肢体远近两端的放射痛;④ 出现4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征象(肌肉萎缩,运动无力,感觉减退和反射减弱);⑤ 与临床检查一致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如CT等。

1.4 疗效判断标准:1.4.1 VAS测定疼痛评分[3]的基本方法通常用一个10点的标尺组成,在标尺的左侧0分端标记着“无痛”,右侧10分端标记着“最痛”。告诉病人用在1Ocm长的标尺上做标记来表明自觉疼痛的强度。这样疼痛的强度可以用10分表示最痛,而0分表示一点不痛。医师根据病人标记位置评出分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可,>8分为差。

1.4.2 疗效判断[4](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

(2)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1.5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配对t检验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VAS评分进行评估。应用X2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

2 结果2.1 两组治疗2周后,采用VAS视觉疼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AS视觉疼痛评分均有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O.05)。见表1。

3 讨论脊柱是人整个身体的支柱。它由26节椎骨借助23个椎间盘关节及韧带连接而成。脊椎呈一个“S”型。这为脊柱的灵活性提供条件,也对自身重力和外在压力起到缓冲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患者腰部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而失去弹性,其内的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核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在局部机械压迫及化学物质的刺激下,微循环及神经营养障碍,神经根产生水肿充血、渗出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等炎症反应,压迫附近的脊神经,加上局部的无菌性炎症而导致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胀痛,活动受限,许多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感。目前,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可以缓解病情[5]。但是,我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许多病人传统治疗(牵引、理论等)治疗时间长,效果不理想,在传统治疗后期,常出现腰及下肢无力感;治疗康复以后,不知道平时的生活方式及锻炼方法,常容易复发。因此,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及患者自身的功能锻炼十分重要。恢复脊柱正常的力学稳定性是临床治疗的关键环节,脊柱的稳定性与骨性结构、脊椎旁的肌肉与韧带等有关,改善肌肉力量对腰部活动范围、协调性及稳定性的恢复十分重要[6]。针刀可以松解粘连,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另外,针的刺激可以改变局部的生物能力,调节人体内力学状态的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1]。正骨手法通过松动发病部位的上下关节,纠正椎间关节紊乱的现象,使关节间对合关系得到恢复,同时使病变椎间盘及神经根产生移位,减轻神经根机械压迫,降低张力,从而可以调整椎间盘在空间力学上的平衡状态和脊柱顺应性,恢复脊柱生理功能平衡[7]。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耐心沟通,能够使其主动且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其次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体位训练指导与肢体功能锻炼指导等,在功能锻炼过程中,基于个体化、早期性与循序渐进式等原则,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且有效的训练方式。使患者腰背肌肌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使得患者脊柱稳定性得到了增强,有效预防了各种并发症,不仅缩短了患者治疗的时间,同时也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8]。我们临床观察60例患者发现,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针刀、手法治疗,配合护理措施及康复锻炼指导,患者疼痛的缓解和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促进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1] 李鹏程.汉章针刀外科学[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179.[2]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第三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8.[3] 刘云鹏,刘沂.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M].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46-247.[4] 邓玲.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4:214.[5] 罗泽斌.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19),1:18-19.[6] 黄动锋.临床康复医学[M].第一版.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238-240.[7] 刘彦璐,李绍旦,等.正骨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医正骨,2015,2(27):26-27.[8] 钱朝辉,范利兰.护理干预对68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疗效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8(1):196-197.

论文作者:陈 敏 李明波 陈晓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6

标签:;  ;  ;  ;  ;  ;  ;  ;  

针刀、手法配合护理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_陈 敏 李明波 陈晓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