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集论文,经济增长论文,进程论文,中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7)04-0020-07
一、引言
有关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这一重要命题,传统的争论集中在“城市化水平是否过高”这一问题上。支持“过度城市化”的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发展阶段时的城市化水平,以至于偏离了适宜的城市化水平。[1] 反对者则在质疑,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是否有必要完全遵循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低城市化是否确实有助于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尽管这一争论非常重要,但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人口在城市层面上的分布,即所谓城市集中度。城市集中度是一个与城市规模体系内涵十分相近的概念,但在本文中作者更愿意将其视为一个大都市化指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资源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的程度,而不是分散到许多城市。实际上,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证方面,大量的研究暗示城市集中比城市化本身更为重要。如Duranton和Puga对城市集聚经济微观基础的理论阐述[2] 以及Rosenthal和Strange的经验分析结论[3]。
研究城市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城市趋同假说入手①,似乎能给人一个十分直观的认识。以“威廉姆森假说”和“核心—边缘”理论为基础的城市趋同假说暗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较高的城市集中度对生产率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最初,凭借产业的空间集聚(经常发生在沿海城市),一国或地区将充分利用有限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如基础性的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以及管理和人才资源,这种空间集聚将加强信息外溢和增长知识积累。[4] 随着交通网络和经济的发展,以及首位城市规模不经济的出现,城市的集中程度逐渐下降,许多研究者对国家的城市集中模式进行考察,发现国家城市集中度将随着从低收入水平增长过程开始上升,然后在中低收入水平(按1987年的购买力平价美元计算,人均收入大约为2500美元)达到峰顶,然后下降。[5] 我国2005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按照购买力折算,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如果按照城市趋同假说,显然,现阶段较高城市集中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必要的。
本文研究有两条主线,一是从城市化道路的角度探讨城市集中度的现状;二是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二者并不是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因此实为一条主线。
二、我国的城市化道路与城市集中度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的城市化已经严重滞后。但是,经过大量的论证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一论断并不科学,部分原因在于我国城镇人口统计标准与国外不同。厦门大学李文博等在对中国实际城市化水平采用不同方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国际比较后指出,中国目前的实际城市化水平仅仅比国际正常水平略微偏低,不存在异常的偏低现象,但却存在严重的城市规模结构偏差。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问题不是城市化水平,而是城市化质量,也即城市集中度的问题。
1.城市集中度的国际比较
通过对城市化进程的考察不难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的发展本身是“集聚”和“扩散”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前期,集中的能量大于扩散的能量;在后期,扩散的能量大于集中的能量。这在地理空间上表现为集中过程导致城市的出现,城市集中度上升;扩散过程表现为大量小城镇的兴起,城市集中度下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实际上是一个从小城镇到大城市,再从大城市到小城镇,城市集中程度呈倒“U”型的发展过程。而我国的城市化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典型的城市化道路比较起来是一种背离,[6] 这种背离主要体现在大城市发展的严重滞后,进而导致城市集中度偏低。
表1 城市人口超过100万集中度(%)的国际比较
198019952000
世界平均14 16 16.5
低收入 7 10 10.9
中收入 18 22 22.6
高收入 30 32 32.0
中国
8 11 11.3
美国 36 39 39.0
日本 34 37 37.5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1-2002,西苑出版社,2003。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集中度比世界平均低5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21个百分点,比美国低28个百分点,比日本低26个百分点。总体看来,我国的城市集中度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水平。
许多地理、历史与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模式,但决定国家城市集中程度和模式的主要还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城市集中度偏低,一方面,是受传统城市化制度安排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与我国工业化战略的转变有关。
从城市化的制度安排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和《关于建立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使得户籍管理成为控制人口迁移的重要手段。户籍制度辅以教育、粮油、劳动用工、社会福利等制度,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截然分开,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必须迈过“农转非”这道高门槛。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又进一步明确了“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这一方针直接导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实际上是一种“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模式,因此,尽管我国的城市化程度提高了,但城市集中度仍然偏低。
从我国工业化战略的演变看,1978年前,片面追求重工业化是我国工业化战略的主要特征,其实质是一种较为极端的赶超型战略。1978年后,我国工业化战略逐渐进入较为缓和或循序渐进的过程,产业结构由重工业占绝对优势向轻重工业比例协调转型,其结果导致经济组织规模结构的调整,中小型经济组织单位迅猛发展,主要是乡镇企业。1978年乡镇企业产值在全社会总产值中只占到7.2%,到1994年乡镇工业产值已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中小型经济组织单位的增长为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增添了巨大的活力。据统计,建制镇数量从1978年的2173个增长到1997年的18000个,成为中国城镇体系中的主导力量。尽管经济组织规模结构的转型带动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也造成了我国城市集中度偏低。
2.城市集中度的区域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从而导致各区域之间的城市集中度水平并不划一。为此,我们考察了区域层面上城市集中度的差异情况。本文只计算了25个省区的城市集中度,由于四个直辖市本身属于城市,故排除在外;此外,海南情况比较特殊,西藏数据难以查询,故也排除在外。一般而言,城市首位比指数是测度城市集中程度的常用方法②。亨德森认为,城市首位比指数拥有足够的信息反映城市集中度的大小[7]。因此,本文采用城市首位比指数作为衡量城市集中度的指标。
表2 2004年城市集中度的区域差异
平均值 高集中度 中集中度 低集中度
(P≥0.370) (0.216≤P<0.370)
(P<0.216)
辽宁(0.204)
江苏(0.134)
浙江(0.187)
东部地区- -福建(0.134)
(0.139)
广东(0.129)
河北(0.115)
山东(0.086)
江西(0.139)
山西(0.212)
中部地区-湖北(0.297) 湖南(0.110)
(0.166)吉林(0.222)黑龙江(0.162)
内蒙古(0.168)
河南(0.092)
安徽(0.095)
青海(0.844)甘肃(0.317) 四川(0.165)
西部地区
贵州(0.374)陕西(0.324) 广西(0.123)
(0.324)
云南(0.327)宁夏(0.264) 新疆(0.13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如上表所示,我国的城市集中度呈现出东低西高的态势。东部地区的城市集中度普遍偏低,平均水平仅为0.139;中部地区为0.166;而西部地区城市集中度普遍偏高,平均水平为0.324,是东部地区的两倍多。由于城市集中的程度受社会发展、经济水平、自然条件、历史路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非单一。如果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空间结构必然由集中向分散转变,表现为中小城市的不断壮大发展。目前,东部地区是否处于这一阶段仍需进一步的证明,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把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归结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必然结果,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似乎更为清晰。宁越敏教授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展现出一种新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痕迹依然清晰可见;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其结果是经济运行主体多元化,政府、企业、个人都积极参与了经济发展乃至城市化的进程[8]。这一进程表现最明显的是东部沿海地区,而内地城市化动力在相当程度上仍表现为一元或二元结构。换言之,正是由于经济运行主体多元化趋势推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使得城市化由“自上而下”模式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并行转变,从而使得中小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集中度降低。而西部更多地停留在传统的“自上而下”城市化模式上,中小城市发育度偏低,致使城市集中度偏高。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城市集中度总体水平依然偏低。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城市集中度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城市集中度相对较高。那么,现阶段我国的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
三、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在静态的城市模型中,城市集中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而造成GDP的损失。在城市化水平给定的前提条件下,当城市集中度过高时,城市的发展仅仅集中在一个或两个首位城市中,生产要素和其他资源的过分集中,使得这些城市很容易产生规模不经济,变得过度拥挤,人均基础设施投入成本过高。而当城市集中度过低时,生产要素和其他资源可能较分散地分布在各个城市,难以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规模效应。此外,小城市一般难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而且缺乏资金方面的投资[9]。
从动态的角度看,Black和Henderson在Lucas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城市体系的增长模型,发现城市规模对当地信息外溢程度有着积极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当地知识的积累和生产率的提高。[10] 当城市集中度过高时,首位城市规模过大,导致资源偏离生产活动中的投资和创新,而用于努力维持一个拥挤区位环境下的生活质量。Richardson对四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问题研究后认为,特大城市中过高的人均基础设施和住房投入成本,使得投资偏离创新和生产活动。[11] Durabton和Puga则认为,城市集中度过低,各城市的规模偏小,致使城市缺乏创新环境,影响了国家生产率的提高[12]。
2.模型的构建
基础模型取自柯布—道格拉斯方程:
方程(2)反映了经济的增长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作用的结果。通常,可看作基期区域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开放度、城市化水平和城市集中度等。[13] 由于本文考察的是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故抛开其他因素,把方程(2)中的技术进步()假定为城市集中度的函数:
本文目的是考察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由于城市集中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内在的联系,城市集中度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14],也即城市集中度的影响受经济水平的制约。为此,本文拟通过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一:纳入城市集中度与人均收入的乘积。模型如下:
方法二:将25个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发达地区,指人均GDP大于7000元的省区;一类是发展中地区,指人均GDP小于7000元的省区。分别考察这两类地区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如下:
其中,A表示相对发达地区;B表示发展中地区。
此外,城市集中度还受区域规模(特指面积和人口规模)的影响,区域规模越大,城市集中度越低。为考察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受区域规模的制约,在方程中纳入城市集中度与区域规模的乘积。模型如下:
3.计算与结果
本文选取2000-2004年为研究时段,以25个省区(不包括四个直辖市,海南和西藏,以及港澳台地区)为研究样本③,样本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1)》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将相关数据分别代入四个模型,利用SPSS12.5软件进行运算分析,结果见表3。
结果分析:
(1)所有模型中,资本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呈正相关,且贡献率明显高于其他因子,表明现阶段投资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显著性并不明显。
(2)模型1和模型4结果显示,城市集中度与GDP增长率呈正相关,表明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正面影响;而模型2中,城市集中度与GDP增长率呈负相关,这似乎与模型1的结果相矛盾。此外,我们发现变量(Primacy*人均GDP)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模型3,我们发现造成城市集中度负效应的主要原因来自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而不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集中度越高反而越不利于经济增长。由此,我们推断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尽管模型2的显著性低于模型1。
(3)模型3中,相对发达省份的城市集中度回归系数为负值,而相对欠发达省份的城市集中度回归系数为正值。这说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经济发展初期,城市集中度越高越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集中度越高反而越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因此,对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片面地追求较高的城市集中度对经济持续增长未必是件好事。
(4)模型4的显著性明显好于前三个模型。在模型4中,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影响,但变量(Primacy*区域规模)与GDP增长率呈负相关,这说明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受区域规模的制约,区域人口规模越大,城市集中度的影响越小;反之亦然。
四、结论与思考
根据对上述模型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我国的城市集中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从区域层面上看,出现了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存的复杂局面。
其次,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其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别,城市集中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就中国现阶段而言,东、中、西部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也体现出相对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集中度较低,这是由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而目前就其所处经济发展阶段而言,已经出现城市集中度相对过高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这说明在经济相对最为发达、城市已经相当集中的部分地区,人为提高其集中度反而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负面的影响,故不宜过度集中发展大城市,而应着力推动中小城市的发展壮大。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集中度,虽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对较高的水平,但考虑其尚处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较高的城市集中度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因此加快壮大中心城市是增强其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第三,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受到区域人口规模的影响和制约。对处于相似经济发展阶段、具有相近经济实力的区域而言,人口规模越大的区域,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反而越小。因此在考虑城市集中度影响的同时,应基于区域现有的人口规模,制定符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城市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有关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一直存在着“大城市优先”与“中小城市优先”之争。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应该坚持发展大城市,因为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往往具有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优势;有的学者则坚持,中国应走中小城市优先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因为中小城市能够解决众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且有利于消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尽管各家之言都有其内在的道理,但却忽视了我国地区之间的差异性。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从城市集中度的角度而言,地区之间应采取差别化的城市化战略。
相对而言,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特大、大城市发展已较为成熟,单靠大城市的发展不足以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今后应适当地发展中小城市。此外,目前我国的城市数目相对较少,据统计,日本的城市国土密度为55座/万km[2],而我国仅为O.7座/万km[2]。要使我国城市国土密度达到日本现在一半的水平(我国人口密度只相当于日本的1/2),就要增加21000多座城市,也就是说,即使将我国现有的大约19000多个建制镇都发展为城市,也达不到这样一个水平。[15] 而城市数目的增加,实际上就是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市数目的增加。从实际情况考虑,现阶段,这一任务更多地要靠东部地区实现。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好、发展水平高,且市场经济发育较为成熟、企业众多,这些为中小城市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土壤”。今后应重点培育中小城市,特别是对那些有条件发展成为小城市的建制镇,要按城市标准去建设和发展,通过人口、产业的集聚,实现现由“城镇”到“城市”的转变。
对于内陆经济欠发达省份而言,今后的重点仍是加强大城市的发展,提高区域的城市集中度。根据上文分析,现阶段,较高的城市集中度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作用。而现实显示,大城市在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在那些区域规模偏小的省份,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要相对高于东部发达地区。相对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布局分散,应制约其建设更多的城市。此外,客观规律表明,中小城市的发展更多要靠大城市的支撑。典型的案例表明,成功的乡镇企业更多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在于,一方面,可以获得大城市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供给;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大城市的广阔市场。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中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城市集中度,积极吸引人口、资源向大城市集中,通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注释:
①所谓城市趋同(urban convergence),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或区域内的城市集中程度将逐渐下降的趋势。其内涵与国家或地区趋同概念的内涵十分近似,故又被称之为“威廉姆森-汉森假说”或者是“城市趋同假说”。按照威廉姆森假说,根据威廉姆森假定,在从低收入水平开始的增长过程中,国家将首先经过区域趋异和产业集中的阶段。汉森将其解释为在有限区域内的发展,目的在于有效地利用稀缺的基础性资源,诸如道路、技术熟练的工人和管理资源(Hansen,1990)。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先的发展区域变得拥挤,进一步的投资将服从收益递减的法则;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投资能力的提高,国家能负担起对其他区域的开发,这就会导致工业的分散、落后区域的增长和朝区域趋同方向的推进。如果将城市视为一个特殊经济区域的话,威廉姆森的倒“U”型假定理应是成立的。
②城市集中度的度量方法一般有三种:一种是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Wheaton and Shishido,1981; Henderson,1988);二是帕累托参数(Rosen and Resnick,1981);三是城市首位比指数,表示最大城市的人口占全国或地区城市人口的百分比(例如,Mutlu,1989; Ades和Glaeser,1995; Junius,1999)。相对而言,城市首位比指数对样本数据要求不高,易于操作,故本文采用城市首位比指数作为衡量城市集中度的指标。
③由于海南省情况比较特殊,城市数目过少,其城市集中度与其他省区不具可比性,故在本文中剔除。
标签:经济增长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城市化进程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小城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