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_国际竞争力论文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_国际竞争力论文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面临一系列新的国际竞争环境,能否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关键取决于如何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国际市场的竞争,主体是企业,而决定企业竞争胜负最终力量的是核心竞争力。可以肯定,没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就没有我们参与竞争的主动权;没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普遍增强,我们的竞争优势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是应对加入WTO的紧迫课题。中国“入世”意味着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与国外大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的企业在规模上不相当,竞争上处在弱势地位。

而随着国外大企业间强强联合的不断出现,其竞争优势会更加明显,中国企业与之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如果不及早应对,不仅难于竞争,而且会陷入生存危机。近年来,全球并购大潮迭起,规模逐年提高,从1996年的1.4万亿美元迅速升至1999年的3.4万亿美元,其中跨国并购规模比上年增长47%,创历史新高,而且近年来的并购是以强强联合为特征,以增强竞争力为目的的。这样形成的大企业不仅在规模上做大了,而且在核心能力上进一步做强了,其竞争力明显提高。所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创造条件促进中国大企业的加快成长,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国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过程,也就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的过程。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方向,就是“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依靠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大企业为主导,需要我们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体选择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存在一个主体选择问题,是以大企业为主体还是相反,这是需要首先明确的重要前提。事实上,在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上,确实经过由大到小、由小到大的变换过程。我们曾坚持“大企业制胜”,也同样认为“小的是美好的”。但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是,与中小企业层出不穷、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并且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规模和实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增长。

不仅如此,从世界500强企业近年发展的情况来看,世界企业出现了超大化趋势,一些超大规模企业的营业规模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一些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程度。

从动态的意义上来比较,中国企业的成长速度虽然也在加快,其明显标志就是每年都有新的企业加入到世界500强的行列中。但是,在中国企业成长的同时,500强企业也在成长,但这种成长是不同步的,而这种不同步成长使中国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剑桥大学的彼德.诺兰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大型企业—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一文中,通过十几个行业的比较分析,得出中国企业与世界企业“差距在不断扩大”的结论,并对产业差距扩大的内外部原因进行了分析。其内部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中国的产业政策在“公司”的定位上缺乏连贯性。中国的改革意在增加大型企业的自主权,使之成为法人企业,但其结果却导致有实力的国有公司几乎不可能与其他有实力的公司的合并。二是地方保护主义对企业的合并等行为的干预。三是计划经济的残余影响,既包括企业办社会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产权方面的问题没解决,这就很难排除政府的干预。

产业差距扩大的外部原因主要是:中国在建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大公司过程中,正好赶上了世界商业史上(可能包括工业革命在内)最具革命性的时期。几乎在所有行业都有一批全球生产公司,这批公司为数不多,异常集中,主宰着世界市场;而且这些大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国家,它们在市场上形成了先入为主的优势。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现在真正在国际领域参与竞争的还是大企业,竞争实际上是大企业的竞争,我们面临的压力是来自国际跨国公司的压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重要的是要走出所谓“大企业病”的误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公司战略。应当看到,全球企业发展进入巨型化时代。如果我们无视这一事实,盲目地否定大企业,断言企业规模一大就会出现“大企业病”,因而把发展的重点转向中小企业,这同样会贻误我们的发展时机。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的落实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条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现在重要的不是要不要发展大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而是解决培育和发展什么样的大企业、如何培育、怎样发展的问题。

路径选择。在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方面,我们面临双重路径选择:一是由大到强;二是由强到大。

现实的选择应当着眼于由强做大,以强势企业为核心,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强势企业集中,推动资源的从优配置,在强的基础上实现做大的目标。这是真正的低成本扩张,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其竞争力也会得到增强。

要把企业做大做强,一是要真正贯彻市场经济原则,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二是要自我成长与合力成长结合,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企业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完全依靠自我成长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有更加开放的眼光,加大开放力度,立足于全球配置资源,特别是要加强与大的跨国公司合作,借外力促发展。三是要进行体制结构调整,实现企业体制的再组织。中国企业体制的组织化过程与体制转轨是同步推进的,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其突出问题是单纯规模膨胀,造成组织结构不合理,弱化了体制结构的内在活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当前,企业发展进入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阶段,推进这一战略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展开,一是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主要着眼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其竞争主体与一流企业比较的优势;二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着眼于企业自身能力的成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强调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者目标是相一致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是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培育独特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的重点是构造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竞争主体。

为了便于下面的分析,这里我们还有必要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致性作进一步的说明。国际竞争力首先出于对国家竞争力研究的需要,“国际竞争力”是直接描绘一国(地区)竞争能力的指标,它既能反映一国(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及其在国际比较中的地位,同时还能反映出在实际竞争中的结果。由于构成一国竞争之基础的主要是经济方面,所以对国家竞争力的测评主要是通过若干经济指标体现的。由于各个国家研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和背景不同,其对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着眼点也不尽相同。

随着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始聚焦到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而且提出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和评价体系,其关注点主要是大企业,因为体现国家竞争力的主要载体是那些大企业。

研究的进一步展开,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又集中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因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本来是密不可分的,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必须首先具有核心竞争力,或者以核心竞争力为条件。同样,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其国际竞争力的体现,因为二者分析前提是一致的,都是以世界同行业一流企业为参照,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的。

政府作用。从严格意义上讲,企业的竞争力只能在市场竞争中去增强,同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也只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才能成长。因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不是培育出来的,而是在竞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在中国特定的体制和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成长又不能完全脱离开“培育”的过程,具体说就是还需要政府的积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加入WTO意味着我们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方面对政府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也为政府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要求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有足够的调控力度。

市场是重要的,但市场并不能解决长期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这必须要由政府来完成。在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上,政府的作用在于创造企业的成长环境。从市场经济本身来看,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客观上存在一个“潜在无序”的问题。这种无序可以多方面表现出来,包括缺乏健全法制下的无序、缺乏健全市场规则的无序、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的无序、各种权力和利益再调整下的无序等等。所以,在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市场的规范化、秩序化,这样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提供有效的保证。

标签:;  ;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