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论文_孙宁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论文_孙宁

(四川省南部县第三小学 南部 63730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倡导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与体验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方向。。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呢?

一、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方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兴趣、爱好不同,个性阅读表现也就会有所不同。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例如,在教学《长征》一课,我让学生灵活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朗诵好的尽情显示朗读风格,喜欢讲故事的可讲讲长征的故事,还有的可以搜集长征的资料、图片,办手抄报,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这样自主选择阅读方式,读与练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阅读会变得主动积极,读书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丰富阅读课堂的教学资源,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阅读平等对话,以展现自主的阅读新方式。

二、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阅读中各抒己见

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因此,在阅读活动时,不论是集体的讨论,还是合作小组的探究,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阅读中,要求每个人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个性化看法。例如,我在组织学生阅读《秋魂》一课时,针对文中“秋实”、“秋色”、“秋味”、“秋风”、“秋叶”、“秋土”、“秋景”几部分,让学生有感情读出自己最欣赏的部分,并谈出理由。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结合自己习得的阅读方法,分别谈了自己独到的感受,在这种讨论的氛围中,学生们说出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进而提高了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所以,在自主探究中能够各抒己见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好方式。

三、指导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例如,在教学《背影》时,对“我”与父亲在车站分别时看到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的描写,学生阅读后对“眼泪”的看法很不一致:有的学生认为是感激之泪,感激父亲对他的爱;有的学生认为是惜别之泪,因为刚刚与父亲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还有的学生认为是伤心之泪,对父亲的同情与挚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学生的这些独特的思考我们不应扼杀,应该允许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创造性地研读课文。只有鼓励学生对作品做出独到的评价,才能不断闪现创造的火花,从而达到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四、组织学生阅读讨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去阅读。例如,在教学《三克镭》一课时,在学习居里夫人自传中的一段话时,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居里夫人完全可以申请专利,更好地进行实验,这样对她的科学事业更有帮助。而有的学生认为居里夫人伟大人格是高尚的,这正是我们社会所推崇的。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加上老师正确的引导,学生更尊敬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尊重学生的见解、珍视他们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创造力、探究能力就会逐步培养起来。

五、将阅读教学生活化

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阅读内容应与现时代的生活和儿童生活相一致,保证阅读经验与儿童经验的一致性。例如,在教学《落花生》时,有学生认为花生的确是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然而桃子、石榴不仅外表好看,而且也很有用,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现在市场上的商品不但要质量好,而且包装要漂亮,销路才好。作者拿它们和花生比,有些不妥。学生的观点独到,但与老师的预想不一致。但是,我马上给予鼓励和肯定,往往能再次激起学生认识与表现自我的激情,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创新的成功。

六、鼓励学生阅读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启发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排解疑难,对学生的提问如果见解独到,教师要热情鼓励,这样学生才敢于质疑。例如,在教学《找骆驼》一文时,学生就提出“撒在地上的米,留在地上的骆驼脚印和留在树上的齿印为什么老人能看到,而商人看不到呢?”的疑问。我认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立即肯定学生善于发问的精神,并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得出大家认可的答案。因此,指导学生阅读质疑问难,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利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质量。

七、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呈现阅读体验

由于学生的兴趣有别、个性特点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呈现阅读体验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喜欢朗读,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喜欢陈述……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例如,学生们阅读了《皇帝的新装》以后,我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学生有的分角色朗读,有的编演课本剧,有的续写故事,有的做采访的准备,还有的学生画了讽刺意味很强的漫画……课堂成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现的舞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八、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外阅读内容

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让学生有选择阅读内容的权利。例如:在课内阅读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鲁迅的其它文学作品,不限题材和体裁,只要有所收益即可。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不同的阅读材料,有的学生阅读了散文诗《野草》,有的学生阅读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有的学生阅读了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管学生阅读哪篇文章,都分别在不同的方面了解了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品味了鲁迅先生给我们留下的十分丰富的文学语言。学生在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时,其个性体验也得以呈现。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新课程的要求,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培养具有个性化的人才的需要。在以后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只有投身于教学实践,不断更新、完善自己,努力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才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之中,自由释放情感,充分展现个性,真正学会学习,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论文作者:孙宁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论文_孙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