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共产党百年沧桑及其镜鉴
●张旭东 孙劲松
[摘 要] 德国共产党成立于1918年12月30日,在长达一百年的发展征程中历经了沧桑变幻。鼎盛时期,德国共产党曾作为执政党而存在;低谷时期,它遭到排挤甚至濒临取缔。历史地看,德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经历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争取民族和社会解放,冷战期间统一社会党在民主德国执政,柏林墙倒塌后民主社会主义党夹缝中生存,以及2007年后的左翼党四个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受苏联影响较大、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误区、党的领导能力不足等特点。准确认识和把握德国共产党长达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的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德国;共产党;百年沧桑
德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有过发展的高潮也有过低潮,在高潮时作为执政党而存在并领导国家发展,低潮时被查禁、驱逐甚至惨遭屠戮。德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斗争史。
一、德国共产党的成立: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里程碑
1918年德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于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德国民众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德国无产阶级革命而言,德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其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改良主义倾向分离,形成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德国无产阶级马列主义战斗政党的基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德国工人运动得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的指导。德国共产党的纲领明确宣布要为继续发展革命,建立工农政权而斗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德国工人运动中第一个真正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纲领。对德国民众而言,德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德国拥有了自己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德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为使德国人民从帝国主义、军国主义的奴役和战争灾难的枷锁中获得民族与社会解放,进行了不倦的斗争,它有效保障和推动了德国人民追求和平、统一、民主、自由与解放的进程。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言,德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工人运动的左翼与右派和中派主义的彻底决裂。德国共产党在成立大会上表示坚决反对恢复第二国际,主张建立“采取真正革命行动的国际”。德国共产党的成立,也促进了其他国家无产阶级先进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推动了第三国际的建立。列宁十分重视这个第二国际中最大的党的发展变化,他认为,当斯巴达克同盟改名为德国共产党时,真正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的、革命的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的建立,就成为事实了。[1]
高效科学的机制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国家经济整体健康协调发展,而且对于国家金融安全的提升也非常有利。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实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发展受到资源分配不平等影响,存在发展受限的问题。
二、德国共产党的发展进路:百年风雨历程
在成立之后的一百年间,德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经曲折,主要有四个重要发展阶段:
(一)1919—1945:反对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争取民族和社会解放。德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工人阶级进行了多次英勇斗争,但是由于社会民主党右派领袖的反叛,十一月革命后德国帝国主义的基础依然存在。因此,反对帝国主义和战争,争取民族和社会解放,成为这一时期德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
1919至1923年,德国共产党为了使十一月革命取得的成果得到保护,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多次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暴动。1929年5月德国共产党十二大全盘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第三时期”的理论,认为帝国主义战争迫近,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严峻,提出要独立领导工人运动,与改良主义决裂。在1929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德国共产党针对纳粹党的纲领于1930年发表了《德国人民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纲领》,明确提出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直接的奋斗目标,反对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但由于在意见上与右派社会民主党的严重分裂,反法西斯革命统一战线没能形成,为后来遭到法西斯的镇压埋下了伏笔。
1935年10月,在布鲁塞尔代表会议上,德国共产党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世界代表大会对德国共产党的批评反思了过去的政策,决定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和广泛的人民阵线。其后,在1939年,又更进一步联合工人阶级和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共同反对希特勒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纲领。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德之间从敌对转为友好,在1939年底至1940年6月期间,苏联安全机关从各监狱和流放地先后提走数百名德国共产党员,陆续转交给纳粹情报部门,致使这些党员惨遭迫害。1943年,德国共产党领导各界反法西斯人士成立了“自由德国”全国委员会,为反法西斯运动作出重要贡献。据统计,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德国共产党有近三分之一党员遭到杀害,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付出重大牺牲。
希特勒上台后立马制定出对付共产党的方针:“先让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尝试爆发出来,然后再采取剿灭行动。”但是德国共产党并没有像希特勒所期待的那样马上爆发新的“布尔什维克革命”,纳粹党干脆捏造事实,并将其作为镇压德国共产党的借口,这期间最著名的就是“国会纵火案”。“国会纵火案”发生于希特勒政权诞生后约一个月,大选前的关键时期。希特勒政府声称纵火案是共产国际和德国共产党有计划的行动,大肆逮捕共产党活动家和反希特勒政权的政治家,进而一举建立了纳粹独裁体制,迅速走上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道路。因此,也有现代史学家把这个案件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
可以看出,“对高校部门决算报表分析文字说明属于无用分析以及不能正确运用决算分析的各种方法”这两方面因素是区内外高校认知最大的区别,这其中原因也是相关联的,因为不能正确使用决策分析方法,所以数据分析准确性及相关性不高,运用于实际工作就比较少。同时也能看出来区外财务人员对能正确运用决算分析的各种方法认同度更高。
(四)2007年至今:左翼党在议会政治中发声。2007年6月16日,德国左翼党由“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和“选举替代党”两个左翼政党合并成立。左翼党在领导层实行“双首长制”,由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主席比斯基和选举替代党主席拉方丹共同担任党的联合主席。相应地,左翼党联邦议院党团也有两个领导:居西和拉方丹。在2009年联邦议会选举中,左翼党获得了11.9%的选票,拿下76个议席,稳当德国议会内的第四大党团,这得益于其反对战争和为弱势群体代言的主张。在2013年大选中,左翼党获得8.6%的选票和64个议席,虽然选举成绩较之于2009年有所下降,并且远低于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的支持率,但是以德国第三大政党的身份成为国内政治不容忽视的力量。在2017年的选举中,左翼党获得9.2%的支持率,在联邦议院中占据69个席位。尽管德国左翼党始终以反对党角色发挥作用,但还是很好地为制约偏右的德国政府、平衡各派政治势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1989—2007:民主社会主义党在夹缝中生存。1989年12月召开的德国统一社会党特别代表大会决定对政党自身进行彻底改造。改造方法主要有两点:一是把名称从“德国统一社会党”改为“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二是把“建设一个新的、人道主义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政党”作为党的奋斗目标,跟统一社会党划清界限。在1990年3月18日的民主德国人民议院选举中,民主社会主义党以16.4%的选票位列第三。两德合并后,在全国范围联邦议会选举中,民主社会主义党只获得2.4%的选票,其中东部地区选票也只有11.1%,可以说没有得到德国东部地区民众的普遍认同。
与统一社会党在东德拥有执政地位不同,冷战期间,德国共产党在联邦德国的存在和发展比较曲折,其经历了被查禁、重新建立“德国的共产党”,参与和影响联邦德国政治生活等几个阶段,力量较弱。
3.“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时期。1971年6月,统一社会党八大选举昂纳克担任总书记,开启了“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新阶段。新阶段与之前相比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改善群众生活。为此,统一社会党八大通过了“发展经济同改善人民生活相统一”的总方针和第一个以住房建设为核心的“社会福利纲领”。1981年4月,统一社会党十大通过了“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八十年代经济战略”,旨在进一步发展经济。
4.柏林墙倒塌前的时期。1989年春夏,受苏东地区社会动荡的影响,民主德国民众因为对物资供应短缺和旅游限制不满,也开始上街游行示威表达抗议,大批居民设法逃往西方,反对派乘机纷纷成立,与执政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分庭抗礼。1989年10月18日,在统一社会党第九次中央全会上,时任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被迫辞职。12月1日,人民议院通过决议,取消民主德国宪法中关于“工人阶级和马列主义政党的领导地位”的规定,这使统一社会党丧失了执政合法性,12月3日,统一社会党召开十一届十二中全会,作出决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检察委员会集体辞职,将原总书记昂纳克等12位领导人开除出党,这标志着拥有230万党员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第一大党——德国统一社会党的终结。此后一年内,两德合并,约210万党员离开,余下19万党员成为民主社会主义党党员,统一社会党的领导人受到了政治审判。
可以看出,电压暂降深度约为20%,持续时间约为2~15个周波,根据仿真分析及监测数据可总结出短路故障引发电压暂降的典型特征如下: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0年7月,德国统一社会党三大选举乌布利希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开启了以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基础为中心的新阶段。三大通过了民主德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1—1955)。1956年,民主德国开始对农业、个体手工业和商业以及私人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过6年,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1963年,统一社会党六大通过新党纲,认为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民主德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但之后,由于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决策时过分地强调发展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和现实情况,对群众批评和意见不够重视,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在1970年举行的七届十四中全会上,统一社会党对最高领导人所犯的错误进行了内部批评。
1.民主改革基础上走出战争创伤时期。1946年4月,苏占区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根据各自党代会决议,在东柏林举行联合党代会,将两党合并为德国统一社会党,由两党领导人同时担任党主席,通过统一社会党将苏占区工人阶级的力量联合起来。其后,统一社会党致力于在战争废墟上恢复经济发展并进行反法西斯的民主改革,把9000家法西斯和战犯的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另外,没收容克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为国内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3年,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的第二个党纲完成,自此,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开启了自我调适阶段。居西担任领导人期间,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取得稳步发展,于1998年的德国大选中首次获得竞选胜利,成为德国统一后的重要左翼政治力量。然而,2002年9月的大选后,民主社会主义党的形势又急转直下,选票急降、议席骤减,几乎完全丧失了选民基础和话语权。2005年7月,民主社会主义党九届特别会议宣布和拉方丹领导的选举替代党合作,成立一个新的左派党,改名为左翼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同年9月的德国大选中,该党以8.7%的选票和54个议会席位的选举成绩成为联邦议会中的第四大党。但是,由于民主社会主义党与选举替代党的规模和各自的选民基础有着巨大的差异,两党对彼此信任度不高,政策主张也不一致,尤其在民主社会主义党是否应该参加与社会民主党的联合政府方面存在较大分歧,致使内部矛盾重重,发挥作用有限。
(二)1945—1989:统一社会党在民主德国执政。二战结束后,德国被一分为二,这一时期德国共产党主要是指苏占区执政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
三、德国共产党百年沧桑的镜鉴
2.3 接种细菌 用生理盐水将菌液配成5×107 CFU∕mL,用移液枪量取0.8 mL于1 mL离心管中,用棉签蘸取接种于大鼠口腔内,剩余的用灌胃针注入大鼠口腔,连续3 d。第3天蘸取大鼠口腔唾液,接种在TPY固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48 h,观察变形链球菌生长情况。
梳理和回顾德国共产党的百年沧桑历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镜鉴:
在沙荒地种植苹果,还需要建设规范的防护林,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果园蒸散,改变果园内的小气候,促进苹果生长。
(一)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应当坚持独立自主,体现本国特色。回顾德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受苏共的影响较大。早在成立之前,十月革命和苏共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就对德国无产阶级革命有着重要影响。在德共发展过程中,苏共的影响显而易见,从国际共运发展角度看,苏共对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起着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但更多时候,苏共对德共的干预限制了德共自身发展。冷战期间,苏共对德国统一社会党的控制曾让克伦茨感慨:“‘民主德国不是一个政治孤岛’,它的生与死都取决于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化和两大集团力量的此消彼长。”[2]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在发展关系过程中也经历过蜜月期、论战期和冲突对抗期。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醒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二)要科学把握所处发展阶段,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在德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社会形势和主要矛盾不同,政党自身力量和地位不同,其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也应当有所不同。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德国共产党存在着形势研判不准、政策目标失误的情况。例如,在上世纪30年代,德国共产党人数最多时不过30万。同期社会民主党有近百万党员,加上400万工会会员,在工人中影响力远超德共。当时德共的主要目标本应是反对法西斯主义,然而,由于对改良主义深恶痛绝,德共与社会民主党敌对,这客观上给德国法西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柏林墙倒塌后,民主社会主义党为了减少统一社会党色彩,以便获得民众认可,竭力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自身影响,试图减弱“左”的色彩,同时又不能完全接受“右”的保守主义,但“左”和“右”之间的中间地带又被社会民主党所占据,导致民主社会主义党几乎没有了自己的理论空间,处境比较尴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科学制定了路线、方针、政策,顺应了时代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7年,中共十九大对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又一次科学分析,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出对发展形势、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的高度重视和科学研判,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推动发展。
(三)要在注重信息公开的同时加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把控。在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把控问题上,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的教训深刻。1989年夏秋,就在民主德国国内局势日益复杂,民众对执政党和政府不满情绪越来越严重,游行、抗议和示威活动在各个城市愈演愈烈时,联邦德国媒体上突然传出许多诋毁统一社会党最高领导层的信息,这些未经查实却又振振有词的信息对煽动当时的社会激愤情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两德统一后的调查结果来看,这些来自联邦德国媒体的传言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但却一度大行其道,造成了恶劣后果。统一社会党在民主德国民众面前毫无公信力的这段历史,不禁让人深思,为何民众宁可轻信谣言,也不愿去相信自己的执政党?究其原因,还是由于统一社会党平时没有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只要主观动机是好的就能够获得民众信任与支持,忽视了谣言的威力,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和把控能力较弱,最终导致自己在谣言面前不堪一击,教训不可谓不深。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舆论日益复杂,各种思潮、观点纷纷呈现。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更应当在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公开度和执政公信力的基础上把握好意识形态主导权,稳步提升应对复杂社会局面的执政能力,防范潜在的意识形态风险。
Step 1 Select in set Oaas the start point of the optimized trajectory,and add(initial point)and(desired point)into set Ob.Connectandto get path,and then add pointinto Ob.Regard pathscripts ‘p’and ‘d’represent the pth and dth elements in Oa,respectively),and turn to Step 2.
总之,德国共产党百年沧桑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镜鉴意义,我们应当在认真回顾、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08.
[2]克伦茨著,孙劲松译.89年的秋天[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1.
[中图分类号] D3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9)06-0059-04
本文系2015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研究”(项目编号:2015YZD01) 的中期成果。
作者张旭东系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博士生,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党校讲师;孙劲松系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赵 菲
标签:德国论文; 共产党论文; 百年沧桑论文;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论文; 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