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民健身计划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_全民健身论文

论全民健身计划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_全民健身论文

试论全民健身计划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中小学论文,试论论文,全民健身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探讨了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系,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过程中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 全民健身计划、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它必将给学校体育带来新的历史使命。因此,探讨中小学体育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深化其改革进程,无疑会对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人民健身计划赋予中小学体育的历史使命

青少年儿童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实施对象。做好中小学体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并引导其终身参加体育活动是全民健身计划赋予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历史使命。因此,中小学体育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积极探讨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教会其科学的练身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步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健身体系。从而有力地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实施,达到全民健身之目的。

2 中小学体育工作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意义

2.1 中小学体育工作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

中小学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要求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全民的健康状况尚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例如,1993年中国科学院对全院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研究员和学部委员进行身体检查的结果,身体健康者仅占18%,国家体委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较同期人口平均寿命少10岁。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省。造成他们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则与其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建立体育锻炼意识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有关。因此,《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青少年儿童作为重点对象,是长远的战略举措。

2.2

中小学体育工作对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为每位公民提供了受体育教育机会。我国中、小学生约占社会总人口的1/5, 这部分人的良好体育教育本身就能够扩大体育锻炼的人口。通过他们还可以影响其家庭成员共同从事体育活动,尤其是新工时制的实行,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同孩子一道去开展家庭健身活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体育向前发展。

2.3

中小学体育工作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小学时期是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并养成习惯。这对其将来就业后继续参加体育锻炼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身需要,使整个社会将会形成一种全民健身热的局面。

3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过程中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3.1 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中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淡漠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现行的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效果不佳,据调查统计表明:高中生对体育课有兴趣者仅占18.9%。致使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

3.1.2 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

中小学体育是提高国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同时又是全面发展身体的良好时期。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欠佳。例如,1993年,北京、辽宁、河南、广东、四川等省市报考高等院校的考生有将近85%的身体不合格,1995年山东济宁市十四所重点中学的学生身体素质达标的及格率不到35%。

3.2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3.2.1 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按照个人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认识,采取个人认为正确有效的方式,以决定行为的心理活动,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是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可采用逐步诱导的方式:首先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逐步深化其体育化的层次;其次是要在学校造成一种利于强化体育意识的环境气氛(如亚运意识、奥运意识等);再次可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如增多小型多样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及操作能力的比赛等。

3.2.2 改革以竞技项目为主线的教材、教法体系

现行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体的教材体系。教材项目多难度较大,技术环节过细,重复现象严重,加之教法不当,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建议优化教材体系,在保留原大纲教材中健身性、娱乐性教材的同时,增加球类、舞蹈、韵律活动、民族体育等教材的比重;将田径和发展身体素质练习两项教材合二为一,利用每年一度的“达标”测验代替田径项目考核,教材内容不作重复排列。在组织教法方面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技术为目的的旧方式,建立突出学生为主体,以强身育体为目的的新的教法体系。

3.2.3 转移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长期以来, 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特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学生在体育课上苦于被动模仿教师的技术,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身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可转移重点,即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上。在“乐学”和“乐教”的气氛下,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而主动去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能增强其体质,提高运动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2.4 实行效益评估,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中学体育课对学生成绩的考评通常是采用统一考核标准的方式进行,而考核标准又往往是根据大多数学生(中等)的平均水平制定的,这往往难以充分调动水平高者和水平低者的积极性。而效益评估则是根据每个学生单元学习的基点水平,以及单元学习后的终点水平,看两者的落差,落差大者,成绩在先,这样可充分调动每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4 小结

推选全民健身计划是当前体育工作的重点,而如何配合全民健身计划搞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自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为适应全民健身计划,中小学体育课要注重终身体育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要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重点并逐步完善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体系和运动竞赛制度,突出中小学体育的健身性、民族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中小学体育的自身功能,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略)

标签:;  ;  

论全民健身计划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_全民健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