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华[1]2002年在《运动导致血液流变性变化的实验观察与分析》文中指出血液流变学是生物流变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血液流变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研究水平来分有宏观血液流变学和微观血液流变学。宏观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血液和血浆粘度的变化,微观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各种血细胞流变特性及其分子水平的变化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MIV-2015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系统,观察和分析了不同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时血液流变性的变化。通过比较不同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时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特点,发现超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以及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均发生显着性变化,而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较小。提示,超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可能是导致耐力运动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通过对影响全血粘的因素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红细胞电泳时间是影响运动时全血高、中、低切粘度最重要的因素。提示红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是提高循环效益的生理学基础。
陈伟华, 吴纪饶[2]2002年在《运动导致血液流变性变化的实验观察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目前在体育领域中对血液流变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对红细胞变形性及影响因素上,而对运动时血粘度变化的系统研究较少,对运动时红细胞聚集性变化的研究也不多,特别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红细胞电泳时间的研究极少,而这方面在医学上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将运
肖勇[3]2004年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液流变性影响的实验观察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是我国特产。属于距今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出现的裸子植物,为第四纪冰川之后仅在我国幸存的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历来有“活化石”之称。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萜内酯类以及少量的多酚类、生物碱、长链醇、酮类、及微量元素等主要化学成分。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EGb)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善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包括微循环);清除自由基;促进代谢;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保护机体组织;耐缺氧等几个方面。 本文根据银杏叶提取物(EGB)的药理作用,通过对大鼠连续10天服用EGB后,实施力竭游泳运动实验,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同时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测量与分析,探讨银杏叶提取物的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银杏资源、拓展银杏叶提取物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本研究发现: 1.服用EGB大鼠力竭运动能力明显优于运动对照组,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 2.服用EGB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指标比安静对照组有显着升高,但较运动对照组低,且差异显着(P<0.05); 3.服用EGB大鼠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有所升高,但较运动对照组低,且差异显着(P<0.01); 4.服用EGB大鼠血沉、血沉K值、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与安静对照组比较呈显着性增高,但和运动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着。
李晓萍, 曲丽峰, 高辉, 杨舒[4]1999年在《急性脑缺血时血液流变性改变的实验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急性脑缺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D大鼠,雌雄兼用,麻醉后结扎颈总动脉,建立急性脑缺血实验模型。动物按实验要求随机分为叁组:空白对照组、实验观察组和药物治疗组。脑缺血成功后同时抽血,用锥板粘度计测定血流变学有关指标,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急性脑缺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出现明显障碍。表现为低切全血粘度明显增高.血浆粘度增高、且红细胞压积亦有增高表现,但与空白对照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血沉加快。血液流变学指标显示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虽高粘滞综合征表现。结论急性脑缺血可引起血液流变性的紊乱,导致红细胞聚集性增高,提示临床治疗时应注意调整红细胞的聚集性和血液的高粘状况,改善微循环和脑组织灌流。
张词侠[5]2008年在《复方己酮可可碱制剂对运动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及抗氧化能力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表明,血液流变性改变和体内自由基的大量堆积,是导致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己酮可可碱(PTX)是一种从可可豆中提取的生物碱,其对生物体作用广泛,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等领域,但在运动医学领域未见报道。本论文通过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和抗氧化能力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讨了复方PTX制剂的抗疲劳作用,以期为其运动补剂的研发及应用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建立运动训练模型:小动物跑台。选用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笼饲养6天,依体重层次随机分为A:安静对照组(8),B:运动对照组(8),C:服用复方牛磺酸制剂+运动训练组(8),D:服用复方已酮可可碱制剂+运动训练组(8)。实验时间为30天,从第二周开始C及D组灌服药剂溶液,B组灌服同剂量生理盐水,除A组外其余叁组进行叁周递增负荷的运动。(2)疲劳模型:力竭性游泳实验。3周运动服药后,对大鼠进行力竭性游泳实验,力竭运动后即刻处死,并抽取血样和组织样本,处理后保存用以指标测定。(3)组织学观察: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株传代培养,经传4代后分(A)组:空白对照组;(B)组:自由基损伤组;(C)组:1μg/mLPTX给药组+氧自由基损伤剂;(D)组:10μg/mLPTX给药组+氧自由基损伤剂;(E)组:100μg/mLPTX给药组+氧自由基损伤剂,温育24h及48h后,即刻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分离上清液测定指标。结果表明:(1)复方己酮可可碱制剂对实验动物的体重未见有不良影响,运动能明显抑制大鼠体重的增加,服用药物对大鼠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没有影响。(2)复方PTX制剂可以明显提高大鼠游泳运动至力竭的时间,可以降低力竭运动时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增高的程度、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变血液流变性。(3)复方PTX制剂可以明显提高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可明显提高大鼠心肌组织、脑组织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4)复方PTX制剂可以使自由基损伤组的内皮细胞组织形态学明显好转,并提高其内皮细胞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的增加程度。结论:复方PTX制剂能够改变血液流变性,增加机体抗氧化系统的能力,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及发展,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同时PTX能明显改善自由基损伤组内皮细胞的形态学指标、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程度,对内皮细胞起保护作用。
薛晓静[6]2011年在《杜仲和离、向心运动对大鼠运动能力及血液流变性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杜仲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和特有的经济作物,占世界总量的99%以上。我国自古就将杜仲作为滋补强壮,强筋安胎的药物,在《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名贵中药和上品。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杜仲及其药理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都以杜仲皮入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杜仲叶和杜仲皮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具有降血压、增强机体免疫、抗衰老、抗菌消炎、提高机体代谢等功效。本文根据杜仲的药理作用,通过对大鼠连续15天的服用杜仲制备液后,实施不同肌肉收缩形式的力竭性运动实验,观察杜仲对不同肌肉收缩形式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血液流变学和抗氧化等指标的测量与分析,观察杜仲的抗疲劳作用及不同肌肉收缩形式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自由基、肌肉损伤和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1)用心率监控运动强度是有效的,本研究采用的两种运动模型其强度是相同的。(2)补充杜仲对大鼠体重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不同肌肉收缩形式大鼠的运动能力有不同的促进作用。(3)运动大鼠的全血粘度与其运动时间呈正比,且向心运动相对离心运动对全血粘度的要求更高,全血粘度的升高不是导致大鼠运动疲劳的主要原因,而骨骼肌损伤是导致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4)大鼠在力竭性运动过程中,其机体对红细胞的募集不受肌肉收缩形式和补药的影响;力竭性的运动能激活机体SOD的活性,且补药和运动对大鼠血浆SOD的激活具有双重作用;SOD指标可直接反映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5)自由基可能是导致血液流变性降低和肌肉损伤的原因之一。
彭莉[7]2003年在《一次性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一次性递增负荷至力竭性运动前后宏观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流变性有关指标的变化比较发现,力竭运动引起了血液流变性质的异常改变,出现血浆黏度和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HCT显着升高(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A1、A2、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刚性指数VR显着升高(P<0.05)等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变化。这可能是引起运动能力下降和运动性疲劳的原因之一。
吴洁[8]2009年在《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血液动力学数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肿瘤血管靶向治疗(tumor vascular-targeted therapy)是当今世界医学界最新的癌症治疗方案之一。根据作用机理不同,血管靶向治疗分为抗血管生成疗法(anti-angiogenesis therapy)和血管阻断疗法(vascular-disrupting therapy)。前者旨在抑制血管新生,后者则选择性地损坏或阻断已有血管。临床研究发现,单纯的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并不确定,但将其与化疗或放疗序贯地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最新观点认为,血管靶向治疗可促使肿瘤血管及微环境由原来的结构及功能的异常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变,从而消除肿瘤内药物传递屏障,增强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基于此,本文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针对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特点和途径,研究各种治疗方案对肿瘤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血管靶向治疗对肿瘤微环境流动状态正常化的生物力学机制,为制定更合理的抗肿瘤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信息。本文主要工作1.深化拓展实体肿瘤血管生成的数值模拟综合考虑血管芽尖内皮细胞在肿瘤组织和宿主组织不同力学环境影响下的随机、趋化和趋触性运动,同时考虑血管分叉级数、血管管径变化等因素;对模拟生成的血管网进行连通性检验,以确保微循环网络结构的完整有效;对部分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以考察模拟结果的可调控性;为减少由数值网络引起的血液流动几何阻力的增量,提出对血管网采取后期平滑处理的观点,并进行了实际处理。模拟结果与真实的肿瘤微血管网几何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可为肿瘤血液动力学、药物输运等理论研究提供较接近实际的微血管网络模型。2.实体肿瘤血液动力学多尺度耦合的数值模拟真正意义上耦合肿瘤微血管网内——跨血管壁——组织间质内的多尺度流动,同时考虑血管顺应性、血液流变性、微血管比面的空间异构性、宿主组织淋巴系统吸收等因素;建立以迭代计算为基础的数值求解方法,对流动进行严格地耦合求解;分析肿瘤血管管壁渗透率、间质水力传导系数、宿主组织淋巴系统吸收能力等生理参数的改变对肿瘤微环境流动状态的影响作用。模拟结果不仅能体现实体肿瘤内异常血液灌注及微环境的基本特征,而且还反映了跨壁渗漏在决定整个流动状态、影响肿瘤内部环境以及促进肿瘤细胞转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些结果是之前的非耦合和半耦合模型无法得到的。3.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血液动力学数值研究将上述模型及相应的模拟手段应用到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血液动力学数值研究中。比较分析各表征流动状态的重要指标值的相对变化,考察各治疗方案对肿瘤微环境正常化的作用。(1)抗血管生成疗法:根据前期工作中建立的肿瘤抗血管生成模型,模拟肿瘤在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以不同联合方式作用下的血管网生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血液动力学数值模拟。(2)血管阻断疗法:根据肿瘤血管网异常特征,设计四种血管阻断方案——随机阻断、根据血管异常形态阻断、根据血管成熟度阻断、根据血管内血液流量阻断,并在经阻断处理后的血管网上进行流动模拟。研究表明,血管靶向疗法可一定程度地改善肿瘤内异常的微环境流动,有效缓解药物传递屏障,消除肿瘤细胞转移的动力因素;抗血管生成并非抑制血管越多疗效就越好,血管数过量减少不利于微环境的正常化;针对性地阻断某几类血管能得到较好疗效,如阻断血管内血液流量较低的血管可整体改善流动状态;阻断成熟度较低的血管对促进血管内物质的跨壁传递效果明显。◆本文主要创新点1.肿瘤血管数值生成是国际上广泛研究的课题,本文在以下几方面拓展深入:建立肿瘤血管生成叁维模型,根据肿瘤血管管径特点,定义血管分叉级数及初始管径;对血管网采取连通性检验,确保微循环流动有效进行;提出并实施血管网后期平滑处理,以减少数值网络引起的流动几何阻力增量。2.真正意义上实现肿瘤内多尺度耦合流动的数值模拟,同时耦合血管顺应性、血液流变性、微血管比面空间异构性、宿主组织淋巴系统吸收等因素;建立以迭代计算为基础的数值求解方法,进行严格地耦合求解。3.目前肿瘤血管靶向治疗主要以实验及临床研究为主。本文基于模拟生成的微血管网,数值研究了抗血管生成及血管阻断作用下的肿瘤血液动力学,比较分析各治疗方案对肿瘤微环境流动状态的改善效果。上述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
彭莉[9]2002年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后吸入高浓度氧对血液流变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观察了一次性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以及运动后吸入高浓度氧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通过对运动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最大吸氧量、血氧饱和度、血乳酸、心率等指标作多因素相关分析,为运动影响血液流变学的原因和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本文分析了运动后吸入高浓度氧对血液流变指标恢复的影响,并探讨运动后吸入高浓度氧是否为有效的改善运动后血液流变状态的方法,来为运动疲劳的恢复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我们以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98级篮球专业身体健康的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7名受试者先进行一次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运动后自然休息30min(不吸氧对照组)。7天后这7名受试者在同等运动条件下再进行一次相同的运动,运动后吸氧恢复30min(吸氧组)。吸氧组于运动后吸入浓度为70%的混合氧(70%O_2+30%N_2,流量10 l/min)30min。两组都于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5min、30min各取静脉血约4ml,其中3ml用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剩余血液用于制备电镜涂片和血乳酸的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 (1) 递增负荷至力竭性运动可以引起血液流变性质的异常。出现血浆黏度和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HCT显着升高(P<0.05),红细胞出现肿胀、单面凹陷等异常形态,红细胞聚集指数A1、A2、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刚性指数VR显着升高(P<0.05)等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变化。提示力竭运动后干扰循环和微循环的血液和细胞学因素同时存在,这可能是引起运动能力下降和运动性疲劳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在运动中或运动后采取可行的防护措施来预防血液流变性的异常改变或促使异常的血液流变性快速恢复。 (2) 力竭运动后吸高浓度氧可以明显促进血液流变性的恢复。本实验研究了力竭运动后吸氧对血液流变性恢复的影响,结果发现除血浆黏度外,吸氧组其他各项血液流变性指标的恢复速度均快与对照组,运动后30min时吸氧组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1、A2)、红细胞变 伞唐顶冠大学母彦稗学学嵌2002居圾士学企磐文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碌莉 形指数(TK)显着低于对照组(P<0刀5)。提示:吸氧组血液流变性的 恢复快于对照组,也表明吸氧作为运动后的恢复手段之一,是切实有效 的。 (3)运动后各血液流变性指标的恢复速度不同。实验结果发现,血浆 瓢度在运动后 15ruin时己基本恢复到安静状态,是所有指标中恢复速度 最快的,而且对照组的血浆励度恢复速度快于吸氧组。提示:血浆默度 的变化自有其机制,运动后吸氧对它的恢复没有帮助。自然休息30Ann 后全血低切瓢度(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釉度主要代表红细胞的聚集性)、 红细胞聚集指数(肥〕与安静值相比,仍有显着性差异(P<0.0引,同 时红细胞仍然表现出边缘肿胀的异常形态。提示:与其他血液流变性指 标相比,红细胞的流变性恢复速度较慢,因此运动后采取一些合理的手 段来促进红细胞流变性的恢复是完全必要的。 (4)运动后吸氧对红细胞流变性的恢复有特别意义。研究发现,自然 休息状态下,恢复最慢的是红细胞流变性,而在运动后吸氧状态下,恢 复最快的也是红细胞流变性。说明运动后高氧的吸入对红细胞变形性的 恢复确有促进作用。 (5)血液流变性的变化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紧密相关。本研究分析了 血氧饱和度与血液流变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吸氧组血氧饱和度与 血液低切釉度(r一0.98,p<0.of)、高切釉度(r-l,p<0.of)、HCT(r=0.95, p<0刀1)、红细胞聚集指数 AI(f=0.96,p<0*1)、AZ(f=0.93,p<0.of)、红 细胞变形指数TK(f=0.93,P<0刀1)、红细胞刚性j数VR(f=0.90,P<0刀1) 之间呈现高度负相关,即高的血氧饱和度与良好的血液流变性相伴随, 提示运动后吸氧可以通过改善机体缺氧状态来改良血液流变性质。 (6)血液流变性的变化与血乳酸浓度的变化相互影响。本研究也发现 血乳酸与全血低、高切剥度,HCT和血浆鼓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形 指数、刚性指数之问呈现高度正相关(P<0刀引,提示血乳酸的变化与 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密切相关,运动后血乳酸浓度的升高可能是造成血液 流变性异常的因素之一。 门)个体有氧运动能力与其运动后血液流变性改变有关。研究发现, 个体的最大吸氧量相对值与力竭运动后的全血低、高切瓢度和HCT之 间呈现显着负相关(P<0刀5),提示较高的有氧运动能力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对抗运动所导致的血液劲滞性的异常改变。
贾艳[10]2009年在《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的血液流变学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和途径被广泛应用于运动训练中。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高原训练中游泳运动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观察,结合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探讨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的血液流变性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为游泳运动员的高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8名游泳运动员(国际健将1名,国家级健将1名,国家一级6名)进行为期6周的高原训练实验观察。第1周和第6周均在陕西省游泳训练中心进行平原训练,第2-5周在青海省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训练。训练期间每周一早7:00取运动员空腹安静时静脉血用于测试血常规和血流变。当天训练中测试个人400m混合泳(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依次各100m)成绩,并记录400m混合泳后第1、3、5、7min末血乳酸和心率。通过数据分析探寻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1.与平原基础值相比高原时期男女游泳运动员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都有升高。男子的红细胞数从4.5×1012/L升高到5.05×1012/L,血红蛋白从140 g/L升高到160 g/L;女子的红细胞数从4.53×1012/L升高到4.76×1012/L。下高原后男子的血象各指标值比平原基础值高而低于高原期间训练值;女子运动员的血象各指标低于平原基础值和高原值,红细胞数下降至4.36×1012/L,血红蛋白降至129 g/L,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2.与平原基础值相比,高原期间男女运动员的高、中、低切全血黏度呈下降趋势,男子血浆黏度从1.72 mpa.S下降至1.4 mpa.S;女子高切黏度从3.91 mpa.S降至3.72 mpa.S,中切黏度从5.2 mpa.S降至4.87 mpa.S,血浆黏度从1.7 mpa.S降至1.36 mpa.S,且下高原后都低于平原基础值,血液黏度变化为良性改变。3.与平原基础值相比男女运动员经过4周的高原训练后红细胞变形指数、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降低。男子红细胞聚集指数从5.05降至4.98;女子红细胞变形指数从0.7降至0.64,刚性指数从3.23降至2.77,说明运动员红细胞变形性升高。4.高原训练期间男女运动员的400m混合泳成绩稳步提高,男子从基础成绩302s提高到最好成绩288s;女子从310s提高到291s,运动后血乳酸较平原基础值相所升高,心率较平原基础值相比呈下降趋势。结论: 1.在高原训练期间,男女游泳运动员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返回平原后,男子运动员的血细胞指标高于平原基础值而低于高原期间训练值;而女子运动员的血象各指标低于平原基础值和高原值,并且男女运动员的血象各指标的最低值也都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说明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血象指标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可能与性别和运动水平有关。2.在高原训练期间,男女游泳运动员的高、中、低切血液黏度和血浆黏度都没有明显升高,返回平原后运动员的血液黏度低于平原基础值,红细胞变形能力各指标也都比平原基础值低。说明高原训练可以降低血液黏度,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增强机体氧运输能力。血液流变学的良性变化为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改善提供有力保障。3.高原训练中男女游泳运动员的400m混合泳成绩逐步提高,运动后心率的下降提示高原训练可以改善运动员的心脏功能,血乳酸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示高原训练可以增强糖酵解能力,提高机体对酸的忍受和缓冲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原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 运动导致血液流变性变化的实验观察与分析[D]. 陈伟华. 江西师范大学. 2002
[2]. 运动导致血液流变性变化的实验观察与分析[C]. 陈伟华, 吴纪饶. 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2
[3].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液流变性影响的实验观察与分析[D]. 肖勇. 江西师范大学. 2004
[4]. 急性脑缺血时血液流变性改变的实验观察[J]. 李晓萍, 曲丽峰, 高辉, 杨舒. 中国微循环. 1999
[5]. 复方己酮可可碱制剂对运动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及抗氧化能力影响的研究[D]. 张词侠. 江西师范大学. 2008
[6]. 杜仲和离、向心运动对大鼠运动能力及血液流变性等指标的影响研究[D]. 薛晓静. 江西师范大学. 2011
[7]. 一次性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 彭莉. 中国体育科技. 2003
[8]. 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血液动力学数值研究[D]. 吴洁. 复旦大学. 2009
[9]. 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后吸入高浓度氧对血液流变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彭莉. 华南师范大学. 2002
[10].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的血液流变学影响[D]. 贾艳. 西安体育学院.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