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上海腾盛智能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及产品要想在世界市场站稳脚跟,不仅需要产品的价格和创新,更重要的是产品的质量。但是由于我国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时间尚短,虽然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是还处于初级模仿阶段,无法将质量管理的精髓和企业的发展很好地结合,可能出现质量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或者企业的质量管理过于形式化等问题,中小企业不能良好的运用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来保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本文介绍了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建立、实施和认证,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旨在为提高我国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适宜性及效率。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原则;PDCA循环思维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明显的感觉到,我们的企业和产品要想在世界市场站稳脚跟,拼的不光是产品的价格和创新,更重要的是产品的质量。我们在世界市场中,向国外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其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知道想要规范化生产,想要取得顾客的信任,就一定要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生产经营的质量管理体系,比如大家熟悉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这是目前企业最基础的,用以证明自己有质量保证能力的一个管理体系,很多比较严格的产品认证也都是以此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条件的。但是由于我们的实际国情,国内接触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和理念的程度尚浅,系统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很多中小企业还未真正理解质量管理原则的内涵,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还不够成熟,还存在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1. 质量管理及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1.1 定义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是为了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
1.2 质量管理的发展(图1)
图1 质量管理发展过程图
1.2.1 产线自检阶段
20世纪以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即“操作者的质量管理”。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操作者的自身差异很大,造成产品质量差异很大,大量的不良品和废品被退回。
1.2.2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美国质量专家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将质量检验从生产加工中分离出来,专职人员进行生产检验,也称“工长的质量管理”。这种检验模式的缺点是,事后检验,无法预先反馈质量特性,也会产生大量不良品或废品,检验成本也高。
1.2.3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二战至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休哈特.戴明及贝尔研究所的数理统计理论及抽样检验方法,使统计质量管理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降低了检验成本,能够事先预警,但是仍有缺点,就是存在错判的风险性。
1.2.4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费根鲍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即在最经济的水平上考虑满足顾客要求的情况下提供生产和服务,并将企业各部门内涉及的质量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这一模式较之前的质量管理阶段都为先进,它将质量活动拓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各个活动中,但是唯一的遗憾是它缺乏体系性和国际认同性。
1.2.5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阶段
20世纪八十年代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即ISO 9000族标准。其中ISO 9001标准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行和认可,这个标准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目的在于增强顾客满意度。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实施这项标准,建立符合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经过权威授权机构的认证。这一模式的优点是,讲究体系完整性,具有自身改善机制,并得到国际认同。
1.3 质量管理体系的两大重要概念
1.3.1 质量管理原则:
ISO 9001:2015中将原来的质量管理八大原则精简为七大原则,即: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积极参与;4)过程方法;5)循证决策;6)关系管理;
1.3.2 PDCA循环: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作出计划(P)、实施计划(D)、检查实施效果(C),对实施效果进行处理(D)。这种工作方法,让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处于一个循环状态,能不停的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目的就是“没有最好的质量,只有更好的质量”,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处于动态,不断的得到改善和提高。
1.4 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我国已经加入WTO多年,我们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是国内市场,我们的企业已经到了必须和世界经济接轨的时刻,否则将被淘汰,那么世界市场的生存准则是什么?事实证明,有最重要的两点:不断创新和品质过硬!所以建立并质量管理体系,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具有竞争力,企业才能健康的发展和生存下去。
2. 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建立、实施和认证
2.1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在企业中宣讲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即ISO 9001标准,召开体系建立大会,让各部门各人员都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事,必须要全员参与,这也是质量管理原则所要求的,因为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好”质量不是一个部门能决定的,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所以要全员学习和了解标准。
2)组建或设立“体系文件编制小组”,这个小组的任命需要公司的最高领导者参与确定,这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领导作用”的体现。一般是质量部牵头或者主持,各部门主要人员参与共同完成。其中质量方针需要最高管理者根据公司的战略方向来予以确定。各部门再根据质量方针的大方向以及各自的职能和所需的质量活动过程建立质量目标。结合质量管理标准与公司的实际情况,讨论编写体系文件。
2.2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1)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行,召开各级体系文件的培训学习,让全体人员理解,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观念,各部门各司其职,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工作。
2)对体系文件的实施进行专人稽核,试运行期间找出不适合的地方进行改进,确保体系文件符合实际生产管理要求,绝不“纸上谈兵”,应适合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体系文件是用来指导和规范企业质量管理的,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应在体系文件的规范下有效运行。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企业建立并运行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目的在于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以及增强顾客满意度,那么能向顾客或相关方证明这一点的方法就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我归纳为两步,即文审和现场审核。文审是确定企业的质量体系文件是否符合ISO 9001标准要求,现场审核是确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这其实也是企业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针对认证审核中遇到的不合格项分析整改,必要时召开整改分析会议,让当事人或者部门认识问题,改正问题,才能有所提高。
3. 目前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问题
因为我们的中小企业开始接触和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时间较短,所以可能存在不少问题,我们需要花时间去梳理,去提高;但是我觉得问题最明显的两点如下:
3.1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理念模糊、意识薄弱
有些小企业可能因为客户的明确要求,也可能是行业竞争的的必备条件,“不得已”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仅仅为了是通过认证,拿到认证证书,认证对它们而言就是每年一次的“考试”,这项任务就交给兼职或者专职的某一个部门或者个人,只需要认证审核前突击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的书面资料即可,这种企业是质量意识相当薄弱的例子,从上至下,没有人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没有人明白质量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不是束缚,不是应试,而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这种企业的生存周期令人担忧。
大多中小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质量竞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能够建立并实际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但是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由于人员的文化结构差异较大,有些文化水平较低的部门领导或员工,对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文化理解和接收的程度有限,所以执行力也不够,例如一些中小企业的生产部和质量部会搞“对立”,生产部认为质量部就是“找毛病”的部门,影响生产进度,这时就需要企业有良好的稽核监察自检制度,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同时企业要加大和加强对员工的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各级员工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观念。
少数优秀的中小企业,他们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非常顺畅,质量管理水平也较为先进,他们明白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观念较强,明白不良品的减少是企业增值的一种很重要的途径。
3.2 企业质量管理知识匮乏
大多中小企业的质量控制都还依赖于检验,首件检验或过程检验的执行力度不够时,管控完全压在产品终检上,运用先进的质量工具和方法更不用提,这样即便最后控制住不良品流出公司,但是不良品已经形成,不论是返工维修,还是报废都将对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浪费。例如:某中外合资汽车零配件公司,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应该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他们的质量管控相对其他行业更为严格,再加上国外对质量管理理念的认知水平较国内先进,他们不仅严格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还借助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例如“IATF 16949 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在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进行重重质量把关,大大减少不良品的浪费,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这点我们国内的中小企业或者其他生产制造加工业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4. 完善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4.1 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文化建设
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不强,和公司的领导层脱不了关系。公司的最高管理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才能上行下效,如果一个公司的管理者都认为质量管理体系仅仅是质量部的事,甚至觉得仅仅是质量工程师的责任,那么就不会有人员真正的重视企业质量,更不会心悦诚服的推行质量管理体系,那么结果就是质量管理体系要么靠质量工程师举步维艰的推行,要么就干脆流于表面形式,仅仅是为了维持质量管理证书而存在,这种情况下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护似乎被动的成为运营成本的“负担”。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中,明确说明,企业领导的最高管理者有义务“促使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和支持他们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作出贡献”,只有最高管理者提出加强员工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培训要求,这种情况下的培训相比而言一定更有力度,更符合实际要求,不会仅仅走过场,那么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也就是早晚的事情,只有这样,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才能拿出具有实力的产品。
4.2 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念或方法
企业可以通过外聘质量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会将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或方法带入企业内部,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可以随之提高;也可以送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外训,学习世界先进的质量管理知识,将企业的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本就讲求PDCA循环的过程方法,我们只有不断地发现不足并改进不足,不断地学习提高,才能让企业的质量管理不至于是“闭门造车”,了解先进行业或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学习并引以自用,才能真正的让我们的中小企业在质量管理的道路上永远保持前行。真正运用好质量管理工具,运行好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反而会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赢得顾客满意,从而为赢得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论与展望
国内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关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是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进步的表现,但是由于接触时间和程度有限,所以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质量管理知识及质量工具的应用,让质量管理不仅仅只停留在纸质的体系文件上,加快推动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会让我们的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希望我们所有的企业都为实现质量强国的目标努力!
参考文献:
[1] GB/T 19001-2016 / 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论文作者:陈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质量管理体系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企业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标准论文; 体系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