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邢南董”书法艺术之比较论文_陶秋霞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明代晚期中国书法史出现了“晚明四家”,他们分别是邢侗、董其昌、张瑞图、米万钟。其中邢侗与董其昌书法并驾齐驱,因此被誉为“北邢南董”。此篇文章以“北邢南董”书法艺术的比较为研究对象,先通过对他们二人关系探讨,进一步从他们的书法作品中分析书法艺术特色的不同。通过对二人书法艺术的比较希望对“北邢南董”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北邢南董;书法艺术;比较


邢侗与董其昌在书法艺术上的异同,首先在他们二人的关系说起。万历十四年(1586)邢侗辞官时,董其昌还未中第,邢侗辞官三年后,董其昌才考中进士。邢侗年长董其昌四岁,俩人在仕途上并无关系。但有资料表明,俩人在书法研究方面却有密切联系,而且董其昌还想用自己临写的《十七帖》换取邢侗的手摹本。特别是在确认和宣传王羲之的真迹《澄清堂帖》方面,俩人同心合力,均有伯乐之功。因此可以认定二人确实有往来。[1]

如果说邢侗是少年得志,董其昌则是大器晚成,这个说法最恰当不过。从二人的关系中可以发现邢侗与董其昌在书法艺术方面肯定会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分歧,从他们二人各自的书法特点来进一步探究他们书法方面的异同点。

邢侗与董其昌都较为擅长行书和草书,二人在楷书上也多有造诣。“萧散疏秀,清淡天真”是董其昌书法的基本特征,也是他一贯的艺术追求。董其昌的书法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淡、雅、清、秀”,这种书风主要是体现在董其昌书法作品中的结构、用笔、用墨等方面。[2]然而这种书风的形成主要与董其昌的性格和学识有着很大的关系;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董其昌对禅宗的信仰。其代表作品有《前后赤壁赋册》、《草书诗册》、《倪宽赞》等。董其昌存世作品及相关资料留世较多,而关于邢侗,从为数不多的资料来看,邢侗的书法特点主要以二王的妍美、遒劲为主要特点,行笔中透漏着大气,墨色酣畅淋漓,用笔果断,线条流畅,转折圆转自然,在效仿二王书法中,其书风更接近王献之的遒劲豪迈。[3]代表作品有《饯汪元启诗》、《唐人双勾十七帖》、《澄清堂帖》,二人的书法艺术特色从都较为擅长的行书入手,以董其昌的《前后赤壁赋册》(图1)与邢侗的《饯汪元启诗》(图2)为例来具体分析二人的书法风格特征。

董其昌《前后赤壁赋》(图1)邢侗《饯汪元启诗》(图2)

第一,在用笔特征方面,主要体现在提按、转折、用锋和笔势上。董其昌的《前后赤壁赋册》用笔十分精到,线条始终保持中锋用笔,偃笔、拙滞之笔非常少见,例如“下”、“七”(图3)。笔画轻重变化丰富,虚实变化明显,如“泛”字(图4),提按起伏大,转折以圆转与方折兼施。例如“明”(图5)。而邢侗的《饯汪元启诗》,用笔千丝连带,十分流畅,对线条的细腻处理,如起笔的藏锋,例“坐”字(图6)。长画中的中锋和短画的侧锋相互交替,提按变化更加明显,转折以圆润为主,笔画妍美,例“石”、“泽”(图7)字等。二帖在用笔时的流畅与收笔时的含蓄,使帖呈现出遒厚古朴之气。

第二,在结体特征方面,二帖正而不呆滞,扁而不臃肿,欹而不倾侧,给人疏密相间,欹侧灵动的感受。[4]《前后赤壁赋册》的结体端庄,优雅而不失灵动之姿,例“徐”、“来”(图8)。而《饯汪元启诗》则结体疏张、自然,书写更加随意自如一些,例如“手”、“板”(图9)。二体结构避免了状如算子的四平八稳,疏密相间,有中宫收紧,四面伸展者,例《前后赤壁赋册》中“属”,《饯汪元启诗》中“雨”(图10)。也有上疏下密或上密下疏等不同的结体特征。因为二体均为行书,所以在结字方面的灵动性是必不可少的,静中含动,平中有欹,例如《前后赤壁赋册》中的“乎”、“其”(图11),《饯汪元启诗》中的“囊”、“酒”(图12)等,都彰显了在运动中求平衡,灵性十足的特点。

第三,从二帖的章法及用墨来分析,虽都展现了竖成行,横无列的章法特征,但在总体上两体的差距是较大的。董其昌疏密相间、萧疏散淡的整体书法布局对后世书家影响很大。其整体章法形成与五代杨凝式《韭花帖》有着紧密的关系。董其昌受《韭花帖》的影响很深,并有许多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比如在结字上强调“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在章法上主张“长短错综,疏密相间”。他把自己的主张应用到书法实践中,当看到董其昌的书法作品时,给人的直观感知就是空间疏朗,布白均匀的整体章法特征,充分展现了“平淡天真”的书法风格。[5]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平淡天真”还体现在董其昌的用墨上,用墨是董其昌书法的一大特点,他的这一特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董其昌对用墨方面十分讲究,并且他非常喜欢用淡墨,主张“用墨须使之润,不可使其干燥”,意思讲的是在用墨的过程中对水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水不可多,也不可少,要做到恰到好处,这样在用笔、行笔以及字形方面都会有较好的帮助。《饯汪元启诗》的章法则与《前后赤壁赋册》完全不同,此帖章法流畅贯通,一气呵成,上下呼应,字体的大小参差错落,体现了章法的变化多端,展现了一种轻松明快的跳跃之感,充分体现了书法的生命活力。由于章法上的一气贯通,笔断意连,给人的感受便是大气磅礴,当然这种书风与用墨必然是紧密联系的。邢侗在用墨上与董其昌是不同的,邢侗相对而言,用浓墨较多,“墨法饱满淋漓,涨墨调润,墨沉色稳,一派古厚沉雄,笔挟风涛之势”,是对邢侗用墨最好的解释。[6]

总之,二人在书法艺术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方向,一个主张复古,另一个则主张自出新意。邢侗在主张学习“二王”的同时,并不反对帖学,而董其昌则不同,他极其反对赵孟頫帖学。二人在对帖学的态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邢侗一生中在书学思想上没有太多的成果,一直在临摹、效仿王羲之。但董其昌后来推崇学习王羲之,主张学习王书这一点上二人还是有相同之处的。

参考文献

[1]张华.邢侗与董其昌书法关系[D].神州,2017.

[2]马永明.略论董其昌的书法艺术特色[D].美与时代(中),2013.

[3]刘丽颖.邢侗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4]周晓明.《临池心解》笺注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7.

[5]段永成.董其昌行草书工稳厚重、跌宕淡雅的表现——以其书作《岳阳楼记》为例[D].美术大观,2013.

[6]金煜.神融笔畅流金出冶——介绍明邢侗的一件草书[D].收藏家,2005.



论文作者:陶秋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北邢南董”书法艺术之比较论文_陶秋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