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改革的历程与展望_银行论文

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改革的历程与展望_银行论文

中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程及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进程论文,银行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程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专业银行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把国有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银行体制转轨的难点和关键。长期以来国有专业银行在国民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资金配置和信用提供中处于主导地位,到1994年底中国专业银行资产仍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85%,专业银行改革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为此,中国政府对推进专业银行改革采取了积极而稳妥的态度。回顾国有专业银行近十年的改革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

(一)放宽了专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

过去较长期内,中国各专业银行的业务有比较严格的分工,例如,中国银行主要经营外汇业务,被定位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其他银行则不准经营,同时中国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也有明确的规定。这容易造成专业银行对自己经营范围内银行业务的垄断。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专业银行业务垄断经营的权力被削弱,实行了业务适当交叉的制度,四家专业银行都可以经营本外币业务,这样一来,也就在专业银行间引进了一种新型的竞争机制。

(二)实行了政策性银行业务与商业性银行业务的适当分离

中国专业银行从体制上看,是国务院直属的经济实体,从内部管理体制和所承担的职能来看,基本沿袭着行政机关的管理方式,同时还要承担大量在国际惯例看来应主要由政策性银行承担的金融业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三大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承担了政策性信贷业务,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适当分离。这有利于增强专业银行经营的自主性。

(三)推行了以贷款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银行内部管理制度

在分离政策性和商业性信贷业务的基础上,各家专业银行已开始全面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制约机制和贷款责任制,逐步建立起国家专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和自我约束机制。此外,各专业银行总行还强化了对全系统的管理,提高了统一调度资金的能力。

(四)颁布和实施了规范商业银行行为的《商业银行法》

《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和执行标志着中国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过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进入了法律实施阶段。《商业银行法》是中国银行业改革成果的总结,它规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职责、权益、义务和经营行为,确定了商业银行及其客户的法律关系及管理要求,为专业银行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从此,专业银行的改革和经营管理开始进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中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面临的环境

1994年中国对外汇、外贸、金融、投资、财税等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总结和继承前一阶段改革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之上,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专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今后将长期处在宏观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环境之中,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对中国专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宏观经济金融体制的改革一方面将为专业银行国内业务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商业经营环境,同时,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与国际市场的衔接,也有利于专业银行走向国际市场;但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专业银行的市场经营环境也将面临更多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专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将随着整体经济、金融改革的推进而逐步推进,专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金融这个大环境。从当前经济、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程来看,专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需要其他领域的改革相配套

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专业银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完全的分离,大部分政策性业务分离有利于扩大银行经营的自主权,按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开展业务;但还有一些政策性经营业务仍难以避免。例如专业银行要变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还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其它改革措施与之相配套。

(二)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监管将更加全面和符合国际银行监管通行惯例

1994年以来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监管的一个重大改革是,今后中央银行对国有专业银行的管理将以总行为考核对象,同时要求专业银行加强内部的管理和平衡,并对专业银行实行贷款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是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和促进专业银行商业化的重要措施。这一监管方式的变化对中国专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后随着国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央银行的监管将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经济手段来调控专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而不是主要靠信贷规模和利率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是当前国际上各国商业银行的一般做法,这也将是中国银行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三)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及大量新金融机构的产生将使专业银行的发展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组织机构不断增加,除已有的四大专业银行以外,还先后成立十几家全国性和地方性的银行和若干家非银行金融机构,从发展趋势来看,新的金融性机构还将不断出现,专业银行的发展不仅面临着各专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还将面临来自新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

当前,中国已经开放了部分金融市场,引进了一些外资金融机构,但随着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中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步伐将要加快,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对于专业银行来说,市场的竞争将不仅来自国内金融机构,还将来自外资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外资金融机构在经营机制、管理水平、技术设备、国际交流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专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将不能不受到冲击。

(四)专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处于新旧两种体制转换过程中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要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还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传统体制还将在不少方面发生作用。这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活力不足,还没有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生产要素市场体系还不健全,价格还不能完全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政府职能还要进一步转变,减少以至消除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适应市场公平竞争、维持市场稳定的宏观调控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等等。在金融方面则表现为,利率仍实行严格管制,市场调节程度低,信贷活动仍实行规模管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比较单一。要根本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中国专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一方面还要受到传统体制的制约,一些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东西还要对中国专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发生作用,另一方面市场调节作用的增强,也将给专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提供机会和空间。

(五)“九五”期间中央银行仍将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也达到近几年最高水平,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还是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远远超出了经济的实际承受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投资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来看,抑制由投资和消费等需求膨胀造成的通货膨胀,主要是要适当收紧银根,调整信贷结构,控制信用总量。在整个“九五”期间中央银行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因此,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专业银行要努力调整信贷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产,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提高资产的收益率。

(六)《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为中国专业银行的稳健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中央银行稳定币值和金融监管的重要职能,这将为商业银行运作提供稳定的经营环境和公平的竞争秩序;《商业银行法》为商业银行的经营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两部法律的出台使中国金融法律环境,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法制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有利于中国经济金融与国际经济金融的靠拢、衔接,有利中国专业银行走向国际化市场。

三、中国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中国专业银行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将长期处在体制创新的环境之中。由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转轨,为中国专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在当前的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专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国家的关系问题

金融体制改革使中国专业银行的经营机制正在发生变化,但中国专业银行“国有”的产权属性不会改变,国家仍拥有国有商业银行100 %的产权。长期以来专业银行的发展壮大是与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专业银行所有权的国有性质,银行的信誉往往也与国家的信誉相关联。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并不是要放弃政府对它们的支持,而是要减少政府对它们不必要的干预,从经营管理体制上赋予它们业务发展更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现代金融企业。

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自主经营、独立性增强也并不排斥中央银行加强对它们的监管。金融体制改革使得中央银行对国有银行的监管的要求更高,中央银行对国有银行调控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金融监管也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公开化。

(二)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与资产质量问题

进一步推进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资产质量不高。据统计,1994年专业银行不良贷款近二成。专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过高,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和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的原因,也有银行信贷管理上的问题,但其形成机制是不同于国外商业银行的,中国专业银行存在许多不良资产主要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金融体制改革就是要通过体制改革使不良资产形成机制逐步消失,彻底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信贷资金供给制。因此,今年以来,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资产质量已作为整个专业银行的主要工作。各家银行都在通过建立健全银行内部风险防范机制和制约机制,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提高资产收益。政府有关方面也将结合对国有企业不良债务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抓紧制定呆帐准备金使用办法,防止银行资金损失。

(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问题

长期以来,国有银行的发展与国有企业有着密切关系,国有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计划经济体制下,信用关系淡薄,企业对银行依赖性很强,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扭曲和不正常的。目前国有银行存在的一些不良资产主要来自国有企业,这已成为国有银行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深化企业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快国有企业制度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将有助于建立信贷资产风险约束机制,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促进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将彻底打破企业吃银行资金“大锅饭”的局面,理顺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使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建立在讲信誉、讲效益和市场公平交易原则的基础上。

国有企业改革和银行改革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这已为专业银行的改革实践所证明。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也就是为银行自身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才能为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国有银行改革要取得成功离不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专业银行要把对企业的支持、服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国有银行要积极调整贷款结构,要通过贷款投向的安排和贷款结构的调整,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增强盈利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同时银行还要为企业提供方便、高效率、高质量的结算服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积极为企业提供投资、财务管理和信息咨询等多元服务。在支持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国有银行也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尤其要加强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加强对不良债权的清收和管理,防止信贷资产流失,维护银行和国家的利益。

四、中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要求及步骤

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中国专业银行实现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其产权结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业务范围的基本要求是:

(1)国家独资的产权结构;

(2)在业务功能上,以存款、贷款和结算为主要业务, 实行本外币和长短期信贷综合经营。商业银行不得在境内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

(3)建立“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4)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

(5)改变过去按照行政区划设置机构的做法, 按照经济效益和业务量大小设置分支机构。

(6)实行总行垂直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经营、 行长负责的经营管理体制。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国有专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主体,过去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商业化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方向和目标已经明确。尽管由于历史和现实环境条件限制,当前改革中面临许多困难,但中国专业银行的改革仍在积极推进。把专业银行改革为规范化的商业银行,发挥国有大银行在中国银行体系中的主导作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根据中央银行的要求,中国专业银行未来一段时期的改革将分两步走,第一步,到1996年底,4 家国有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要有明显提高,其中,不良贷款的比例要明显降低,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或更长一点时间,4 家银行将建成具有国际经营管理水平的商业银行,即银行经营管理方式与国际惯例相衔接,全面实行资产负债和风险管理,资金实力雄厚,员工素质比较高,经营管理手段比较先进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大银行。为实现这一战略步骤,当前专业银行改革的重点是制度创新、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几个方面。

1.专业银行将在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的管理。要以《商业银行法》为依据,进一步落实经营自主权,今后银行要对新增贷款的发放和收回负责,对于原来的不良贷款,专业银行将区别情况,按有关规定加以处理和消化。

2.逐步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提高资本充足比率。今明两年国有专业银行将继续实行贷款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然后,积极创造条件,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各家银行将逐步提高资本充足率。通过增加利润来增加公积金,壮大资本。要通过提足呆帐准备金等各类准备金来增加附属资本。争取到1996年底,专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

3.进一步改革专业银行的计划管理模式。业务综合经营计划实现从传统的单一的信贷计划管理为主,转向以资金、成本、利润为主。同时,银行的信贷资金要由主要发放信用贷款转向担保贷款,从条块分割使用资金转向按效益原则自主择优选择贷款项目。银行内部实行审贷分离的信贷管理制度。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发展尤其是整个专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外汇业务量最大的银行,也正在加快自己的改革和发展步伐。尽管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困难,但近年来中国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根据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环境及中国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确立近期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在当前银行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中国银行十分注意加强制度变革时期的资产风险管理,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资产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建立以提高资产质量为重点的有效的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和管理机制。根据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实现发展模式由外延向内函发展模式的转化,到本世纪末使中国银行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商业银行。

标签:;  ;  ;  ;  ;  ;  ;  ;  ;  ;  ;  ;  ;  ;  

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改革的历程与展望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