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五年成就简要回顾(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年论文,简要论文,工会工作论文,成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3年,中国工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五年来,各级工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认真贯彻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抓住关键问题,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工作重点,在最需要工会组织发挥作用又最能够体现工会特点的领域里,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推动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施“送温暖工程”,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及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围绕中心,把握全局,全面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强调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要依靠工人阶级,指出“工人阶级靠得住”。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再次重申:“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也必须坚持这一点。实践证明,没有广大工人群众的支持,企业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为我们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中国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是党对工会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工会十二大以来,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把工会工作摆到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安排、去部署。把党的“依靠”方针贯穿和体现于工会各项工作之中,在政治上保证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制度上保证职工了解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职工群众对企业领导的有效监督;着眼于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着力于依法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关心广大职工的生活和福利。为了使党的“依靠”方针具体化,全总提出了两个“六个必须”,系统总结和推广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经验,使依靠职工办好企业具体化、制度化。1997年8月,全总在邯钢召开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经验交流会,请部分先进企业、部分省市委和国家部委(总公司)的领导同志到会介绍了经验。目前,全国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已经或将要与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召开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有关会议;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国家部委(总公司)以党委和政府(行政)名义,已经或即将下发依靠职工办企业的若干意见,一些国家部委(总公司)也制定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政策性文件。
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工会组织落实“依靠”方针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形式。近年来,各级工会把开展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1997年3月,全总按照中组部等四家联合通知制定了《关于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与建设,与党政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党委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规范、统一检查下,切实加大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的工作力度。同年1月、3月、12月全总召开了三次全国工会民主评议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电话会议,积极推动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工作。截至1997年6月,全国有15.1万多户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被列入考核范围,其中已有7.66万户考核结束,占应考核总数的50.66%。进展较快的安徽、河北、新疆、内蒙古、江西、甘肃六个省区,应考核企业中的80%以上的企业已完成考核。据了解,在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中,被考核的企业领导干部共60多万人,其中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有26万人。另据不完全统计,根据职代会建议,给予表彰、奖励和晋升职务的有3.65万名,被降职和免职的有1.14万名,从而使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各产业工会几年来积极发挥在推动依靠职工办好企事业方面的作用。上海轻工工会在推进“依靠”方针中大胆创新,提出了无论何种所有制企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不能变。他们的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同,全国轻工工会和全总有关部门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在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召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现场经验交流会。中国轻工总会和中国轻工工会还联合转发了他们的经验。《人民日报》等中央和地方十余家新闻媒体均作了经验报道,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机械冶金工会根据全总提出的“六个必须”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依靠”方针,坚持一手抓“依靠”、一手抓“当好”,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制度和机制的建设上,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有效机制。几年来,机械冶金工会先后总结推广了上钢一厂、上钢五厂、邯钢、武钢等单位的经验,其中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从1991年起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实现了有家可当、有主可做、有财可理、有利可得,做到了政治上“依靠”与经济上“依靠”有机结合。据1997年底的统计,全国有16家产业工会已配合有关部委在不同行业中选树了79个典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依靠”方针的贯彻落实,发挥了工人阶级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抓住机遇,积极探索,认真贯彻工会工作总体思路
工会十二大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工会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工会十二届二次执委会适时提出了旨在进一步突出工会维护职能的工会工作总体思路。五年来,各级工会在贯彻总体思路的过程中,着重在抓统一思想认识、调整工作格局、形成新的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和加强自身改革与建设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清晰明确的具体工作路数,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总体思路的贯彻落实。
1997年,为进一步推动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贯彻落实,全总分六片31个调研检查组,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和171个市(地)、县(区)总工会在贯彻总体思路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调研结果表明,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会工作已呈现出新的局面:一是各级工会干部对总体思路的认识不断提高,思想进一步统一。几年来,各级工会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学习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精神,学习尉健行同志关于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重要讲话,加深了对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了机遇意识和紧迫感,并在工作重点、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转变和调整。二是工会的重点工作成效显著。如: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取得重大进展;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落到实处;新经济组织建制工作取得全面突破;送温暖工程更加广泛深入;工会法律监督和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等等。三是工会源头参与加强,推动了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步伐。几年来,各级工会领导机关加大了源头参与和协调力度,以职工利益代表者的身份,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使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两年多来,各级工会贯彻总体思路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全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1)要继续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精神上来;(2)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推动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落实;(3)要突出重点、建立机制,把贯彻落实工会工作总体思路不断引向深入;(4)要加强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为贯彻落实总体思路提供组织保证;(5)要坚持党的领导,争取行政支持,为贯彻落实总体思路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工会十二大以来,各级工会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动员和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支持、投身改革,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全总于1994年开始,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有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工会工作的规范性意见,如:《关于公司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规范性意见和公司制企业职工董事会、职工监事会工作制度征求意见的通知》、《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工会参与改革的情况汇报》、《工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认识和主张》等。这些指导性意见对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2000多家试点企业绝大多数都坚持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国百家试点已建立董事会的63家企业中,有62家的董事会有职工代表,其中58名工会主席、副主席以职工代表身份进入了董事会。在54家已建立监事会的试点企业中,有53家的监事会中有职工代表。据一些地方和中央所属企业的调查,有60%以上的国有企业建立了业务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积极总结和推广职工民主选择企业经营者的成功做法,收到了明显成效,受到地立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职工的普遍欢迎。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几年来,各级工会在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方面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使这项活动在适应新形势、突出维护职能方面形成了新的路数。按照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要求,全总于1994年和1996年先后提出了“岗位做贡献、班组争先进、企业创效益”和“动员和组织亿万职工广泛开展争当新时期先进劳动者活动,为实现‘九五’计划和跨世纪宏伟目标建功立业”的阶段性指导思想,及时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总方向、总目标,使劳动竞赛不断保持活力,常赛常新。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推广了北京、山西、辽宁、山东等地一批开展劳动竞赛比较好的先进典型。据了解,近三年来,全国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人数达2.3亿人次,创效益965亿多元。国防系统250个企事业单位的统计表明:有193万职工投入了“第二次创业”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职工参赛率为94.2%,单位参赛率为87%。以增双节活动创效益61.8亿元,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积极推广合理化建议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合理化建议工作机制,1996年,全总将原全国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领导小组变更为全国合理化建议工作委员会,并会同国家经贸委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合理化建议工作会议,从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重点和主攻方向,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完善激励机制,落实奖励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上还交流推广了17个典型经验,对广泛深入地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起到了积极推进的作用。东风汽车、太钢、株冶、福日等一批合理化建议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单位成为全国先进典型。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全国职工提合理化建议4800多万条,创经济效益达731亿多元,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达4万多件;技术攻关252万多项。据纺织系统20个城市工会的不完全统计,“八五”期间,职工合理化建议实现价值19.8亿元,劳动竞赛实现价值18.84亿元。据煤炭系统对32个矿务局、2个煤机厂的统计,仅1995年参加合理化建议活动就达517633人次,创产值44584.78万元。
——努力加强职工岗位培训。为了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技能和技术素质,全总于1994年开办了班组长电视岗位培训,参加人数达10万多人。全总经济工作部每年与工人日报联合组织班组长培训班,累计培训班组长6000多人次。近三年来,各地开展劳动保护培训42万多期,有1859万多人受到培训。一些地方和企业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比赛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比赛人数达5500多万人次,产生省级技术能手2万多人。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科学文化、业务技术和岗位技术水平,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有用人材。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工会组织在建设跨世纪的“四有”职工队伍的历史进程中,负有重要的责任。五年来,各级工会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发挥各自的阵地优势,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方法和手段,有效地促进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广大职工思想素质的提高。1994年,中宣部、国家经贸委和全国总工会组成了“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领导小组”,以加强职业道德为重点,组织和动员广大职工深入地开展群众性创建文明行业、文明“窗口”、“职工之家”和争做文明职工活动,在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弘扬行业文明新风的过程中大力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为了促进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五年来,已评选出以王涛、徐虎、李素丽为代表的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50人;以济南工商银行、大连港务局为代表的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40个。为了推进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基层,全总还进行了“全国班组职工职业道德知识竞赛”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0万个班组,近2000万名职工参加了竞赛活动。
——促进广大职工科学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培养造就一批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有用人才。全总于1993年成立了由全总、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劳动部、人事部五家联合组成的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评审委员会。五年来,先后有703名职工获得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有8万多名职工获得省、市、县级自学成才奖;有近1亿多名职工参加了读书自学活动。全国有25个省已经成立了职工自学成才奖评审委员会,24个省还制定了职工自学成才奖条例,使读书自学活动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广大职工在这项活动中提高了思想品德修养,学到了文化科学知识,增长了才干,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五年来,各级工会立足基层、面向广大职工,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在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和尝试。1996年,全总和国家体委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工人运动会,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个产业工会和国家机关工委共55个代表团、541支男女代表队、7000多名动员参加了比赛。
——加大对工人阶级的宣传力度。1995年,全总协助国务院成功地召开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评选和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877名。三年来,全总又先后评选、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3人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597个。各全国产业工会会同有关部委评选、表彰部(委)级劳动模范4701人次、各地工会协助地方党委、政府评选表彰县以上劳动模范274512人次。在此基础上,全总于1994年和1997年分别选树了“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对于弘扬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树立工人阶级形象,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执笔:倪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