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设能够保障人们生活的基本设施,做好房建工作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房建工程的主要形式是混凝土的结构,建造成不同的结构体,大大保证了建筑物的质量。施工单位要把裂缝问题放在首位,认真分析其原因,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充分发挥房屋的价值。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是房屋建筑中的关键部分,只有切实提高其施工技术,才能显著优化施工质量。但在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房屋建筑各种使用功能,缩短了房屋建筑的使用期限,不利于房屋使用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效,成为了施工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的绝热升温会导致温度应力的产生,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减少水泥的用量,使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等方式,从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或借助其他施工技术减弱混凝土的总升温入手,对混凝土的绝热升温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1.2混凝土的模板控制要点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序过程中,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先绑扎钢筋和支模板。因混凝土的成型是依靠模板的固定,在某种程度上面,模板安装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因此,在安装模板时,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施工工艺来操作,要控制好以下几点:(1)模板和支架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上面的要求来进行,支架必须要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底座须有足够的承载力;(2)模板的接缝处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3)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1.3混凝土深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为有效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深度裂缝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1)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材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和配合比来选择。要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像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2)大体积混凝土里面可以掺入缓凝、减水、微膨胀的外加剂,掺加外加剂一方面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混凝土的碳化收缩,另一方面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微膜,可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干燥收缩。(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减少表面收缩裂缝。深度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十分困难,所以应注意防止深度裂缝的发生。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
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原材料配制方法
作为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当中的主要原材料水泥来说,我们应该尽量的来选用一些水化热比较低、凝结的时间也比较长的水泥,比如说低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者是大坝的水泥以及中热的硅酸盐水泥等。这主要是因为,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在对于防止施工中产生裂缝的效果往往是非常好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的来考虑到实际的问题,因为水热化比较低水泥的析水性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对其进行浇筑的时候它的表面就会有很多的水溢出表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的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在选用那些水热化比较低的水泥的时候,同时还要考虑到泌水性的问题,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在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制过程当中加入一些减水剂,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少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所用材料进行配制时的用水量,并且可以有效的缩短配制的时间、同时还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配制的质量。
2.2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科学合理的配合比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障,恰当的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砂骨料用量是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的关键所在,为此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用过程中要合理地设计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首先,要把握水泥的用量。适当地减少水泥的用量可以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施工后出现裂缝的几率。在具体进行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水泥用量的的确定需要经过多次尝试,设计人员以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试配,并对试配的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抗拉性能、保障应力进行测试,寻找出各项性能在允许范围之内最佳配比的混凝土,以该配合比水泥的用量作为最佳的水泥用量。
其次,由于水泥凝结之后会发生收缩变形,易出现裂缝,为此要掺加膨胀剂来补偿水泥体积的收缩,减少裂缝出现的几率。此外,为节省水泥的用量,降低施工成本,在混凝土中还要掺加掺合料,增强可塑性。最后,在混凝土中还需加入少量的砂。混凝土中的砂应是平均粒径大于0.5―的中砂,砂的用量要符合最佳配比。
2.3混凝土搅拌工艺
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都会比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长,这是由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性能所决定的。在搅拌过程中,骨料、混凝土、水及外加剂必须按规定得顺序下料,原材料的必须要准确称量重量后才能下料,不得随意添加。每种材料下料后的搅拌时间及每盘混凝土搅拌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假若施工工程处于寒冷的冬季,可以用50度-60度的热水进行搅拌,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4混凝土浇筑
首先,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分层施工时,每一层的铺设厚度也很重要。施工单位应明确混凝土的和易性,泵送的混凝土铺摊厚度一般不应该大于600mm,而非泵送的不应大于400mm。其次,在适当时机考虑适当添加粉煤灰减少水泥使用引起的化学反应,将搅拌的时间延长并控制在30分钟以内,增大混凝土的和易性。此外,施工人员应准确把握各种材料的用量,并合理加入添加剂。在分层浇筑过程中,也有以下事项需要注意。第一,要保证在每一层浇筑完成后,浇筑的水泥砂浆还没有凝固时,才能进行下次的浇筑。第二,施工人员在浇筑前进行试验,掌握大致的凝固时间,合理控制分层浇筑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得大于初步凝固时间。第二,施工振捣过程中,要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注意反复振捣减少内部气泡的存在。根据上文,我们知道振捣过程很容易出现模板变形及泌水、浮浆问题,这里将振捣分为三个部分,在混凝土的坡角、坡中间以及坡顶三个位置分别进行振捣,保证三层振捣相互配合,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力。
2.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在整个混凝土施工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浇筑完成之后,作业人员需要将混凝土表面压实,将其中多余的水分都挤出来,然后给混凝土的表层保湿,然后用塑料膜将其混凝土表面覆盖严密,起到保湿和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过分流失作用的作用。同时,需加强温度管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应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结束语:
房屋建筑作为人们居住生活的空间,其安全性必须得到保障。但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还存在一些问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有待提高。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为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到温度、配合比、养护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把握好这些施工技术要点,减少裂缝出现的几率,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完整性,以此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亚斌.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04)
[2]高昱龙.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
[3]王海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
论文作者:陈永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2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水泥论文; 裂缝论文; 房屋论文; 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