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解决传统建筑业社会生产分散、材料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时还能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工期,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建筑业产业升级转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运用
我国的经济建设起步较晚,近年来城乡建设集中进行,呈现爆发式发展,但是建筑行业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不能满足目前的建设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和行业的普遍推广,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都需要各个部门的努力和配合。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预制装配式建筑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其所需要的主要构件基本上都在工厂内完成,之后在施工现场采用一些比较可靠的连接方式将这些构件拼装起来。一般常见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有三种: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这类的建筑结构也可以被称为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是由预制的混凝土构件组成的。其工作方式主要有三步,首先在工厂预制生产,然后在施工现场拼装,最后浇筑混凝土;二,预制装配式钢结构。这一结构主要由钢柱和钢梁组成的;三,预制集装箱式房屋。这一结构的基本单元是集装箱,它的工作方式和其他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这一结构的预制构件是在工厂的流水线上生产的,之后再施工现场拼接,但是拼接的时候样式较为多变,然后进行内部装修,装修风格也是各有特色。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首先,与以往施工建设相比,预制装配式技术中轻质墙板的比例更大,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简单,快捷,节约了大量人力与物力,对于控制施工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使建筑施工更具有灵活性;其次,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升了建筑施工的速度,有效缩短工程周期。将施工中对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影响性降至最低,对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更具有关键性作用;最后,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中,对施工人员的数量及技术要求较低,有助于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与以往施工技术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原材料在种类以及数量上均较低,保障了现场施工中的安全性,更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3预制装配式建筑基本设计原则
3.1成本控制
预制比传统的现场施工方法在成本控制上更加有效,这是因为预制概念中的成本有三个方面:材料、劳动力和时间,从理论上讲,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减少,成本也降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预制减少了整个项目的预算。材料也是一个控制成本很重要的因素。在传统的施工现场很难精确的计算出需要多少材料,所以常常会订购过量的材料以确保工程用量。这样往往就会产生浪费,无谓的增加成本。而在预制建筑项目,可以通过前期设计对材料用量做出准确判断,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采购。
3.2进度安排
可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最大的优点是缩短了现场施工的工期。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项目能够节省时间源自工厂制造和现场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在建筑工程中很少使用预制基础,因此现场在建造基础的同时工厂加工生产结构、构造构件以及服务系统和室内集成模块。
3.3质量控制
质量的定义是双重的:不仅仅是生产质量和设计质量,往往更依赖于建筑师的工作质量。为了能够使建筑的预制取得成功,以上两点都必须要考虑周全。这些原则看上去是对立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要生产质量提高,建筑就会变得更加标准化、平淡无奇,而高质量的设计就会不可避免的地表明了生产效率的匮乏。
3.4人性化工作
依靠着空调以及干燥的室内环境,工人的安全系数有所提高。现场施工不仅要求工人需要面对暴露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处在道路两侧比较危险的位置、面对有危险的突出物等,还可能需要工人们长途跋涉。而预制能给提供一个短途通勤的机会,这就减少了成本也降低了工人们在长时间工作之后因为疲劳而导致他们在往返于工地和家中的路上发生危险的几率。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4.1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来说,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程度的,是施工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的关键。因此,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利用螺栓连接的形式,加强预制构件之间连接的精密度。同时,在预制构件安装的过程中,下层板应当预留插筋伸入到内墙预制预留板螺栓孔中。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在螺栓孔中灌入相应的水泥砂浆灌浆料的形式,并且在通过利用螺栓固定的形式,将建筑工程的剪力墙与建筑工程各个结构,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
另外,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剪力墙的连接螺栓放置的位置,应当在整体结构的中心,这样不会就对后续施工项目的展开,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剪力墙自身的稳定、坚硬等性能。同时,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对其施工的成本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避免对其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4.2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因具备使用简单,运输方便以及质量较轻等优势在施工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且主要运用于对高层建筑的施工中,与当前建设方向相符。该结构中以预制叠合板与预制叠合梁最为关键,而上述两部分构件均在工厂直接制造而来,现场仅需要进行简单的浇筑与焊接。为保证施工质量,在设计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结构整体必须做到平整规则,对应内部支撑体系因具备足够强度与韧性,满足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承载力要求。同时,各个梁柱的中轴线必须维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采用刚接点对梁与柱间的交接部位进行处理,且框架基础必须满足强度、刚度与稳定性要求。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在C30以上;第三,需要对内部构件之间的焊接方式进行合理选择,结合构件所处环境以及承载力特点,对焊缝形式以施焊方式进行选择。针对承担剪力、弯矩以及扭矩等作用时,需要对承载力设计要求分开计算。
4.3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预制窗体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预制窗体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螺栓、吊耳的相似对窗体上预留的螺母进行有效的连接。同时,在连接的过程中,应当在窗体距离作业面300mm的位置对其窗体的构件进行全面连接。但是,在连接的过程中,应当对窗体的方向进行全面的调整,使窗体的螺栓很好的插入墙板的连接孔内,这样不仅有效的提升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也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得到全面的展现。
结束语:
对于预制装配式的建筑施工技术来说,目前虽然并没有大量的运用于建筑施工的环节中,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可以预知这种独特的建筑施工技术将来的建筑工程中的价值肯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对于未来建筑施工的施工质量以及建筑的效率来说,它的优势特别明显。因此,这个新型的施工技术是值得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和探索,争取在未来可以充分发挥预制装配式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康顺年.门窗.2016(08)
[2]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张燕.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4)
[3]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研究[J].朱磊.中华建设.2018(03)
论文作者:张银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窗体论文; 过程中论文; 螺栓论文; 构件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