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土地开发项目边角地撂荒问题的解决办法-以陕北榆林地区土地开发项目为例论文

探索土地开发项目边角地撂荒问题的解决办法-以陕北榆林地区土地开发项目为例论文

探索土地开发项目边角地撂荒问题的解决办法
——以陕北榆林地区土地开发项目为例

张斌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榆林地区土地开发项目边角地块撂荒产生的原因,从细化设计、合理规划等几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解决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边角地块土地利用率,减少耕地资源浪费。

关键词: 土地开发;边角地块;撂荒;解决措施

土地开发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也可以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但项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圆形喷灌机覆盖不到的边角地带往往处于撂荒状态,造成资源浪费。本文通过分析边角地块撂荒的原因,提出多种解决途径,供设计方和种植方参考。

1 土地开发项目概况

土地开发项目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完成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建设任务,使土地未利用资源得到全面开发,田、林、路、灌溉设施综合配套,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土地生产力全面提高,水土流失有效控制,同时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引领群众脱贫致富,为当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出贡献。陕北榆林毛乌素沙地拥有广阔的未利用沙地资源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成为土地开发项目得天独厚的天然区域,毛乌素沙地砒沙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的成功应用[1],有力推进土地开发项目在榆林地区的实施和投产,为大型现代化农业产生提供耕作条件。

2 边角地撂荒问题的产生及原因剖析

榆林地区的土地开发项目灌溉方式以指针式圆形喷灌(又叫中心支轴式喷灌)为主,机械化程度高,运行及管理较为方便。但在项目规划时,能够开发的地块形状不全是圆形区域,往往有部分区域是不能被圆形喷灌机覆盖,称为边角地块。边角地块在实际生产中常被种植方撂荒,根据项目种植初步统计情况,边角地块平均撂荒率在20%左右,面积越大的项目撂荒率越高。对撂荒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边角地块灌溉方式存在设计问题

对边角地块的灌溉设计,常以支管出水口、出水桩等小水建(构)筑物为主,设计方考虑一方面可以作为漫灌出水口直接进行灌溉,另一方面可通过后期改造作为移动式喷灌、卷盘喷灌或者滴灌的用水源使用。此种设计虽有很大的灵活性,施工投入成本较低,但对于种植方,直接漫灌产出率不高,还浪费水资源,一般不愿在后期使用中加大投资,特别是才投产的新项目,种植方在头几年的资金投入一般以农业机械、种子为主,很少会投入资金解决边角地块的灌溉改造问题。

2.2 边角地块收益率低问题

边角地块撂荒还有一方面原因是种植后,产出率较低。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农药、化肥可随指针式喷灌机喷洒,而边角地块农药、化肥喷洒需额外投入机械和人工,增加成本,如果再加之灌溉跟不上,一般边角地块收益率明显低于大田地块。

2.3 其他问题

边角地块在种植时撂荒司空见惯,这些信息反馈会对项目开发者造成错觉,可以不看重边角地块施工质量,把控重点以圆形喷灌区域内为主。这也会造成耕地质量达不到圆形大田区域标准,产生恶性循环,从而也影响种植的产出率。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也在逐步改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已经成为中高档消费市场的首选产品,新鲜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榆林处于陕、宁、晋、蒙交汇地带,蔬菜销售范围较广。同时榆林西北部的土地开发项目一般较为平整,水源丰富,光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温室大棚。边角地块建成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蔬菜,与喷灌圈内的大田产品形成互补,促进销售,增加收益。

3 撂荒问题解决途径

3.1 项目从设计出发解决边角地灌溉问题

移动式喷灌机主要由驱动车、引水软管、输水支管、喷头等构成。主要工作特点是选定一个边角地块,由驱动车牵引进行灌溉,一个区域满足灌溉要求后,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地点。不足之处是工作过程需要其他牵引动力和操作工,也不适于较高作物灌溉。

3.1.1 滴灌

滴灌主要是靠主管输水,支管分布的方式进行灌溉。主要优点是节约水资源,缺点是工序复杂、人工投入成本大、水质要求高等。

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积极探寻适合课程自身特点的考核方式。适合课程特点的考核方式通常具有如下特点:能多层面、多角度、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能客观实际地体现学生间的差异;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因而可以说,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

卷盘式喷灌是pe管缠绕在卷盘上,利用水压驱动卷盘带动大枪或者桁架自主行走进行喷灌的过程。主要特点是工作时喷头车自行移动不需要额外牵引动力,控制面积大,适应性较广。

我刚搜到爸妈的卧室,就有了收获。我发现有一个地方,飘着一大排的吊死鬼,这些鬼没有一个有脑袋的,太难看了!我开始对付他们了。

3.2.1 建造温室大棚

3.1.3 移动式喷灌

对于边角地块灌溉,设计要从改变漫灌方式、细化灌溉设计等方面考虑解决办法。

3.1.4 卷盘式喷灌

(2) 光纤pH传感器是由光谱分析技术和光纤传感技术相结合构成的一种pH检测装置。它以光纤为传输元件,将pH敏感膜固定在载体上(固定在光纤的一面),构成pH探针。当溶液中的H+与pH敏感膜作用时,指示剂分子的结构随之改变使得薄膜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光纤pH传感器通过检测光纤中传播的光特性变化来检测溶液pH。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通过选用新的指示剂、新的固定载体、改进pH检测方法等各种方法进一步优化光纤传感器的性能,使其能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领域中。

式中:β=maxbj,γ=secbj(B中第二大分量)。当1≤α<+∞时,认为最大隶属原则非常有效;当0.5≤α<1时,认为最大隶属原则比较有效;当0<α<0.5时,认为最大隶属原则最低效效;当α=0时,则认为实施最大隶属度原则完全失效。

3.1.2 角臂系统

3.2 项目从用户出发合理规划利用边角地块

角臂系统是通过在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尾端连接可自主行走的桁架,使用GPS定位系统进行控制导向[2],适合于方形地块,与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的优点一样,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地形条件要求低,运行和维护费用低等,缺点是一次性投入成本大。

综上,边角地块常因灌溉难、收益低或者质量差等问题,被种植方在权衡人工成本和产生效益后放弃种植,造成耕地资源浪费。

3.2.2 种植牧草,养殖牛、羊、驴等牲畜

与建设温室大棚生产蔬菜的优势一样,水源丰富、销路广泛,可根据实际地形将圆形喷灌区外的边角地块串联围护,合理规划牲畜的放养、圈舍等功能区域划分,半散养式养殖牲畜。

3.2.3 其他方案

(1)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末端增加喷枪系统,将部分边角地纳入灌溉控制范围[3];(2)种植高粱、谷子等耐旱作物;(3)种植防风林带,保护生态;(4)安置生产机具;(5)安装太阳能光电板,转化的电能补充喷灌机和机井用电。[2]

4 结语

综上所述,若要解决榆林地区土地开发项目边角地块撂荒问题,减少资源浪费,要从设计入手,细化边角地块灌溉设计方案,同时用户要合理规划地块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该船钞标准确定之后,实施尚未满一年,美、法两国分别强迫中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对船钞标准做了进一步的修订,具体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 韩霁昌,付佩,王焕元,等.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5):7287-7293.

[2] 王永辉,兰才有,仪修堂.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地角漏灌问题解决方案探讨[J].节水灌溉,2012(3):72-78.

[3] 邓宇,吴景文,彭君峰,等.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末端喷枪系统设计[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6):30-32.

作者简介: 张斌(1986- ),男,陕西商洛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土地工程技术。

标签:;  ;  ;  ;  ;  

探索土地开发项目边角地撂荒问题的解决办法-以陕北榆林地区土地开发项目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